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还遍布着各种纯天然野生草药,包括野山参、甘草、党参、黄芩、黄芪、防风、柴胡、龙胆草、北豆根、五味子、独角莲、天南星、升麻、淫羊藿、麻黄等等足有近百种,此外还有梅花鹿茸、鹿鞭,鹿筋,鹿胎膏、虎骨、熊胆、林蛙油、蛇胆、麝香等动物药材。
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们,如果没有了苛刻的盘剥,只要他们能付得起辛苦,都能过上好日子。新归附的土著,哪怕只靠着进山采集草药和山货,就能从远东公司换来各种生产生活物资,满足他们平时的生活所需。(我的小说《远东1628》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四章范文程来了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远东1628》更多支持!
图们江北岸现在热闹非凡,大批被掠来的朝鲜人,还有堆积如山的物资,都从对岸运了过来。公司动员了所有的平板驳船和木质机动渔船,日夜不停把这里的朝鲜人运送到海参崴。
宋涛扫荡稳城郡的行动已接近尾声,整个稳城郡都快被他们搬空了。图们江北岸的村镇也都被他们劫掠一空。稳城郡的已经空了,不是被他们劫掠到对岸,就是拖家带口的逃走了。
土著民兵过惯了苦日子,对稳城郡的劫掠可以说是刮地三尺。没办法,他们家里太穷了,部落里每家每户连铁锅、菜刀都凑不齐。只要他们能搬动抬动的东西,都被他们搜刮一空。连朝鲜人的大酱缸和泡菜坛子都被他们抱走了。
持续了十几天的行动,光是稳城郡的朝鲜人就被他们掠了一万多。粮食等物资实在是太多太杂,根本无法统计,都堆在了图们江对岸。这里每天都会围上很多人,都是山里村落的土著,眼睛通红的等待着战后的分配。
宋涛带着民兵回到对岸几天后,朝鲜派来的援兵才姗姗来迟,当他们看到空无一人的稳城郡郡城,还有图们江南岸一座座被烧成白地的村镇,顿时就傻了。
带队的朝鲜将军,发现这一切竟然是对岸的土著干的,马上就组织军队试图渡江包覆,但是朝鲜军队的木船刚刚划到对岸,就被土著民兵的近百门虎尊炮和小弗朗机火炮,打得满地找牙。
面对土著民兵猛烈的炮火,站在对岸观战的朝鲜将军顿时眼前一黑,什么时候对岸的土著也有大明天朝的火炮了,这也太思密达了吧。
他带着手下转身就走了,对面足有近百门火炮,这还打个屁啊。
杀气腾腾而来的朝鲜军队,灰溜溜的离开了,朝鲜当局得知了消息,就派了细作过江打探,回去一报告,差点把朝鲜吓死。原来对面已经变成了远东的领地。他们大骂那些过江的朝鲜平民,这不是替朝鲜招祸吗。
朝鲜当局马上就偃旗息鼓,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以后很多年,稳城郡的沿岸,几乎没有人烟,就算是稳城郡也变得非常萧条,来这里的朝鲜官员和军将都是被人排挤迫害的人。谁都不愿意来这里任职。
战后李明和宋涛亲自为所有参战的民兵分配战利品,面对堆积如山的粮食和金银,土著们都是不屑一顾。他们的眼睛专门盯着那些铁锅菜刀、锅碗瓢盆、铁质工具、服装鞋帽、丝绸布匹等生活物资,土著们对这些东西反而更感兴趣。
还有就是缴获的弓箭甲胄和马具武器,也很受土著们的青睐。而粮食和金银对他们来讲并没有什么吸引力。大山里的能让他们填饱肚子的东西很多,所以他们才不在乎粮食呢,而且他们的村落距离这里很远,还都是山路,驮粮食回家并不合算。
在地广人稀的外东北,土著们的交易都是以物易物,金银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什么用处,只有大部落的首领们才喜欢收藏。对于他们这些苦逼部落来说,反而是生产生活方面的物资,更加的匮乏。
像家禽家畜、大牲口什么的,他们就更不在乎了。他们本身就是渔猎民族,哪有闲心养牲口,什么时候想要,拿起弓箭和鱼叉上山溜达一趟,大山里有的是,猎上一些就是了。
李明听到旁边山地连土著战士的解释,也是满脸的苦笑。于是李明就随了土著们的心愿,让他们自动选择战利品,只要你能拿得走,随便你选好了。反正土著们从对岸抢回来破烂堆积如山,几千土著民兵怎么选也选不完。
土著们得知让他们任选的消息,全都欢呼了起来。李明开始让大家按照顺序分配战利品,对于这次作战表现优秀的土著,李明都记录了下来,他回去会和高建国等人商量一下,以后对他们进一步进行表彰。
土著民兵兴奋的挑选着他们喜欢的东西,战马装满了各种破烂,别说骑了,连马都被压得快走不动了。他们这一路宁可牵着马走回去,也要把这些战利品带回家。李明看着土著们马匹上的各种破烂,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就把剩下的鲸肉罐头,都分给了他们。
土著民兵们挑完了战利品,李明又让附近村落前来支援的土著挑选战利品。光是分配这些战利品,就足足进行了两天,但这些破烂还是没有被挑完,依然剩了很多。
李明干脆都拉回了海参崴,准备以后送到双城子交易市场,和那些外来的土著换取貂皮、山参等外东北的山货特产。他真的无语了,在远东公司眼里最没用的东西,却成了土著们的香饽饽。
而远东公司需要的粮食金银和家禽家畜、大牲口,反而遭到了土著们的冷遇。李明从战利品中选出了一些铁锅菜刀等铁质用具和一些过冬的粮食,分配给了新来的那些村落的土著,马上就入冬了,这些新归附的村落,过冬的食物还没怎么准备呢。
土著民兵驮着“丰厚”的战利品,兴高采烈的踏上了归途。他们回到自己所在的村落,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尤其是大家看到马上的战利品,村落里的土著眼睛都红了。
而那些民兵更是不知道该怎么抖擞好了,向围在身边的土著,肆无忌惮的吹着牛逼。让同村的土著们羡慕不已。
这次渡江战役,经过土著们的传播,还有公司刻意的宣传,已经在公司控制区传遍了,所有归附远东的土著都振奋不已。而且非常羡慕那些被动员的民兵,据说他们打了一仗获得了非常“丰厚”的战利品,令他们都眼红不已。
没有被公司动员的民兵,心里都憋着一口气,就盼着公司下一次也能动员他们参战,让他们也能分到“丰厚”的战利品。
公司为了几名死去的土著,动员了宁古塔南部的所有民兵,渡过图们江去报仇的消息,在远东控制区也引起了轩然大波。所有归附远东的土著,内心都无比激动,现在他们都真正的把自己当成了远东的一份子。
李明和宋涛处理完毛怜部新归附土著村落的事情,就乘坐着公司的蒸汽甲板驳船回到了公司。现在已经是深秋时分,海参崴的天气已经逐渐转凉,不时就有来自北方的冷空气肆虐一番。海参崴的所有室外的工程已经全部停工,并封存设备,等待来年春天继续施工。
李明和宋涛回到海参崴就去了远东师师部,高建国看到了李明,就迎了上来,大笑道:“你在塔温堡发动的渡江战役,打得很好。也证明土著民兵的集结能力和战斗力不容小觑,对公司扫荡辽东和以后控制外东北作用巨大。
军委会经过研究决定,专门成立土著民兵冬训办公室,今冬对远东控制区的万余名土著民兵进行系统冬训,并对他们开展大规模思想教育工作。辽东和外东北的环境太恶劣了,很多地域就算是我们苦心训练的教导旅、守备旅的干部战士,都无法适应那样的环境。
这可不是每年几次山地拉练实弹实兵演习就能弥补的,以外东北土著为主体的山地团虽然可以适应,但为了部队内部平衡的需要,最多也就扩编到一个旅就不错了。面对地域庞大的外东北,一个旅的山地团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旁边的石明峰点了点头道:“你在塔温堡所做的工作,不但让归附的土著对公司有了归属感,还增加了土著们的凝聚力。很有点儿我党当年农村做群众工作的风范,让我们政治部汗颜啊,但也为我们政治部今后的工作找到了方向。
发动外东北广大的贫苦土著,改变的他们的现状,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使他们和我们远东公司一条心。以后我们平定辽东、控制整个外东北的时候,经过我们严格训练的土著民兵,就会是我们正规部队的有力补充。”
李明听了他们的话,笑着道:“我也没想到,打着一仗会取得这么好的效果。我始终认为,这些归附我们的土著,是可以争取的。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环境恶劣的外东北,受尽了大部落的盘剥压榨,只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对我们就会有归属感。
事实证明,土著民兵的集结能力和战斗力都超乎我们的想象,土著村落对我们远东的支持,也出乎了我们的意料。公司在外东北这样复杂恶劣的环境中,开展群众工作还是可行的。争取外东北底层大多数贫苦土著,让他们拥护远东公司在外东北的统治。
老石,你们政治部也要和公司民族事务处多沟通,派出联合工作组,深入到那些土著村落,对他们进行扶贫帮困,进行思想教育。让肖忠良派出医疗队,定期到各个土著村落,对当地土著提供医疗服务。”
高建国听了李明的话,也兴奋的道:“这样一来,不出几年,外东北就是公司的囊中之物啊。而且我觉得李明的想法,今后也可以用在其他地方,比如北面的蒙古,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都可以用这个路子。”
他们在这里聊得正嗨,外面走进来一个参谋,大声说道:“报告,济州岛守备区司令王耀武来电,后金派出的使节到了。”
高建国听了一愣,然后问道:“他们说没说,后金派的使节是哪一个?”
那名通讯参谋点了点头道:“据他们报告,后金的使节团,一共三个都是汉人,为首的那个人好像叫范文程。”(小说《远东1628》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五章这个汉奸不简单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远东1628》更多支持!
高建国听了,眼神一凝,脸色当时就阴沉了起来,怒骂道:“原来是这个大汉奸,甘心为鞑子效命,遗臭万年的家伙,真是给我们汉家儿郎丢脸。”
宋涛听了也大骂道:“和鞑子谈什么啊,等那个大汉奸来了,我特么的活剐了他。”
李明摇了摇头道:“不能冲动,对这个大汉奸还是要重视起来。皇太极让他来,我估计是要和我们示好,也想探听一下我们底细,还有我们占据东海的目的。我们应该暂时把鞑子稳住,一旦鞑子被惊吓到,有个风吹草动,他们可能就会带着人马北上进入草原,那时候想要再抓住他们可就难了。
我建议公司西进的战略也要有所收敛,不能做出咄咄逼人的态势。目前公司还没有完成准备,我们还是要想办法拖住鞑子,让鞑子对我们放下戒心,尽量把防御重心放在宁锦一带。误以为我们只想偏安一隅,把海参崴当做通往大明的落脚之地。”
乔海鹏也点了点头道:“当前绝对不能让鞑子变成惊弓之鸟。那个阿巴泰和岳托的尸体,还有那个鳌拜,可以让他们用战马和辽民赎回去。显示我们更喜欢求财,而不是他们辽东这块地盘。
我们对范文程也要小心的应付,这个汉奸绝对不简单,一生历清四世而佐其三主,在满清权力更迭的残酷政治斗争中,始终处于超然地位,最后还能安然无恙。历史上对这个人的评价是韬略过人,聪慧机敏。所以对付他可不是那么容易。”
高建国想了下,也点头道:“嗯,那就把这事儿交给民委会吧,让王和找人去忽悠他,李明你也去盯着。反正我是不想见他,看见他我这心情就好不了。”
范文程带着两名随员来到海洋岛,对于这次出使远东,范文程还是非常忐忑。远东如此强悍的实力,却偏安一隅,实在是让他无从判断。
据说他们来自海外,属宋人崖山后裔。对于这个说法,范文程是不信的。远东行事手段比女真人还残暴,盖州、海州、鞍山和鸭绿江北岸,被远东祸害的惨不忍睹,女真人无论老弱妇孺,皆难逃他们的毒手,物资被洗劫一空,简直是刮地三尺,走后还把城镇村堡烧成一片白地。
若是宋人后裔,怎能做出如此惨绝人寰的事情。大明素来强硬,当年在辽东对待边墙外的女真各部,也未见如此狠辣无情。
这样一头猛兽卧伏于海东,对后金虎视眈眈。换谁都会寝食不安,临来前大汗对他寄予厚望,叮嘱他这次出使远东,无论如何也要获知他们的意图。
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远东公司,范文程凝思苦想了几日,始终没有想明白对方到底要干什么。你说他们想图谋中原吧,可看着又不像。远东的实力之强已不用赘述,女真东西两路精锐,遇上远东都是灰飞湮灭,大明军兵哪是人家的对手。
据传远东在海东已经呆了三年,手下汇聚了近万的精锐之士,又有坚船利炮相助,完全可以占据大明一地徐徐图之,不出几年中原就是远东的天下。可远东却偏偏选在了海参崴这个荒僻之地。
说他只是暂据海东,那也说不过去,数次上岸侵扰辽东,一路鸡犬不留,屠门灭户,说他们对女真恨之入骨也不为过。还从东江移民十余万在东海屯田,这哪是暂据海东的意思。
所以范文程对这次出使也是惴惴不安,生怕办砸了这趟差事。虽然他在后金混得不错,深得皇太极的器重,但他终究还是个汉人。很多的女真贵族都很鄙视他,瞧不起这个不会上马打战的家伙。说白了,对女真而言,出身卑微,一奴才也。
就连这次跟在他身边的两名亲随,也是后金安排的鞑子,整个谈判过程都要全程跟随,这段时间也要和他形影不离。由此可见,皇太极对他也并不是那么放心。
1618年,他在明万历四十三年考取沈阳生员,次年至抚顺奔丧,正值努尔哈赤克抚顺等地,大肆掳掠,老奴论功行赏,将所得人畜三十万散给众军,范文程当时也在降民之列。
当时的努尔哈赤,对明朝报仇心切,对汉人十分鄙薄。他当时的政策就是“诛戮汉人,抚养满洲”,惯常的做法,第一是杀,第二是籍为奴。老奴对明朝衣冠人物十分反感,认为“种种可恶,皆在此辈”。
范文程当时被分到镶红旗为奴,几乎被当作牲畜一样杀掉,因其聪颖机敏才活下了性命。直到皇太极继位后,从各旗的生员中选拔人才,范文程在这次选拔中脱颖而出,被选入文馆成为骨干,才有了出头之日。
他到海洋岛的这几日,从远东兵将士卒的身上就能看出些许端倪。远东兵将皆是精壮之士,号令一下,数十人动作如一,举手投足间,就能感觉到一股锐气扑面而来。
范文程虽说未曾领兵,但大明的军阵,女真的精锐他可都亲眼见过,和远东的将士相比,都要有所不如。这也让他心事重重,对远东越发的忌惮。
虽然他饱读圣贤之书,对他这样的人来说,哪有什么士人的风骨。他为女真人做事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