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也没想到,茹慧想要开个织坊,不过后来我想了想觉得也对,人要是没有个目标,挣那么多钱干什么呢?难道就只为放在木匣子里没事的时候拉出来数数吗?茹慧说要开织坊那就开吧,开了织坊后我就是梅老板了,到那时候,赚钱肯定比现在赚得更多。茹慧是个有头脑有目标的人,这一点我很喜欢。
过了有两年,茹慧对我说:“钱攒的差不多了,不过还差一些。”
我说:“那就再等一年。”
茹慧不说话,埋着头想了好一会才说:“我们想想办法吧,不能老这样等下去。”
“能想什么办法?要不找你爹借。”我说。
“那不行,我最不喜欢借人钱了。”
“你爹又不是别人。”
“我现在是你们梅家人,不是乔家的。”茹慧说,大眼睛忽闪着,很好看,像一只振翅飞翔的蝴蝶在阳光下不停地闪翅膀,闪烁着明亮的光。
于是我说:“那就不借他的了,我去找我舅舅借,他肯定有钱。”
“我们谁的也不能借。”茹慧说。
“那就只能再等一年吧。”
茹慧又不说话了,可是她的眼睛告诉我她还有话要说,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开口:“要不我们卖点东西,就有钱了。”
我说:“你看我们家有什么可卖的?”我当时只觉得茹慧这句话说得古怪,可我没往细里想,没想到茹慧说这句话的深意。
“地,我们家那么多地,种地才能赚多少钱,可是开织坊就不同了。”茹慧摇着我的胳膊说,语气一半是商量,一半是撒娇。
“那可不行,那二百亩地不能动,谁也不能动。”我说,我用的是那种不容商量的语气,立马打断了茹慧的话,这在我们婚后还是头一次,以前我对茹慧的想法就是不同意,也是细声细语地劝导,从来没像今天这么当机立断否定过。后来我补充道:“这个不是我不愿意,那二百亩地是我爷爷留下来的,我不能卖,我要是卖了,就没脸姓梅了。”
茹慧是个知书达理的女人,看我这么说,便没再说什么,扭过脸想她的事情去了。
我说:“我们都还很年轻,织坊大不了迟一年再开嘛。”
第二年秋天,梅堡遇到了多年未遇的连阴雨,绵绵秋雨一口气下了四十多天。雨停了后,人们到田里去看棉花,发现棉铃已经差不多全都腐烂了,黑乎乎地落满了田地。棉花欠收,棉花生意自然不兴隆,虽然花价比往年高了许多,可收来的棉花,和去年根本就不能比。
年终的时候,茹慧咬着牙在灯下算账,后来她气得直跺脚,算着算着把算盘都给扔了。茹慧生气地说:“今年赚的这点钱,连匹骡子都买不起。”
看来织坊今年又开不起来了。
于是我们只好把希望寄托在来年了,我和茹慧都希望下一年能够风调雨顺大丰收。
我和茹慧想,天不可能连着两年都下四十天的连阴雨吧,无论如何,今年冬天一过,一定要把织坊开起来,地不能卖,我们卖房总可以吧。
可是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谁知这一年我们的织坊还是没有开起来。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大家族 第三章(1)
1
这年春天,我们经常听人说就要打仗了,日本人已经打到了山西,不多就就要打过黄河来了。日本人的飞机常常飞过黄河来,对同州和西边的渭城一通狂轰烂炸,不少人被炸死了。飞机走后,街道上到处都是被炸飞的胳膊和腿,血淋淋地叫人看了心惊胆寒。
我去城里找我舅舅,我问他:“是不是要打仗了?”
我舅舅说:“日本人正在集结,看样子是要打仗。”
我说:“要打我们同州吗?”
我舅舅皱着眉头回答:“不好说,日本鬼子被我们挡在了山西,能不能渡过黄河还说不定。”
那段时间真是人心惶惶,大家都听说日本人杀人如麻心狠手辣,见了男人一刺刀捅死,见了女人剥了衣服就糟蹋。
再过几天我看到了镇公所的人敲着锣沿街叫喊,和他们一起的还有几个穿着军官服装的军人,我隐约记得我在我舅舅那里见过他们其中的一个。
镇公所的人说是要动员青壮年都去当兵。镇公所的人说,日本鬼子和咱们的部队在山西又干上了,这次可不是小干,而是大干,狗日的鬼子要是打赢了,弄不好他们会渡过黄河来呢,那样我们同州就保不住了,日本鬼子什么货色大家都听说过,我们可千万不能让日本人赢了呀,为了咱们的爹娘和老婆,也不能让鬼子过黄河。
镇公所的人口才好,说得大家的心里都要冒火,当时就有不少年轻人冲到前面,说:“这个兵我当了,去干他狗日的小日本。”有这几个年轻人带了头,后面接着又来了好几十个小伙子也报了名。以前镇公所的人也经常敲锣征兵,可根本就没有几个响应的人,最后他们没办法只能摊派壮丁,甚至派兵去抓年轻人,把他们强行带走,所以每逢镇公所的人征兵,有年轻小伙子的人家总是很紧张。这次有这么多人主动当兵入伍,真是出乎意料。就连小槐这小子也摩拳擦掌要去当兵,说要去干几个日本人混个连长当。老槐拼命拦着不让他去,老槐的老婆哭着说:“我就你这一个儿子,你要走了谁给咱们宋家传宗接代?”小槐争不过老槐老两口,气得一边跺脚一边哇哇叫。最后还是我去劝解小槐说:“小槐你走了我怎么办?我还有很多事情要你做呢。”小槐歪歪脑袋,没说话。小槐和我感情好,我想我的话他不会不听的。
我知道这是我舅舅的部队在征兵,既然都开始征兵了,那看来真是要打仗了。
茹慧对我说:“人家都去当兵,咱家就你是青壮男人,可你不能去当兵。”
我说:“我当然不会去当兵。”
茹慧凝望了我一会,说:“咱不能上战场,那咱就捐些钱吧。”
我想了想,说:“捐多少?”
茹慧说:“你说呢?”
我说:“我听你的。”
茹慧说:“那就捐一半吧。”
我又一次跑去找我舅舅,我舅舅一见我就说:“我们部队就要开拔去山西了。”
我吃惊地问:“真要打仗了?”
“真要打了。”我舅舅说,“这次肯定是大仗,国家危亡呀,我们要想让日本鬼子过不了黄河,就必须做好大战的准备。”我舅舅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泛出的是让我琢磨不透的神情,有担忧也有激动。
我想这既然是大战,就不光得有人,那还得有钱。于是我说:“舅舅,你们当兵的去打仗,我这做百姓的帮不上大忙。”我舅舅若有所思地看看我,等着我下面的话。我便说:“我和茹慧商量了,想捐些钱给部队。”我舅舅怎么也没料到我会说这句话,用怪怪的目光看着我,过了好一会儿才赞赏地说:“好,好。”
我把我们梅家帐上的钱拿出了一半给了我舅舅,我当时想要是日本人真打过黄河来了,就算有再多的钱也没用,他们会用刺刀捅了我,用火烧了我们的房子。与其这样我还不如把钱捐给我们中国的兵。
再过了半个月,我舅舅就带着他的部队走了,一路朝东,经漯河、渭河,然后出了潼关,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后来我听说他们去的是一个叫中条山的地方,据说那里有十几万日本兵,坦克大炮和飞机整天轰炸不息。
因为把钱捐了出去,那年的织坊我们又没开起来。不过我和茹慧都不觉得后悔,那段时间我经常往城里跑,我去城里不为别的,就是去打听消息的,我想知道我舅舅的部队在山西打了胜仗还是败仗,可是我每次得到的消息都说仗还在打,胜负未分。越是这样说我的心越是放不下。我对茹慧说:“这仗要是打败了,日本人过了黄河,我们就得背井离乡了。” 。。
大家族 第三章(2)
茹慧说:“我们往哪里跑?”
我说:“还能往哪里跑,当然是往西跑了。”我隐约记得我爷爷在世的时候说过他在西宁有个朋友,也是做棉花生意的。
茹慧却说:“要是日本人打过来了,我们哪里也不去。”
“那难道还等死不成?”我说。
茹慧很郑重地看着我,说:“到时候我们就去打日本人,我们都去当兵,梅仍,你怕死吗?”我摇了摇头。茹慧高兴地说:“不怕就好。”我又问她:“那你怕死吗?”茹慧却点了点头。
我说:“你要怕死的话,怎么去当兵打仗呢?”
茹慧说:“就算怕死我也要上,我不怕日本人。”
大约半年之后,我听人说去山西打日本鬼子的部队回来了,我一听这个消息就往同州城里跑,去的路上我一直想我舅舅可千万要活着回来。我去我舅舅以前的公馆找他,门房的卫兵已经换了,他不认识我,从门缝中探出头来问我:“你找谁?”
我说:“我找郑司令。”
那人看看我,说:“郑司令忙着那,你改天再来吧。”
听卫兵这么说,我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他这样说就证明我舅舅还没死。我对卫兵说:“我是郑司令的外甥,你让我进去吧。”
卫兵愣了一下,脸上生出意外的神色来,半信半疑地盯着我看。于是我说:“我说的是真的。”这时以前见过我好几次的那个副官恰好走了过来,我连忙隔着大门向他打招呼。副官听到我的声音,对那个卫兵挥挥手,卫兵便打开了大门,向我敬了个礼说:“你进去吧。”
我跟着副官往里走,在路上我问他:“我舅舅还在忙吧。”
副官回答说:“司令身体有点不舒服。”
副官说话的这口气让我以为我舅舅只是有点儿小病,见了面之后我才知道我舅舅在战场上受了伤,一只胳膊被炮弹炸得只剩下半截。我舅舅看我来了,说:“梅仍,你来了。”
我的眼泪差点儿流了下来。我舅舅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次挂了点花,不碍事。”我舅舅说得真轻松,小胳膊和一只手都没了还只叫挂点花。后来我问我舅舅:“我们赢了还是输了?”我舅舅叹了口气,目光从我脸上移开,然后迈向了窗外,说:“家国危矣!”
我不由自主地说道:“输了?”
我舅舅没有回答我,而是疲惫地闭上了眼睛,他的副官走过来,轻声对我说:“走吧,梅少爷。”
从副官的口里我才知道我舅舅去山西和日本鬼子大战的事情,人们把那场大战叫做中条山战役。这年四月,日本鬼子调了十几万大军向中条山发动了大扫荡,坦克和飞机呼啦啦来了黑压压一片。我舅舅当时守在一个叫望原的地方,大战前他的上司赵将军打电话给他:“郑团长,你的望原很重要,望原要是丢了,狗日的鬼子要举兵过黄河就简单得易如反掌。”
我舅舅说:“长官放心,望原在我在。”
赵将军说:“我信你的话,只是望原是中条山的心脏,万万不能失败。”
我舅舅说:“决不叫鬼子踏我望原一寸土。”
赵将军又说:“那你要是守不住怎么办?”
我舅舅说:“卑职要是守不住望原,请长官砍下我的脑袋扔进黄河!”
我舅舅带着他的兵在望原的山头和鬼子鏖战,望原山的旁边是淹底山,两山之间有一道深沟,沟底是一条宽约三十多米的河,名叫洗耳河。仗打得很惨烈,一口气打了三天四夜,鬼子攻不下来,着急得呜哩哇啦大叫。这时也真该感谢老天帮着我们中国兵,有天黄昏,中条山下突然涌来一股巨大的寒流,雨雪交加,狂风怒号,碗口粗的大树也被连根拔起。我舅舅兴奋地对他的兵吼道:“这倒春寒来得及时,老天帮我们来灭鬼子了。”然后就趁着风雪之夜,带兵猛攻鬼子,一夜间将望原周围的鬼子打得狼狈逃窜。鬼子占不到便宜,被打得拼命往回逃,我舅舅则带了兵拼命地追。鬼子看中国兵追得紧,就想办法派了兵从淹底山那边进攻了上来,赵将军便命令我舅舅停止追赶,带兵增援淹底山。
鬼子攻淹底山攻得很猛,三日之内连续发动了二十多次进攻。后来我舅舅对他手下的营长说:“鬼子来势汹汹,你马上给我抽出一百个不怕死的后生,每人发一箱手榴弹,冲下山去,收拾狗日的鬼子,这边我用炮火掩护你们。”那营长很快就挑出了一百名身强力壮的士兵,在炮火的掩护下冲下了淹底山。
大家族 第三章(3)
副官说:“我们的敢死队冲下淹底山,鬼子没挡住,撒腿就开始撤退。”
我说:“那我舅舅的胳膊?”
副官的声音低沉了下来,说:“鬼子撤退前朝着淹底山放了一通炮,当时郑司令正在阵地上观察,不小心就被炮弹炸中了。”
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原来我舅舅的胳膊是这么回事。
副官还说:“郑司令受伤后,在阵地医院住了几天,然后又转到了省城,这才算救了条命回来,可是半截胳膊却没了。”
我舅舅回来后,我们梅堡那些有后生去山西当兵的人家都来向我打听,都想问问自己的孩子怎么没回来。我们梅堡当初当兵去的总共有二十三个人,现如今一个也没回来。我问副官他们是不是没回来。副官叹了口气,说:“他们回不来了。”
我的心里“咯噔”一声。
副官接着说:“他们都是国家的好男儿,为国捐躯,死得其所。”
我闷着头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时我看到副官从怀里掏出一块东西,摊开来后我才知道那是几块银元。副官说:“这四块钱是李大希让我交给你的。”
我惊奇的说道:“李大希?你遇到李大希了?”
副官说:“是的,他要往山西去,说是要找他老婆去,可是那时候黄河边到处都是运兵船,他找不到船过河,后来他就来求我,我便让他充作民夫上船过了黄河,可是山西正在打仗,日本鬼子在到处扫荡,他还是走不过去,所以我就劝他当兵,我说你当了兵把日本鬼子赶出山西,你就能去找你老婆了,李大希听了我的,就地当了兵。”
大希打仗勇猛,当初我舅舅叫他手下的营长挑选敢死队员,大希就因为长得高达勇猛被选上了。临下山前我舅舅为敢死队员敬壮胆酒,大希就从身上掏出了那几块银元,他告诉我舅舅说:“当初梅少爷给了我五块钱,我在路上花了一块,还剩下四块,我要是活着回来了,你们再还给我,我要是死了,就请你们把这钱代我还给梅少爷,就说我谢谢他了。”
我从副官手里接过这四块钱,心里充满了说不清的滋味。
副官还说:“这次中条山战役死的人多,光你们梅堡就死了二十四个,现在正是战时,国家财政也不容易,所以抚恤费还没申请下来。”
当天我回到家,看到豌豆正在后院马厩旁洗衣服,李夏和二夏坐在她身旁玩耍。这小兄弟俩不知道为什么事正在拉扯,李夏力气大,推了二夏一把,二夏被推得仰身摔倒,却不哭,爬起来又要去抓李夏。
我朝着马厩走过去,俩孩子看见我不敢再闹,小心翼翼地站在了他们的母亲身后。豌豆站起来,把一双湿漉漉的手在围裙上擦干了,说:“少爷有什么事情吗?”
我故作镇静地说:“没有。”不过我看了看李夏和二夏,接着又说:“明天你去给两个孩子买身新衣服吧,冬天快来了。”
晚上我把大希死在了中条山战场上的事情告诉了茹慧,我自责道:“要不是我,大希怎么也不会死的,现在丢下这娘三个,真是造孽。”
茹慧伏在我肩膀上说:“这也不能怪你,要怪也只能怪天。”
我说:“我真不知道怎么开口去给豌豆说。”
茹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