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精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精英-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信息超级精英:思想的权力(2)
脸谱网一炮而红。它的消息通过手机、即时传讯、邮件,甚至口头传播出去。几天工夫,人人都知道了,几个星期之后,几乎每个哈佛学生都成为它的会员。
  “起初人们难以确认它到底有多大吸引力,但是它显然能让人上瘾。首先,在网络上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身份并把它传到世界各地是件令人激动的事,用你想用的任何方法介绍自己是件令人满足的事。以这种方式,脸谱网提供了给自己做广告的场所,但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别人——甚至你不认识的人——的信息。你可以找到和你有共同的音乐爱好的同班同学或者和你是老乡的同班同学。你可以跟踪谁是谁的朋友,谁和谁在约会。它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盯梢’世界。也许最重要的是,当你不想工作的时候,它能给你点事儿做做。总之,脸谱网一夜成名,成为哈佛学生日常社交生活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同学们不知不觉地开始在网上沉迷,一上就是好几个小时,取代了生活中的真正互动。”
  这还只是开始,只是脸谱网成为互联网上交易最多、价值最高的网址之一的现象的初次闪烁。截至2007年,脸谱网在全世界有5000万会员,而且每天还有20万人登录成为它的会员。在Alexa统计的访问率最高的网址中,脸谱网列为全球第十五位,微软在购买这家企业的股票时,把公司的价值定为150亿美元。扎克伯格后来从哈佛大学退学,专心经营他蓬勃发展的知识产品,还拥有了50亿美元的财富。这对一个23岁的年轻人来说确实很不错。
  脸谱网的一炮而红是不是使扎克伯格成为超级精英的原因?是。按照我们的定义,脸谱网使他成为一名超级精英。事实上,没有哪个领域能像互联网行业那样,能够近距离地观察超级精英的新成员。我们看到奇客①的崛起,认为这些人与众不同——但是真的不同吗?这些新技术精英和他们的超级精英兄弟有何不同?他们的教育背景差别很小。信息革命的开拓者中曾在斯坦福大学读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有:雅虎的创始人、微软的首席执行官、谷歌的创始人、英特尔的创始人、网络DVD租赁公司奈飞的创始人、惠普的创始人、YouTube的创始人之一、太阳微系统的创始人之一、思科公司的创始人和美国网讯的创始人。曾在哈佛念书的人有:微软的创始人、脸谱网的创始人、太阳微系统的创始人之一兼董事长、维亚康姆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有: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的创始人之一、高通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莲花公司创始人、搜信公司的创始人、3创始人、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这里当然只列出了一部分名单。
  当然,还有许多互联网的开拓者上了别的学校。但要强调的是,这些精英的出身与其他精英差不多。他们像是从一棵精英树上掉下来的苹果,散落在树的附近。另外,在许多情况下,一旦他们开始实现自己的构想,校友的关系有助于他们寻求资金来源,建立人脉,这些资金来源成为扩大新事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之后,当这些公司成长、上市,或者出售时,这些新富起来的精英和华尔街的精英们产生联系,成为达沃斯论坛、太阳谷艾伦公司年会、技术娱乐暨设计会议等地方的核心成员。其中许多人为谋求商业利益和支持观点相同的候选人,开始使用他们赚的钱换得政治影响。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信息超级精英:思想的权力(3)
这个模式在各国通用。虽然偶有新思想产生新风潮,打破模式,并引起轰动。但是,信息时代的大部分精英还是跟着其他精英的老路走,沿用他们的模式。信息时代的精英甚至会显露出那种好高骛远,造成了靠残酷剥削致富的资本家时代的那种强烈反冲力。如起诉微软、甲骨文及其他公司的反托拉斯案;对苹果计算机公司股票期权回溯的调查;对中国政府和雅虎、谷歌、微软之间的审查交易的国会听证会;唱片公司起诉博闻网和卡扎网等在线文件共享网;电视台控告YouTube网站。这些冲突不仅发生在美国。在中国,互联网也受到大力反对;在亚洲和欧洲,一些互联网巨子受到审判,被定罪;许多原本看似合理的投资交易和做法,随着市场的下滑,却露出破绽,有些根本就是欺诈和骗局。
  在这些故事中,最有戏剧性的是堀江贵文的兴衰。堀江贵文30多岁,曾追寻着互联网亿万富翁最佳的轨道创业。贵文建立了一个社交网站,取名活力门,并使它发展成日本网络公司的领头羊。他学习美国的创业模式,甚至模仿盖茨、扎克伯格和其他大学辍学精英,为了追求他的理想,离开了日本最高学府——东京大学。贵文在管理他的活力门网站时采取的激进的商业策略,震惊了稳重的日本企业界—— 一个已经对他的摇滚明星式生活方式和他屡屡对现状不尊重的表现感到不满的企业界。进入业界才两年,他就被控财务申报不实,操纵股市非法获利总计4000万美元。他在2007年受审,被判处3年6个月的有期徒刑。他的净资产曾经超过10亿美元,如今已经掉到微不足道的1亿美元左右。
  然而,贵文并没有气馁。他辩解说,企业界反对他,部分原因是他试图收购一个棒球队和规模庞大的富士产经通信集团的部分股份。“认为我最咄咄逼人的那些人都是些在旧制度下有利可图的中层经理——那些四五十岁的人。”他在2007年年初对《纽约时报》说,“那些人已经在他们的公司里投资几十年……他们不愿意看到一直相信和守护的世界分崩离析,不愿意在自己辛苦了二三十年之后还没有享受到它的好处,世界就分崩离析。他们会让这个废物彻底粉碎?”许多人指出,对贵文的判刑不仅格外地严重,而且体现了已经缠着日本大公司多年的根深蒂固、问题重重的会计制度的虚伪,这个制度因贵文的一些小过错而重罚他。再加上媒体对他的案件进行了大量夸张的报道,已经使许多人有些相信贵文所说的他搅乱了日本僵硬的制度。
  贵文直指超级精英阴暗的一面,他们不是受恶毒的计划驱动,而是受无节制的、无思想的自我利益的驱动。我曾经注意到,一家大型技术公司的高管曾厚颜无耻地说,他们想要得到中国的市场份额,并且如果可能,愿意出售他们的互联网专业知识——帮助提高中国审查网站的能力——以换取市场份额。这是一家大公司,他们完全清楚他们这一决定的后果。这个问题没有灰*域。他们是在故意跨越一条亮线。
  新技术公司为了继续获得增长,作出了其他妥协,遇到了文化冲击,他们在被迫回应股东们更多的要求,而不是自己的专业领域。信息时代众所周知的一个故事是,创业阶段的企业家终究要下台,以便“职业经理人”把公司带到“新阶段”。由于公司的资本主要集中在上文提到过的少数几家金融机构里(投资银行、私募股权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人们可以看到技术“革命”如何静悄悄地落在现有的权力精英手里。

信息超级精英:思想的权力(4)
一位杰出的互联网精英在和我谈起新旧精英之间的紧张关系时,变得沮丧和小心谨慎。他曾经面临把他的公司文化融入一个老牌大企业文化的挑战,一项使“旧媒介”的成员能够被“新媒介”的思想所改造,并且激发企业结合之后再创新的政策。(不过,这类结合有很多一直不稳固,有点像是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的企业版。)这位互联网精英沉思了一会儿,说:“这很自然。也许,我们应该更好地了解这项政策。它虽然充满挑战,但也是取得进步的方法,对吗?”他似乎在暗示,旧的必然会迁就新的,他们会试图互相改变,就像大气层的冷锋遇到暖锋,雷暴也许跟随而来一样。
  处于新旧精英分界线上的鲍勃?赖特在媒介行业已经纵横多年。我曾在纽约洛克菲勒广场30号他的办公室里见过他。从1986年到2007年年初,他一直在这里管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在高层经理流动频繁的媒体行业,赖特却能屹立不倒,主要是因为他把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从一个单一的电视网建设成一个综合性的媒体集团。(在他的领导下,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环球包括了电视网、环球影城、多家有线电视和国际控股公司,诸如西班牙语电视网特莱蒙多公司和各种新媒体。)虽然他现在已交出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控制权,他仍然是通用电气公司的一名副董事长。赖特60多岁,平易近人,言谈随和,是一位专业的律师,也是全球传媒业的*之一。
  然而,当谈到新媒体时,他似乎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了。显然,他和同行们知道传媒行业的一切都在变化,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他们的行业模式是什么。这一点非常特别,尽管互联网出现了近20年,而这些人又是处于产业顶尖位置上的优秀人才,从赖特的办公室甚至可以看到城市中各种眼花缭乱的景色,但他们的视野仍然非常有限。“比如我们,一年大概拍16~20部大片,另外再加10部小成本片,总共25~30部片子,然后送到日本。但是作为世界上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也只能播放这些片子里的四五部。”赖特告诉我,“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容量是无限的,但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互联网也是不受约束的。所以,如果将事情一分为二来看,网络潜力无穷,接触范围可以扩大到前所未有的地步……我们只须了解如何融入网络的沟通方式……我刚进公司的时候,大家的问题是,广播能否幸存下来?报纸能否幸存下来?杂志能否幸存下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既能也不能。我们的主要收入来自有线电视网,而不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我们的电影仍然很赚钱,因为有很多方法可以发行它们,范围遍及世界各地,电视也能助电影发行一臂之力。广播业仍然是一个很好的产业,但是已经不如过去,而且会越来越困难。但是每一个身处传统媒体界的人必须承认,我们正在涉及的计划非常复杂。”
  帕梅拉?托马斯?鄄格雷厄姆毕业于哈佛大学,曾在麦肯锡公司担任顾问,在业余时间写侦探小说。她和赖特共事多年,期间担任财经电视网CNBC的首席执行官。后来,在她担任丽资克莱本时装集团总裁期间,她也看到了新媒体带来的挑战,特别是新媒体影响了她最熟悉的新闻行业。她在纽约服装区的办公室里对我说:“一般来说,过去的精英阶层一直相当谨慎,相当友好,其中有些人是媒体和新闻机构的所有权人。但是由于博客的崛起和新闻行业的*化,像现在这样,这些精英阶层受到新成员的渗透,他们碰巧既有时间,又有资源去试图连接所有这些网络结点。所以,有趣的是,某些领域的层级正在倒转,特别是新闻行业。”
  新媒体精英不仅改变了主流新闻机构,他们还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个行业。比如,7天24小时的连轴播报,博客世界的新闻每秒钟都在更新,这使速度和时效成为新闻报道更重视的事情。广播电视公司必须以最快的时间核对稿件和来源,使新闻具有竞争力。这给新闻业带来了挑战。如同托马斯?鄄格雷厄姆所说:“我在CNBC试图倡导的理念是,作为新闻机构,你必须能够作出正确判断。有时候,记者的兴趣和消息来源的兴趣明显有分歧,这时候,你必须牢记自己是记者。”
  这个尺度不太好把握。在CNBC之类的机构里,这一直是一大挑战。CNBC原本就在现场报道、集中的股票报道里领导着一场革命。在这里,即时新闻报道和即时市场交易之间的关系已经使记者和他们报道的领域之间产生了一种新的共生现象。市场的涨跌会受到新闻报道的影响。重要的媒体人能够呼风唤雨。托马斯?鄄格雷厄姆说:“还有人以CNBC对市场的影响为主题写博士论文。这是真的,我是说媒体报道在某些节目中仍有相当的重要性。我想说,玛丽亚?巴蒂洛莫和杰姆?克拉默实际上是,我认为,有影响的人,因为他们两人都非常深入,随时掌握着市场动向。”
  一位曾在政府高层任职40多年的美国官员曾听取过一个技术专家小组的汇报。与会成员中包括谷歌的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易趣网首席执行官梅格?惠特曼、当时的雅虎首席执行官特里?塞梅尔、电子商务公司首席执行官巴里?迪勒和维基百科的创始人杰米?威尔士。“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小组。他们在谈论这些技术,每个人都积极地参与。虽然他们都不是技术的发明人,但我认为这并不重要。他们是运用这些技术的公司高层。人类的新时代是由某个没有女孩子追的书呆子在他车库里的发明创造的。
  “问题是,”这位官员问,“新媒体会产生什么样的政治影响?是好还是坏?在这一点上,与会专家的意见出现分歧。埃里克?施密特说信息传播总归是好的,他还为谷歌取消一笔和中国的交易这个特别重要的决定辩护。他的理由是:尽管有2%或3%的内容被屏蔽,谷歌世界信息中的97%或98%仍然可以被中国网民得到。小组里的其他人笑他言不由衷。而他坚持自己的立场,但是有人说:‘你错啦。这可能会是一股邪恶的力量。现代的戈培尔①们正潜伏在某个地方利用它。’”
  

怎样成为一名超级精英:杜撰、现实和成功的精神病理学(1)
什么时候石匠就是石匠
  据称,世界上最古老的秘密社团共济会对阴谋理论者的吸引就像飞蛾对火焰一样。多少年来,共济会被控宣传异教和神秘主义,崇拜撒旦,还被指责到处煽动革命,从佛朗哥统治下的西班牙到纳粹德国,到苏联,到共产主义恐慌时期的美国。近来,对共济会的批评集中在大权在握的成员如何在幕后发挥影响。媒体对此的描绘也很夸张,如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电影《国家宝藏》,在这部电影里,凯奇在共济会会员的保护下寻找传奇般的宝藏;或《可能成为国王的人》,在这部电影里,一个共济会会员(由肖恩?康纳利扮演)继承了一个王国,因为他佩戴了与亚历山大大帝有关的共济会信物,亚历山大大帝本人就是共济会会员。
  这个国际性组织最初于18世纪早期在伦敦成立。但是它的创建宗旨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50年建造的所罗门圣殿,甚至更早到希腊和埃及。共济会在英格兰的创始人真的就是石匠。多年来,石匠因拥有建造天主教教堂、基督教教堂、宫殿和其他权力象征物所需的独一无二的技能而备受尊敬。虽然不是宗教组织,但是共济会要求它的会员相信有神论——不管他们选择什么形式——因为《圣经》和其中的原理对共济会的“宗教哲学体系”非常重要。共济会会员有一套秘密的暗语和手势进行互相确认,并且在秘密会议期间举行神秘仪式。共济会有四大美德——坚韧、谨慎、节欲和公正;七大人文艺术学科——几何(共济会许多符号上的G就代表几何)、算术、修辞学、逻辑、语法、音乐和天文学。共济会符号还能在华盛顿的布局和街道规划(倒三角形),五角大楼的设计以及其他联邦政府大楼(五角星形)中看到。有人称,一美元的纸钞上包含了很多共济会的图案:钞票背面的鹰是圣约翰福音传教士——共济会会员的守护神的标记;它的32根羽毛代表苏格兰共济会仪式的读数;它左爪中的箭代表所罗门的父亲大卫王;右爪的橄榄枝代表所罗门本人;头上的13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