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封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封禅-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一点实力,城中守军哪敢出来送死?其中说不定有诈,他的眼光不由放到城头上去,难道经过昨夜的打击,城中还有抛石机可用?

  两军各怀心思,对峙城前,尽然是谁也不敢妄动一步,这种奇怪的现象不由让众人惊疑不定,但两军之间那种一触即发的严峻形势,确是让众人不由摒住了呼吸,动都不敢随意动下。

  曹军中军的战鼓之声,依旧高昂,那带着鲜明节奏的鼓点,一下一下撞击着众人的心灵。

  约莫盏茶时间,曹仁不由轻笑了起来,坐于高大战马之上的他俯视城下的敌军,看着那显得极为弱小的敌军战阵,他忽然感觉眼前的这个对手很有意思,江东不过千余人就将我数万大军拖在了这里,这让他不由开始佩服起这人的胆识起来。

  随即曹仁朝着身旁传令士卒挥了挥手,令大军后撤,他自领亲卫屯士卒与千余精兵为大军断后,昨夜突袭目标已经达到,他没有必要为了这千余敌人而冒险,反正江陵城已被他团团围住,城中守军覆没已是早晚之事。

  而占尽优势之后的不攻之策,也是曹仁的一种特有心得,他有许多种方法来将自己的优势慢慢的扩大,然后通过不断的突袭、不断的攻击来消磨敌军的士气,本来这种团团围困的形势已经让城内守卒惊慌,再加上不断的进攻、不断的骚扰消耗,那些大部分只为了混口饭吃而加入行伍的士卒没有几个能坚持的住,到时候攻破城池便轻而易举了。

  站在城楼之上的潘璋满脸不可思议,这一刻他心中的焦急不安彻底消失的无影无踪,只剩下脑腹疑问,这时他猛然感觉到,自己对于战场之上的把握实在要差上许多,以前随着大都督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之时,他感觉自己有一种傲视天下的胆识豪气,如今想来,不由汗颜至极。

  这时,城墙之上蓦然便发起了一阵强烈的欢呼之声,紧张关注着城下形势的江东士吴突然间发现,曹兵尽然撤退了,虽然曹兵本来就是后退的,可副都督亲领一千士卒出城迎战,曹兵如同缩头乌龟一般只退不进,则让他们尽扫一夜的无奈和郁闷,高声呼号起来,曹兵胆小如鼠,也不过如此而已。

  在众军护卫之中,鲁肃虽然看起来沉稳有力,自信不凡,但他此刻握剑的手心早已全是汗水,或许是过于用力的原因,他的指节微微的发白、青筋绷现,直看着最后一批曹兵退去,他才暗自松了一口气。( ………………

  


                  第二十八章



  荆州长江南岸数郡经一年时间休整元气渐复。刘备丧妾之痛经过时间的缓缓冲刷也慢慢平淡了下来,他饱经沧桑的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

  如今他已尽知蔡唏嘘不已,或许是刘备半生漂泊能够感受到蔡觉,看到她如今身在军中过的也算安定便不忍再破坏她现在的生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算了,若是她看中了哪位军中将领,找到一双坚实的臂膀,兴许能稍稍宽慰她饱受伤害的心灵。

  而且这段时间以来,阿斗这个令他头痛的儿子一直便在刘封军营之中,据侍女传报,小公子在军中极为乖巧,早晨由庞统、蔡》读书识字,下午便在王威、黄忠等将的陪护之下玩耍打闹,过的十分开心,庞统、蔡熏陶,脑中所记史书典籍连庞统也自叹不如,由其教导阿斗当真是再适合不过了。

  诸多烦恼事情尽去,刘备终于能将精力集中到南郡战事上来,终日殚精竭虑思量着大军的未来,不时与徐庶、诸葛亮商议着各种攻击之策。

  而各部斥侯、细作更是在竺的精心安排之下分兵四处,源源不断的将南郡各处详情送过江来。

  南郡战况令刘备等人愁眉紧锁。

  曹仁领军十分稳重,各处皆占优势的情况下根本看不出丝毫的急躁情绪,指挥大军围住江陵之后更是愈发小心,不断在险要之处设置防御阵势、修建关卡,防止江东大军前来增援。也防止敌军偷袭粮道。

  只不过一月时间,襄阳至江陵四百余里地区便变得沟壑纵横、军寨连绵,那一处处山坡之上修建的巢塔、箭楼更是将远近各处看个通透,充当大军耳目。

  鲁肃领一千士卒杀出城门虽没有经历血战,但却让城中众将士感受到了他瘦弱身躯中隐藏的豪气和胆识,自此以后,再无人敢对其指手画脚,再也闻听不到反对之声,鲁肃只凭一场冒险出击便完完全全赢得了众将士地信赖,实在出乎了他原本的意料。不过这个意外显得格外及时,能够让他在如此困难的形势之中,完全发挥城中大军的全部战力。

  面对着曹兵越来越严密的阵势,鲁肃亲领士卒多番发动夜袭,用不断的突袭来消耗曹兵的精力和兵力,让曹兵身处营寨之中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两军这时尽然像是换了一个边一样,围攻的全力固守营寨,而守城的却拼命进攻起来,两军之间地这种情形显得格外怪异。

  东吴大军突袭数次之后。死伤惨重,没有战马的劣势严重制约了江东军突袭的效果。数次突袭皆因为速度太慢而功亏一篑,出击大军往往还没有冲至敌军阵前便已被曹兵发现,敌寨之中箭出的密集箭雨配合着曹兵寨前的拒马壕沟让江东军吃尽了苦头,面对如此小心翼翼的曹仁,鲁肃一愁莫展。

  但是如今的情形,却逼的鲁肃不得不出击,为了保证士卒战力,大军一日四餐消耗极大,如此算来很难坚持到一年之久,况且曹兵营寨越发坚固。时间越长便越难突破。

  曹仁领兵作战十余年,经验何等丰富,围困敌城,最怕的便是被敌军突袭骚扰。被敌包袭粮道,为此曹仁甚至将战车营大量重型床弩布置到了第一线,遥遥控制着各处城门。

  鲁肃断然取消了原本制定的声东击西之计。死守江陵城中,一步不出。此时面对着数量、战力皆超出他们许多地敌人,出击除了徒增伤亡之外,已经毫无意义了。

  江陵被围一月有余,传不出丝毫的消息,各处要道皆有曹兵精锐把守,飞鸟难渡,柴桑众人束手无策,终日摇头叹息,拿不出一个主意来。

  如今南郡还有吕蒙、甘宁两部可以灵活调动,两部各有一万大军,两万士卒合兵一处,当有一战之力,可华容、阳等地防线紧要,需要重兵把守,一旦被曹兵突破,汉阳、乌林便难以固守了,那时江东与南郡地联系将被彻底割断,连个落脚之处都没有了。

  孙权也没有想到南郡的形势一下子便变得如此不利,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去处理这个烫手的山芋了,连忙召集文武商讨计策。

  众人声音一致,纷纷请求吴侯,速让大都督赶去南郡指挥大军,当年曹兵南下,大都督六七万人马便让十万大军惨败而回,如今曹仁智计比曹操要逊色不少过十万余,大都督必能一举退敌,解南郡之危。

  孙权不由苦笑,公瑾如今伤势稍有好转,他实在不愿再让他赶去南郡应战,年前周瑜所设计的宏图霸业等于是在孙权的眼前打开了一副美妙画圈,以长江为界与曹操并分天下成帝王之业这是何等震撼人心的事,要是果真能像周瑜说的那般,那自己也将名垂青史了。

  如今在孙权的眼里,周瑜的安危健康便显得格外的重要了,南郡如今虽然危急,但各紧要处依在我方掌握之中,子敬固守江陵城中,尚有一年余粮,看似形势险恶,但还没到必救不可地绝对时候,况且以子敬之能,曹兵三五个月内根本就没有破城的可能,那时公瑾伤势已然全愈,再领兵出击不迟。

  乔国老、周瑜夫人小乔心中挂念周瑜安危,也是不愿让他病体未愈便上战场,但他们身为亲属不方便出面,只得去向太夫人诉苦,太夫人是亲眼见到周瑜几乎死绝了的样子的,当年伯符在世之时,常与周瑜同来问安,二人才华卓绝、俊朗不凡,可是让太夫人高兴地紧,可如今长子早逝,周瑜为了江东安危常年屯兵前线,难得回来一次,老夫人觉得亏欠周家甚多,亲自令人传话孙权,“若非十万火急,还是让公瑾多休息一番吧,我江东六郡八十一州,难道除去公瑾便无人可用了?”

  孙权一来不敢违背母亲的意思,二来自己也是这种想法,随即便打消了让周瑜前往南郡的想法。

  江东众人哪里明白孙权地心意,看到南郡战事吃紧,吴侯尽然还死活不让大都督前去前线统军,纷纷揣测起来,该不会是大都督大破曹兵夺下南郡战功赫赫让吴侯有所猜忌,以致于手上的兵权被架空了吧。

  一时之间柴桑城中流言四起,谣言漫天,文武将吏更是纷纷赶至大都督府上探问虚实。

  —

  周瑜前番的大病是瞒了众人的,为防止他病重的消息影响到江东的稳定,孙权与周瑜做了大量的防护措施,甚至还在周瑜病重期间强忍着伤痛参加过一次军议,这个时候孙权以周瑜身体染恙尚未全愈来回复众人,显然没有什么说服力,尤其是经过几个月的休息,周瑜如今的气色渐复,只凭他略微削瘦了一点的身躯,谁能相信他身体之中还有毒素未曾排出。

  曹兵细作经过数年努力早已隐藏到了江东各处,对于江东各种消息的打探自然灵通至极,这个时候,他们敏锐的发觉,这是一个离间江东上下的极佳时机,于是众人四散而出,四处制造谣言,不过一日时间,街头巷尾皆已议论纷纷。

  次日军议,在府中休养数月之久的大都督周瑜出现在大帐之中,这让揣揣不安的众人终于定下了心来,如今在众人心中,周瑜已是他们的依靠,已是江东的依靠,他们相信,只要大都督出马,敌军再多,也无所惧了。

  周瑜请命前往南郡。

  如今曹兵压境,身为大都督岂能抛弃前方袍泽兄弟独自后方享乐?况且如今各紧要之处还在我军手中,敌军虽多,但无坚固堡垒,我军还有一战之力,若是江陵被曹兵攻陷,曹兵多了一处稳固的后方据点,仅凭华容、阳两地,胜算实在渺茫。

  孙权看着大厅之中侃侃而谈的周瑜心中充满疑虑,犹豫不决,任凭文武众人齐声支持也不愿轻下结论。

  周瑜微眯着双眼朝孙权看去,见孙权不发一声,不由说道:“曹军连年用兵,粮草损耗极为惊人,如今能支持住曹仁一部已是极限,若是能在南郡将曹兵击退,顺势攻占襄阳,至少可以获得一年时间休整,那时迁江东流民往荆州屯守,以汉水为依托,襄阳固若金汤。襄阳连通八方,进可攻退可守,与南郡犄角相护,牢不可破,乃帝王之资。曹仁既然送上门来,那是再好不过了。”

  孙权再次被周瑜那句帝王之资所吸引,他蓦然想到年前周瑜提出的攻守之计,若要取西川,南郡、襄阳乃是必经之地,只有在这两处建立稳固的后方,大军才无后顾之忧,才可千里攻向益州。

  孙权被周瑜短短数语说动,当即同意让其前往南郡指挥大军。众人闻听吴侯松口,不由放声高呼!

   ………………

  


                  第二十九章



  建安十五年,四月初。

  离大都督周瑜起程前往南郡不过五日时间,领一万大军屯守乌林、汉阳两地的偏将军甘宁便亲乘快船赶至柴桑,甘宁那张原本充满刚毅果决、彪悍坚韧的脸此刻愁容遍布,双眉紧皱不开。

  战船靠岸,甘宁不待船身停稳便急急指挥着士卒抬着一顶小轿直往城里冲去。负责守卫渡口的校尉眼见偏将军大人不在乌林督战,却火急火烧的赶回柴桑心知必有大事发生,哪里还敢上前询问,一面派出士卒护卫,一面令人快马加鞭赶至城中禀报。

  渡口紧要之地,乃江东连结各处之枢纽,孙权曾多番交待众人,凡渡口消息一律不得延误,必须即时通传帐下,如今听闻禀报得知甘宁从南郡赶了回来,心中不由惊讶莫名,甘宁久随公瑾身侧,办事素来稳重,该不会不知道轻重缓急,如今突然返回必有大事发生,孙权没有丝毫犹豫唤过帐下亲卫便急急迎了出去。

  孙权心中已有一股不祥的预感升起,难道南郡发生剧变,全部失陷于曹兵之手了?随即孙权摇了摇头,公瑾已经赶去南郡指挥,以公瑾之才应付曹仁之流当绰绰有余。难道是公瑾出了什么意外?孙权没来由的心中一惊。

  虽然孙权已经感觉到了此事可能与周瑜有关,但当他亲眼见到小轿之中静躺的周瑜尸体之时,这位一向心机深沉,喜怒不形于色的年轻吴侯终于忍不住心中的震撼,面色大变,一下子僵在那里。如同失去了知觉一般,转瞬之间踉跄着往后倒去。

  身旁亲卫眼疾手快,一把便扶住了孙权,还未等他们将心中的冷气吁出来,便听闻到了吴侯的哽咽之声,众人大骇,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处置,全都愣在那里。

  好在孙权年纪虽轻却连遭变故,如今遭受如此打击,脑海之中神智还算清醒。看了看四周驻足围观地民众百姓和远处不断赶来的士卒官吏,孙权立即指挥着甘宁等人抬着周瑜尸体赶往府中,如今这种情况下,实在不宜久留,周瑜身份地位特殊,突然身亡影响巨大,如何处置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

  吴侯府中,这一刻的气氛显得格外凝重,府中众人似乎感觉到了有重大事情发生,一个个凝神静气。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原本便极为肃静的吴侯府。这一刻更是多了一份凝重的杀气。

  孙权冷森着脸一言不发,迈动的脚步此刻显得格外沉重,那暗含韵律的咚咚之声,如同一面重锤,一下一下的敲击着屋中众人的心头。他不时地抬起头来朝一旁的侧室看去,那里,周瑜的尸体默默的躺着,那个雄姿英发,儒雅冠绝江东的美周郎此刻再也不能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了,“曲有误。周郎顾”更是只能成为一段遥传的佳话,令人心酸叹息。

  闻讯赶来的张昭这时还没有从这个惊天的打击之中回过神来,他感觉自己好像身处在梦境之中一般,张昭时不时的顺着孙权的眼光朝侧室看去。他祈祷着这是一场梦,在无尽黑夜中地一场噩梦,可让张昭绝望的是。四周地一切都显得这么真实,这么细致,屋中那淡淡的檀香味道由鼻入脑,让他的脑海更加清晰。

  张昭不由痛苦的几乎呻吟起来,他实在很难相信比他年轻将近二十岁的周瑜尽然会比他还要先走一步,数天之前大都督还在军议之上大谈攻破曹兵之计,用他那坚定有力的声音解除众人的疑虑,用他英俊魁梧的身躯支撑着江东大局,可如今……

  张昭不由暗自长叹,难道真是天要亡我江东?

  这时,孙权停下了脚步,他双眼之中寒光四散,犹如利剑一般扫过甘宁、张昭的面庞,强自忍住心中的哀伤,孙权深吸一口气道:“兴霸,公瑾离开柴桑不过数日,何以会如此?观其腹部伤口当为刀刃所伤,可乌林一地距曹兵主力尚远,又岂会这么快遇敌?”

  甘宁想是数日未曾合眼,刚毅冷俊地脸上这一刻像是徒然老了好几岁,那横生的扎髯如同钢针一般,根根直竖,威猛之中,蕴含了几分苍桑,听闻孙权问话,不由垂首答道:“大都督亲往乌林督战,战船于江面被刺客所袭,二百亲卫死伤惨重,末将赶去之时,为时已晚,实在有付将军所托。”

  孙权蓦然看到周瑜之时,大脑如同短路一般乱成一团,见过周瑜腹部那长长的伤口还以为是两军对阵之时被敌所乘,没想到甘宁一语击中他的胸口,让孙权勃然大怒起来只听“砰”地一声脆响,孙权身侧的长桌被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