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军的意思:无所谓。
席家姐妹本来打算今天就缓和一下关系,结果韩少军这边轻易的答应了。
是接受,还是敷衍?她们无论是想走,还是继续深入都无所适从啊。
而且,这速度也太快了。
本来应该试试探探,深深浅浅的说上好久的套路的话,每人一句就搞定了。是不是该再说点什么?
这和她们受的教育不一样啊!
韩少军这边也觉得快得不符合流程。对方明显还有话要说,他这边结束的太快,不方便人家说真实想法。
看着眼前的开始找话题的席家姐妹,韩少军灵光一闪,突然想起了文贵妃那件事。觉得……似乎能利用一下。
反正,席家姐妹来求和,无论成与不成,她们总是要在自己这里找点事,才能放心的。
韩少军立刻给席家姐妹来了一个春光灿烂的笑容。也不怕对面两位怀疑他不怀好意。
“大家都是宫中姐妹,相互扶持也是应该的。只有相互扶持才能相互了解。否则这口头上的姐妹,叫着也就是一声没什么特别的称呼。”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当然是要多处处,多经历一些事情,才能了解,不是吗?”乐贵嫔看着韩少军闪闪发光的眼睛,和一抹坏笑,跟着补充了一句,全了他的意思。
【这就是要投名状?】两个席妹妹对视一眼,暗自点头。投名状这件事,她们有心里准备了。就是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实际上,若是沈静姝就这么快速的欢喜的接受了她们,她们反而觉得这次白来了。
这种有条件的合作,交换,然后加深彼此的关系才是正确步骤嘛。
“姐妹之间还能有什么事情,为陛下分忧呗。”韩少军重点强调了“陛下”两个字。效果自然是出类拔萃的好。
为君解忧是最刷好感度的事情了。席家姐妹眼睛都亮了。既能当投名状又能刷皇帝好感度。
虽然狐疑这么好的事情怎么会轮到自己,不过还是忙不停的说着甜言蜜语。表达自己对皇上的忠心以及对这次来求合作求同盟的诚意。
等她们表忠心的差不多的时候。乐贵嫔替韩少军把“解忧”的部分说下去。
对韩少军来说比较麻烦的绕圈说话,对于乐贵嫔来说,却是最常见,最习惯不过的。
【文贵妃?文家!】
席家姐妹面面相觑,完全没想到,沈静姝是让她们去做的事情是在前朝。
“姐姐们真是说笑了。”
“看,妹妹们还不是很了解我们,了解我们的,自然会知道,这笑话,我从来不怎么说。”乐贵嫔拍着席玉佳的手,整个人展现着弱不禁风的柔弱之美。
却给人一种护犊子的感觉挡在沈静姝的面前。
韩少军亲自泡了一杯茶递给乐贵嫔,被魔法元素处理过的茶,清香逸人,抿一口在嘴里,整个人通透般的舒爽。
再看着韩少军带着担忧和不赞同的目光,乐贵嫔美滋滋的不再费心。安静的品茗不说半句话。把主场让给韩少军。
“有些事情想得太复杂,并不好。想想你们最想要的事情。再想想我的建议,有时候并不是很难。”
她们的目标?
获得皇上盛宠,诞下一个皇嗣,延续席家的荣光。
把这个孩子教导的亲近黎大人,以报黎大人的扶持之恩。
等等,黎大人?
两姐妹想到了这个关键。
要说在前朝能动手的势力,在坐的4个人,分别有席家,孙家,沈家,还有黎崇。
可要是说能光明正大并且敢对有贵妃撑腰的文家下手的。也就是身为户部尚书加封太傅,门生故友遍布整个大墨朝堂的黎崇,黎大人。
可,黎大人支持她们应该是个秘密才对啊。
想到这里,姐妹俩有点不安了,她们不确定沈静姝与孙仪月到底是真知道还是假知道。
“那就我等两位的好消息了。”韩少军一个挑眉,略带兴味的看向犹豫着,口吻直白又挑衅,和刚刚温吞绕圈的简直不是一个风格。
“沈姐姐……”
“冬雪,送客。”
韩少军回头就看到乐贵嫔一脸懒洋洋的表情,这个表情代表了……她不爽了。
“??”
“闹了半天是来投诚的,不是来找茬的。”亏她担心了半天。
“不一定是真投诚。而且现在只是求和的姿态吧。”
“呵呵。”乐贵嫔也学会了这个。
然后纤纤玉指伸到韩少军腰间掐。“说好的,离她们远一点呢。”
“…………”冤枉啊。
第43章 三个无所谓的随便出招
席家姐妹面对这莫名其妙的投名状要求,很是回去研究了一番。
为什么是文贵妃; 为什么要在前朝动手; 为什么皇上会因为这件事高兴; 以及沈静姝到底知不知道,她们和黎大人的关系; 最后……她们要不要去做。
“一个投名状而已,怎么那么复杂。”
席玉佳扯着帕子,漂亮的小脸沮丧的锤在桌子上。她们受到的教育不是这个样子的!!沈静姝你不按照套路来。
“坐好。”席玉柔伸出芊芊手指戳着妹妹的脑门。
她们姐妹俩倒是因为入宫后的特殊情况; 越发亲密了; 也处出了点真感情; 不像在家时候那样,貌合神离。
“姐; 你说……我们到底做不做?”
“…………”前一秒还在热烈讨论的席玉柔突然愣住了。
“姐姐?”
“哎呀; 我们简直是笨蛋。你刚刚说中了; 事情没那么复杂。”席玉柔神秘兮兮的笑了。
“???”
“文贵妃娘家的情况你还记得吗?”
“记得; 我们入宫前可是详记的各种妃嫔娘家资料的。文家,清流之家; 目前无人为官; 文贵妃有个弟弟刚中秀才。现在算是没落了; 不过以后难说。”
文家这种人家; 要的就是名声; 拼得就是家教,男丁不随便纳妾,女眷温娴雅致。遇到朝堂风云不站队; 为官做人不惹事。
官运不好就去做学问。
学问做好了,顺便再搞搞人际关系。
官场上的事情,自己不行,就交给后代,总有人能成功。
这样的人家,对于一些,已经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人家来说,是一股子恰当好处的清粥小菜,消火又调理肠胃,还吃不出错来。
文家这两代在传承上比较背。
文贵妃的曾祖父就生了文贵妃祖父一个,文贵妃的祖父倒是把文家带出了辉煌。那时候祖父位极人臣,两位伯父,大伯父仕途稳进,二伯父科场扬名,文贵妃的父亲作为小儿子诗词天赋极高,有神童之名。
结果,老大带着妻儿上任的时候,地区突发瘟疫,一家老小都交代在了那里。
老二,撑起这个家,殚精竭虑,结果亏空了身体,无子,中年而逝。
本来已经眼看着可以枝繁叶茂的一家人,没几年就剩下一支了。
文贵妃的父亲诗词方面却有天赋,可惜,本朝科举不考诗词。经义,论,策,明法,明算五个科目中以论、策为重。
恩,很巧的是,文贵妃的父亲比较擅长不重要的那三科,以及本朝完全不考的,只用作场外扬名用的诗词歌赋。
“姐姐,你到底要说什么?”
“我想说的是,我们完全不用去细究为什么,反正文贵妃在宫里,我们动不得她,但是文家现在都这种情况了,黎大人肯定能轻易的收拾了他们,对于大人来说应该是很简单的小事,既然如此我们何必操心。直接报给黎大人就是了。哪怕黎大人不愿理会我等的要求……”
“那也就是和沈静姝结盟不成而已,也不是什么太大不了的事情。”被姐姐点醒的席玉佳立刻也明白过来了。
有时候事情换个思路看就会完全不一样。
都是被沈静姝的严肃以及猛然涉及到前朝的敏感度闹的,回头想想,这件事都能归类在闲着也是闲着的行列。
她们拉拢沈静姝不是必须的,她们针对文贵妃也不是必须的,事情成自然好,不成也没什么坏影响。
成不成都不影响到自己,干嘛不去试试。
于是,席家姐妹心情颇好的,还指挥宫女去尚食局要几杯特调的果酒庆祝一下。
而劳心劳力为国为民还为己的户部尚书收到了这么一封密函。
“她们已经开始针对文贵妃了?”他得到的消息明明是她们刚刚在沈家女儿手里吃亏了,怎么一会儿工夫就跳到贵妃那里去了?
黎崇无奈的表示女人的世界实在是太难懂了,差遣人调来文家的资料,仔细研读了一番后,嘴角抽搐。
他是谁,他是当今圣上的老师,大墨百年一遇的天才,要不是体制卡着,妥妥一代名相的人。
但是再怎么折腾,他的主场也是官场。
文家现在就剩下一个准备考举人的小家伙,能有什么用。旁支倒是有人,可这个旁支是从文贵妃曾祖父的兄弟的后代,这也旁支旁得太远了。都快出五服了。
还没什么大出息。
他的确承诺过席家姐妹,必要时他会在宫外进行援助,不过他也是有原则的。若是那后妃娘家没犯什么事情,对方乃忠臣良将,他是不会挖大墨的墙角的。
可现在……对方连犯事的机会都没有!
姻亲方面倒是能下手,不过却不直接,宫中想要的是敲打和震慑,让文贵妃难以顾及两端。而不是打击一大片,让人还感觉不到哪里有问题。
那么就剩下那个秀才了……
等等,秀才。
黎崇挑眉了一下,转身走到身边的架子上,拿下一个精致的漆盒走回书桌上打开。
里面不是别的东西,而是黎崇存放的一些重要的私人信件。
一大堆个私人信件,黎崇很快找到了一封内阁大学士刘炳文给他写的信。
说的是,近来科举录用的新晋官员,又有了只重科举考试,只看书本伦理不懂实事的书呆子,更多的是营营苟苟,蝇集蚁附的钻营之辈。
实在有违太祖对官员要求的务实求真的遗训,不利于大墨的发展,长此以往,高层官员中必皆是何不食肉糜之辈。底层官员全是只知功绩白银,不知农务之人。
至此,在下建议,我朝规定的,举人必须参加的农务、工程、机械、水利等实践考试,改为中秀才后考核。
不过者,不得参加乡试……
洋洋洒洒一大堆内容,核心内容也就是对最近这几届的科举选士结果不太满意。
按照大墨的法律,中举后,需要加赛一场“实践考试”名曰躬行科,考核官员对社会、民生的了解度。以免出来一个只会之乎者也,连什么时候育苗什么时候播种都不知道的白痴。
实践成绩若是不好,直接影响后面的会试和殿试。甚至以后为官之路都会受到这个成绩的影响。
但是这个躬行科的理论部分还好说,实践部分……能暗箱操作的地方太多了。
根据科举制度,中举后就能授官。
一些胸无大志或者才华有限的人,考上举人后,就走门路去要一个芝麻小官当当。这也导致他们的“实践考试”成绩,可有可无。
哪怕不及格,谁又会去找一个已经能走马上任的芝麻小官的麻烦。而且人家考不好,以后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所以这位大学士的意见是,与其把躬行科的难度加大,强制及格导致仕林反弹度太大或者去抓怎么也抓不完的行贿放水。
我们索性把躬行科的挪到秀才考试后。至少理论部分得是这么考。
过了这科才能考举人。
别让底层小官官吏是睁眼瞎。只能慢慢的拿百姓当实践品。
大墨定国六百余年,很多事情都是前朝前所未有的,这个躬行科就是。
一个新政策的实施,总是伴随着很多漏洞,需要慢慢的补丁。
为了这门考试,朝廷不知道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经过不知道多少代君臣的努力才有了如今的模样。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再补全,漏洞和空挡还是有的。
刘大学士的这个办法,据黎崇所知,在当今圣上的祖父那会儿就有人提出了这点。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过坏处也是有的。
其他的不说,突然改制,很有可能造成一到两界的科举的混乱,至少六年的人才断流。这还算好的,更麻烦的是——你们知道秀才的人数是举人的多少倍嘛!!
但是这的确是利国利民的政策。刘炳文分析得也很有道理。
黎崇收到信的时候就心动了,可事情毕竟来日方长,需要细细琢磨各种细节考虑各方反应,可实行度等等。
不过现在……
“来人,备轿,我要去齐府。”
放点风声也是好的。
让天下学子明白一下朝廷注重躬行科的决心,也为以后的改革铺路。
让顺便让吏部掌管躬行科的人紧紧骨头。
至于对宫中的席家姐妹有多少效果……关他屁事,宫斗的又不是他。
“竹云,这消息真的假的?”文贵妃叫来自己的大宫女,母亲入宫,传递了外面开始盛传的消息,科举要改革,而且还是大改。
“这……”竹云犹疑了一下,“娘娘,奴婢可说不准啊。”
“随便说说,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依奴婢看,这件事八成是真的。夫人说得很具体,连消息最初是从哪里传来的都有。那……可是黎大人!”
黎崇是属于这一代人的官场传奇。从犯官子弟到位极人臣,十几年华丽逆袭,还是当今帝师,如今把控朝局,故交门生遍布朝野上下。
对于文家这种维持着清流的脸面,时刻准备杀回朝堂的人家,那可是就差把黎崇每日三炷香的供着了。
妥妥的偶像。
文贵妃和她的贴身宫女,几乎可以算是听着黎崇的传奇长大的。
这本来是韩少军机缘巧合下随便出的招,也是席家姐妹藏在背后的后台,更是黎崇随便先放出来的烟雾弹。
对韩少军来说,席家姐妹做得成与否,都无所谓。反正,他有的是办法让文贵妃吃瘪。
对于席家姐妹来说,黎崇做得成与否,也无所谓。反正,那是沈静姝的要求又不是她们的。
对于黎崇来说,后宫争斗成功与否,也无所谓。反正,他只是顺便推行他的政策。
于是三个无所谓,三个随便出招叠加起来让可怜的文贵妃坐立难安。
黎崇这个名字太具有传奇性。
而现在文贵妃的弟弟是她们文家唯一的希望了。
若是再清流一代,文家就会在这个京城的上流社会里彻底除名了。文贵妃这代,靠着祖父的庇荫,她爹的婚事,小弟的婚事都能算是权贵眼里的清粥白菜。
可若是小弟不能站起来撑起文家,到了再下一代,他的侄儿恐怕就会轮到白开水的地步了。好人家谁还会与她家联姻。
她就算是想把公主嫁给自己的侄儿都不成了啊。
除非她的侄儿年少成名,十几岁就能金殿高中,蟾宫折桂。否则谁会嫁给一个祖父、父亲都只是秀才功名的家庭。
想也知道,皇上绝对不会同意的。
就算自己让公主和侄儿青梅竹马,最后公主垂青,皇上妥协,强行嫁过去,那也是佳话变闲话。
文家的清流之名算是彻底完蛋了。
变成了靠着女人裙带上位的攀龙附凤之辈。
文贵妃越想越恐慌,她目前打听到的消息是:黎崇大人建议,要把躬行科提到乡试前考,还决定大大加大难度,为朝廷选精英之才。
“怎么办怎么办?!乡试最重要了,有人因为紧张而一辈子难以中举,这种事偏差不得。躬行科,躬行科,小弟小时候身子不好。多是在家苦读的,没怎么出去走过,哪里擅长这个!”文贵妃急得直跺脚。
“要不,娘娘问问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