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军言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顾晓军言论-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真是感慨万千! 

  试把“感慨”整理一下,当帖子发。 

  
  今借:搜狐女人 …&;gt; 情感阵营 …&;gt; 隐私实录,今上了搜狐社区首页。 

  而《尝试*》,首发于QQ论坛,雄起于在西陆文学;2005岁末,与《*模特女》等十余篇,点击均过100万。《尝试*》尤甚,整个网络上转贴过万,总点击过1000万。 

  而日前,去西陆发的小说,点击过100,就算欣慰了。 

  (注:本文,有表现自己之意;但,绝无贬低任何网站之嫌。) 

  
  我真正想说的是: 

  如今,人们都兴扯蛋,或诠释老祖宗的东西。 

  且,好用“文化”一词,而耻于谈“文学”。 

  说“文学死了”的,有之;给现代诗歌开追悼会的,有之;言“20世纪,中国没有文学”的,有之。 

  以后还会有什么?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我想说: 

  扯蛋也罢,清谈也罢;清谈误国的道理,许不用说了吧?! 

  而诠释,谓之为国学。差矣!差矣! 

  你不诠释,四书五经不还在那里?! 

  而中国文学、文化,不注重创作、创新,被外来文化替代的日子就不远了! 

  真的! 

  
  老夫,酒后多言,得最了谁,请勿怪! 

  老夫,2005春复出后,已身已力行两年有余,写下几十个短篇;且,都放在网络上,未曾拿一字去发表,换钱。 

  老夫,再坚持三年,再写100个短篇;若再看不到啥希望,就只好再封笔,养老去了。 

  后生们,努力吧! 

  
  一个国家,若是没有了自己的文学,那就只有等着灭种了! 

  后生们,努力吧! 

  老夫尽力了! 

  
  创作于 2007 年 9 月 1 

  
  第1楼

  涉及其它网站,若觉不妥,请版主删除。 

  第2楼

  顾作家的小说很好看,要继续加油 

  上述提到的问题,乃是风气浮躁造成的,不用太在意了。 

  第3楼

  恕我直言:没有能力搞创作、创新的人,才扯蛋、诠释。 

  而如今,扯蛋、诠释的人,却走红;所以老老实实创作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苍天呵,不公呵! 

  第4楼

  恕我直言:没有能力搞创作、创新的人,才扯蛋、诠释。 

  而如今,扯蛋、诠释的人,却走红;所以老老实实创作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苍天呵,不公呵!

  。。。。。。 

  …… 

  不必过虑想这些。 

  我们喜爱的是文字本身,不是它带给我们的附属。:) 

  记着这点,会平静地写,且开心。 

  第5楼

  看过不少作家顾小军的作品;很喜欢。 

  第6楼

  

韩寒,已向文学血统论开炮
顾晓军言论《韩寒,已向文学血统论开炮》

  
  
  韩寒,为什么要用“话糙理不糙”的《文坛是个屁 谁都别装逼》一文砸向文坛、“掐白烨”呢?!

  
  
  从表面上看,是白烨的“‘80后’这批写手实际上不能看作真正的作家”,“‘80后’作者和他们的作品,进入了市场,尚未进人文坛”等语,伤害了韩寒们,把他们排斥在了文坛之外。

  其实,真正伤害了韩寒们(包括朱映晓及其文《喜看韩寒掐白烨!》)的,是“纯文学”。因为他们写的不是“纯文学”,所以“不能看作真正的作家”;因为他们写的不是“纯文学”, 所以才“进入了市场,尚未进人文坛”。

  
  
  “纯文学”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我尚未作仔细考证,决不敢妄加定论;但,我总觉得:“纯文学”,很有点象*期间的“血统论”。

  也正因为“纯文学”的“血统”过于高贵,才失去了市场,才让韩寒们“无论他们怎么写,都有人送钱”。然而,白烨们并不警觉,却还在自以为是地引导韩寒们“有走出市场、走向文坛”。

  
  
  如果,“纯文学”是个不要市场的文学,“纯文学”所把持的文坛是个不要市场的文坛,我倒是劝韩寒们不进也罢!

  无论怎么说,韩寒的《文坛是个屁 谁都别装逼》,已挑战权威、向血统高贵的“纯文学”开炮了!而“纯文学”呢,是否也该反省一下自己?!这,就要看白烨们的了。

  
  
  “以年代划分”,我是80年代曾活跃在文坛上的作家。算起来,与80年代后们已不是一代人了;我如此这般地站出来说话,会不会有人怀疑我有私心?会不会有人说我不会有好下场呢?

  我,可以坦坦荡荡地说:私心,多少会有的;下场,就不去管它了。

  
  
  因为,我觉得:伟大的五四运动,喊出了“打倒孔家店”,从而成就了一代文艺旗手、文坛巨匠、文学大家……

  那么,今天挑战权威、向“纯文学”――文学的血统论开炮,会不会重演历史呢?!

  我,期待着!

  
  
  2006…3…6

新闻眼
顾晓军言论《新闻眼》

  
  
  前赘:

  近来,不少博友给我留言,请我过去指导、指教。

  指导也罢、指教也罢;我,还真是不够格的。再:一个个博客跑、一篇篇文章看;其实,也是不现实的。

  于是,我想到:就博客写作,写点短文。

  
  
  举例:

  上半年,因韩寒对白烨的反批评,而引发的所谓“韩白之争”;便是一个考验写作者,之敏感性的很好“事件”。

  
  
  当,韩寒的《文坛是个屁 谁都别装逼》(2006…03…02 04:24:46)发出后,最早响应的有:古清生的《博客:车手遇书商,韩寒赛前一脚踢飞白烨》(2006…03…06 08:08),朱映晓的《喜看韩寒掐白烨!》(2006…03…06 08:40)。

  我拜读之后,觉:古、朱二文,属随韩“掐白”;可谓--韩军两翼。

  于是,我放弃跟进--“掐白”;而,调整角度--“挺韩”。

  我,写下了《韩寒,向文学血统论开炮》(2006…03…06 21:57:47)。

  我,可谓:挺韩第一人。

  
  
  我的文,受到潞人的关注;他随后写了《文坛“血统论”是什么论?》(2006…03…07 19:45),并组织了文章。

  3月8日,几篇文章,一同登上网易的“部落焦点”。

  这,可谓:挺韩第一军。

  
  
  解玺璋的《白烨:文学的保姆》(2006…03…09 00:05:18)。

  当,可谓:挺白第一人。

  
  
  掐白也罢、挺韩也罢、挺白也罢,观点是各人的;

  而,敏感性,则是共同的、相通的。

  
  
  评判一篇文章,都已习惯说:文笔如何如何。。。。。。

  其实,我觉着:比文笔,更重要的,是思想深度;

  而,比思想深度,更容易忽略的,则是--“新闻眼”!

  
  
  2006…5…28 。 想看书来

逻辑混乱
顾晓军言论《逻辑混乱》

  
  
  莫名其妙!

  如今,造假,极为盛行!

  只要你搞出点名堂,就有人敢盗用你的名讳。

  咱,真的怀疑:有人,盗用余秋雨之名,编造出个--《余秋雨回应韩寒:韩寒,你这是谋财害命》。

  
  
  为什么这么说呢?

  咱,刚刚在上述文中,发现了:《偷换概念》;

  咱,想静一静,认真学习一下,文化名人余秋雨先生之大作的精妙之处;不料,咱又发现了:《逻辑混乱》。

  且,又是常识类的错误。

  
  
  请看:

  “首先,我要告诉你骂人是不对的,骂人为什么不对,因为骂人容易让别人生气,而一生气就容易得高血压,而一旦得高血压就容易引发中风和心肌梗塞,而一旦中风和心肌梗塞就容易死,韩寒,你要知道你现在是在害命啊。”

  
  
  “骂人是不对的,骂人为什么不对。。。。。。”

  不用说的,只要是稍懂道理的人,哪怕他或她不识字,都一定会知道--

  骂人,至所以不对,是因为:骂人,是不讲道德的、是不文明的行为。

  而,决不是:“。。。。。。因为骂人容易让别人生气。。。。。。”

  
  
  咱中国,是文明古国。

  自古至今,从来都是以“德”;作为,教化的出发点。

  因此,诸如:“骂人,不对;骂人,不讲道德、不文明。。。。。。”这,就是历来的中国人的逻辑!

  所有的历代的中国的大人,在教导孩子时,也都是如此;因而,这又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逻辑!

  
  
  咱,真的不知道:“。。。。。。因为骂人容易让别人生气。。。。。。”这,是哪里的逻辑?!会不会是外国的?!会不会是西方国家的?!

  但,咱猜想:不会。

  因为,东西方,在因果关系这一点上,认识是同一的。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才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

  换句话说:逻辑混乱之后果,不仅仅是文章站不住脚,也不仅仅是混淆是非;而是--打破认识平衡的大问题!

  
  
  自然,“骂人”之因的果,有N种;但,其主要之果,绝非是“容易让别人生气”。

  这,就是逻辑!

  这,就是教科书上的逻辑!

  这,就是常人共识的逻辑!

  这,就是国际惯例的逻辑!

  这,也是世人必须遵守的逻辑!

  
  
  余秋雨,应该不会糊涂到这步田地;因此,咱怀疑:有人--造假!

  咱,真的希望--

  某一天,能在网上看到:余秋雨,否认《韩寒,你这是谋财害命》是他的文章的消息。

  如是,咱就喝酒!

  即便,是--有心脏病;咱,也喝!

  
  
  2006…6…9

文人轻狂三步曲
顾晓军言论《文人轻狂三步曲》

  
  
  写文章,那文章里面,总得有点东西。

  若是,那文章里面的东西,有点绝;于是,这写文章的人,便得意起来。

  若是,写了几篇文章,且文章里面的东西,都有点绝;于是,这写文章的人,便得意忘形了。

  若是,写了一批文章,且都有点绝;于是,这写文章的人,便得意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而往往,此时此刻,便会有人上门求教,尊之为老师。

  第一次,听别人叫老师,一般会说:千万千万不要这么叫,如何如何。

  第二次,听别人叫老师,便会怡然自得,说:你过谦了,如何如何。

  第三次,如果别人忘了叫老师;心里,便有了一万个不痛快。

  
  
  久而久之,便开始“跑马圈地”--

  那二姨子兮兮的,便自称:咱是二姨子大师。

  那装神弄鬼的,便自称:咱是装鬼大师。

  那什么也不是的,便自称:咱是*大师。

  
  
  你,若是有空逛逛网络上的博客;便会发现:那称“王”或“缓称王”的,比比皆是!

  我在想:若干年之后,若是有国际友人问--

  “21世纪之初,中国盛产什么?”

  那,我就得告诉他--

  盛产:大师!

  
  
  写于 2006…6…18 txt小说上传分享

艺术构思与篇秀
顾晓军言论《艺术构思与篇秀》

  
  
  因跑马圈地,而结识圈友落英缤纷;因落英缤纷推荐,而读圈友西西;因读西西,而读到堪比世界名著之作。

  
  
  世界,最著名的一句话小小说(大意)云: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待在屋子里,突然听见了敲门声。

  此句,因构思奇妙,被称之为世界名作。多少年来、多少作家,想刷新它;但,办不到。

  昨晨,因读西西,而读到老丁的《拔河》:昨天单位拔河得了第三名按实力应该是第二的

  老丁在写完《拔河》,五分钟后,自评:不错。或许,西西刚开始也走了眼,她道:那为什么没第二呢。第九个到场的我,拍案叫绝:哈哈,漂亮!(自然,我留下的不止这几个字;余,为非洁本。)

  《拔河》,从文字角度讲:拙。然,它巧就巧在构思。作者,较明显地在暗示:不公平。但,仅读到这一层,就未免浅显了。

  《拔河》之妙,还在于它没有提到第一名;拔河,尚且如此,何况其它。该作的隐喻,非本文解析之目的;就此,作罢。

  
  
  近年,文学中的艺术构思,离我们渐行渐远。泛泛之作,充实着网络;纸质媒体,也好不到那里去。

  但,今日凌晨,我有幸读到圈友耿晚城的诗《来世做有九条性命的猫,或者狗屎》。

  不知为什么?一千位多为读者、四十条多留言,竟无一人谈到此诗的构思;大伙,一条声地赞美,诗句所描写与砰击的种种社会现象。

  恕我直言,此诗若无“九条性命的猫”,作艺术构思的贯穿;单凭较为粗糙的诗的语言,那也难免被称之为“泛泛之作”。关键,是这只“怪猫”,将全诗提了起来,推送到一个艺术的高度。

  所以,我留言道:好诗!好就在好构思!不会四十多位博友都没看出来吧?读诗尚且如此,何况读文、读人!

  余兴未了,我又留言道:若网上诗文,常能如此;网络文学,替代纸质媒体就不甚远了。。。。。。

  
  
  其实,艺术构思,渐渐为作者、作家淡忘;同样,也为读者、欣赏家所淡忘。

  前日,我将圈友老字的《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推上我圈的“推荐博文”;一位神交已久的欣赏家,找到我、好心地提醒我:这思考记录怎能上“推荐博文”?!

  “思考记录”?!我,懵了;接着,我大笑不止--这位欣赏家,竟也叫诗人老字蒙骗了!

  《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全文,其实是一首20行的诗。因为是思考活着的意义,诗人1~20地排列下来,貌似“思考记录”。你若不去管那“1~20”,不就是一首很好的诗么?!相反,那“1~20”,真是诗人的巧思--巧妙的艺术构思之所在。

  
  
  写大作品的人,或许早已忘了:篇秀、句秀、字秀。

  “推敲”,即为字秀之精典。句秀的故事,更是举不胜举。而难中之难,当为篇秀--谋篇之艺术、之构思。

  我以为,以上三例,匀堪称:篇秀,之佳品。

  
  
  2006…7…16 。 想看书来

答圈友、论及诗
顾晓军言论《答圈友、论及诗》

  
  
  诗,是诗人的思考角度与表达方式:

  戴望舒,在《雨巷》中,雨巷、油纸伞、姑娘……这些意象,都凝结到彷徨、惆怅、哀怨上。

  这,就是他的诗、他的思考角度与表达方式。

  闻一多,在《死水》中,把美丽的词汇,都给了死水;最后告诉我们: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这,又是一种诗、一种思考角度与表达方式。

  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黑夜与黑色的眼睛,没有必然关系;这,便是错乱的一代。

  这,还是一种诗、一种思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