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征战天下-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喊着,烧着、杀着、将人的躯体斩成碎块,将目光触及到的一切化为乌有……城墙上满是横七竖八的尸体。尸体发出令人作呕的臭气,同战场的硝烟气味混杂在一起。
    原本如同潮水般涌来的敌军,如今也如同潮水般的退去,战场出现了一片可怕的死寂,和刚才的热闹喧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过谁都清楚这只不过是这次战斗的结尾,同时也正在酝酿着即将到来的下一场激战的序幕。
    “启禀将军,所有的地道都挖好了!”
    正策马站立于城外高处督促战斗的燕耳,听见了部下飞马来报之后,顿时大笑了起来,浑然没有将刚才的失利放在心上。
    这是燕家军智囊张兆的杰作。
    由于久攻不克,张兆定计重新挖掘了二十一条地道。
    不过和上次试图挖掘地道至城中不同,这一次的地道兵分四路,完全是围绕在城墙四周而终止。各路都设置了一些用油浸过的木柱,然后准备放火烧城。
    因此,当燕耳听到报告之后,回头探询的看了一眼正面无表情的燕南天一样,获取了后者点头默许之后,便立刻下到了命令:“点火!”
    熊熊的烈火顿时在地道中燃烧了起来,没过多久便烧断了支撑的木柱,于是地道塌陷,引发了地基的动摇。
    “轰!”
    “杀啊!”
    随着一声巨响,以及随之而来的尘土飞扬,燕耳面带喜色的看见昌化城东面的城墙终于倒塌了,立刻下达了全力攻击的命令。
    一队队策马驰骋的骑兵,士气高昂的冲向城池。这几天的攻城战中,这些傲然纵横于天地南北的勇士,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除了在城外发射一些弓箭支援步兵的攻城之外,只能用无所事事来形容。
    于是,渴望建功立业,却又精力无处发泄的健儿们,异常兴奋的接受了此次的任务,呼啸着,挥舞着,驰骋着。战刀因为阳光的反射而显得格外耀眼,战鼓也被震天动地的马蹄声而掩盖。
    他们时而卧倒,时而仰躺,时而力起,又时而消失在马鞍之下,还时不时的向前方虚幻的敌人发射出弓箭,过剩的精力让他们在马背上作着各种惊险的动作,即是炫耀自己的骑术,又是对敌人的一种恫吓。
    圣龙最强的骑兵团!
    纵横天下无敌手的强大军队!
    幽燕大地最优秀、最无畏的子弟兵!
    这些光荣的称谓,激发着这些战士的英勇和斗志。
    他们毫不怀疑自己是最强大的,他们也同样毫不怀疑自己将取得胜利。
    为什么不呢?
    没有了城墙的城池,犹如失去了武器的战士,也或者如同一马平川的平原,根本就是任由骑兵所宰割的对象。
    他们要为这些天死去的战友报仇,他们要向天下人证明,他们更要在战斗中获取荣誉和财富,在搏杀中检验自己的价值。
    而这里,无疑是最理想的战场。
    可惜,他们错了。
    就在尘土飞扬过后,策马于后方观看战局的燕家军将领们纷纷色变,迫不及待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只因为——一堵丝毫不低于原先城墙的土木栅栏,无畏的迎着夕阳的余辉,傲然的横梗于英勇的骑士面前。
    在平原上所向披靡的骑兵,终究没有飞翔的翅膀,面对着高大的障碍,除了拨马掉头却别无选择。
    队形混乱了,勇士退却了。满怀的信心,一腔的热血,最终却一无所获,败兴而过,实在是大大的挫伤了战士们的斗志。
    然而,灾难远远没有过去。
    防守的一方显然没有放过这批敌人的打算。
    数千枝乌亮的箭簇,在瞬间划破了天空的宁静,一度黑压压的甚至盖过了天地的光亮,然后在优美的弧线中落了下来,无需瞄准,无需选择的摧毁着片刻前还生龙活虎的生命,丝毫都不留情面。
    与此同时,风雨军在守城这么多天以来,第一次发起了主动出击。集合了仅有的兵力,驱赶着被点燃而受惊的牛群,从隐蔽的出口杀出,在最为关键的时刻对正在调整的敌军进行了最大的冲击。
    由于冲锋的惯性,后方前进的队形和前方撤退的部队在短时间内进行了最为激烈的碰撞,而无情的箭矢和风雨军难得破天荒的衔尾追杀,更是加剧了事态的恶化。
    一个个英勇的骑士落于马下,被奔腾的马匹无情的践踏;失去主人的战马惊叫悲鸣,更增添了队伍的恐慌;最倒霉的是那些受伤的战士,挂在了马鞍上,侧着身子,在颠簸中晃荡,最终多半还是无法逃脱落于地上,在万马奔腾中尸骨无存的悲惨下场。
    别有用心的风雨军,燃烧着烈火而受惊的牛群,进一步刺激了战马的惊慌,扰乱了燕家骑兵们的整顿,束缚了他们的战斗。
    终于,号称圣龙第一骑兵军团的燕家铁骑败退了。
    在没有发挥自己战斗力,甚至根本没有战斗机会的情况下,被风雨军好整以待的攻击身不由己的败退了。
    空旷的原野上,再一次留下了上千具的尸体,还有残破的旌旗、丢弃的刀枪箭矢,以及受伤的战马和士兵。
    燕南天、张兆和燕耳相顾无言,突然发觉这场战斗绝对比预料的更为艰难,更为惨烈,更为麻烦。
    
    
   
第十章 风雨去向


     第十四集汉月计划第十章风雨去向 “妈的,终于退了!”
    赵亮用手中因为杀人太多而有些钝化的大刀,支撑着身体,大口喘着气说道。
    “好了,今天燕家军应该不会进攻了!”
    说话的是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浓眉大眼,孔武有力,显得非常坚定而有主见。只是他的武器有些奇怪,是一把又宽又厚的大剑,这在风雨军中很不常见,从身穿的军服看,是校尉的官职,只比已经升为都尉的赵亮低了一级。
    “兄弟,这次真是多亏你了!果然不愧为白起将军的得意门生!”
    年轻人的话音刚落,便看见赵亮重重的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显然极为信任这位战友的判断。
    事实上,也正如赵亮所说,如果不是这位跟随防御名将白起来到昌化秘密部署城防,然后自动请缨留下的青龙军校尉风天华,也许这座弹丸之地的小城,早就在几天前就被攻破了。
    说实话,在一开始赵亮并不是很喜欢这个年轻人。因为一看就知道,这个年轻人太过于贵族化了,一言一行虽然没有什么刻意,却明显可以看出受到过良好的家教,因此在非常平民化的风雨军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不过,实力是军营最好的语言,胜利是最好的证明。
    赵亮很快发现这个年轻的校尉有着非凡的防守天赋,一次又一次或者未雨绸缪,或者当机立断的措施,挫败了燕家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除了丢下尸体填塞城外的原野之外别无所获,让那些不可一世的幽燕铁骑从此再也不敢骄狂了。
    因此,赵亮非常佩服这个看上去和他差不多大的家伙,虽然名义上是战场的最高指挥者,实际上却把防守的重任一股脑不负责任的推给了对方,自己则更多的是起到了冲杀在前线鼓舞士气的猛将的作用。
    “赵都尉,定凉侯的病情如何了?”
    相对于赵亮的豪爽,风天华的性格却有些拘谨。不象最初跟随风雨的那批将领一样彼此的称呼虽然客气,但是却透着亲切,在风雨军夺取了凉州之后方才加入的他对赵亮的称呼,明显是带着下属对上司的那种格式化。
    “放心吧,定凉侯大人可不是一般的人物,这场战争恐怕早就是成竹于胸了!”
    赵亮以为风天华担心眼前的战局,所以重重的拍了拍这位同袍的肩膀,当下充满着崇拜的口吻滔滔不绝的讲起自己跟随风雨左右所经历的轶事。
    虽然眼下昌化城面对着如此强敌的确让人无法轻松,但是出于对风雨的敬佩和信任,让年轻的都尉丝毫没有感到太多的忧虑,相反却是满怀着乐观,当然从某种程度上也不得不承认这家伙的神经粗大。
    而另一方面,充当观众的校尉对于上司讲述的关于风雨的故事,显然也非常感兴趣,听得津津有味,并没有去煞风景的指出眼前严峻的局势。
    然而,这并不等于旁听的一方打消了心中的疑虑,这个疑虑倒不是悲观风雨军的前景,毕竟风雨军如此迅速的崛起,绝不可能就这么容易被燕南天给消灭掉,让风天华真正感到迷惑的是风雨本人。
    自从拒绝了众多将士的请求和反对,宣布自己要和昌化城共存亡之后,风雨在战场上出现的次数并不多,既没有身先士卒以振奋士气,也没有运筹帷幄来击退敌方,唯一起到的作用恐怕就是稳定己方的军心和坚定敌人进攻的决心。
    这就是名动天下的西北定凉侯吗?
    年轻的校尉从心底里予以了否定。
    正是因为风雨神奇的传说和辉煌的战绩,方才让他不远千里、跋山涉水的来到圣龙的西北,投效到了风雨军的战旗之下,如果风雨的水平仅限于此的话,自己的决定未免也太可笑了,而那些被风雨击败的敌人也未免太愚蠢了。
    更让风天华感到不安的是,风雨虽然口口声声宣称要死守昌化,但是却没有为昌化留下一门事实已经验证威力巨大的火炮,那些身经百战的将领如蒙璇、耶律明雄、尚兴也全部撤离,甚至留守的风雨军中有五成以上都是毫无经验的新兵,统军的则是毫无派系渊源、资历浅薄的都尉赵亮,而从昌化城撤出、原本说用来侧翼袭扰的风雨军真正的精锐部队,这些天也没看到有什么突出的成果,至少半点都没有减轻防守者的压力。
    这样的部署,真的是要和昌化城共存亡吗?
    而且,昌化城从军事角度看,根本没有成为主战场的能力。因为这里只不过是一个小县城,更是经历了当初庞勋围歼林仁山父子时的大摧残,虽然盖憎天驻扎之后进行了一定的修复,尚兴、蒙璇以及白起,也先后对这里的城防加以了改进,然而毕竟时间仓促,根本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
    又为什么要对这里死守不弃呢?
    相信以风雨的眼光应该不会看不出来,这样的兵力部署,这样的城池,如果没有自己主动请缨留在了昌化协助防守,恐怕用不了三天就会城破人亡吧?
    原本就有着扎实的军事指挥功底,这一年又被圣龙最著名的防御大师白起赏识指点的年轻校尉,实在忍不住产生了巨大的疑问,除非……
    风天华突然想到了一个可以解释的理由,顿时吓了一跳,不由浑身一阵寒颤,冷汗瞬时间流遍了全身。
    “你怎了,风兄!”
    看见风天华脸色很差,赵亮关切的问道。
    “噢,没什么!”
    风天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抬眼望了望远处逐渐黯淡下来的天空,又扫视了一下近处大战过后正在包扎疗伤的战士,深知自己的设想无论对与错,一旦说出来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到时候昌化城中的风雨军将士人心惶惶,这一仗不打也败了,因此是绝对都不能说出来的——为了这些几天来同生共死的战友。
    我一定要守住这座城池!
    年轻的校尉突然做出了一个非常坚决的决断,这跟风雨和燕南天的争霸无关,跟圣龙的兴衰荣辱更无关,有关的仅仅是为了不让那些曾经同袍同泽的战友的生命。
    “君不见,汉冠军,千里逐寇刻石还;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破河山陷,寇骑欺我百余载!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誓扫蛮奴不顾身!
    忍情轻断思家念,慷慨捧出报国心。
    昂然含笑赴沙场,大旗招展日无光,
    气吹太白入昂月,力挽长矢射天狼。
    ……”
    想到这里,风天华忍不住仰天长啸,唱起了这首歌来。嘹亮而雄厚的歌声,迅速在战场上传播,先是小声的跟唱,慢慢的凝聚起来,,从一个人的独唱变成了万众的齐歌,由最初的沉闷和悲凉变成了同仇敌忾的雄壮。
    “好歌啊!”
    赵亮慷慨激昂的唱毕,忍不住击掌叫好。这首战歌激荡而雄壮,引用了冠军侯、班定远这样的英雄人物来自励,鼓舞人们投身军旅振兴社稷,正符合当今天下大乱、国家潦倒,有志之士纷纷奔走力图重振河山的时局,让人情不自禁的生出无限的豪情,忍不住要驰骋在这沙场之上,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从前几天风天华第一次唱了之后,他便深深的喜欢上了这首歌。
    应该说,不仅是赵亮,所有风雨军的将士都喜欢这首雄厚有力的歌,这样的歌激荡着爱国的情操,也迸发出男儿献身报国的豪情,所以很快就在风雨军中传遍,这些时日以来,常常唱起这首歌,激励着将士们的士气。
    然而,奇怪的是这首歌似乎在圣龙从来都没有听到过,这让赵亮实在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只是曾经吃过了闭门羹,心尤未甘的都尉,只好把疑问压在了心里,却发誓一定要揭破这个谜团不可。
    不同于满脑子想着歌曲的赵亮,一曲高歌过后的风天华,渐渐的冷静了下来,默默的注视着城外连绵的敌营,心头一阵沉重。
    虽然刚才豪迈的发下了誓言,但是他清楚仅凭着城中这点兵力,是无论如何都敌挡不住燕家军二十天的,唯一的希望就只有……
    风天华苦苦的笑了一笑,虽然尚未到最后的绝望,然而他清楚这一战之后,三万风雨军将士,能够幸存的恐怕也就没有几个了。
    定凉侯啊定凉侯,难道你就是这样建立你的丰功伟绩、千秋帝国的吗?如此的代价,如此的牺牲,即便真的让你如愿以偿的踏上帝王的宝座,你的良心可安!
    年轻的校尉在内心深处向着苍穹呐喊,有些许迷茫,有些许惆怅,有些许自嘲,还有些许失望。
    ※※※
    对这场战役产生迷惑的风天华,其实并不孤独,因为很快燕家军的高层将领们也同样陷入了这个迷宫之中。
    “启禀燕帅,耶律明雄率领三万黑狼军已经强渡圣龙河,突袭了临汾;尚兴部由南、蒙璇的碧蛇军由东逼近,距离我军大约三十里地,目前阻击战十分激烈,请求支援;另有一部风雨军奇兵,绕道夏州,自圣龙河北渡,恐怕是要袭扰我军与圣京之间的联系!
    昨日,皇甫嵩和萧剑秋联合声明,要求罢战,并且以战乱动荡圣驾不宁为名,在鄂州誓师北上,宣称要进京护驾!”
    燕家军的大寨中,一名副将向燕南天通报了风雨军最近的动向。
    “智庵,你怎么看?”
    燕南天皱了皱眉,沉思片刻,方才向自己的智囊询问道。
    “很明显,风雨军这次为了救援昌化城,不惜一切代价了!”
    张兆拈了拈自己的胡须,先将肯定的结论说了出来。
    这一点的确很明显。
    黑狼军突袭临汾,既可以南下攻击昌化城外的燕家军,也可以东进威胁圣京,属于一支活棋;尚兴和蒙璇则作为正棋,呈现钳形攻击,应该是乘围攻昌化城的燕家军师劳疲乏之际救援被围困的友军;而剩下的那一支骑兵,则是飞子,用来扰乱燕家军的军心,以及与后方的联系,总体的布局和当初风雨军为了平定昌化兵变而对付燕家军时基本雷同,除了规模更大一些之外,并没有什么新招。
    变化来自于风雨军之外。皇甫嵩和萧剑秋此时出兵,一定是得到了风雨不惜血本的让步,以及希望乘此机会捞便宜,最好当然是能够重新控制圣京城,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不行也要让燕家军此战受挫,避免燕南天在中原一家独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