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苏贤弟且放宽心,本官也不是强取豪夺之徒,你我都是陈公后辈,相互扶持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大家都是聪明人,说话也就轻松了许多,这些吃食小道,虽然看起来简单,但也都是别人家的秘方,想要空手套白狼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总得给些甜头的。
苏牧见得对方如此上道,也就不再卖关子,展颜轻笑道:“刘大人心系军勇,令人心折,苏某又岂敢藏私,这方子便送与大人,也算是苏某的一番心意,大人且听某细细分解。”
煎饼裹子却是制作简单,而且味道不错,也便于携带,营养成分也算是充足,可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原料里的鸡蛋不太方便携带,大焱朝虽然富足,但军中人人吃鸡蛋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苏牧的想法倒是很简单,用馒头干饼或者胡饼夹着肉干,制成土汉堡,既能长久保质,味道和营养也能够保证。
只可惜,哪怕富足如大焱,军中军士想要天天吃肉,也是消费巨大的事情,当然了,储备一些,配给哨探和前锋这等精良兵种,还是不错的选择。
而普通军士,这需要用到另外一个东西,那就是豉胶!
这豉胶需将豆类自然霉化制成豆豉,在加工成豉胶,在军士们吃干粮的时候,将少量的豉胶涂抹在干粮上,口味便会大大改善,成本低廉,但军士却能够吃得有味,而且豉胶本来就是咸的,这样一来,军士便不用携带盐巴。
再者,这豆豉古来有之,制作方法和技术也都很成熟和常见,想要炼成豉胶也很容易,如此一来,便可谓一举数得了!
刘维民认认真真听着苏牧的讲解,脸色慢慢舒展开来,慢慢变得和悦,而后变成了笑容。
而在思凡楼里面,杭州第一大才子周甫彦已经坐得极为不耐烦了!
第三十五章 决意贩粗粮
先贤曾有云,钓名之人,无贤士焉,但凡沽名钓誉之徒,必内有不足,却又急于人闻,然而读书之人信奉士大夫之道,谓之立德立功立言,欲得三不朽,又必须先立其名,如此才能将自家的本事施展出来。
所以说,读书人之中,多有沽名钓誉之徒,这也算不得是一种贬低,只是为了名声而做出一些为人不齿的行径来,这般便是失去了本心本意了。
而读书人想要刷出自家的名声来,寒窗苦读自然是不行的,这也正是文人圈子为何老是混在青楼楚馆的原因之一了。
青楼楚馆之中人流量最是集中,消息传递的速度也快,显然是刷名声的最佳选择。
唐时便有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经典佳作,后世宋时的柳永柳三变,也是混迹烟花杨柳的一把好手。
似周甫彦这般的人物,已经刷出了杭州第一大才子的名头来,又有了进士的官身,只差一个肥美一些的实缺罢了,可他尤不知足,但试问又有谁会嫌弃自己的名气更大?又有谁能够容忍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卒来挑衅自己的名声?
他在雅间之中枯坐守候,却迟迟不见苏牧归来,便忍受不得,径直寻了过来,那龟奴也不敢得罪周甫彦,便将苏牧的去处告知了周甫彦。
当他怒气冲冲来到后院的雅舍之时,见得那雅舍关门闭户,心头顿时火气,想着苏牧必然是在与某个女子做那见不得人的腌臜事。
“他竟然做这苟且之事,却不愿与我这杭州第一才子坐而论道,以文会友!”
本着这等想法,周甫彦就要破门而入,好生教训苏牧一番,可当他走到门前,那门却被推开了!
陈公望与苏牧、刘维民笑吟吟走了出来,有说有笑,气氛极为融洽。
刘维民混迹官场,何等样的人物也都是见过的,可这苏牧总是给他一种难以捉摸的观感,而且从陈公望的神色之中,他也看得出来,这位陈公也是有着同样的感受的,真不知道这苏牧年纪轻轻,如何拥有这般的气质。
适才一番交谈,苏牧果真替他谋划了一个极好的方案,若真要执行下去,说不得真能谋求一件大功劳。
而对方也是相当会做人,绝口不提自己的创意,只是说这是大家共同参详出来的,若交到他刘维民的手中,才不至于埋没了。
刘维民心里自然是欢喜的,作为交换条件,也不避讳,这等事情还是光明正大,各求所需,结算清楚的好,免得今后这苏牧狮子大开口。
可让他想不到的是,苏牧并没有等到今后,当场就开了个大口,他居然想插手米粮的生意!
所谓民以食为天,这米粮的生意,无论放在哪朝哪代,哪个城市,都是有着固定的份额,若没个后台背景,想要入行却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特别是在杭州这样的繁华之地,米粮的买卖早已有主,贸然入行,除非财力雄厚到了极点,否则也会遭到同行的排挤,不多时便衰败了。
杭州富庶,连造作局都设在了杭州,衣食住行,米粮盐铁都各有其主,泾渭分明,而且这些商户的背后都有官府势力做支撑,想要进去分一杯羹,那是很难的事情。
不过刘维民作为司马府的记室参军,如果一定要出手,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苏牧提供的筹码,还不足以让刘维民花费如此大的力气罢了。
好在苏牧也很清楚这一点,知晓事不可为,也只是退而求次,只是想要刘维民稍微扶持一下,他也不做那新米的行当,只是想做些粗粮的生意。
这粗粮便是寻常贫困人家口粮,对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杭州人而言,是上不得桌子的东西,以刘维民的实力,苏牧想要插手这个生意,倒是件容易的事情了。
这样一来,可谓是皆大欢喜的双赢局面,他们又如何能不开心?
这才出了门,却见得周甫彦直愣愣站在门口,刘维民顿时不悦了。
他本就是微服出行,可这周甫彦家学渊源颇深,家中都是进士,又有人在朝中为官,还是侍郎级的大官,平素里与杭州官府走得亲热,是认得刘维民的。
周甫彦也是心思飞快,虽然他不知苏牧如何能够搭上刘维民这条线,但想来刘维民这样的高官,也不可能会与苏牧有太深的情谊。
说不定这苏牧重金买通了陈公望,只不过是想攀附一下刘维民罢了,如此一想,他也就镇定了下来。
“刘世叔有礼了。。。”
刘维民见得周甫彦出现在这里,也有些讶异,当即问起来:“师侄到此,所为何事?”
周甫彦虽然有第一才子的名声,但在真正的高官面前,还是不敢托大的,心思一转,便直接开口道。
“侄儿是来寻苏牧朋友回去切磋文采的。。。”
果不其然,刘维民一听说周甫彦要找苏牧比拼才学,顿时来了兴致,他本就是个读书人出身,为官之后,为了避嫌,也极少有机会参加这等雅事。
而且让他吃惊的是,这苏牧看着年纪轻轻,但谈吐城府都极为不凡,如今更是令得杭州第一才子都找他比拼,可见确实有着过人之处,这遭买卖还真是没有做错呢。
“想不到苏牧贤侄也是优雅之人了,恩师,眼下时日尚早,不如我等也去凑一凑热闹?尝闻周师侄乃杭州第一才子,如今适逢其会,该是不能放过的了。”
刘维民都这样开口了,陈公望就算知晓周甫彦想要羞辱苏牧,也不方便开口阻拦,当下也只是笑笑应允了下来。
苏牧眉头微蹙,终于是想起周甫彦这个名字来了。
前晚兄长苏瑜便将思凡楼画舫所发生之事告诉了他,因为觉着事不关己,也就没有太在意,反正兄长已经得到了提学官范文阳的赏识,好处拿了也就完事了。
可没想到这杭州第一才子恁是心胸狭窄,居然追索到了这边来,真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了。
眼下刘维民刚刚才答应扶持他的粗粮计划,他也不可能驳了陈公望和刘维民的面子,也只能硬着头皮跟着回到了二楼的雅间。
一回到雅间才发现情况不妙,原先的人马居然多出了一倍有余,出了原先巧兮的宾客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不认识的人,连思凡楼的花魁虞白芍都在席间安坐若素!
“这周甫彦是有心刁难了啊。。。我跟你什么仇什么怨啦!”苏牧无奈苦笑了一番。
在场之人也有认得刘维民的,见得大人物进来,慌忙起身行礼,其他人也都是有眼力的,便都有些拘束起来。
倒是虞白芍面不改色,仍旧淡然素雅,只是福了一礼:“妾身见过刘大人。”
刘维民眼前一亮,当即赞赏道:“时常听人说起我杭州第一花魁之名,今日一见,果是不同凡响,白芍姑娘切莫拘谨,刘某人也只是闲来无事,看看小辈比斗则已,大家且入座。”
苏牧听得刘维民这么一说,顿时头大起来,本还有机会避免与周甫彦斗嘴,如今这刘大人这么一说,今日之事是不能善了了。
他若赢了周甫彦,必定会成为周甫彦的头号眼中钉,前番已经得罪了宋知晋赵鸾儿和赵文裴,而后又有族中苏清绥等人时常下绊子,郑则慎和余海等官门中人整日在苏府外围蹲点,暗地里还有摩尼教的石宝等一众绿林人士虎视眈眈,如今又要得罪杭州第一大才子,这日子还能过得下去不啦?
可如果故意输给周甫彦或者避而不战,又会被刘维民看不上,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今后的商业计划,无论如何都是两边不讨好的事情。
似眼下这等情势,苏牧也只能两害权其轻,虽然他不是什么历史或者古文专业的,甚至没有读过大学,但平日里最喜欢读书,名篇经典还是记得不少的,只希望这周甫彦不要真的那么名符其实才好了。
既然已经决定迎战,苏牧也就冷静了下来,脑子里不断在回忆着现世之时读过的名篇,好在这大焱朝与现世那个时空有些不同,从隋唐开始历史轨迹就发生了变化,导致一些大人物也没有出现,能够借用的诗词也就多了许多选择。
这周甫彦也是喜出望外,差点便冲撞了刘维民,没想到自己三言两语便硬扳了回来,还能够借助刘维民的力量,让苏牧迎战,让他想逃也没处逃。
每念及此处,周甫彦那第一才子的优越感便又浓郁起来。
文人相斗总有些规矩,吃相也不要太难看,而且也要有些名目,若让刘维民或者陈公望出题,那便是最为公道的提议。
可周甫彦想要将苏牧彻底踩在脚下,就不能给他任何机会,如此一来,他便呵呵笑着,让虞白芍上场表演一番,声称是欢迎刘维民的莅临。
这刘维民对虞白芍的色艺也是久有耳闻,自是欣然答允,虞白芍便也不客气,袅袅婀娜着上了台。
见得虞白芍上台,周甫彦便开心笑了起来,原因无他,因为苏牧算是输定了!
因为他平素为虞白芍这个花魁写了不少的佳作,此时以此为借口,正好以虞白芍来做题,他也算是以有心算无心,苏牧纵使再急智,又岂有不输之理?
若这样的情况下,苏牧还能谱写出佳作来,打败自己,那他周甫彦又有何颜面继续顶着杭州第一才子之名?
他这厢兀自想着,苏牧却被虞白芍吸引了目光,不得不说,这位第一花魁,果真是色艺双绝,让人心神向往不已。
而一直沉默不语的巧兮则偷偷戳了戳苏牧的后腰,又看了看虞白芍,以此来提醒苏牧。
她是思凡楼的人,又岂会不晓得此中关节,只怕苏牧要吃亏,便不忍心提醒了一番。
苏牧却是不以为然,偷偷捏了捏巧兮的手,投给了对方一个淡淡的微笑。
第三十六章 美人舞旋裳
歌唱与舞蹈似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早在远古时代,人类便通过歌舞,向上天诉求与祷告。
唐时亦有先人云,低身锵玉佩,举袖拂罗衣,对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飞,却是道尽了舞之一道的唯美风流。
到得焱朝,青楼楚馆勾栏瓦肆遍地开花,个中女子莫不是能歌善舞,甚至于连东京宫廷的大型庆典,都会邀请民间大家来参与,此谓之:“和顾”。
古时舞蹈讲究排场,动辄数十上百人一同表演,声势浩大,让人震撼,似唐时的《柘枝》、《剑器》、《解红》、《菩萨蛮》和《霓裳》等。
焱朝沿袭唐风魏骨,舞蹈一道也是多有传承,但也改进了不少,更是发展出多种适合小团体甚至单人表演的新类型,而这就不得不提到其中一种,那便是《胡旋》。
《胡旋》在唐时便风靡兴盛,到了焱朝之后更是发扬光大,彼时称之为《舞旋》,而提到《舞旋》,便绕不过此道大家张真奴。
在这思凡楼之中,虞白芍能够稳坐花魁之位,除了本身姿色气质身段极为出彩之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她乃是张真奴的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若说到《舞旋》,却俨然无人能出其右了!
顾名思义,《舞旋》最大的特点便是大量的旋转动作,最是能够展现女子柔美婀娜而健康有致的身段,大开大合的动作更是让人浮想联翩,杭州城中不知有多少男儿汉因为一阙《舞旋》而成为虞白芍的裙下之臣。
此时周甫彦开口,又有刘维民这等权贵在场观摩,加上巧兮等后起之秀不断形成压力,虞白芍自当施展浑身解数而不遗余力的。
但见美人清妆素颜,一袭白色烟笼百水裙,外罩锻绣玉兰飞蝶纱衣,内衬淡粉锦缎裹胸,那胸前曲线惊人起伏,早已将人的魂儿拘了去。
在柔和的灯火映照之下,虞白芍若灵若仙,柔荑似玉,面若桃花,恰似那飞升的嫦娥仙子。
丝竹管弦悠然而起,虞白芍曼妙而动,玉袖生风,那是暗香扑鼻,让人沉醉不已。
而后乐声趋急,似溪流慢慢汇聚,急转直下,声势越发浩大,又仿若冲上云霄的云雀儿,将人的心魂都提将起来,如梦似幻,诸人便都看得痴了!
待得虞白芍展开玉袖与衣裙,似那翩跹玉蝴蝶一般疯狂旋转之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眼中再无它物,便只剩下这似乎要超脱人间红尘的白衣仙子!
苏牧微微眯起双眸来,心中却是百感交集,这虞白芍让他真正见识到了这个最为奢靡的朝代,最具代表性的一面。
他想起了现世之中,那些动不动就蹲下起立M字开腿,疯狂抖臀抖胸之类的艳舞,也想起了正儿八经的各种现代舞甚至于民族舞,但此时身临其境地感受着这个古老朝代的代表性舞蹈,他也心醉神迷了。
巧兮的呼吸急促起来,她的心一直提在桑子处,直到乐声停止,虞白芍香汗淋漓地雌伏于地,她才长长呼出一口气来,就好像她比跳舞的虞白芍还要疲累。
她凭借着一阙《望甲止息》而声名鹊起,俨然有了追赶虞白芍的资格,可如今,她知道自己跟对方完全不在一个层次,这并不是技艺方面的抗争,而是一种气质的沉淀,是底蕴的积累。
在场宾客鸦雀无声,直到周甫彦带头鼓掌,喝彩叫好声才依次渐进,越发壮大起来,而虞白芍也缓缓起身,敛容朝四方行礼,刘维民不由赞叹道:“白芍姑娘色艺双绝,令人惊艳,或可比肩东京第一名妓李师师了!”
刘维民此言一出,在座尽皆惊喜,他们虽然都算得上一号人物,可对于国都汴梁也只是耳闻神往,眼下有刘维民这等样的见过大世面的大人开口称赞,连素来淡雅的虞白芍都连称不敢,却掩饰不住脸上的得意了。
如此热闹了一阵之后,刘维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