“很简单哈,之前这批发动机让你觉得为难,那是因为苏联政府不愿意接纳12Ybrs,现在这还是问题吗?”
维多利亚一句话让李晓峰是茅塞顿开,是啊!他怎么就钻牛角尖了,他没办法解决12Ybrs的问题,不代表苏联政府解决不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12brs发动机替换TB3上不太成熟的AM34,不管是发动机功率还是体积,两者相差不大,而且相信被AM34折腾得欲仙欲死的空军很愿意摆脱这款要老命的发动机。
李晓峰的建议一经提出,就获得了阿尔克斯尼斯的积极响应,说实话,力主发展TB3的正是他,而对TB3很失望的也是他,固然TB3让图哈切夫斯基很没面子,但他这个空军老大就有面子?
反正阿尔克斯尼斯也算是痛并快乐着,李晓峰一提出换发动机的建议,而且还都是现货,他立刻就拍板答应了。
不得不说,AM34初期型号还是跟12Ybrs有差距,换了之后,TB3基本维持原本的性能不变,而可靠性是大幅度增强了,至少再也不用机械师用手摇水泵给散热器泵水了。
甩掉了12Ybrs的包袱也就意味着S12不用降低战术指标,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但是对于整个S12项目而言,发动机的问题其实不过是一个小问题,更关键的问题来自布柳赫尔。
对于用于取代炮兵气球的那些S11直升机,布柳赫尔反馈上来的情况看是毁誉参半,好的方面是S11性能确实比热气球理想,使用起来很灵活很方便。但与此同时问题也是一大堆,和热气球相比直升机需要专业飞行员,这对于炮兵来说是个问题,其次,维护保养比热气球要复杂得多,需要增加的不仅仅是飞行员,还需要一票地勤配合,这对于炮兵来说几乎就是不可能实现。
当然,这些问题还没什么,只不过制度问题,完善相应的陆军航空兵体系也就完了。但真正让炮兵们觉得头疼的是,直升机某些方面的性能缺陷让他们吐槽不能。
震动实在是太大了,几乎跟老式的坦克和拖拉机有得一拼,飞上天之后,交流很成问题,无线电里只能听到咚咚咚的机械震动声,这和安静的热气球比起来简直是天上地下。作为炮兵的观测用具和眼睛,不能清楚的将数据传回来,飞行性能再好又有什么用?
不光是噪音的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直升机低劣的可靠性,对于远东地区恶劣的环境,S11很是水土不服,出勤率低得让人无语。而且就是这种低下的出勤率中还出了好几起飞行事故,送掉了将近十条人命。炮兵观测员普遍对直升机存在恐惧心理,强烈的要求回归热气球。
当然,像布柳赫尔这样的军事家不会如此的短视,在短期试用中他很敏锐的看到了直升机的优良特点,认为这种飞行器还是大有可为的。不过同时他也要求新的直升机必须解决以上的问题,并且尤其是强调必须要增加载重量。因为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过小的机体限制了直升机的实用性。
布柳赫尔的要求还是很合理很有远见的,李晓峰也乐于接受,所以他一面向布柳赫尔保证新的直升机会解决这些问题,另一面命令EO公司向远东派出更多的直升机、配件以及更好的飞行员和后勤。当然更重要的是命令诺基亚公司尽快拿出一款降噪耳机。
几个月后,当降噪耳机、地勤人员抵达远东之后,也经过了这一段磨合期之后,S11的大部分问题都得以解决,除了那个该死的震动问题是真心没办法——活塞式发动机的通病。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炮兵们开始对直升机的印象大加改观,甚至相当一部分炮兵迫不及待的要求更大更好的直升机了……(未完待续。)
27风云涌动
按理说,1934年是一个很关键的年份,随着列宁退休陷入倒计时状态,各路诸侯之间的争夺和斗争应该愈发的激烈才对。但是事实却是相反的,进入1934年后,苏联政坛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一贯喜欢出风搞事的托洛茨基破天荒的很平静,表现的十分的淡定,似乎完全不关心列宁退休之后谁接班的问题。
托洛茨基没有动静,斯大林倒是想制造出一些动静,在这一年刚刚开始的时候,在集体农庄等问题上不断地发表高谈阔论,不断的指责地方上的干部没有完全贯彻中央的精神,要求在本年度内让苏联境内的绝大部分农户都必须加入集体农庄。
讲心里话,之前积极提倡搞农业集体化的是托洛茨基,一度的在这个问题上老托是最热心的,而一向“关心”农业“体恤”农民的斯大林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忽然跟托洛茨基保持一致了呢?
原因很简单,斯大林和布哈林之间出现了矛盾,双方的合作关系趋于分裂了呗。而造成这种分裂的主要原因就是苏联正在快速进行的工业化。
之前说过,工业化是需要外汇的,外汇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当年的苏联获取外汇的主要途径就是出口农业产品,说白了就是由国家出面剥削农民(这是事实,而且也是落后国家走上工业化走向现代化的阵痛,基本上没有哪一家能避免)。
之前斯大林之所以跟布哈林能走在一起,最重要的原因是对抗托洛茨基,而随着列宁的态度逐渐明显,随着列宁也支持快速的将苏联进行工业化,这时候依然跟不识时务的布哈林站在一个战壕里,对斯大林来说就不是好事了。
实际上从工业化进程开始,列宁就不断地敲打布哈林,让他跟多的跟中央保持一致,而不是不断的为那些小农经济的拥护者说话。在列宁看来,减轻农民负担减少工业投入,固然能让农民的反对声小,但是从长远看对苏联的国家建设是不利的。
在国际市场上,苏联总不能永远当一个出口初级产品和农产品的“大国”,不能永远的被发达国家剪羊毛吧?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唯一的办法就是工业化,只有完成了工业化,苏联才不会被剥削,只有完成了工业化,苏联才能保卫革命的火种和果实。
在这种情况下,布哈林自然是不能在列宁那里讨到太多好,甚至导师大人觉得他太不识时务了。尤其是进入1933年下半年,在集体农庄问题上,布哈林激烈的跟中央唱反调,始终不合作的前提下,导师大人不得不开始考虑,布哈林这个经济理论家真的适合留在最高领导层吗?
尤其是在1933年下半年,在乌克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因为抗拒加入集体农庄而破坏农具屠杀牲畜事件之后,布哈林开始强烈地抨击农业集体化政策,完全站在了中央的对立面之后,不管是列宁还是托洛茨基对布哈林几乎是无法容忍了。
作为一个政治敏感性很强的人,斯大林自然是观察到了列宁对布哈林的不耐烦,钢铁立刻就意识到了自己如果继续跟布哈林保持同盟关系,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会被这位老朋友带沟里去。意识到这种危险之后,作为一个政治家钢铁采取断然行动跟布哈林划清界限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不得不说,钢铁还是很擅长见风使舵的,而他的这种做法遭到了布哈林强烈谴责,布哈林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之前我一直以为斯大林跟他名字一样坚强,一直以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同情农民兄弟的人,在这一次,我明白了,他一直不过是利用农民兄弟而已。当农民兄弟失去了利用价值之后,他会毫不容情地将其抛弃……”
如果李晓峰当时看到了布哈林的这篇日记,恐怕会哈哈大笑,会嘲笑布哈林的天真。钢铁和布哈林的差别就是一个政治家另一个却只是政治理论家。什么是政治家?审时度势见风使舵是必须的,顶风作案的那都是傻瓜,如果连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实现政治理想?孔子在这一点上说得就很透彻——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而很显然,布哈林现在就在危墙,不,他是处于震源地带,很快一场地震就能将他撕成粉碎。回过头来说说那个农业集体化,这一项政策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从历史上1930年到1932年苏联的农业现状来看,这个政策绝对是有问题的,不光没有达到解放农业生产力的目的,反而让苏联的农业陷入了泥潭,而且这个泥潭是一踏进去苏联就再也没有出来。
那么布哈林就说得对喽,农业集体化就是一个很糟糕的东西,应该坚决批判和抵制喽?
也不尽然。斯大林为什么要搞农业集体化,甚至他之前的托洛茨基为什么也首倡这么搞?斯大林的理论水平凑合,托洛茨基的理论水平可是很高的,难道托洛茨基错了?
这么说吧,苏联搞农业集体化的出发点是好的,其根本目的是改变苏联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粗放、落后和过于分散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应该说目的是好的,但是实施的手段以及对苏联的国情考虑得不够透彻,再加上官僚主义的横行无忌,后果就很惨烈了。
从国情上来看,苏联其实和天朝很接近,取得革命胜利的时候都是一穷二白,都是落后的农业国家,而且农业生产的效率低下,根本就是一个小农经济国家。
天朝后来也学着老大哥搞过公社化,结果也是惨不忍睹,天朝遇到的问题其实跟老大哥差不多。打击了农民积极性,吃大锅饭搞绝对的平均主义,又没有给农民留一点儿伸缩的余地,自然的不管是集体化还是公社化都搞不成。
不过不同的是,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一开始就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大部分农民都反对参加集体农庄,为此甚至直接破坏农具、屠杀牲畜和销毁存粮做对抗。而天朝最开始搞合作组和初级合作社其实还是成功的。
为什么苏联搞集体化阻力这么大呢?那还得从内战说起,内战中不是搞了战时共产主义吗?不是搞了余粮征集制度吗?其对农业生产的破坏是空前的,后来实在搞不下去了,列宁才用新经济政策救场,放松了勒紧在农民脖子上的绳子。
后来评价新经济政策时,大部分书籍都直说这个政策多么多么好,解决了多少问题。但是为什么这个政策最后取缔了?如果这个政策真的那么好,干嘛不一直用下去呢?
大部分人都说这是斯大林违背了列宁的主张,背离了列宁的路线,为了追求高速工业化而干了坏事。这个答案准确吗?废除新经济政策确实有快速工业化的原因在内,也确实是主要原因,但间接的原因是新经济政策当时其实搞不下去了。
为什么会搞不下去呢?原因很简单,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就是允许商品自由的流通和交易,说白了就是低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本身来进行调控的,国家的主导性降低。
而苏联农业当时是个什么状况?农民们被之前的余粮征集制度和饥荒吓得够呛,生产出的粮食大部分都储藏起来,也就是说大部分粮食并没有变成商品在市场上流通。
市场上没有粮食,不管是工人还是小手工业者的劳动就换不来吃饱肚子。哪怕是苏联以国家意志三令五声的让农民出售粮食,可是吓破了胆的农民是打死都不听。商品流通不起来,这么一来还搞个毛的市场经济,大家总不能不吃饭吧?
有感于农民的小农意识作怪,也有感于俄国的落后,更担心未来帝国主义新一轮的干涉,不管是托洛茨基还是斯大林能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农业集体化和快速工业化。
通过农业集体化打破小农经济的束缚,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让国家管住了不合作的农民。生产出更多的粮食,一方面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为工业化换取外汇,怎么看这都是一举数得的好事,为嘛不干?
不得不说战时共产主义这个玩意儿真心是一柄双刃剑,确实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帮助布尔什维克打开了局面,但与此同时,这笔账未来也是必须要还的,只不过还这笔账的代价实在太高了。
后来苏联解体,乌克兰人对这个农业集体化和大饥荒是一肚子意见,认为苏联政府是有意的种族屠杀,客观的说乌克兰确实很惨,但是类似纳粹那样的有目的有选择的种族屠杀就有些耸人听闻了。
应该说当时很官僚的苏联政府恐怕是真有心好好地教训一下不听话的泥腿子,有点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让他们变老实乖乖地去参加集体农庄的意思。毕竟那几年的大饥荒被饿死的不光是乌克兰人,整个苏联都很凄惨,只不过农业经济占主体的乌克兰农业人口更多,受到的伤害最大而已。
斯大林的改旗易帜给了布哈林沉重的打击,从1934年春天开始,一轮针对布哈林的批判是突然爆发了,艰难的支撑了一段时间之后,布哈林轰然垮台。2月份,刚刚结束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解除了他中央宣传部部长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的职务,除了有个空头政治局候补委员之外,布哈林其实就变成了一个闲人。
而与此同时其他几个政坛新星走上了前台,古比雪夫凭借他激进的农业和工业政策深得列宁和托洛茨基赏识,一跃成为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及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如果不是人民委员会的副主席暂时只能是托洛茨基,这位恐怕是要登顶。
另一个一跃而起的是基洛夫,在本次全体会议上,基洛夫增补为中央委员,并成为列宁格勒州党委书记。说实话这位崛起让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基洛夫之前真心没有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功绩和事业,他能主掌列宁格勒州简直是个奇迹。
但是政治上从来就没有奇迹,很显然基洛夫能够上位,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斯大林。因为斯大林及时的转向,给了布哈林沉重一击,让中央拿下这个不太合群的刺头变得更加容易,自然的不管是列宁还是托洛茨基都要象征性地给斯大林一点儿甜头,也算是表扬吧!
在斯大林的心腹当中,邵武勉和奥尔忠尼启则都是老资格,早已上位,而基洛夫、米高扬、日丹诺夫资历和年纪确实有点问题,尤其是米高扬和日丹诺夫,这两大智囊实在太年轻了(一个1895年出生,一个1896年出生)之前的内战中又没有某仙人那么亮瞎狗眼,自然的只能再等等了。
而且在斯大林看来,基洛夫和卡冈诺维奇这两人更笨一些,好控制,让他们先上位更合适。
基洛夫捡了个篓子并为此洋洋得意,不过他的这番表情在李晓峰看来却是很有讽刺意义,如果历史没有出错的话,这位春风得意的新科列宁格勒州委书记没有几个月好活了,在1934年12月1日,尼古拉耶夫将用一只转轮手枪终结他的生命。而历史上这位的遇刺也意味着一个血腥时代的开启。
李晓峰现在考虑的是,究竟要不要救下这个蠢货,说实话,他很乐意看到基洛夫被干掉,作为钢铁的铁杆追随者,这个货虽然政治上比较蠢,但是很顽固很麻烦,很喜欢给他找茬。
不过李晓峰更加要考虑的是政治影响,明年一月份列宁就要退休,而12月基洛夫被干掉的话,影响很不好,说不定还会让斯大林抓住机会兴风作浪,在这个时候似乎平稳过渡才是上策?
“安德烈,在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看着笑吟吟的斯维尔德洛夫,李晓峰没由来的感到奇怪,按理说这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开下来,托洛茨基接班已经是既定事实了。对小斯对斯大林来说,这真心不是一个好结果,谁知道托洛茨基上台之后是什么样子?未来很难说哈。
在这种情况下,小斯竟然还能笑出来,李晓峰除了佩服他心脏比较大之外,也不禁在猜测,难道导师大人给小斯留了什么锦囊,能够确保小斯今后能顺利接班?
不过这个当口被众人围观着,李晓峰也不好开口相问,只能打了个哈哈说道:“我最近一直在考虑安保问题,这些年随着我们跟帝国主义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