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乘鸾- 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么郭相爷有什么结论?”
  郭栩道:“宗将军先前所遭遇的雪崩,规模应该不大,只是将他困住了。而后,他寻到了继续去砾石坡的路,可惜的是,在这条路上,遇到了数次小雪崩互相影响而形成的大雪崩。现下路已经完全堵住了,本官也没法子了。”
  他嘴上这样说,却盯着明微瞧。
  可惜明微不上他的套,“哦”了一声,甩着手上的绳子。
  郭栩没法子,他冷啊,迫不及待想得到个答案,只能把相爷的傲气先丢下,主动问:“看样子,姑娘也是异人啊!杨公子可安好?”
  “好。”
  “那……姑娘可知宗将军下落?”
  明微笑道:“知道,宗将军现在在砾石坡,并且被两万胡骑围困,处境艰难。”
  郭栩倒抽一口气:“两万胡骑?宗将军有多少人?”
  “能有多少人?先前雪崩就埋了一些,夺城的时候又死了不少,满打满算,现在也不过三千人。”
  “三千对两万……”郭栩脸都白了。
  明微吓完了他们,便想走人。
  “好了,你们已经得到消息了,赶紧回去吧,别在这挨冻了。我还得回白门峡报信。”说着便想骑上大鸟。
  郭栩一把扯住她:“姑娘,这送信的事,不如就让小侄去吧!”
  明微皱眉:“你什么意思?”这反应,和她猜的不一样啊!
  郭栩说:“让我这侄儿,把信送回白门峡,我与你同去砾石坡!”
  明微愣了一会儿才回神:“郭相爷,你知道砾石坡是个什么情形吧?我都不敢说自己一定能活下来,你一个文官,去找死吗?”
  郭栩坚定地道:“三千对两万,你们只会坚守不出。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决策和后勤。有宗将军坐镇,决策不必忧心,后勤的话,正是我的长处。换别的时候,你们不会有机会让做过相爷的人给区区三千兵马打理后勤。”
  这个……挺有道理的啊!
  “何况,我是文官。”郭栩继续鼓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你知道,武将的奏报送进朝堂,总是会习惯性受到质疑。但文官不一样,哪怕是政敌,可信度也会超过武将。倘若你们把城守下来了,是宗将军自己上奏好,还是由我上奏好呢?我将你们守城之功夸大一二,有了佐证,宗将军的大功,就没有人怀疑了。”
  明微摸了摸下巴。更有道理了啊!
  “明姑娘,”郭栩只能祭出绝招,向她恳求了,“看在我自愿找死的份上,便让我去吧?”
  明微被他逗笑了:“行吧,看你这么可怜兮兮的。”
  少跑一趟也好,回白门峡还得好几天呢!
  她将宗叙的信件,以及需要交待的情况全部告诉郭家侄儿,最后又恐吓一番:“你可别作怪,我既然能出来第一次,就能出来第二次。若是让我发现,你没有好好传话,你家叔父的命,就当赔给我们了!”
  郭家侄儿哪敢说不,连连应承。
  送走侄儿,明微重新坐上大鸟:“郭相爷,你把脸蒙好了,天上寒风彻骨,冻坏了或者摔下来,我可不赔。”
  郭栩大喜,将自己的皮帽子套得牢牢的,围巾裹了又裹,而后用绳子系住自己的腰,战战兢兢爬上大鸟。
  ……
  杨殊没想到明微才出去一天,就回来了。
  而且还捡回来一个相爷。
  郭栩快冻傻了,直挺挺跟具冰尸似的。
  明微叫了个小兵过来,让人家给郭相爷搓一搓,自个儿跟杨殊说明情况。
  明微不懂郭栩为什么坚持要来砾石坡,杨殊却懂。
  “他这是想趁机过来捡功劳,真是个资深官迷啊!”他如此感叹。
  “天寒地冻的,过来捡功劳?”明微奇了,“我们只有三千人守城,他就不怕死在这里?”
  “富贵险中求。”杨殊道,“能够在朝堂坐上高位的,跟那些乐于冒险的贼寇没什么区别。要是他赌赢了,会比宗将军还风光,别说重回政事堂,到时候声势大振,再熬一熬资历,坐上首相之位也不是不可能。”
  “……”明微服气了,“那我把他弄走?”
  “别。”杨殊贼兮兮地笑,“他抢任他抢,军功这种东西,对武将来说很重要,但太多了也是麻烦。混到老师这份上,已经不需要太多的军功了。而且,我临时掌兵,正需要有人为我背书。”
第431章 探病
  小兵好不容易把郭栩给搓活过来,郭相爷裹在被子里,缩着脖子喝米粥。
  想想这回自己遭的罪,郭相爷感慨万千。都吃了这么多苦了,要还捞不到功劳,他可亏大了!
  喝完米粥,暖回来的郭栩扯着小兵拉家常。
  好不容易问完诸如“家有几口人人均几亩地地里几头牛”之类的开场问题,郭栩十分和蔼地道:“你们这一仗打得辛苦啊,可否与本官讲讲怎么打的?本官很是敬佩你们这些勇士,后路断绝竟也闯出一条路来,真乃铁胆英雄。”
  被他连番称赞,这小兵很不好意思,问什么答什么。
  详细问了新任胡主苏图的情况,郭相爷脑筋转得飞快。
  在两万胡骑围攻下守住砾石坡,这功劳应该可以回到政事堂了,但如果弄死了苏图……
  明微丝毫不知,这位郭相爷野心这么大,先前还差点摔死在路上,到了砾石坡就琢磨弄死苏图的事了——她都不敢这么想!
  而杨殊那边,跟宗叙报备完,便一本正经过来请郭栩。
  “郭大人可缓过来了?家师有请。”
  “家师?”郭栩一头雾水,听说这小子不爱读书,哪来的师傅?
  “哦,忘了和您说了,宗将军已经收我为学生。”
  郭栩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了。
  这演的哪一出?宗叙收杨殊当学生,到底是宗叙不想活了,还是杨殊要找死?
  他不知杨殊身世的内情,但身为一个官场老手,不难从皇帝和裴贵妃的反应里猜出一些事。总归杨三是不好插手兵权的,他敢插手,皇帝能放过他,太子和信王也不会。
  再说,先前他们还双方不合的样子,怎么来了砾石坡,忽然就和好了?
  老师学生,认了这个名,在官场上跟父子也差不多了。
  他这样想着,杨殊已经伸手拭泪,面露悲伤了:“郭大人,我原以为你来西北军找茬捞功劳的,没想到你竟不顾艰险找到砾石坡来,不与您说实话,我心难安啊!”
  郭栩被他哭懵了。
  好端端的这杨三哭什么?还有,这小子的嘴实在讨厌,说后半段不就好了,非要加上前半句。就算他是来找茬捞功劳的,也不用说出口吧!
  面上他还是关切的样子:“杨三公子这是怎么了?有什么难处好好说,我们现在同在一艘船,应该有难同当才是。”
  “郭大人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杨殊用汗巾擦了擦眼睛,眼角很快红了起来,忍着泪意说道,“您……上的是一艘破船,攻城的时候,宗大将军被重弩射中,已经快不行了……”
  “什么?”郭栩惊道,“方才我听人说,宗将军是受了伤,但还是自己骑马进的城,怎么突然就不治了?”
  杨殊哀声道:“那是强撑着给人看的,不然主帅重伤,军心动摇,不等别人打,自己就先垮了。”
  “这……倒也是。”
  郭栩嘴上这么应,心里疑得很。这杨三,在京城一向胡来,谁知道是不是又在搞什么鬼。
  “不然,以我们这样的关系,宗将军怎么会收我入门?”杨殊又擦了下眼睛,硬是把恢复正常的眼角再次擦出红印来。
  “我此番出门,也是想着捞点功劳回去,好叫圣上召我回京。没想到误打误撞,与宗将军一起困在了砾石坡。那日进了城,宗将军很快就不行了,怕动摇军心,便把我召了去,说要收我为学生,叫我代为督战。这么一来,旁人就不会起疑。唉,我还以为宗家为了蝇头小利与我相争,半点气度也没有,不料到最后,宗将军竟这样信任我。先前那点事,便一笔勾销了吧。何况没有宗将军,能不能活下去都不知道,何苦再计较先前那点小事。”
  郭栩听着杨殊这般哀叹,内心不屑。
  呆子!人家死都在算计你都不知道。收你为学生,叫你代为督战,就算安全度过这一关,传到京城,也会有人容不下你!
  不过,宗叙真的快死了?不会是装的吧?
  郭栩便也跟着愁眉苦脸:“竟是这样?那本官无论如何,也要去见一见宗将军。”
  杨殊擦掉不存在的眼泪,勉强挤出笑:“叫郭大人看笑话了,您请。”
  郭栩踏进宗叙养伤的屋子,血腥味与药味立刻冲鼻而来。
  守在他身边的亲卫跟杨殊一样红着眼眶,听杨殊介绍他的身份,只草草行过礼。
  郭栩看着床上的宗叙。
  他脸色极白,一点血色也没有,嘴唇和眼圈又带着淡淡的青灰,看起来像是……
  杨殊揭开他肩头的被子,取下伤口上的纱布,说道:“郭大人请看,那胡主苏图实在可恨,竟然在箭上淬毒!”
  郭栩定睛看去,宗叙的肩膀上有道极深的伤口,乌黑的皮肉外翻,黑血一点点往外渗。
  郭栩强忍着细看,可他又不懂医术,实在看不出什么来,只能示意他盖好。而后问道:“军医呢?怎么就这样露着?”
  “军医在想法子吸毒血呢!”杨殊轻声回道。
  两人说着话,那边宗叙幽幽转醒,看到郭栩,声音沙哑:“郭大人,请恕末将无法与您见礼了。”
  郭栩忙道:“宗将军为国征战,不必在意这点小节。”又道,“将军可要撑住啊!我们一城的性命,还要靠你!”
  宗叙气若游思:“我怕是担不起这个责任了。郭大人,末将没想到您会过来,您这份节操,真是感人肺腑。只我眼下这个情形,怕是害了您啊……”
  “宗将军说哪里的话?我们合该共度难关才是。”
  宗叙感动极了:“郭大人这么说,末将就放心了。这消息还请您帮忙瞒着,助我这学生好好守城。若是能保住性命……”
  说到这里,他吃力地动了动嘴唇,闭上了眼睛。
  “将军晕过去了!”亲卫喊道,“快叫军医来!”
  屋子里一团乱,杨殊便客气地请他离开:“您自己身体还没恢复呢,这里也帮不上忙,且先回去歇息吧。”
  郭栩在屋外站了一会儿,听得里头还乱乱的,只得先行离开。走之前还跟守在门口的亲卫交待一句:“若是宗将军醒来了,记得通知本官一声。”
  亲卫满口答应。
  看着郭栩的身影消失,飞快地推开门通报:“他走了。”
  屋里,军医不紧不慢地给宗叙洗伤口,乌黑的药水流了一盘子。本该昏迷的宗叙睁开眼睛。
  “老师,他信了吗?”杨殊问。
  宗叙道:“老夫打死不出现,他不信也得信。”又对杨殊说,“这老小子,年纪轻轻就进了政事堂,能言善辩不说,还一肚子坏水,咱们想反守为攻,还得靠他。”
第432章 观战
  “反守为攻?”明微吃惊地看着他,“你们在搞什么?”
  杨殊才从宗叙那里回来,与她详说这件事。
  “多亏你捡了郭相爷回来,本来还没头绪呢!”
  他解释道:“老师一开始就没想过,只靠坚守度过这三个月。他认为,胡人刚刚结束内战,内部矛盾还没解决,苏图的胡主宝座也不算稳固。这个时候如果能够给予他们沉重的打击,就能让还没融合的胡部瞬间瓦解,甚至日后再也成不了气候。”
  明微仔细想了想,点头道:“宗大将军深谋远虑。可我们只有三千兵马,这一路雪地行军,还遇到过数次雪崩,甚至又打了一场苦战,对上胡人两万精锐,怎么想都没有胜算吧?”
  “坚守不出,看起来是最稳妥的选择,但也没那么可靠。身为守方的我们,不能出一点错,只要有一个漏洞被抓住,苏图这两万铁骑就会淹没我们。”
  打仗的事,明微不大懂,不过听起来很有道理。
  杨殊继续道:“胡人兵马已经到了两天,我们也看了两天,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什么?”
  “他们其实由好几个部族组成,彼此泾渭分明。”
  明微道:“这不奇怪吧?本来就是八部合一,苏图如果只带雪狼部过来,就没有人手镇守王庭了。”
  杨殊挑眉笑:“这就有可操作的余地了。”
  明微略想了想,恍然大悟:“你们想坑郭相爷去使离间计!”
  “对了!”杨殊大笑,“所以说,你是不是捡得很及时?不然我们还真找不到人选。”
  明微这样一个惯骗,听说他们的打算,一时也无语了。
  她道:“他一个文弱书生,顶风冒雪到白门峡,已经够不容易了,还跋涉百里,冒着雪崩的危险找到这里来,你们还坑他。”
  杨殊不以为然:“他想抢功劳,总不能什么也不做吧?有胆子来赌他的锦绣前程,冒点风险是应该的。”
  明微想像了一下那个情形,不禁笑了。
  “也罢,谁叫他贪心,能者多劳嘛!”
  两人一起贱兮兮地笑了。
  ……
  郭栩一开始没相信。
  一肚子坏水的人,难免把别人也想成这个样子。
  可他连着好多天去宗叙门外蹲守,看到的不是军医,就是紧张来去的心腹。
  宗叙偶尔会“醒”,这个时候便会拉着他有气无力地聊天,畅想自己的英雄岁月,以及人生还没走完的遗憾。
  那时不时就差一口气的样子,都让郭栩给他捏把冷汗。
  宗大将军,求求您别说了,要是把自己说断气了,这死法能写进史书吗?
  偏偏宗叙总是一副交待后事的样子,他几次想打断都不忍心。
  这老家伙,好像真要不行了?
  “郭大人,老夫跟你们这些文臣呕了一辈子的气,没想到临了居然是你来送行,真是世事无常……”
  “我宗家男儿,最终的归宿便是战场,老夫早就想过会有这么一日。只是犬子还未能担起大任,死得不甘啊!”
  “可惜我这群部下,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今日却要陪老夫葬在此地。可怜无定河边骨,曾是深闺梦里人……”
  他居然还念起诗来了!
  郭栩被他越说越烦躁,心想,他好像真没演戏?不然天天这样唱衰干什么?
  困守孤城,士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万一被困得没了锐气,哪怕敌人没攻进来,自己就先崩溃了。
  郭栩虽是文臣,但也是读过兵书的,常识他都有。
  杨殊天天过来,孝子一般端茶喂药,然后听宗叙吊着一口气讲课。
  师慈徒孝,闪瞎他的眼。
  坚持了五六天,郭栩坚持不住了。
  因为苏图开始攻城了。
  齐军往城墙上浇了大量的水,只要一夜就冻得结结实实的。冰墙加大了攻城的难度,这场攻城战显得犹为艰难。
  郭栩站在城墙上,现场观摩了一次。
  这对他来说当然是非常危险的,哪怕身上穿满了所有能穿的防护,一个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文弱书生站在城墙上,还是跟找死没什么分别。
  但是郭栩坚持。
  他觉得宗叙可能真的没演戏,那样的话,自己活下去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了。
  当然,他也可以要求明微用那只会飞的大鸟把他送回去。
  但郭相爷琢磨了一下,觉得自己丢不起这个人。
  何况,他能那么年轻就进政事堂,就因为他敢拼。
  当初他任州官的时候,就是借着一桩贪腐案捅破了天,才入了圣上的眼,平步青云。
  守住砾石坡,固然危险性极高,但其中也暗藏着难得一见的机遇。
  试想,一个文臣,在主将遇难的情况下,临危受命,带领三千兵马抵御住胡人两万铁骑的进攻,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