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162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远东1628- 第3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与此同时,远东所有的控制区的夜空里,都放起了焰火礼花。远东不惜工本,耗费巨资,在各地主要的地区,都安排了礼花焰火表演,让1637年的春节显得热闹非凡。

无数远东治下的移民,都是拖家带口的聚在一起,观看着漂亮的烟火表演,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随着一朵朵绚丽的礼花,大声的欢呼着。

人们兴奋的大喊大叫,尽情宣泄着他们兴奋的情绪。这个时代没有电视,也没有互联网,人们的娱乐生活极其匮乏,所以远东就尽最大的可能,为远东控制区的移民们安排一些丰富多彩的节目,让大家过上一个祥和热闹的新年。

这几天远东公司宣教部,将派遣大批的电影放映小组,深入到基层农村、企业厂矿、部队营区,为大家放映电影和纪录片。

影片的内容都是兼具娱乐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紧张刺激的电影,感人至深的纪录片,都会一一呈现在他们的面前,满足了移民们在节日期间的精神文化生活。

而且广大的农村基层大队、支队部、军委会各部队各基层部队、公司各部门企业,也会自发的组织一些活动,包括节日期间的联欢会、合唱团比赛、花灯会、棋类扑克比赛、秧歌表演、拔河比赛、舞龙舞狮表演、灯谜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得辽东各地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之中。

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尽情的享受着春节假期,大家都趁着春节假期。远东控制区的各个地方,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

从大年初一开始,远东公司各个地区的人们,无论认识与否,只要在街上遇到,都会相互拱手相互拜年,大家都能从对方的话语里,听到对方的真诚。

每一个移民家庭,都会在家里摆上几样糕点果脯和干果糖块,还要准备一些小额的红包,因为一会附近的孩子们,就会挨家挨户的上门拜年。

孩子们欢天喜地的挨家走上一遍,兜里装满了各种零食,手里还攥着一摞的红包,所有人家都不能应付,那样会让人瞧不起。这是近几年远东地区养成的习俗,也不知道那个地区先兴起的,但如今已经形成了风潮。

到了下午,远东各地的人们,会拎着各色年货和礼物,开始去相好的同事和培养那里聚会。一般都是几家十几家,甚至还有几十家凑到一起的。

他们有同事老乡、街坊邻居、朋友故旧,他们会从节前就约定好,安排好过年聚会的情况,有的在大年三十就已经聚在一起了。这也是远东各地区新兴起的风潮。

因为远东的移民,都是新近来到远东定居的,家庭成员风潮单薄,春节期间往往会觉得冷清,所以就有了几家几户凑在一起过节的景象,既加深了彼此的感情,又能热闹一些。大家聚在一起,围坐在摆着丰盛酒菜的桌前,尽情的畅饮聊天。

历史上这个时代,是吃人的时代,也是最黑暗的时代。远东公司的两千多人穿越而来,他们也许救不了所有人,但至少来到远东控制区的大明移民,在这样的合家欢庆的节日里,过一个祥和喜庆的新年。(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五章新一年的计划(一)

过了正月十五,远东各部门开始上班,一切工作又开始步入正轨。但是这两天,各个单位也都贴心的没安排什么具体的工作,毕竟一下子休息了二十来天,起码得让大家先收收心,适应一下节奏,然后再安排具体的工作。

每年这两天,远东各地都还沉浸在春节假期里,到处都弥漫着一股懒洋洋的情绪。每个人都没什么精神,这也可以叫假日综合征,基本上没什么治疗的方法,只能慢慢适应。

但是公司董事局委员会却没有这个待遇,他们从上班的第一天起,就已经进入了工作状态。首先就是坐在一起开会研究制定今年的工作安排,会议可能会一直开上几天。

1637年远东公司主要工作有这么几个,首先是移民工作,这也是未来几年远东的工作重点,从今年开始,历史上著名的“崇祯大旱”,就该陆续影响大明的北方地区,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这些地区都连旱5年以上,旱区中心所在的河南省,连旱7年之久,以1640年干旱最为猖獗。

远东要抓紧时间准备,从今年开始,远东接收大明移民的数量,弄不好会出现井喷现象,如果不做好充分准备,面对汹涌而来的大明北方流民,势必会打乱远东的部署,造成一定的混乱。

王和满脸凝重的看着大家,沉声说道:“同志们,今后几年,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崇祯大旱,大明北方将会出现持续几年的干旱,公司将会加大移民工作的力度,我们也将面临一次新的考验。大家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公司的宗旨是,尽我们远东最大的努力,争取多救一个是一个。

各部门要在四月之前做好准备工作,物资、人员、船只都要到位,要做到随时能拉上去,决不能拖公司的后腿。老何,你们仓储中心的物资准备情况怎么样?各地的仓储物资,如果未来几年大明流民若是大规模进入辽东,能否保证公司的接受工作。”

仓储中心主任何浩博,想了下道:“这两年,我们一直在不遗余力的在各地抓紧建设战略物资储备仓库,到去年入冬前,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的共有一百多座,地点大都集中在辽东、济州岛、吕宋岛等地区。至于物资入库的情况也比较理想,目前库存的物资,主要以粮食、布匹等物资为主。

只是去年几十万蒙古牧民的冬训工作,动用了一部分战备物资的库存,但今年商务部在春节其间搞得促销活动,已经把这一部分基本补充上了。目前库存的粮食主要以稻米、白面、玉米、地瓜干、加工后的土豆原粉为主,还有一部分大豆、花生和干菜。

另外,还有大批的炒面、罐头,以及经过加工的鱼干、菌菇、肉干、木耳、干贝、鲸肉干。目前这些物资的储备条件良好,我们做过大致的统计,如果再次经历粮荒,实行有计划配给制度,足够满足远东一年的粮食耗费。”

旁边的军委会后勤部长李玉坤,也插了一句道:“我补充一下,我们后勤部在各地的后勤分部,也储备了大量的粮食等物资,我统计过,大约能达到目前公司战略储备仓库的四分之一。如果发生紧急的情况,也可以第一时间进行紧急调用。”

王和听了他们的话,对大家笑道:“我们这几年的准备工作,还是没有白做啊。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看来公司的那一次粮荒,对大家触动很大啊,哈哈……”

其他人听了,也都低声笑了起来,那一次粮荒对大家的影响,确实很大。

高建国也笑了,但他马上又板着脸,沉声道:“未来几年,战略物资的储备工作,还是不能放松。老乔,海军部目前入役了几艘大型机帆运输船?”

乔海鹏笑着道:“现在海军部已经服役的大型机帆运输船,加上正在海试的一共有二十四艘,下一步我们决定组建海运舰队司令部,由路干博担任舰队司令员,新组建的海运司令部,还包括两百余艘改进型风帆船,以及一百多艘内河机帆船。四月之前,海运舰队司令部就将组建完毕,参加今年的移民海运工作。”

大家听了都有些惊讶,怎么这么少。李明转过头对工业部部长刘贺说道:“老刘,海参崴造船厂今年能下水几艘大型机帆运输船?”

刘贺推了下眼镜,然后凝重的说道:“海参崴造船厂原计划每年下水十二艘,如果想加大产能,充分发掘潜力的话,能做到十五艘左右,但是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还是造船厂培养的合格产业工人不足啊。他们还是有些盲目乐观了,在生产的过程中,发现即便动员全厂的力量,也根本完不成原定的生产任务。

好在经过两年的生产实践,产能也终于提高了很多。今年春天,去年在船台上晒装的六艘大型机帆运输船都能如期下水,而且今年海参崴造船厂的产能将会大大提高,全年计划下水十艘大型机帆运输船,明年产能还会继续扩大。”

王和点了下头,然后对胡伟说道:“老胡,几年公司的移民接收工作,没什么问题吧。”

胡伟笑了下,然后肃然说道:“当然没问题,今年只是崇祯大旱的开始,我们接收的大明流民,照比去年翻一番就不错了。去年我们克服了重重的困难,接收了将近百万来自大明的移民和蒙古牧民,虽然初期有些混乱,但也逐渐捋顺,工作慢慢步入正轨,并且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王和听了工作狂的话,转过头看了眼高建国,然后笑着道:“那移民工作就先谈到这里,下面我们再谈谈其他的问题。”

交通部负责铁路的副部长李达,想了下说道:“我先说说关于辽东铁路大动脉的情况吧。”

大家一听,顿时都来了兴致。海参崴牡丹江镇刺鲁卫亦东河卫铁岭卫沈阳的铁路大动脉计划,已经建设了几年,今天听到李达的话,大家都想听听这个计划最后什么时候完工。(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六章新一年的计划(二)

李达看了大家一眼,苦笑着道:“辽东铁路大动脉计划开工建设,已经过去四年了,虽然我们铁路处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施工过程一直都是麻烦不断。为了赶工期,我们铁路处有十几名移民员工,为了这个工程付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还有无数的外籍劳工也倒在了工地上,再也没有起来,每一段工地下面都埋着外籍劳工的骨骸。可以这么说,这条铁路是用血肉铺设出来的。”

大家听了他的话,都感慨了起来。在这个时代,修建一千多公里的铁路,对目前的远东来说,实在是有些勉强了。但是辽东铁路大动脉计划,对远东实在是太重要了,目前远东公司的工业重心在海参崴地区,而辽东和外东北几个月的冰冻期,每年海运和水路势必会停滞,对远东的发展影响很大。

远东公司想要开发辽东、外东北,这条铁路大动脉是重中之重。所以远东公司对这条辽东铁路大动脉计划,投入了很多的资源。

目前北宁钢铁联合企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四期工程正在紧张的施工之中,每年大部分产能都倾注在这条辽东铁路大动脉上,海参崴很多企业,也都在不遗余力的保障着这个铁路工程。

公司董事局对铁路处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在五年之内保证工程完工。但公司在现代社会带来的那些现代化的设备,放在这个巨大的工程里,简直是杯水车薪。

好在远东最不缺的就是人,公司从各地调来了二三十万来自日本、朝鲜和南洋的外籍劳工,日夜奋战在这条铁路线的各个工地上,他们每天工作超过十几个小时,因为缺乏现代化设备,很多工作都是采用最原始的方式进行施工,外籍劳工的死亡率非常高。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公司将外籍劳工以中队的形式进行整编,每天为各个中队进行分配,没有完成任务的中队将会全队受罚,而且伙食水平也会下降。

公司还将早期的那一批日本劳工,都从各地调到了铁路处,担任各个外籍劳工中队的中队长。这帮鬼子是和藤田和北井他们一起来到远东的,也就是当年远东劫掠佐渡金山,从佐渡岛抓来的那一批,在远东已经呆了八年多,如今他们都活跃在远东的各个岗位上,而且都已经娶妻生子,早就把自己当成了远东人。

这帮远东第一批来到远东的日本外籍劳工,很早之前就已经成为了远东的外籍员工,他们是远东最忠诚的狗腿子,接到远东的命令,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到铁路处各个工地。

他们来到铁路工地,李达专门为他们开了一个动员大会,明确的向他们提出了要求,那就是尽最大的努力也要保证工程的进度,不管他们用什么方法,必须完成每天规定的工作量。

这帮鬼子中队长听了李达的动员,马上就进入了工作状态,每天疯了似的督促外籍劳工拼命的干活。公司为他们配备了皮鞭和木棒,并赋予他们绝对的管理权和处置权。

由于铁路处为了赶工期,对各个外籍劳工中队分配的工作量非常大,很多人忍受不了繁重的工作。很多来自朝鲜和南洋的外籍劳工与这些中队长发生了冲突。

甚至有些工地还发生了暴乱,但外籍劳工的抗争,马上就被镇压了下去,在铁路沿线警戒的远东军迅速赶到工地进行平暴,战士们用刺刀把那些暴乱的外籍劳工生生的挑死,然后挂在了铁路线的附近示众,用冷酷的行动,狠狠的震慑了所有的外籍劳工。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无数外籍劳工面对着皮鞭和刺刀,只能拼命的干活,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就算是刮风下雨的天气,他们也不能休息,依然冒着恶劣的天气在工地上忙碌。

据公司劳工处的工作人员统计,参与辽东铁路大动脉的近三十万外籍劳工,至少有四分之一永远的留在了那里。几乎每一根钢轨的下面,都埋着一名外籍劳工的尸骸。

整个辽东铁路大动脉的沿线,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墓地,这些墓地里埋葬的都是外籍劳工。这段历史始终没有被公布,随着岁月的侵蚀,几十年后这些墓地都很难找到了。

李达深吸了口气,然后平复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缓缓的说道:“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最后还是战胜了各种困难。我在这里郑重宣布,辽东铁路大动脉计划,将在今年入冬前全线贯通!”

他说完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几十岁的人,竟然在大家的面前留下了眼泪。

高建国、李明和王和等人都站了起来,开始热烈的鼓掌。铁路处的员工,这几年一直在环境恶劣的黑土地上默默的工作,即便是极度严寒的冬天,他们也没有停下来,依然坚守在荒僻的白山黑水之间。

几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铁路处的员工付出了很多。在这样的时代,能在五年的时间里,建设一条全程达一千多公里的铁路,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等大家的掌声平息下来,李达又接着说道:“当然,辽东铁路大动脉,和现代社会的铁路相比,只是一条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单线米轨铁路,但对我们远东公司却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也为我们远东公司彻底开发辽东和外东北,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我们铁路处将以这条铁路大动脉为基础,不断的完善辽东和外东北铁路网。明年我们将同时开工建设沈阳到旅顺、沈阳到广宁的铁路,沈阳到通辽的铁路计划也在先期的勘探准备当中。而且未来辽东的五年铁路发展计划已经制定完毕,近期我们就将会把计划提交到董事局委员会进行审计,谢谢大家。”

李达的话音刚落,与会的董事局委员会所有的常委和委员,再一次站了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家都知道,即便在现代社会,铁路也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是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七章新一年的计划(三)

铁路处的李达说完之后,大家又开始了研究其他的工作安排。其中情报部的周比利,专门向董事局委员会汇报了日本情报站的情况。

自从去年德川幕府在九州兵败,日本各地的大名就开始蠢蠢欲动了,有几个实力强大的藩主,甚至派人去京都试图接触天皇。

德川幕府虽然战败,但近十万大军只是溃散,大部分都逃回了本州。德川家光动员了所有的嫡系兵马,包括亲藩大名、谱代大名,二十余万精锐的大军,也确实震慑了日本各地的外样大名。

毕竟幕府掌握了占当时全国粮食总产量四分之一的富饶土地,控制着大阪、京都、江户等重要城市以及主要的矿山,还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