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乘坐的马车被难民抢走,马匹变成了果腹的食物,要不是五名保卫掏出枪来恐吓,说不定周树人也要被双眼放光的难民吃掉。
“周总编,咱们还往北走不?我刚刚询问了一个难民,北边去不得,吃了草根吃树叶,吃了树皮吃观音土,现在早就开始吃活人,没法说了都。像我们这样肥肥胖胖的。更是他们追逐的对象,估计到了北方连骨头不剩!”在许昌外围,联络员小许对周树人说道。
这几天小许和几名保卫都劝过自己,实际上情况确实很糟糕。一行人从今天上午开始断顿,小心藏好的粮食终于吃完,其余的储备在马车上,现在估计在难民的肚子里。没有物资,寸步难行。再加上当地情况恶化,确实不易继续前进了。
从开始到现在,周树人已经传回了十份文稿,由调查局驻当地的情报员接收,然后再想办法传回武汉。听说振国报已经发表了第三份灾区报道,在华国引起广泛响应,抗击洪水时的热情再次被激发,许多人通过自己的方式度过长江接送难民,还有许多人在长江南岸设置粮食救济点,为逃难过来的灾民发放粮食。
周树人细腻的笔触、充沛的感情、详实的描述。让河南灾情像一幅画卷呈现在华国人眼前,人们被感动的同时,还记住了这一位深入险境报道的作家。可惜,周树人并不为此感到骄傲,事实上他现在有种内心被撕烂的感觉,撕裂而痛彻心扉,之前笔直的头发现在一根根的耷拉下来,像是打了败仗的战士。
在每一封文稿中,周树人都会在最后面加上一句话:请国家尽快出兵北方,解万民于水火!他隐约感到了大总统大人的险恶目的。或许自己的文稿就是华国出兵的理由,用这种方式来掩盖发动内战带来的罪恶,煽动民众更加支持大总统。
被利用无所谓,什么目的无所谓。周树人现在只想看到灾民不再受灾,能有口饱饭吃,从混乱原始重新回到文明的轨道上来。
“小许,你向国内请示一下,说说现在的情况,我们不能继续往北走了。”周树人说道。众人顿时长出一口气,他们就怕这位立场坚定的副总编辑大人不管不顾的一头闯进去,谁都怕死,不怕死在战场上,而是葬身灾民的嘴里。
决定返回,众人的心态暂时放松,不过新的问题出现了,在总部传回命令之前,需要在这里等待指示,尴尬的是,小组携带的物资用尽,必须尽快返回。
“组长,咱们是不是找个地方先休息一下,补给物资,不然无法返回华国。”五名守卫的首领小刘说道,和小许的称呼不同,他称周树人为组长。
说起文笔、忧国忧民、文章,周树人算得上是华国顶尖的人物,但是在生活、做事方面,十个周树人也比不上小刘,也就是世人所说的“眼高手低”,这是文人的通病,术业有专攻,所以,一路上的琐事都由小刘决定,周树人只要观察和写文章就好。
忧愁各有不同,在周树人和小许为灾民的情况而悲哀时,小刘等保卫已经为小组的情况而忧心不已。情况不容乐观,或许可以用比较悲观来形容,物资被抢后,小组也陷入了和灾民同样的困境——缺少粮食。
从许昌地区回到长江北岸,步行的话没有十天半月是走不完的,必须尽快和调查局当地组织取得联系,看看后方有什么办法把大家接回去。
根据事先制定好的联络方式,最近的调查局联络员在许昌市内,小组现在在许昌以南的临颍县,所以要想回到南方,就只能暂时先往北走。
饿着肚子走了两个小时,离许昌市区还有半天的路程,周树人和小许的体力一般,休息时间拖后了进度,眼看着天就要黑了,只能先找一处地方过夜,明天再走。
傍晚临近,范家土堡内一片寂静,花枝偷偷摸摸的钻进了粮库,她是给范家做工的长工夏陆的老婆,今天夏陆在土堡里值夜,偷偷给自己老婆留了个门缝,两口子合伙撬东家的墙角。
这也是逼得没办法的事,地里一点收成都没有,家里没有粮食,外边连草根都吃没了,青黄不接,还有两个半大孩子和一个老婆婆,这么大家子人都等着填饱肚子,方圆几十里,就只有地主家的粮囤里有粮食。
人被逼急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花枝拆开一个麻袋,抓起一把蜀黍就往嘴里捣,像偷东西的老鼠。只是,粮囤门外还有一支准备戏耍老鼠的猫,双眼在幽暗的天色下冒着绿光。
“砰!”少东家一把推开房门,冲进去就抱住了花枝。说起来这个夏陆的老婆还真是十里八乡一枝花,就算生了两个孩子,还是那么漂亮,****又大,你说夏陆这个下贱的东西是怎么把她搞到手的?
“花枝,花枝,随了我吧,俺让你拿走一斗米,让俺玩一回!”少东家抱着花枝上下其手,嘴里还诱惑着饥饿的花枝,他看上花枝可不是一天两天了,最近少太太怀着孩子,可把少东家憋坏了,今天终于找到机会畅快畅快。虽说这个花枝看上去瘦弱的不行,撕开破棉袄看着里面的****都小了很多,但底子在那里,一会就让少东家兴奋起来。
“少东家饶了我吧,饶了我吧!”说起来花枝平日里农活干得不少,力气不一定比少东家差,只是现在饿得不行,那还有力气反抗,只是推脱着不想让少东家捧自己。她心里清楚得很,要想吃顿饱饭,要想喂饱自己两个孩子,这一回还真的让少东家得逞。矛盾之下还是饥饿占了上风,少东家趴在花枝身上,下面传来的反抗力道越来越小。
正激动的扯开自己的裤腰带呢,一股大力从少东家的腰间传来,老东家范殿原举着油灯,一脚把少东家踹翻在地,嘴里不断冒着脏话。
“你给我滚出去!草,小荡妇,敢来勾引我儿子,看我不把你和夏陆打死!”范殿原先把少东家赶出去,然后对着花枝怒骂。吵骂声逐渐惊醒了大宅子里的人,几个护院走出来,然后看了一眼后又转身回去。
夏陆的老婆花枝啊,肯定是和少东家坐那苟且之事时被老东家发现了,哎,都是穷苦人家,谁都不容易,想哪花枝要不是逼不得已,也不会便宜少东家那个孙子!
就在众人刚刚回到屋内,只留下范殿原一脚一脚的踹花枝时,门外传来一阵敲击声,这时夏陆才弯着腰从门房里跑出来,也不管自己的老婆,先走到门口问道:“谁啊?”
“路过做买卖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想在宝地借宿一宿。”不是河南话,听着怪怪的,夏陆嘟囔着狗屁文化人,然后一个护院登上土墙往下面看了看,低头大声对走出粮囤的老东家汇报道:“东家,七个人,没拿家伙,外边也没有别人,像是真的。”
“跟他们说住一晚五两银子,要是同意就放进来,你们给我看着点,别是土匪派来的卧底。”范殿原支应一声,这种白赚银子的事怎能放过?再说才七个人,自己土堡里可是有二十人的护院、五支长枪!这些才是自己能在这大灾荒中守住家业的原因。
第二百四十六章饥民围城
“吱哑”,厚重的木门被夏陆拉开,大宅院内的荒唐暂时靠一段落,众人看着走进来的七个人。只见他们衣着得体,虽然显得有些脏乱,但还是能看出其不菲的价格。领头的人和身边的年轻人看起来像是文人,不过后面跟着的五人身体强壮、彪悍的很,腰间鼓鼓的样子,一看就不是好惹的。
“哎呦,我说怎么早上喜鹊叫的欢,原来是有贵客上门,几位快请进,鄙人姓范,是这家的家主。”范殿原踮着脚跑过去笑着迎接,这个世道必须要有眼力尖,这些人非富即贵,不是自己小小的地主能招惹得起的。
“范先生你好,我叫周仁,从南边过来经商,路过这里,想借宿一宿,也不会白住,这是五两银子,请范先生收下。”周树人和范殿原客套着,小刘带着几名护卫警惕的看着四周,之后范殿原假意推辞几回,收下银子后让人带着几位大爷进客厅,又让人收拾出两间房子供客人居住。
院子空了,夏陆才哆哆嗦嗦的摸进粮囤,花枝半躺在地上,哎呦哎呦的叫唤着,夏陆上去就是一巴掌,低声喊道:“臭娘们,想给我戴绿帽子啊!”
“我*&……*!要不是你老娘和两个孩子快饿死了,我能被人欺负,还挨一顿打,你个没良心的!”花枝不甘示弱,夏陆人前就是个受气包,只能在老婆面前找回点男人的尊严,平日里花枝也就忍让过去,现在一肚子气,只是身上被老东家踹的生疼,也就不便和男人争吵,夏陆也心怀愧疚,嘴上低声骂着,却扶起花枝走了出去。
约莫十几分钟后,周树人和范殿原谈妥了购买粮食的事。五十两银子换十升小米、三斤猪肉,这样的价格离谱的很,只是世道让粮食价格上升,范殿原也是个趁火打劫的主。再加上周树人归心似箭,没心思多争执,反正是报社的钱,安全回去才是最重要的。
安顿好客人后范殿原屁颠屁颠的跑到后屋,地主婆还没有睡下。瞅了范殿原一眼:“老头子你瞎忙活什么,外边来的是什么人,这个时候可别把什么人都放进来,我可是听说了,隔壁村的老王家被****的冲破了,粮食都抢走,还把他的儿媳妇给糟蹋了。”
“狗屁,那个王世美就是个狗屁,当初我劝他多买几支长枪他不听,嫌贵。还说雇护院也得花钱,现在好了吧,什么都没落下,全让人抢走了,放我身上我就直接上吊算球!****的就是个铁笊篱,说起来,老爷我今天晚上又赚了一大笔钱,想不想看看?”范殿原捂着钱袋子在地主婆面前晃了晃,立刻让地主婆从炕上爬起来,伸手就想接过去。
“东家。不好啦,外边来了好大一群人,都是那是饿死鬼,东家你快来看看吧!”这是其中一个护院的声音。撕心裂肺的让人寒碜。
“****的瞎叫唤啥,让狗咬了咋地?”范殿原走出去骂道。
“东家哎,那些饿死鬼来找咱们的麻烦啦,少说也得几百人呐!”护院说完范殿原一哆嗦,而且大院外面已经传来呼喊声。
“范家老爷,借点粮食吧。乡亲们快饿死啦!”粗狂的声音中带着无尽的绝望,仿佛真的下一刻就会死掉,大院外人群的意思很明显,自己饿死,也要拉着范家大院的人一起陪葬。
“快点叫人收拾好家伙,都上土墙,快点去啊!”范殿原倒是有点临危不乱的架势,对当前的那名护院吆喝一声,却看淡那名护院呆呆的站在那里,似乎是被吓坏了,于是上去一脚,将其踢翻在地后那人才一骨碌爬起来去叫人。
其实大部分护院已经被惊醒,不用叫就全部收拾好家伙爬上墙了,在火把的映射下,范殿原站在土墙上,看到土堡正面聚集着好几百口子人,更远的地方还不断有人围拢过来,黑咕隆咚的看不清楚,不过上千人总有的。
“咦,我当是谁来,这不是董家老三吗,你带这么多人来,是要干啥啊?”范殿原先和下边的人套近乎,其实也不是什么匪盗,都是十里八乡的乡亲,有些人眼熟得很,范殿原都能叫得上名字,平日里见到范殿原都得称呼一声“老爷”的下贱佃户。
不过这时候范殿原可不敢摆大户的架子,就是这种人把隔壁村老王家大院打破的,饿着肚子的他们,很难说会不会顾忌旧情。
“老东家,饥荒太厉害啦,外边的树皮都吃木有了,还请老东家行行好,施舍点粮食救命啊,大恩大德永世不忘啊!”领头的董家老三还是客气的求道,后面的人已经有点急不可耐,对着土堡有种蠢蠢欲动的感觉。
指望这个土堡和二十名护院,能不能守住家业?范殿原也在掂量着,土堡周长五百多米,把范家团团围住,高七米的样子,耸立在平原上非常扎眼。不过墙壁是土坯垒的,厚度是够了,但雨水冲刷、风刮日晒,墙壁坑坑洼洼,外边的人要拼了命的往上拱,就是手脚并用的爬也能爬上来。
再看身边抖抖索索的护院,这些人可不是什么亡命之徒,大部分是自己家的佃户长工,那里经过什么搏杀,也就是杀只鸡、宰头猪的水准,唯一有威慑力的是那五条长枪,一条自己的儿子拿着,剩下四个人也没打过几次枪,吓唬人的作用更大。
见墙头上范殿原不说话,下面的人开始往前涌,董家老三再也张罗不住,大声喊道:“老东家,快点给句话吧,再不说,乡亲们只能得罪了!”
“夏陆,打开门,栓柱,领着人给乡亲们做饭。董家老三,咱们可说好了,进来吃顿饱饭,就该去哪去哪,千万不能在里面作孽啊!”范殿原一跺脚,下决心道,这个时候既然吓不住外边的灾民,只能放进来了,不然动起手来肯定讨不着好。
大门打开,外边的人胡隆隆的往里走,范殿原拉住栓柱,低声说道:“去把附近咱们的佃户都找来,不能光便宜了这帮鳖孙,自己人也吃个饱,要是到时候打起来,咱们自己人也有个帮衬。另外,你去临颍县城找鲁县令,请他带人来帮忙,快点,别让人看到!”
大院偏房里周树人和其余六人尚未睡下,听到外边的动静后就汇合到一间房子里,听动静像是外边有饥民前来求粮食,但看护院们紧张的样子,大有动手的架势。
小刘趴在门上,透过缝隙看着外边的动静,其余人一副戒备的样子。“组长,范家东家把饥民们放进来了,看来打不起来,咱们还是呆在房子里,以防万一。”小刘看着院子里涌进来的人群说道。
“刘哥,要不咱们离开这里吧,我怎么感觉毛毛的呢!”小许说道。
“呸,别让我瞧不起你们上海人,就是胆子小,这么点事就把你吓住了,一路上吐了那么多都没炼出你的胆量来?”小刘笑着调侃了一句,这么一说倒是让屋子里紧张的气氛稍减。
“谁说我们上海人胆小了?打起架来同样不比你们湖南人差,我这是为我们周副编辑着想!”小许反驳道,不过他确实胆子大了不少,任谁看到无数野狗啃食死尸的情景,胆子也会变大起来,在胆汁的洗刷下,小许觉得以后再也没有什么能让自己恶心的,用小刘的话说就是“吐哇吐哇就习惯了”。
“嗤!”周树人划了一根火柴,点上过香烟,深吸一口后吐出烟圈,这是自己口袋里最后一包,剩下五根,周树人舍不得抽,一天一根的过日子。
“等等看吧,平安无事最好,如果咱们受到牵连………”周树人沉默一下,然后抬头道:“能不伤人也尽量不要伤人吧!”
大家都知道周树人说的是什么意思,其实他担心的不是自己等人的安危,而是一点饥民红了眼,冲进来对自己这些人不利,一旦开枪,肯定会有饥民死伤,都是被逼的,谁也不愿意看到那种情况。
让周树人、小刘等人自信的,正是这五名护卫携带的武器。他们每人携带两支“二十响连发手枪”、一百五十发子弹,短时间内可以倾斜的火力惊人,而且每人还携带者两枚手榴弹,进可攻、退可守,就算是面对上千饥民的围攻,也可以安然撤退,这些也是小组能一路顺畅的抵达南昌的主要原因。
第二百四十七章逃荒
大院里人声鼎沸,向范殿原道谢的声音不绝于耳,什么大善人、菩萨在世、长命百岁,指望这群土包子能说出什么有文化的话来?范殿原摇摇头,脸上带着笑容,其实内心早已把这些人撕碎。
一袋袋的小米从粮囤里搬到厨房,一缸缸白面舀出来,甚至还有一头肥猪成了刀下之魂。娘们们和面的和面,烧火的烧火,很快一口口大锅里就传来香气。这些都是自己家最宝贵的存粮啊,就这么被这些土包子糟蹋了,真他娘的可惜!
不忍心再看的范殿原想起了那几名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