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终极战争-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方烈锁紧了眉头,张小刚则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还有,Y天体的球心肯定在标准海平面上,不会有丝毫误差。”

    “问题是,地球各个点的海平面高度不一样,地球不是标准球体,而是一个接近球体的椭球体。”

    “即便如此,全球各个点的海平面也有一个平均值。”

    “这……”

    “如果我们的技术足够先进,肯定能够测量出这个标准海平面高度,可惜的是,我们没有这么先进的技术。”罗晋勇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正如同我们同样没有足够先进的技术来测量Y天体的半径误差与表面光滑度一样,地外文明用这个极为简单的办法,向我们展现了其强大的科技实力。”

    杨方烈沉默无语,张小刚也闭口不言。

    这个办法,看似简单,却凌厉无匹。科技实力上的巨大差距,足够让罗晋勇这样的科学家心灰意冷。

    “就讨论到这里吧。”杨方烈长出口气,打破了沉默。“张小刚,你那边得盯着点。”

    “没问题。”

    视频通信结束,杨方烈走到罗晋勇身边。“罗教授,我让魏龙征给你安排了房间,你去休息一会。不管怎么样,末日部队还要十多个小时才能到达阿姆斯特丹岛,现在什么也做不了。”

    罗晋勇点了点头,他也确实累了。

    此时,张小刚正在赶往美军机场。

    地震之后,美军以最快的速度修复了机场跑道。按照总参谋长会议做出的决定,迪戈加西亚依然是行星防御理事会的大本营,各国将派人替换下在地震中负伤的人员,送来所需的基本物资。

    美军的第一批运输机已经到达,中国派来的运输机也即将到达。

    因为机场上的大部分基础设施没有修复,供运输机停留的地方都没有,所以运输机在卸下人员与货物之后将立即起飞,然后在附近与美军派来的大型加油机会合,获得返程所需的燃油。

    张小刚来到机场上的时候,第一架Y—20A已经降落到跑道上。

    袁德志派来了三架运输机,送来了一百多名警卫与七十八名科研人员,还有一百多吨各类物资设备。

    为了照顾伤者,每架运输机上还有几名医务人员。

    等待撤离的人员都已到达,张小刚与他们一一打了招呼。有几名受了轻伤的警卫希望能够留下来,张小刚没有答应。

    运输机卸下货物之后,张小刚把第一批撤离人员送上了飞机。

    送走最后一名撤离人员,张小刚才把替换人员集中起来。袁德志办事的效率很高,替换人员中有七名女性科研人员,还有四名女性警卫,而且都很年轻,长得也很漂亮,完全符合张小刚提出的要求。

    接下来,张小刚带他们前往中国人员的营地,然后让留下的警卫与科研人员带他们去熟悉工作环境。

    忙完这一切,张小刚才回到安全事务联络处。

    各国都在安排替换人员,所以安全事务联络处没有那么热闹,人也少了许多,显得有点冷清。

    往常,这里绝对是整个迪戈加西亚最热闹的地方。

    十个国家的几百名情报人员在一起工作,不热闹才怪。

    张小刚没有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去了史密斯的办公室。美国的替换人员已经到达,史密斯应该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想到袁德志安排的特殊任务,张小刚就有点头大。

    虽然张小刚的才能早已得到公认,不然也没有资格成为中国特派员,但是其他国家的特派员、乃至安全事务联络处的工作人员,无一例外的都是各国最优秀的情报人员,个个都不简单。

    从他们嘴里挖出情报,比登天还难。

    只是,张小刚别无选择。

    史密斯在办公室里,正在收看网络电视台的新闻报道。

    虽然全球地震,导致所有海底电缆与海底光纤瘫痪,由撞击与地震引发的海啸使得修复海底通信线路变得困难重重,但是通信卫星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且行星防御理事会早就建立起了覆盖全球的卫星通信网络。即便通信效率远不如以往,只是通信没有中断,仍然能够收到外界消息。

    史密斯正在关注日本灾情。

    在这场大灾难中,日本是真正的重灾区。

    已经过去几个小时,超级海啸早已席卷了日本本土。此外,撞击诱发强地震,在地震过后开始喷发的火山等等灾害,已让日本变得面目全非。在最新的卫星照片上,日本本土形状发生了巨大变化。因为太平洋板块整体向北移动,导致北海道与本州岛从中部割裂,北海道已有三分之一沉到海面之下,本州岛北部地区、房总半岛、以及人口最为密集的关东地区均沉入海底。

    挂墙的大屏幕上,富士山正在大喷发,浓烟升入万米高空,赤红的岩浆如同挤出的墨汁喷到空中,几条岩浆流从火山口里涌出来。只是,富士山不再是日本的最高山峰,成了一座海面上的孤岛。

    “张……你怎么来了?”

    “情况怎么样?”张小刚很是随意,似乎这里是他的办公室。

    “非常糟糕。”史密斯把放在桌上的一包万宝路递给张小刚。“海啸到达之前,还有一些幸存者。海啸到来之后,这些幸存者全被淹没了。有一些人逃到了富士山上,也许现在还活着。”

    “这是实时报道?”张小刚谢绝了史密斯的好意,他带了香烟。

    史密斯点了点头,说道:“CNN电视台的记者从一架巡逻机上拍摄的画面。侦察卫星发现本州岛中部出现了一条断裂带,我们派了一架巡逻机过去搜集信息。如果这条断裂带持续扩大,恐怕日本将全部沉到海底。”

    “断裂带在哪?”

    史密斯从计算机里调出一张照片。

    断裂带几乎横跨了整个本州岛,从大阪湾一直延伸到仙台湾,形成了一道最宽出超过五百米的大峡谷。海水涌入后,峡谷里雾气萦绕,由此断定峡谷底部是炙热的岩浆,而且峡谷绝不限于陆地之上。

 第五十五章 展示实力(下)

    “这是最新的照片?”

    “一个小时前的,峡谷还在向两端延伸,西面已经到达四国岛,预计十二个小时之后将到达丰后水道,然后从九州岛南部穿过。根据地质学家分析,峡谷将在九州岛南面的鹿儿岛湾转为向南,沿冲绳群岛南下,从台湾岛东面大约三百公里处通过,到达菲律宾群岛北面将再次转向,一直延伸到巴布亚新几内亚岛附近。东面将沿着千岛群岛北上,在勘察加半岛东面终止。此外,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结合处也出现了地质断裂,整个西南太平洋与新西兰都是重灾区。”

    “新西兰?”

    “情况已经一目了然了,太平洋板块在撞击之后开始向北移动,而新西兰正好在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结合处。只要太平洋板块保持现在的移动速度,新西兰肯定会成为第二个日本。所幸的是,板块本身也有弹性,所以新西兰现在的情况比日本好得多,澳大利亚已经答应接受新西兰移民。”

    “日本那边呢?”

    “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一名幸存者。准确的说,我们发现了幸存者,但是无法进行救援。”

    张小刚叹了口气,似乎觉得有点惋惜。

    “怎么,你不是很痛恨日本人吗?”

    “史密斯,我们这种人,还有资格去痛恨别人吗?就算我痛恨日本人,痛恨的也是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日本人,而不是日本平民。”张小刚点上香烟,说道,“照这样发展下去,日本本土会全部沉没?”

    “不会。”

    “是吗?”

    “我找地质学家询问过,他们认为不会。”史密斯也点上了香烟,他平常很少抽烟。“日本列岛是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产生的。在这里,太平洋板块向下延伸,把亚洲板块抬升起来,也由此形成了日本列岛中央高、两侧低的地形环境。这条地质断裂带,正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分离的结果,因为失去了支撑力,日本本土位于太平洋板块上的这部分将全部沉没,像富士山这样的高大火山,最后有可能成为岛屿。日本本土位于亚欧板块上的部分,包括本州岛西部地区与九州岛北部地区不会立即沉没,甚至有可能被抬高,形成新的岛屿。”

    “抬高?”张小刚对各种学科都懂一点,只是都不精通。

    “太平洋板块断裂之后,地幔会涌上来,冷却后形成新的地壳,也就会导致亚欧板块的边缘部位上升。”

    “这些变化要多久才能完成?”

    “少则几千年,多则几十万年。不过,就算日本本土没有完全沉没,剩下的部分也会频繁发生地质灾害。”

    “这样的话,得设法救援幸存者。”

    “谁去救?”

    “这……”

    史密斯苦笑着说道,“离日本最近的就是中国与俄罗斯,普奇金已经明确表示,俄罗斯自顾不暇,无力救助日本,而你们的国家主席到现在都没有给出明确答复。334号碎片爆炸引发的灾难,已经彻底摧毁管道,随后撞击产生的地震与海啸,不但摧毁了整个马里亚纳群岛,还吞没了夏威夷群岛与阿留申群岛,连阿拉斯加州都是重灾区。现在,我国离日本最近的军事基地在西海岸地区,而之前的强地震已经让这些军事基地瘫痪,即将到达的超级海啸也让我们不得不进行全面疏散。说白了,如果让我们去日本展开救援行动,得跨过整个太平洋,而你们近在咫尺。”

    “史密斯,话可不能这么说。我国也是重灾区,而且我国需要疏散的人员,以及疏散范围比你们大得多。”

    “是啊,现在大家都是自顾不暇,谁还有心管日本人的生死呢?”

    “只是,我们总能做点什么吧。”

    “做什么?”

    “比如,警告日本的幸存者,让他们知道该前往哪里躲避灾难,让他们知道至少还有人在关心他们。”

    史密斯笑了笑,对张小刚的话不置可否。

    “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应该往日本投放一些传单。”

    “传单?”

    “基本通信设施早已损毁,只有卫星电话可以使用,你不会指望那些幸存者手里都有卫星电话吧?”

    “这……”

    “不需要太多,大概十万张就够了。让进行地质勘察的巡逻机投放,把投放地点尽量分散一点。只要有人拣到传单,消息就会传开,幸存者就知道该去什么地方,知道该如何进行自救。”

    史密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大概是认同了张小刚的说法。

    “这样吧,我去安排印制传单,你让那架巡逻机飞往我国,在返航的时候从日本本土上方经过,把传单投下去。”

    “你觉得这么做有用?”

    “有没有用,做了之后才知道,对吧?”

    “行,我马上安排。巡逻机大概三个小时后就能到达,你得尽快准备好传单。”

    “我也去做安排。”

    “张……”史密斯叫住了准备离开的张小刚,“日本人的生死存亡与你有半点关系,你为什么要帮助他们?”

    “这场灾难,已经导致数亿人丧生,难道我们还要对幸存者无动于衷吗?”

    史密斯沉默了。

    “不管怎么样,这场灾难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我们。”张小刚回头看了眼史密斯,说道,“我们是特派员,不是喋喋不休的将军。即便能力有限,能做一点有用的事情总比什么都不做好得多。”

    “这么说,你变了?”

    “你不一样吗?”

    走出史密斯的办公室,张小刚松了口气。他已经向史密斯传递了一个信息,而史密斯有没有领会,他就不知道了。

    三个小时后,那架用B77—800ER型客机改造的巡逻机降落到了北京郊外的机场上。

    这架飞机,能够在不做停留的情况下,从北京飞到纽约,是世界上航程最远的大型客机之一。

    停留两个小时后,巡逻机装满燃油与十万张赶印出来的传单起飞了。

    此时,一亿三千万日本人并没死绝,有差不多一千万幸存者。只是,这些日本人早已绝望,有的甚至不再逃难,决定留下来等死。更多的则在盲目前进,漫无目的的寻找着根本不存在的避难所。

    高山正在崩塌、平原正在升起、江河已经断流、山谷变为平地、湖泊成为山丘,哪里才是避难所?

    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告诉这些幸存者,求生的欲望驱使着他们向高处前进。

    巡逻机进入日本领空前,把飞行高度降低到一千米,然后每隔五十公里,掷出一只装有五千张传单的箱子。

    对绝望的幸存者来说,那架巡逻机无疑是天神派来的天使。

    传单的内容很简单,主要就是让幸存者前往本州岛东部或者九州岛北部,而且尽可能的聚集在一起,呆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在两天之后前往两地的沿海地区,等待有可能到来的救援。虽然没有提到救援在什么时候到来,也没有提到救援方式,但是对绝望的日本幸存者来说,这些传单就是救命稻草。

    当得到传单的幸存者朝一个方向前进,很快就吸引了那些没有拿到传单的幸存者,形成了滚滚人流。

    等待救援的同时,日本人必须进行自救。

    在日本投撒传单,为总参谋长会议提供了一个新的讨论话题。

    休息结束后,斯塔克率先提出,行星防御理事会的各个成员国有义务对那些在灾难中丧失了自救能力的国家提供援助。为此,斯塔克还着重提到,澳大利亚已经答应收留新西兰移民。

    对斯塔克的提议,另外九位总参谋长没有表示反对。

    接下来,重点讨论的就是日本。

    虽然有的国家的受灾情况比日本还要严重,比如太平洋上的岛国,有的已经被超级海啸彻底吞没,但是日本曾经是行星防御理事会成员国,现在还是观察员,为行星防御理事会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强调日本灾情的严重性,斯塔克把山下朋助请了出来。

    这家伙,一直留在迪戈加西亚,之前被剥夺了特派员的资格,跟日本警卫人员被美军关押在营地里。

    在总参谋长会议上,山下朋助几乎是声泪俱下,请求行星防御理事会的十个成员国救助日本的幸存者。为此,他甚至提出,在灾难之后,日本将放弃一切国家主权,成为一个不具备国家身份的国际社会成员。

    可惜的是,山下朋助的眼泪没能感动十位总参谋长。

    别的不说,斯塔克就非常委婉的提到,美国离日本太远,而且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基地全被超级海啸摧毁,在太平洋上的舰船不是沉没就是搁浅,因此就算美国想要救助日本幸存者,也是有心无力。

    谢尔盖耶夫做得更绝,根本就没有搭理山下朋助。

    至于其他几个成员国,加拿大的情况与美国相似,澳大利亚在全力救助新西兰,几个欧洲国家与以色列又离得太远。

    这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杨方烈身上。

    山下朋助也把希望寄托在了杨方烈身上。

    张小刚早就看了出来,只要杨方烈肯答应出手救助日本幸存者,山下朋助就算变牛变马为杨方烈效力,也是在所不辞。

    杨方烈会答应吗?

 第五十六章 苦苦哀求(上)

    杨方烈轻咳两声,几名与身边人员低声交谈的总参谋长立即安静了下来。

    “我国也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