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帝国做出的贡献,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能容忍自己讨厌的人能够出现在军事会议现场。
否认一个人的功绩是绝对无耻的。一个国家机构若是否认了个人对国家的贡献,那么这个国家的基础将会出现裂痕、最终带给国家的只能是慢性的崩溃。否定一个有贡献的人而导致国民对国家产生怀疑,这种事情在历史上绝对屡见不鲜。德意志明白这么做的危害,所以无论再如何的讨厌一个人,只要他有为国家做出贡献,那么就绝对应该得到褒奖!
在海德里希汇报完毕之后,会议室陷入沉思之中。卡纳里斯也被点名出来汇报相关的情报信息,他的汇报比之海德里希的表现逊色不少,但还是补充了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在西线的英法联军士气、作战准备等等。
在两位情报负责人汇报完毕之后,将领们突然起了一个非常怪异的念头,那就是把两个情报单位整合为一个全面为帝国服务的情报机构。很显然,目前帝国有两个收集情报的机构,这是一种资源浪费。不过没有将领在现在将这个议题说出来,他们需要请示帝国元首。
凯塞林想要有所作为,他思量了很久才决定对法国的空中防线做一次试探,他发言:“我决定让慕尼黑的第153、253‘亨尔克He…111’战术轰炸机部队轰炸法国。它们将在第136‘梅塞施密德Bf…109F弗朗’空军部队、以及驻扎在埃森的第334艾米尔截击机的保护下对法国的洛林…阿尔萨斯地区进行试探轰炸。”
路军部对空军部的这个提议非常赞同,陆军需要空军在执行轰炸任务时,从天空拍下那个号称世界上最坚固的马奇诺防线,它的布防;要塞、防空、兵力密度、以及详细的地形。
而就在此时,曼施坦因也终于有了说话的机会,他现实请示布劳希奇然后才站起来,“各位尊贵的将军……”
曼施坦因成功的将所有人的视线拉到自己身上来,他缓步向汇报台走去,走的十分稳重。
他刚刚建议把主攻方向转到阿登山脉,将领军们就开始出现奇怪的脸色了。
在曼施坦因看来,阿登山脉绝对是最出人意料的地方,英法联军不会相信德军会选择这个难走的路线。
将领们是因为无法置信而出现奇怪的脸色。原因是阿登山脉易守难攻,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步兵尚且难以通过,眼下德军的机械化部队就更不可能在此险地发起主攻了。他们很想问曼施坦因这么建议的依据。
曼施坦因其基本设想是:利用强大的坦克部队经过比利时南部和卢森堡,直抵色当,突破该区内的马其诺延长防线,直插大西洋海岸而将法国一分为二。
在事前,曼施坦因分别请教了坦克专家古德里安以及装甲理论新星卡恩-冯-斯达克、装甲突破专家龙德施泰特,这三人皆确定大规模的坦克集群能够顺利通过阿登山口。这让曼施坦因有了提出建议的依据,他相信只要说明帝国三位装甲专家确定装甲部队能从阿登山口顺利通过,那么将领们将不会再有反对的理由。
一个极其大胆的计划正在成形,与此同时;在波兰的南路集团军群、北路集团军群已经做好最后的总攻准备。
第四十九章:我们的使命是征服!(一)
时间暂时回到9月13日清晨9时的华沙。
收到德军劝降公告的华沙守军司令,经过12个小时的漫长思考,考虑到德军的威胁,终于下定决心向德意志第15集团军司令卡恩-冯-斯达克少将宣布投降。并在第三装甲师的师部正式签署了投降书,至此华沙正式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占领区。
考虑到华沙是一个国家的首都,在接受华沙守军投降之后,德意志南、北两个集团军群并没有马上进驻,而是向国内请示进驻的部队番号。
占领一个国家的首都的过程绝对不能马虎,这个过程有很多含义,首先代表的是;德意志第三帝国征服了一个军力强盛的独立国,再来就是向世界宣告德意志打败了自己的一个宿敌,德意志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任意凌辱的三流弱国,以前那个有国无防的耻辱国家已经死去,在铁与火中屹立而起的将是一个足以令世界感到恐惧的强盛帝国!
世界对华沙的沦陷没有太大的意外,他们的神经也似乎被挑动了。首先对德意志第三帝国发出友好信息的是,在波兰战役之前拒绝站在德国一边参加战争的意大利。意大利是欧洲的传统强国,军力极其鼎盛,在德国进攻波兰之前,德、意两国曾经商讨过共同向波兰宣战的可能性。可是由于英法的最后通牒,意大利突然单方面终止协商,并拒绝加入战争。
现在,领导意大利的贝尼托-墨索里尼似乎后悔了,他眼睁睁的看着德意志第三帝国只用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攻陷了波兰的首都华沙,眼看就要完成对波兰的占领,并实施了军事管理。墨索里尼悔恨交加的看着德意志在重新分配波兰的资源,对波兰的工业区进行军事管制,简单的说;就是德意志征服了波兰,独家获得了波兰的所有利益管理权。
墨索里尼在知道波兰政府和波军统帅部越过边界逃往到罗马尼亚时,非常悔恨的对自己的第一秘书说:我们失去了一个宝贵的机会。下次,我不会再让机会跑掉!
这说明什么?说明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政治影响力正在增加,已经可以到了可以左右一个大国领导人的思考,尽管这种影响还不是很大,但是这对德意志第三帝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意志上的重大胜利!
9月15日,莫德林要塞投降。
9月17日,进行抵抗的最后一个城市格丁尼亚停止抵抗。
德意志第三帝国仅用了18天的时间就完全征服了波兰,这绝对是一个快速而有效的军事入侵行动。德意志国防军可以非常骄傲的向世界说:我们就是如此的强悍!
在德、波战争中,国防军以阵亡5006人,伤4。6万人,失踪2400人的代价就征服了波兰。波军伤亡20万人,被俘40余万人,国土大半沦陷。
就在9月17日凌晨,那个国土辽阔的东方大国的军事行动让全世界大吃一惊。
苏联政府宣称:由于波兰政府不复存在,因此苏波互不侵犯条约不再有效。为了保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少数民族的利益,苏联决定进驻波兰东部地区。
这下世界有点明白德意志国防军为什么没有进军波兰东部了,原来这两个国家欺骗了全世界,在暗地里进行龌龊的交易,她们早就已经商量好瓜分波兰!
世界哗然,指责的声音开始蔓延。在指责的同时,各国政府开始加大国防军费预算,特别是与苏联有国土连接的国家,她们恐惧于苏联这个庞然大物,开始想尽一切方法想要武装自己的牙齿。
从波兰被德意志军事占领的过程中,世界得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英国、法国殖民王国,已经不再像从前那么强大。法国在世界号称自己是世界第一陆军强国,然而她却在德意志对波兰入侵时没有任何的行动,国内甚至还为了该不该发动军事行动而在争吵。法国和英国在德意志边境陈兵百万,但是各国看到的是什么?是;那些士兵根本没有进入状态!
各国的前往前线视察的顾问看见的是英法联军在无聊的晒太阳、看报纸、踢足球,反正一切可以看到的娱乐活动在英法军营绝对可以看见。这些前来参观的顾问寻问正在玩乐的士兵,得到的大案是;军官命令他们休息,并且严令禁止向德军进行挑衅。
顾问们晕倒,他们真难想象这到底在发生什么事,甚至觉得百万士兵在这里是在度假、而不是在备战。从军官那里,顾问们总算明白为何英法联军为何会这么镇定,原因来自英法的军人相信马奇诺防线无人可以攻破!
马奇诺防线: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防德军入侵而在其东北边境地区构筑的筑垒配系。以法国陆军部长A.…L.…R.马奇诺的姓氏命名。
法国对边境工程设防问题的研究始于1919年。1925年制定了在边境构筑独立筑垒地域配系的计划,1927年决定先在其东北边境构筑梅斯、劳特尔和贝尔福3个独立的筑垒地域,并于1928年开始施工。由于德国重振武装,法国朝野强烈要求加强法德边境设防。1929年12月马奇诺任陆军部长,经他努力,法国国会于1930年通过了沿东北部边境修建绵亘防线的巨额拨款。于是,防线即全面展开施工,至1936年基本建成。整个工程耗资达60亿法郎,土方工程量达1200万立方米。鉴于德国1934年分别吞并了萨尔区和占领了莱茵兰,法国副总理兼国防部长E.达拉第遂于1937年决定从马奇诺防线北端,沿整个法国、比利时边境直至北海边,构筑达拉第防线,并对马奇诺防线进行加强,工程一直到目前还在继续进行。
可以说,马奇诺防线绝对是一个恐怖的防御工事,使得英法联军肆无忌惮的继续进行所谓的‘奇怪的战争’。在德意志入侵波兰的这段期间,英法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做,她们从后方运来大量的军事物资,其中包括粮食、军服、弹药、各型大炮、各型坦克、装甲车……
英法为驻守防线的士兵准备了夏季和冬季两个季节的军服,其意思明显不过,她们是想依据马奇诺防线和德国进行一场时间漫长的战争。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与法国、英国本来就有良好的外交关系,在1939年9月12日波兰沦陷之后,她们快速进行磋商并达成外交协议,五个国家组成一个架构庞大的远征军集团。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的士兵开始向马奇诺防线附近集结,并随时等待命令展开军事行动。
然而可笑的是,英、法长期推行绥靖政策,备战不力,虽然在军队数量上与德意志第三帝国差不多持平,但是战斗力却是那么的令人无法信赖
多国盟军也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她们制定的代号为‘D’的作战计划,该计划重点是防御德军向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把比利时作为双方厮杀的主战场。根据‘D计划’,联军把主力部署在法比边界北端和法国北部各省,如果德军向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则五国联军协同作战挡住德军进攻。其他部队的大部分部署在南部的马奇诺防线上,如德军向马奇诺防线实施正面进攻,则依托坚固的工事进行抵御。而在中段则自持有阿登山区天险和马斯河,只留了战斗力较弱的部队驻守。
德意志国防军的宗旨一直在强调比敌人犯更少的错误就是胜利的保证,严谨的作战思想足以保证在有足够后勤以及兵源的支持下,绝对会让德意志雄狮战无不胜。
帝国心脏柏林在制定进攻法兰西计划的同时,统帅部的高层被一个问题给难住了。这个问题在于要不要给予第15集团军‘斯达克’这个番号。他们已经对这个问题商讨了很多次,每次的结果都不尽相同:小斯达克还没有达到可以用自己名字命名集团军番号的程度,他需要建立更多的功勋。
最后,统帅部发去电报,允许第三装甲师拥有‘斯达克师’的番号,第15集团军的番号暂时搁置,并命令徐阳的部队进入华沙,强调了一点,那就是给予波兰人足够的震撼,让波兰人害怕德意志的武力,用武力迫使波兰人屈服在日尔曼帝国的意志之下;发抖、恐惧,让波兰人不敢反抗德意志的统治!
徐阳收到统帅部的电报时,非常开心的笑了,他的同僚们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被统帅部拒绝之后,徐阳为什么还能笑出来。
“听说过金字塔吗?它的根基非常稳固,号称永远不倒。”
徐阳那些年轻的支持者们有点懂了,统帅部命令第15集团军进入华沙是在为自己的领袖创造足够稳固的根基。
第一个进入莱茵的军官、第一个以征服者姿态进入敌国首都的将军……
以后还会有多少个第一?
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徐阳不笑了,他严肃命令:“我们是首批进入华沙的集团军,擦亮你们的靴子,备好你们的武器。让波兰人在我们的军步的踏动下身体发抖、神情畏惧、让他们看见我们就害怕得大声尖叫!”
第五十章:我们的使命是征服!(二)
华沙的波兰籍居民的态度是耐人寻味的。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当时的波兰民族概况。波兰一半以上为‘土著’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波兰人,他们从波兰建国之后一直以波兰人自称,并有骄傲的民族意识。另一半则是后来迁移来的外国人,这些人获得了波兰国籍之后,当然也是以波兰人自称,但是前面或者后面会加上本来民族的称呼,比如;波兰犹太人、波兰乌克兰人、波兰白俄罗斯人……很多很多。
欧洲人一直习惯着一个法则。战败者没有资格要求太多,他们能等待的只是战胜国对本国提出各种要求。我们可以把欧洲人的这种思想称呼为‘理智’,这么做的原因是不想增加伤亡人数,绝对的弱者一直持续反抗只会让本国人民遭受更大的伤害。
在德军还没有进入华沙之前,波兰警察在上司的命令下配合占领军维护起‘德意志的华沙’的治安,其意思是不想给德意志任何借口来对华沙居民进行武装镇压。这些警察的枪械已经全部上缴,他们现在只有自卫用、或者鞭打人的长棍。
所有波兰人的思想都是复杂的,因为他们已经被征服了。有一个传言;罗马尼亚因为不想得罪德国,把流亡的波兰政府交给了德意志党卫军。不管这个传言是不是真实的,波兰人对此已经不再关注了,他们目前首先要思考的将是以后应该怎么办?
茫然、手足无措、绝望,这成了波兰人目前还能做的事情。
在第15集团军进入波兰之前,海因里希率领的30万武装已经来到华沙的南郊,海因里希本人知道自己的领袖将是第一个进入华沙的国防军将军时,激动万分。随即,他马上命令3万名武装党卫军进入华沙,对第15集团军进城的主要街道进行武装监控。他要保证领袖的安全,同时为领袖制造足够多的声势。
跟随党卫军第一批进入华沙的还有第12摩托化师的一个步兵旅,这个旅的士兵也被授予任务保证即将进城的德意志军队的安全。
华沙郊外,第15集团军的士兵在其它集团军的兄弟羡慕的目光下,换上了崭新的军装,有获得过勋章的军官把勋章连带‘华沙战役纪念臂章’擦拭得闪闪发亮,然后在别人嫉妒的目光下哈口气、佩戴上。
德意志为了庆祝占领波兰首都,在统帅部的授意下柏林轻军工厂临时设计了一款纪念臂章,那是一个德意志战鹰叼着波兰战旗的臂章,由于时间比较仓促显得有些简陋,但是其代表意义绝对不可忽视。
整个第15集团军的入城准备过程可以简单的规乎于一个形容词,那便是‘崭露獠牙’。德意志的军人将獠牙伸出来,告诉华沙的居民,别试图反抗,不然后果会非常严重。
参加此次入城仪式的德意志军人超过10万人,他们少部分来自南路、北路集团军群优选出来的士兵,主要士兵由第15集团军的两个装甲师、四个摩托化师、两个步兵师里挑选。
德意志把进入敌国首都的荣耀给了第15集团军,然后徐阳又慷慨的把这份荣耀与参与进攻华沙的所有德意志集团军分享。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举动了,第15集团军一致受到了其它集团军的尊重。
第15集团军在此次波兰战役中表现出色,以可以忽略不计的伤亡歼敌13万人,俘虏6万人创造了骄人的战绩。这样的战绩让其它集团军的指挥官羡慕得流口水,暗地里痛骂波兰把军队全往第15集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