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1628》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远东1628- 第4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另外,还有游牧大队的几千辆四轮马车,都满满当当的装载着各种物资。就连空艇部队的几十艘飞艇,都吊装了几吨物资。各个游牧大队的马匹上也都装备了野战马匹携行系统,也都力所能及的装载粮食丹药等各种物资。

车上装的除了粮食弹药等战备物资以外,剩下的都是各种设备的模块化标准构件。大到蒸汽机、内河甲板驳船组件,小到各种工具、配件等,林林总总的种类很多。

南部军团攻破归化城以后,工兵部队就开始在归化城外的黑河沿岸建立了营地、码头、物资基地、码头和造船厂。归化城外的黑河直接汇入黄河,这条水道对根据地今后的物资运输非常重要,是连接归化、包头和巴彦淖尔的主要交通水路运输通道。

所以工兵部队首先建起了码头和小型造船厂,这个小型造船厂都是以组装内河蒸汽甲板驳船为主,对设备的要求很简单。这次北上集团军从辽东运来了十条内河蒸汽甲板驳船的组件,但是驳船所需的木料,还是得从附近砍伐。

这个造船厂配备了几座蒸汽发电机组,还配备了一些组装甲板驳船的设备,除此之外,还配了一些蒸汽动力驱动的各种机床设备,包括木工机械、冲压设备、铸造设备,以及车钳铣刨磨等各种机械加工的车窗设备。

这个小型的造船厂,除了组装内河甲板驳船,还要做为一个小型的机械加工厂,负责今后河套地区的各种机械加工的工作。

设备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是种类却比较齐全,而且刀具等配件也非常充足。这些蒸汽动力机械设备都是这几年海参崴机械厂研制的最新产品,虽然精度和寿命一般,而且采用的都是采用蒸汽动力驱动,机床的稳定性也是差强人意,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高精尖的科技产品了。

现在远东控制的所有地区的企业,采用的几乎都是这一系列的机械加工设备,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但这些设备的生产还不能形成规模,以及缺乏大批合格的产业工人,所以还无法在远东控制区进行大规模普及。

公司董事局对河套根据地非常重视,从公司各个企业抽调了很多专家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产业工人,随着北上集团军一起来到了河套地区,参与河套根据地的建设。

造船厂的设备刚刚组装完成,就开始一边调试一边为组装内河甲板驳船做准备。远东军官兵驱赶大批漠南蒙古各部的俘虏,在归化城附近大肆伐木,直接运到黑河岸边,木料简单的处理一番,直接用木工机械进行加工。

非常木工机械设备还在调试之中,但时间紧急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只能一边调试一边生产。几台木工机械设备开足了马力,仅仅两天的功夫,十二艘蒸汽甲板驳船所需的木料就全部准备完毕了。

以此同时,经过公司派来的机械工人和工兵部队的日夜奋战,十二台甲板驳船所需的蒸汽动力机组也都组装完毕,并已经开始进行调试。

远东军委会的工兵部队,虽然也属于军委会的正规军事单位,但是工兵团在建设之初,就是为了应付复杂环境下各种艰难险阻。战时为野战部队修路搭桥、建房筑墙、修理维护、开山劈路、布雷爆破等等紧急情况。

所以远东军委会为了培养工兵部队,也耗费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工兵部队各个分队的官兵都是人才济济,每名官兵都身兼多能。

会开车是那是基本要求,能开各种机械设备的那才算是高手。熟练的使用各种工具、设备也都是必备技能,像什么摆弄机床、修理汽车、维护枪械、盖个房子、挖个深井等等工作,也都得随时随地的拿得起来。

而且他们还得在野外各种复杂环境里作业,具备风雨雪雾等全天候作战能力,就算是天上下刀子,也要坚持作战,并圆满的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

这么说吧,如果现在远东军委会工兵部队有官兵退役,民委会的各个部门,全都得扑上来,打破脑袋也得把人收进自己的部门中,而且来了直接就能进入工作角色,并且还能足以胜任各级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

一帮能盖房子,会操作各种工具、机床等设备,还能操做工程机械,甚至可以在极其艰苦复杂环境下,在物资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依然能克服一切困难,进行各种基建、打井、修路、维护、改造等工作的人才,无论到了哪里都是一把好手。

但是军委会对于像工兵、海军、后勤维护、通讯、观测等这样的技术兵种,给予的待遇都是非常高。像工兵部队的干部战士,几乎所有的人员,熬过新兵一年的列兵阶段,马上就会被提拔为士官,工资军饷、福利待遇都有极高的标准,而且他们的服役年限甚至长达二三十年。

所以北上集团军组建之初,李明特意向军委会申请,把军委会直属工兵团要了过来。高建国等人也是咬着牙答应了下来,但还是从各营抽调了一批干部士官骨干,重新组建了军委会工兵团。

即便这样,军委会的几个常委依然觉得心在滴血。培养了几年的直属工兵团,就这么被李明要了过去,他们都有些不舍得。但是没办法,河套根据地建设之初,条件势必会极为艰苦,军委会必须尽全力进行支持。(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七章河套根据地(一)

李明当时在吕梁山根据地,也是因为吃尽了没有各方面人才和产业工人的苦头,所以才像军委会提出了这个要求。毕竟他知道直属工兵团是军委会的命根子。

好在高建国等人,一直对李明都是不遗余力的支持,虽然心疼但还是将直属工兵团调给了北上集团军。大力加强未来河套根据地的基础建设,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河套根据地搞好。

为了加强公司与河套根据地的联系,公司基建处调集了大批的外籍劳工,从今年春天,就开始奔赴克什克腾部,修建克什克腾部至归化城的简易公路。

这条各路原定计划是修建至巴彦淖尔,但是归化城外的黑河,在这个时代的水文情况非常理想,依靠内河蒸汽甲板驳船可以直接驶入黄河,顺利抵达包头和巴彦淖尔,这就省去了将近一半的施工路段,使得这条简易公路的工期大大的缩短了。

以后公司支援河套根据地的物资,将会用船运到克什克腾部,然后通过这条简易公路,一路送到归化城,再用内河蒸汽甲板驳船沿着黑河运送至包头和巴彦淖尔。

这条简易公路的施工要求也非常简单,因为整条公路的各个施工路段几乎一马平川,几乎没有大的河流和环境恶劣的地区。所以这条公路的是施工速度,也照比辽东要快上很多。

河套地区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未来公司还会在这条公路的旁边,修建一条764毫米的窄轨铁路,将辽东和河套地区连接起来。毕竟河套地区是公司几年的北上、西进战役的最重要的前进基地。甚至以后公司挥师中原,河套根据地也将会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现在这条公路也在归化城开始修建,远东军驱赶了大批的俘虏,归化城和乌兰察布这一路段,密密麻麻的遍布着漠南蒙古诸部的俘虏和青壮,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日夜不停的在各个路段的工地忙碌。

经过北上集团军各部队,在大批飞艇部队的协助下,历时近一个月的扫荡,除了极个别的成建制的蒙古部落骑兵向西北逃窜,整个草原的漠南蒙古各部的精锐已经基本被歼灭。

至此北上计划的第二阶段战役,也随之落幕。

现在整个漠南草原,已经遍布着远东基层的游牧支队,甚至有的游牧中队,已经前出至漠北喀尔喀蒙古诸部和西部吐鲁番的外围地区。

远东的各个基层游牧支队,也正在草原上以散播的方式,大肆的种植各种优良牧草。希望在秋天时收获足够的越冬草料。他们会在这个夏天在水草丰美的地方游牧,将牛羊马群养得膘肥体壮,熬过他们在漠南草原的第一个冬天。对于汉人这叫背井离乡,但是对于草原上的蒙古牧民来说,这是他们千百年来的生活方式。

河套根据地以后将以农牧为主,在开发河套平原农业资源的同时,还将在套内大规模开发畜牧业。不同于草原上游牧的方式,而是采用驻牧的方式,发展大规模牲畜养殖。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北方游牧民族和南方中原政权的对立,是贯穿始终的。匈奴被打残了,还有突厥;突厥败了,还有鲜卑乌桓;鲜卑乌桓亡了,又来契丹;契丹消失了,自有女真接班;女真还没抢够,蒙古又杀过来了。

就像塔防游戏似的,一打就是上千年,游牧民族输的代价是败退、是消亡,是新的民族取代;中原农耕民族输的代价就是被掳掠、被灭国、被奴役。

顽强的华夏民族,始终拒绝被融合,虽然偶尔几次游牧民族南下逐鹿中原,但就是从来没有被灭种。几千年了,这片土地上的主体民族还是农耕民族的华夏民族后代。

中原的历代王朝也想了很多法子,诸如筑墙筑城、烽火连环、迁民戍边、互市、控制河套、占领河西走廊、和亲政策、分化内迁、直接或间接占领漠南地区、引入宗教、天子守国门等等,虽然很多方法行之有效,但都随着中原王朝的兴衰沉浮,最后土崩瓦解。

现在远东公司来到了这个时代,就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北方的游牧民族。当然,还有那头贪婪的北极熊,马上就要实施东进政策,向东方伸出熊爪。

1638年,俄国就将以叶尼塞斯克和雅库茨克为中心,分别从西部和北部两个方向入侵贝加尔湖地区。1643年哥萨克波雅尔科无走阿尔丹河乌楚尔河纽约姆卡河,翻越外兴安岭,进入鄂伦春族居住的精奇里江。哈巴罗夫从奥廖克马河起,沿其支流图吉尔河到达黑龙江。

今后几年,远东一旦解决了北方的喀尔喀四部、叶尔羌汗国、准格尔汗国和和硕特部汗庭,就要发动对沙皇俄国的进攻。主力就是逐步壮大的蒙古军团和外东北土著军团,由这两个庞大军团组成的远征军,横扫哈萨克草原,无数蒙古和外东北土著的铁骑将一路杀向欧洲。

这次北上计划的第二阶段战役,俘虏了大批的漠南蒙古各部的俘虏和老弱妇孺。目前他们正在进行仔细的登记甄别,一些草原上贫苦的普通牧民,被重新打散了整编成一个个游牧中队,分散安置在远东各个基层游牧支队里。

那些部落的精锐骑兵,则是被驱赶到归化城至乌兰察布公路的各个施工路段做苦工修路,这些身高体壮的蒙古青壮,都是未来蒙古军团的好兵员。但是桀骜不驯的他们,将会吃几个月的苦头。

每天在工地上做十几个小时的苦工,两顿稀粥不饿死就行,完不成每天规定的任务,还将受到严酷的惩罚,好好的折腾他们一段时间。等他们逐渐老实下来,再由蒙古军团进行冬训之后,然后另行安置。

今后草原上的俘获的蒙古人,都由蒙古军团负责冬训。但还是由军委会抽调政工干部,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未来军委会将要以汉人为兵员组建的西北野战军,将会是一支全员骑兵部队。当然不是蒙古军团农业的游骑兵部队,更不是外东北土著军团农业的突击骑兵。

而是一支类似龙骑兵那样的,以骑马步兵为主的野战部队。全军实行全骡马化的行军方式,配合以游击为主要作战模式的额蒙古军团,并为他们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八章河套根据地(二)

历史上,皇太极纵兵追杀林丹汗,追至归化城后,纵兵将归化城一把火少了个精光,整座城只留下了一个银佛寺没有被毁。

但是因为远东来到了这个时代,历史上皇太极三次远征林丹汗,只发生了一次,使得归化城得以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这个时代因为远东的到来,历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远东趁着皇太极入侵大明辽东空虚,发兵血洗辽南,连克盖州卫、塔山铺、海州卫、鞍山驿等地,给后金政权以沉重的打击。至此以后,后金政权再也没有出关一步,当然也没有进入过漠南草原。

漠南草原上的形势,因为没有后金的搅局,基本是察哈尔部的林丹汗一家独大。原本历史上的土默特部的鄂木布楚琥尔联合喀喇沁等部与林丹汗的大战,也并没有发生,而是选择臣服于察哈尔。所以土默特也没有举部东迁。

只有部分部落迁至朝阳、北票、阜新一带游牧,成为了东土默特部,但是规模和历史上根本无法相比。已经在远东发动北上计划第一次战役的时候,被远东歼灭于辽西。

1634年,林丹出病痘,殂于锡林郭勒。察哈尔部的额尔克孔果尔额哲在其母林丹汗福晋的苏泰的支持下,成为了察哈尔不的新主。但额尔克孔果尔额哲根本无法压制察哈尔各部,使得漠南的土默特和喀喇沁等蒙古诸部,纷纷再一次脱离了察哈尔的统治。所以土默特部还一直掌管着归化城,实力也并没有受到太大损失。

北上集团军在北上计划第二阶阶段战役作战的过程中,缴获了大批的牛羊马群、粮食、皮货毛毡和金银珠宝等战利品。这次战役光是在草原各部,以及归化城等地,缴获的粮食等各种农作物,就有数十万石。

其他战利品也有不少,数量之大,种类之多,让李明等人都为之咋舌。

不是说草原上都是穷逼吗。这草原上的蒙古右翼也太尼玛富裕了吧。就连在套内游牧的鄂尔多斯部,虽然牛羊马匹的规模,没有嫩科尔沁部大,但是粮食金银等物资,可就要比岭南的蒙古各部富裕多了。

自从俺答汗控制了蒙古右翼地区,实力发展的颇为强大,不但将察哈尔宗主汗迫往辽东。还在嘉靖二十九年兵临北京城下,胁求通贡,史称庚戌之变。次年明朝迫于俺答威势,开马市于宣府、大同等地。次年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

后又议定通贡互市条款,还先后于大同、宣府、延绥、宁夏、甘肃等近边地区开设马市十一处,互市贸易,与市人数年有增加。从此开始了明蒙几十年和平友好的局面,促进了蒙古右翼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通过与大明互市,土默特部获得了极大的财富。大同、宣府、延绥、宁夏、甘肃等地的商人、士绅官员、边关的军头,甚至大明的王侯,几乎全都私通草原的蒙古各部,每年往返于归化城和草原的商队连绵不绝。

因为大明和蒙古右翼各部几十年的和平,使得大明境内的大批破产的军民、匠户越过长城,到口外开荒。所以山西、陕西和宁夏北方草原的蒙古右翼诸部,都非常的富裕。

这对于河套根据地来说,绝对是意外之喜。有了这些粮食,基本解决了根据地建设初期的吃饭问题,让李明等人兴奋不已。

另外就是数量庞大的牛羊马群、毛毡皮货、肉干,也让河套根据地的家底儿厚实了不少。

北上集团军还在口外收拢了五六万汉人,都是这些年从长城内逃到草原各部的流民。这些人以破产的农民为主,还有逃亡的军户、匠户,犯了官司的逃奴和罪犯等,都是在大明没什么活路的人。

还有一些汉人是草原发生白灾的时候,蒙古各部在大明打草谷,劫掠到草原上的奴隶。也都特么是苦命人,这些年遭老了罪了。远东军把这些汉人也都集中整编成了一个个基层中队,参与根据地的各项基础建设。

这些口外谋生的汉人和漠南蒙古各部的汉人奴隶,绝大多数都能熟练骑乘马匹。尤其是那些被劫掠到草原上的汉人奴隶,常年起早贪黑的照顾牛羊马群,都是放牧的一把好手。

还有不少汉人原来是边军的匠户出身,因为大明边关的匠户生活非常凄惨,根本都没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