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知劲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疾风知劲草-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你在公安局工作一直表现很好,这些我们都看见的,但因为你有上述错误,局里领导经研究,认为你已不宜在公安部门工作,决定把你调离公安部门,你要等候组织的重新安排,你的党藉仍然保留,组织关系暂留在公安局内,待你新的工作安排好后,再转走关系。这是局党委顶住压力,这么处理的,你有什么意见?”这是公安局党委有意在照顾自己,张英华心里知道。因此,张英华说:“我没有意见。”局领导惋惜地说:“你工作很有能力,但上面在搞运动,揭发你的信从外地转到上海,我们不能不认真对待,我们无法保你,请你理解。英华同志,思想上不要有压力,干革命工作嘛,到哪里都一样,把手中的工作移交后,就不要来局里上班了,等待组织部门重新安排吧。”

  下午,张英华下班回到家中对费现芳说:“明天可以多睡会了,不必去上班了。”妻子感到出事了,张英华就把有人揭发他的事原原本本对费瑞芳说了。费瑞芳低头哭泣,张英华怕惊着女儿,就说:“别哭了,女儿在做作业呢。”费瑞芳问:“你知道是谁在捣你鬼?”张英华冷冷地说:“没有别人,肯定是张苗清。他自己当过土匪、贼人,却在乱咬别人,不提他了。”费瑞芳替丈夫抱不平:“你是奉命打入国民党内部,是当时华东局领导点头应允的,当时华东局那位姓谭的领导人现如今在中央里当大官,你不去找找他澄清一些事情?”张英华想得开,认为只要是为党工作,至于到哪里工作、干何种工作都是一样。他对费瑞芳说:“还找这些事干什么?比起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比起在黎明前被特务们枪杀在雨花台的那些默默无闻的烈士,我们能活着,就满足了。”费瑞芳经张英华这么劝说,心想还是丈夫说的对。张英华见费瑞芳理解自己,就说:“乘还没有安排工作之前,我想到苏北老家去看看,想为老家做些工作。”费瑞芳也支持张英华到宿迁去看一看,放松一下心情。就说:“你虽然不到公安局上班了,但还算是局里的人,你到局里请个假,说明一下,我支持你出去走一走,我和孩子你不要操心。”

  张英华回到宿迁,被安排在县工业科。张英华到县委报到,县委蔡书记说:“老上级,委屈你到县工业科和张东奎同志一起工作吧,我们还有事相求于你。”张英华乐呵呵地说:“蔡书记,我到你县工作,就是你蔡书记手底下的一个兵,有什么事尽管吩咐。”蔡书记忙说:“不敢,不敢,只是请求老上级你为家乡做些事情。”在场的张东奎就把筹建钢铁厂苦于等计划而调拨不到机器设备的事说了。张东奎汇报完,蔡书记又说:“我这芝麻官,官小言微,领着手下一班人,到处求爷爷告奶奶。东奎同志,人跑瘦了,腿跑细了,要干等计划下来,那是猴年马月了。可我们等不起,厂房已经建好了,工人已经招齐了,就等米下锅了,真急死人。”张英华见一班人急成这样,对蔡书记说:“你这县太爷要我干啥事情?”张东奎顺着蔡书记的意思,接过话说:“老上级,你在上海工作,交际多,路子广,我们想请你回上海跑跑,从上海搞些机器回来,各方面手续由我们县里去办。”县委蔡书记从理论的高度又接过话:“目前各行各业都要掀起‘大跃进’的热潮,我们宿迁县也不能落后,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张东奎和蔡书记说完,大家都等着张英华的话。张英华此次回宿迁老家,一是回老家看看,能有个好心情,再一个从内心讲,想为家乡父老办些事情。他耐心地听张东奎和县委蔡书记说完。心中想:家乡父老托我这件事,虽然办起来有些困难,但必须得想办法办到。于是就说:“把你们所要的机器设备开成单子,什么型号,何种机器设备,打成一份材料开给我,那我就去上海跑一趟……”

  张英华提包里揣着宿迁钢铁厂急需的生产设备清单及一些相关材料回到上海。上海有许多老家在苏北而在上海工作的同志,他们随军南征,随解放军南下而留在上海工作。这些人都是为革命工作多年的同志。张英华联系到他们,他们听张英华说家乡建厂急需设备,就纷纷打电话找关系。这些在上海各单位、各部门工作的同志,活动能力真强。张英华回上海半个月,就把机器设备拉回了宿迁,另个还从上海请来了老师傅。七、八辆卡车从上海拉着满车的设备和两位老师傅赶往苏北宿迁,张英华也跟车一起回来,县委蔡书记和张东奎已接听到从上海打回的长途电话,他们得到设备从上海起运的喜讯喜出望外。张东奎高兴地对县委蔡书记等一些人说:“还是老上级办事有能办,有办法。”

  运输车队开进宿迁钢铁厂厂区,全厂职工组织起来,燃放起长长的鞭炮,庆祝这喜庆的日子。宿迁钢铁厂如期开工生产,填补了宿迁没有象样的钢铁企业的空白。钢铁炼出第一炉火红的铁水,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员来到钢铁厂祝贺。蔡书记高兴地对张英华说:“老上级,你早晚要回上海去。但你只要在宿迁呆一天,就要为宿迁父老做点贡献。我们县委研究决定,任命你为宿迁钢铁厂挂职厂长。”张英华愉快地说:“拿了大半辈子枪杆子,如今要搞企业,投入社会主义建设,我接受县委任命。”

  张英华和张东奎过去在部队中,曾经是直接的上下级关系,老家又同在一个地方,相距不远,还属于同一宗族。现在张东奎是县工业科科长,张英华是挂职钢铁厂厂长,张东奎又变成了张英华的上级。人生就是这样捉弄人。张英华在宿迁是单身人生活,起居饮食多有不便。钢铁厂有职工食堂,张英华老是吃食堂,吃腻歪了,就到县委大院张东奎家串门去。两个在一起拉了拉工作和过去的往事。饭时,张东奎留老上级吃饭。张大嫂到厨房烧菜,烧菜时的香味传入张英华的鼻中,张英华不由得贪婪地吸入腹中。张东奎看出老上级的表情。张英华就说:“跟你说真话,今天来找你谈事是假,想吃夫人烧的菜是真。我口谗了,来到你这解解谗。”张英华说这话正好被端菜进来的张大嫂听到了,笑着说:“老上级如喜欢我烧的菜,那你就经常到我们家来。”张英华也笑着说:“那就有劳弟妹了。”张英华在上海是县团级待遇,虽然暂时停职,但工资待遇不变,所以张英华到东奎家吃饭,手中也不空着,今天拎瓶酒,明天带些熏烧。老战友吃饭时,在一起拉拉家长,倒也舒心。

  一个周末的晚上,张英华在东奎家中吃过饭,两个两战友饭时又喝了两盅酒,张东奎家里的收音机正播送着全国各地放出的卫星报道:这个地方亩产小麦几千斤,那个地方亩产水稻一万余斤。最离奇的一颗卫星是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的“天下第一田”亩产水稻达三万六千多斤!这个人民公社炼出钢铁多少万斤,那个县又出钢多少吨。整个国家工农业都在大放卫星,浮夸风盛行。真正在基屋工作的干部谁个心里都清楚,生产力就这么一点,社会资源就这么多,说一亩地单产几千、数万斤粮食那不是骗人吗?可全国的宣传机构上至《人民日报》下至地方各报纸开足马力宣传。某地方不放卫星就被视为落后地区,该地方主管官员就要受到批评,谁愿意戴落后帽子?于是各地方纷纷效仿,浮夸风愈演愈烈……

  张东奎把收音机的音量关小,自言自语道:“疯狂了。什么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农村已经饿死人了都无人上报。只宣传好的,不宣传坏的。真担心有一天,社会要崩溃。”张英华听张东奎发牢骚,连忙阻止:“你说这些可是反动话,不谈这些,到此为止,咱们谈些别的。”张东奎就问:“老上级,我有些事情不明。四六年底,你奉命投向国民党,到四九年四月份率部来归,前后有近三年时间,其间为党干过多少事,难道国民党特务一点未察觉吗?那段时间可是国民党反动派最疯狂的时候。”回首往事,张英华在老战友张益强面前娓娓道来:“‘淮阳纵队’从宿北颜集公开通电,投向国民党,国民党保密局即派特务进入我部,但事情很多凑巧,高天华这个人你知道吗?”张东奎问:“是不是抗战时从我方叛逃的那个高科长高天华?”张东奎问完。老上级接着说:“对,就是那个人。此人后来成了保密局的特务,正是他要抓你的,你跑了,敌人才罢休。这个特务的上司是我在徐州读书时同班的一个女同学。巧就巧在这里,如果换别的特务,我们遇到的困难还大些。我利用高天华的上司和我曾经是同学这层关系,巧妙周旋,其间虽发生一些危险,终究没出现大事。后来,国民党保密局又先后派出不少特务进入我部。但国民党的政权已日薄西山了,全国的国民党主力军相继被歼灭、打垮,兵源紧张,他们就拉拢利用我的这支部队。特务虽然对我们监视很紧,但我们仍与上级党委保持联系,且不断发展壮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部队中的地下党组织相当好,无一人叛变投敌,内部保垒敌人无法攻破。这个是我们坚持到最后的根本原因。”

  张东奎又问:“你犯错误,听说是因为没有按计划起义?”张东奎的提问触及到张英华的神经敏感处。他沉默了一会儿说:“这是我一生中难以摆脱的阴影,一失足成千古恨。当时我部奉国民*防部命令拱卫南京,南京是国民党蒋介石的首府,驻扎大批军警、宪特。长江以南也没有我军活动和接应,我感到孤军起义十分困难,我害怕我这只部队被国民党反动派联合绞杀、消灭,当然这是我个人利益在作怪,想保存实力,保存这只队伍,所以迟迟未动,没有积极响应党的指示。解放大军过江时,我那时想起义,但被国民党军数支部队裹胁南逃,我部逃至南京汤山一带时,解放军一部已攻入南京,那时起义已经晚了。起义遭到拒绝,只能算和平放下武器,所以组织上对我审查。党组织宽宏大量,只给我一个纪律处分,到上海市公安局工作至今。倒是我曾经的部下揪住我不放。我现在心里想开了,这本身就是我自己的错误造成的,谁也不怨,是我自己应该付出的代价。”

  张东奎听到这些内幕,深为老上级的遭遇同情:“在革命战争年代、在我党我军危急时刻,党内、军队内的动摇分子拖枪叛变投敌,成了可耻的叛徒。老上级你始终坚持革命信念,为革命出生入死,愈战愈勇,这是任何人也抹杀不了的。宿迁的革命斗争历史必将重重地记上你一笔。”老上级张英华说:“我们这些人,经历的艰险和困难太多,眼前的处境算不了什么。我相信党,相信人民。”

  张英华在家乡宿迁钢铁厂任挂职厂长,因为业务关系,经常出差到上第钢铁厂。上海市公安局党委也对张英华的事情感到同情,必竟是同在一起工作过的同志。关于对张英华的工作安排,上海市公安局党委多次找市委组织部门、人事部门,希望还能把张英华留在公安局内。局党委的同志到市委组织部对负责的领导说:“张英华同志留在公安局对我们很有用。此人阅历丰富,革命经验多,是一位难得的好同志。”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说:“张英华历史上有污点,不能重用,自然不能留在公安机关这些要害部门。”公安局领导多次做工作,但上级就是不同意。公安局党委一班人始终关注张英华没有忘记他。他们听有的同志反映张英华在老家宿迁挂职钢铁厂厂长,干得不错。局里一个领导灵机一动对局里的其他领导说:“张英华在我们局里工作多年,我们有责任给他谋求一分比较合适他的工作。听说他在家乡表现不错,我们就找找关系,给他安排在上海钢铁厂吧。这对他来说,工作也算对口,能衔接上去,我们良心上也能说得过去。”

  在公安局领导的关心下,张英华重新回到上海,进入上海钢铁厂工作,仍享受正团级待遇,工资不变,但工作关系、组织关系已转到上海市工业局。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张英华从公安系统调离到企业,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正常的调动,是政治上受到歧视。妻子费瑞芳再次劝张英华去北京找他过去的一些领导反映一下情况:“咱们的老领导都在北京干要职。你的情况别人不了解,老领导还能不了解吗?当初你要不来上海就留在军界,咱们不提少将军衔了,起码也得授个大校。”张英华跟妻子说:“目前,国家发生困难,我怎能好意思向党伸手要官要待遇?党已经对我很照顾了,我在企业工作得很好。”张英华仍然回绝了妻子费瑞芳向上级反映情况的要求。

  “大跃进”年代,令从那时走过来的无数中国人永生难忘。五十年代末,党中央要求全国,特别是农业战线“小社变大社”、“小集体变大集体”、“全面大跃进”其出发点是想让落后的中国一夜之间变得强大,摆脱贫困。中国共产党人的心情太急迫了。国际上,由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全面封锁中国;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社会主义苏联这位老大哥也与中国翻了脸,苏联恼怒中国不听他的话,不顺从他的摆布,中断了与中国的友好关系,撤走援华专家,并要中国政府偿还援华贷款。苏联的这笔援华贷款对当时相对贫穷的中国来说,数目是相当巨大的。一下子全要偿还,压得中国人喘不过气。中国大地上一大批国防建设工程和民用基础设施因苏联政府撤走专家而被迫停工;美苏手中掌握着原子弹,他们对尚无这种毁灭武器的中国进行核讹诈,叫嚣要毁灭中国。中国工产党人太想把中国从落后的状态一下子变得强大起来。

  在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压力下,“大跃进”这种不顾客观经济规律的行为开始在全国盛行,结果导致社会上的刮起“浮夸风”、“共产风”。各地互相攀比,吹嘘,卫星越放越大,老百姓的肚子越来越瘪。我国国内紧接着又发生大面积自然灾害,中国脆弱的经济就象一幢根基不坚实的大厦,就要轰然倒塌。内忧外患,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困难吓倒。毛泽东主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伟大号召。苏联专家撤走了,我们自己接着干;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也要还清苏联债务。中国人民不是言而无信的人,中国东北、中苏边境铁路线上,一列列偿还苏联物资的列车呼啸着开出国境。国防建设工程、大批民用基础建设设施相继上马开工。我国的国防尖端武器原子弹没有因为苏联撤走专家取走图纸而停止研究,并最终研制成功。

  一切成就的取得是全中国人民以无比巨大的代价而得来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中国广大农村,不知饿死了多少人,但中国人民走过来了,经过漫长的调整,全国经济逐渐步入好转的局面。

  在*宿迁县委召开的县、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三级干部会议上,参加会议的同志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尽管每个人的脸不算红润,还带有菜色,但精神状态和以前不大一样了。三级干部会上县委蔡书记作报告:“同志们,县委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及其它经济措施,我县经济正在摆脱困难的局面,经济上得到好转。全县人民大干快干,成绩是可喜的……”会上工业科长张东奎代表全线工业战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