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女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女匪-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目睹着那如狼似虎朝自己冲过来的蛮兵,龙子俊手掌攥了攥,真正的比拼,终于来临了。

    “盾甲兵在前支起防御,弓箭手准备放箭”

    到目前为止,唐人们的武器,箭矢全部都是靠缴获蛮族人的为主。尤其是箭矢的数量更是为数不多,所以方才当蛮族骑兵闯进他们所挖的“坑圈”时,为了节省箭矢的使用龙子俊就下令弓箭手退后。不过,这一次朝着他们冲来的可是主力,胜负再此一搏,箭矢也没有了节省的必要,所以待得蛮族士兵冲进箭矢的攻击范围时,一支支箭矢,蕴含着最大的劲力,便无情的朝着蛮族大兵射了过去。

    “嗖嗖嗖。”

    尽管有着手持盾牌的士兵在前防御,但还是有许多蛮兵中箭。就在这时,奥茨也得到了骑兵失败的消息。他的双眼渐渐地红了,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还是头回受这等窝囊气。要知道自己的对手可是一支刚刚兴起的农民起义军,武器,装备,管理,经验甚至各个方面都是不比自己。若是这一仗也不打赢,回头那还不得被人笑话死?

    奥茨一向狂傲自大,现在又见得事态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料,更是心头冒火。当下,他就不顾一切的领着士兵朝前冲去。自己的军队可是训练有素的军队,就算你之前耍些小心眼,使些小计谋,可终究还是免不了徒手作战,想必那个时候,蛮族的优劣一下子就能凸现出来。

    “弓箭手退后,长矛兵配合盾甲兵的作战。亲兵压后”

    亲兵可是起义军作战力最强的一支队伍,也是龙子俊一直攥在手里的一直王牌。这些人大都使枪使剑,所以擅长近身搏击。利用盾甲兵和长矛兵先阻挡敌人的攻势,随后亲兵在压上,如此一来也就避免了敌人在长矛武器上对亲兵的伤害。

    “骑兵准备,绕着侧翼潜到敌军两侧,对蛮军给予侧面的打击。”

    在下答完最后的一条命令后,龙子俊也拔出来腰间的佩刀站在队伍正中间,这一刻队伍中所有的人都得到了调遣,而他作为一支队伍中真正意义上的主帅,更要起到一个带头作用。

    “杀”

    蛮兵们总算是冲了过来,两军正真意义上的主力上对拼,总算是开始了。

    蛮族人的作战力是很强,很多盾牌兵几个碰撞期间就负伤累累。但是即便是前头的盾甲兵倒下了,后续的长矛兵又顺势顶上。长矛兵倒下了,后面手持刀刃长剑的亲兵又抵挡而上。亲兵的作战是很灵活的,他们或搭配着击杀敌人,又或者是拿起已亡盾甲兵的盾牌,在前头组成了一睹坚硬的围墙。让得蛮族大军的攻势削弱了很多。

    战争还在继续,唐人虽然伤亡很大,可是蛮族人的情况也好不了哪里去,奥茨不明白,以往在他印象中懦弱不堪的沈唐百姓怎么回应这么大的作战力,看着一个个在以往战役中以一当十的蛮兵接二连三的沦为了这支军队的刀下鬼,奥茨只感觉到血脉喷张,一股闷气憋在肚子中喘息不过来。

    “冲啊”

    这时龙大率领的八百名唐人骑兵总算是沿着他们之前所挖的坑的两侧,绕行到了蛮兵们的两翼,借着马匹的冲势力,这支骑兵很快把两侧蛮军的防守给推散了。

    两翼的阵型大乱,龙大率领一干兄弟趁机攻击蛮军内部,顿时间,蛮族的阵型大乱。

    蛮族的阵型一乱,前线战队一直处于防守状态的唐兵们也纷纷开始反击,之前处于进攻优势的蛮兵们纷纷溃败,因为阵形大乱,前头的蛮兵被斩杀后,后续的士兵没有马上的替补上来,唐人们趁机冲了上去,战场的局面顿时就鲜明了。

    “将军,咱们快撤吧,在这样下去,我们会全军覆灭的”

    胜败优劣显而易见,蛮族就有一名一直动摇的官将朝奥茨进言撤退。奥茨二话没说,拔起刀一把结果了这名想要撤退的军官的性命。两军交战,士气最为重要,这仗还刚刚开始就进言撤退,如此一来蛮兵的士气何来。

    奥茨收回长刀,这名将官的鲜血还顺着奥茨的刀刃一滴滴的滴下。他冷眼盯着身旁的一干将领,从现在起谁在想撤兵,老子就先杀了他。

    “嗖。呲!”

    奥茨刚刚说完话,前方一支无情的箭矢准确的射在了他的脑袋上。远处,龙子俊把箭矢丢在一边:“好几次都没有下手成功,现在可让我逮到了机会了”

    奥茨一死,蛮族人顿时就溃不成军了,这个时候哪还想到怎么御敌?能保住命就已经很不错了。这种想法一生起,蛮族中的一些小官将,甚至都开始率先撒腿跑起来。

    这些人带头一跑,蛮族士兵就更是愈发的混乱。龙子俊可不会给他们逃生的机会,立即下令火速追击。于是,起义军把盾牌仍在一边,拿着武器就对蛮人一通狂追而去。龙大的骑兵队这会儿也充分发挥了追击的作用。

    看着身边的一个个士兵全都一脸兴奋的朝着蛮军追赶而去,龙子俊站在原地,却是呆愣了半晌。这一仗,我们赢了?

    没错,我们赢了!

    一天以后,奥茨失败的消息就传到了前方的战场。

    前线的乌干还是满脸的春风得意,与沈唐军队的作战眼看着也快进入到了后期,只要在这样进攻下去,不出三天,沈唐的防线必然就会防守不住,到时候一路高歌,占据皇城,吞并沈唐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儿了。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有将兵来报奥茨全军覆灭的消息

第三百零八章 奸细

    沈唐的防守眼看着就能攻破,但是在这个时候偏偏又得知了后院起火的消息。乌干懊恼之下,又集结了一些将领讨论此事。为了吞并沈唐,他可是几乎是倾尽了全国之力,如果要不能做出点成就去给蛮国人看看,他这个做大王的还如何让他的臣民臣服?

    所以接下来的战略部署乌干也不可以一意孤行了,从奥茨的失败可以得出,这支新生的起义军的作战能力显然要超出他的预料,从某些角度上来看,这拨人恐怕要比正规的唐军更凶险。

    奥茨这次也不敢再小看这支军队了,可是现如今蛮族大军就处在战败唐军的节骨眼上,进一步就可以战败唐军。不过这么一来,身后的这些起义军也很有可能会在他的后背捅刀子,可是如果要是撇开唐军,专心的应对这支起义军的话,一是乌干有些不舍,毕竟耗费了这么多的心血走到了这一步,眼看着就可以攻打进去,半途而废让他如何甘心?第二就是乌干放心不下唐军,万一自己掉头南下,前去攻打这支新兴的起义军的话,一直龟缩在城中的唐军万一朝自己出兵,他们再一联合,到时候蛮族可就是前后受敌。到时候,别说是占领沈唐了,恐怕就连自己都会命丧此处。

    所以对于蛮族人来讲,接下来的战略布局至关重要。乌干一个人不敢轻易拿下主意,就召开会议征集大家的意见。

    大堂中,一干蛮族将领皆有些沉闷,显然奥茨的失败是蛮族一个不小的损失。在精神上也给了蛮族人一些沉重的打击。

    “大王,沈唐的士兵很快就防守不住了,后院虽然起火,但是短时间内恐怕也烧不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倒不如一鼓作气北上占了皇城再说。到时候在去对付这支新兴的起义军。”厅堂中一位官员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在他的观念里,还是把沈唐王朝作为自己的头号敌人。

    这人的话语刚落。就有一人站出来反对:“大王,此举万万不可。我们一直以来就小瞧这支起义队伍。现在绝不可以在小瞧他了。奥茨将军临走时拥兵三万,其中骑兵还占三千。据我所知,这只队伍的军队数量也是三万于人,骑兵数量不到一千。虽然在数量上这两支军队是骑虎相当,可是略一推敲,就会发现我们蛮族人占有很大的优势,更何况这支军队各方各面还不够成熟。但是就是拥有这么大的优势。可是奥茨将军还是失败了,三万大军仅仅逃回来几百余人。大王,有如此强劲的能力,如果在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任其发展得话,那时恐怕就算我们攻进了皇城。相信很快就会被这些人给夺去。大王,请你慎重考虑啊”

    乌干沉吟片刻,两位将官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观点,两人说的也很有道理。乌干本人也是倾向于后一种观点。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不过我担心的是如果我派遣主力军队,专心的去对付后院里那支新生的起义军的话,万一沈唐这边趁机在在我们背后打击我们,到时候,这两只军队联合起来。同仇敌忾共同对付我们,到时候,情况就糟了”乌干沉思了片刻,郑重道。

    乌干话语刚落,满堂的将官就纷纷锁眉思忖起来了。他们已经有把重心放置在那伙新兴的起义军身上的打算,可是另一边,沈唐这边又的确不得不防。

    “父亲,我们和不朝沈唐朝廷卖个好,安抚住沈唐这边的大军,然后我们再去对付南面的那群起义军。”就在厅堂中的官员都苦苦四村对策的时候,乌干的大儿子乌索适时的开口了。

    乌索一向足智多谋,二十岁年纪的他的思想有时候会比一个成年人还要老道。

    乌干微微一愣,把目光放在乌索的身上,疑惑的问道:“乌索啊,你说要向沈唐朝廷卖个好,安抚住他们。这该怎么安抚?”

    “父亲,你难道忘了就在前些时日,沈唐王朝还专门派遣官员来向我们求和。现在我们为什么不朝他们提出求和呢?”乌索眉头一扬,那张年轻的脸就浮现出一抹自信的风采。

    “求和?”

    乌索的声音落下,原本沉闷安静的厅堂顿时又热闹了起来。有些将官更是当场摇摇头,否认了乌索的想法。

    “求和,怎么可能?”

    “我们已经正式对沈唐开战争了,现在沈唐的朝中全廷上下已经知道我们没有求和的意思了。现在我们是遇到了困难,这个时候求和,沈唐人又怎么肯答应?”

    “就是,就是。我么前后遇敌,沈唐这时候不趁机朝我们出兵就好了,又怎么会同意我们的求和呢?”

    面对着满堂的质疑,就连乌干也是微微摇头,沈唐皇帝又不笨,在我们处于下风的时后,他又怎么会答应求和。

    “乌索啊,你的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恐怕不太可能,还是

    “父皇,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看着就连乌干也不同意自己的见解,乌索连忙为自己辩解:“据我所知,现如今的沈唐朝中是一片恐慌。据说就连皇城里面的老百姓都时刻担惊受怕。父皇,你想想,如果一个朝廷的老百姓对他们的前线的将兵十分自信的话,又何必会有这么一层担心?而且现如今的沈唐王朝,是掌握在一个孩子的手里。小孩子,往往最怕吓的。不然的话,之前他们也不会如此委屈求全的来与我们商议求和。”

    “而且父亲,南部这支起义军势力正在壮大,如今他们肯定是不愿意臣服于沈唐王朝的,我相信就连沈唐朝廷也不希望这股势力过于强大,不然的话那可就是宣兵夺主。相信就连沈唐的小皇帝也不愿意见到这一幕。权衡利弊,我相信他们肯定也会朝着我们卖好,答应我们的求和的。因为毕竟从一开始他们就不愿意与我们作战,而且求和也是他们率先提出来的。”

    乌干听儿子这么一说,似乎还真的是那么一回事儿。可是,操作起来能真的会像说的这么顺利吗?

    “父亲,行与不行,我们为什么不能试一试呢?反正对我们来说也不损失什么。相反,一旦沈唐皇帝接受了咱们的请求。那我们就可以无忧无虑的去对付那群起义军了。到时候剿灭了他们后,我们倒时候在来个翻脸不认人!”乌索的眼中闪烁出几点精芒。

    这时,厅堂中有一名赞同乌索观点的官员站出来说道:“大王,乌索王子说的有那么几分道理。我们让使者把我们的意思传达给沈唐朝廷,如果对方不同意议和,我们就能得知他们对此的态度,剿灭起义军的时候,我们就得防着沈唐的军队。可是万一他们答应了议和。那这可就太好了。沈唐人重冲诺,一旦答应求和就绝对不会对我们出兵的。到时候,我们就按照乌索王子这么说的去做就对了。”

    厅堂中的其它官将这时也没有什么话说的,大家都一致认为这个主意可以一试。乌干沉吟片刻,猛的一拍桌子:“好,既然这样,那就照着乌索说的去做。”

    汶州作为蛮族与沈唐交战的前线,也是沈唐王朝的最后一道防线。

    汶州的周围三面环山,所以只要蛮族妄想攻入皇城,就必须要经过此处。所以这里基本上聚集了沈唐王朝的一切可以调动的军队。就连大将刘丹青也被调遣而来,驻守此处。

    短短半个月时间,蛮族士兵就汶州的城池展开了疯狂的进攻。虽然城里的一干将领在刘丹青的带领下尚能抵挡的住,可是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沈唐的军队已经弹尽枯竭了,在抵挡蛮族人的同时,沈唐的兵将也伤亡很大。如果在继续这么下去,蛮族人进攻进来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大将军刘丹青每次都因为这事愁眉苦脸,他也已经好几天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了。

    可是就在大家担惊受怕,生怕守城的兵将一不注意让的蛮族人攻进了城里,从而导致国土沦陷的结果之时,一连好几天,城下驻扎的蛮族竟然没有像往常那样大举进攻,一连几天都是安稳的很。

    “反常即为妖,传令下去,全体士兵严守以待,千万不能放松警惕。”对于蛮族人的做法,就连经验丰富的刘丹青也把捏不住,他还以为这是蛮族人专门来迷惑他们放松警惕的,故下达了这么一条军令。

    又过了两日,楼下的蛮族人还未动静。后来某一天蛮兵们竟然无缘无故的撤退了,这让原本就很不理解的刘丹青更是一头雾水。

    某一天,刘丹青正站在城楼上朝下探望,有兵前来朝他报告,说有两名武艺高强的青年想来投兵。

    “哦?”刘丹青狐疑的瞥了一眼那名朝他报告的士兵,喝声道:“你快去去把这两个人给我捆起来。战时紧迫,我们一直处于下风,这回怎么会有人来投奔我们。这个时候来参军,他们不是奸细又会是什么?”

第三百零九章 小七和津儿

    刘丹青这些天来一直都对城外蛮族人的做法有些不解,懊恼不解的他这些时日来难免神经比较紧绷,况且按照常理来讲不应该有人过来投兵,所以一听将士来报,刘丹青自然而然的就把那他们当成了奸细。

    “正好这些蛮族人的行为有些古怪,没准可以从这两名奸细身上拷问出什么。”刘丹青婆娑着下巴,暗暗的道。

    不一会儿,在一群士兵的押解下,就有两名被绳子捆成跟粽子似的年轻人被押了过来。不过等到看清那两人的脸颊,刘丹青顿时目瞪口呆。

    “爹爹,人家大老远的跑来投奔你,你就算是不好好的招待我们一下,封个一官半职的。你也别把咱们捆起来啊”看着周围押解自己的官兵拿着兵器谨慎的对着自己和小七,刘津儿懊恼的叹了口气,朝着站立在自己身前的阿爹抱怨。

    刘津儿话语一出,旁边那些将兵顿时就傻眼了。这少年怎么会喊大将军爹爹?莫不成还真的是他的儿子?

    “大将军,你看这”

    这些将兵们纷纷朝着大将军投以询问的目光。

    “快快。快上去去松绑。他们不是奸细”刘丹青稍整之下赶忙命令道。自家的孩子又怎么会是奸细呢,想到之前自信满满的决定,刘丹青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