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荣归-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荣望着泥金帖子上朴素的浅降山水纹风景,心知此事并非碰巧那么简单。别府送至国公府的帖子,都会先经过了前院,负责府内中馈的大伯母,只要留心,便可知各房都有何信件与遣贴来往。
“荣娘。”
温荣正走在回厢房的穿廊上,被轩郎轻声唤停。
“轩郎可是还有事?”温荣先前已察觉轩郎双眼比往日更清亮些,似乎有什么好事似的。
温景轩欣喜地说道,“今日下学,收到了林家大郎遣的帖子,说过几日约了三皇子、五皇子弈棋,若是我得空,让我一块过去。”
才回盛京不多时,便能得到与皇子一道弈棋的机会,无怪轩郎会受宠若惊了。
可温荣不希望家人与三皇子、五皇子有过多牵扯,不止是因前世自己同三皇子的纠葛,更是为了府里免遭日后的覆灭之灾。
温荣不满地蹙眉说道,“与皇子弈棋,虽说机会难得,可非明智。如今大哥祺郎是太子侍读,若此时你与三皇子和五皇子走得过近,难免会遭人非议。琛郎是表兄,平日里亲近些是无妨的,可宫里的人,我们还是避些则个。”
轩郎面露不舍,“听闻三皇子并无争储之心……”
温景轩早知两位皇子是难得的年轻才俊,文骚武德俱佳,再加上先前亲眼见了五皇子,五皇子品貌更证实了传闻,故早盼望了能与他们结交。
“此时无争储之心,难保以后不会有,这些事却不是我们能妄论的。”温荣冷声说道,三皇子表面看起来温和儒雅与世无争,可不论是在生活亦或是在皇储争夺中,他走的每一步看似无害,实则早布好了陷阱,只等对手一步步走入其中,再无转圜余地。
温荣甚至有怀疑过,前世李奕接近自己,是否也不过是他下的一步棋。
轩郎见温荣面色冷厉,很是错愕,直觉荣娘对两位皇子有偏见。
温荣知晓语气重了些,缓了缓尴尬笑道,“我只是见前朝历代,每一次帝王更替都伴着萧墙之祸,想来还是小心谨慎的为好。更何况阿爷一心盼你顺利考上进士科,如今学业未成,断不能起了玩心。还有那林家大郎,亦未及第,林府若是知晓你们做一处弈棋玩乐而非用心上学,怕是会不满的。”
轩郎犹豫了,其他姑且不论,耽误林家大郎学业的责怪他担不起,遂想了想后,艰难地点头道,“那我推了,只安心在书院里上学便是。”
……
两位娘子离开祥安堂后,方氏还留在内堂照顾温老夫人。
方氏仔细看了四处窗纱,夏日里有细小蝇虫,糊窗的软烟罗是少不了的,方氏瞧着一处旧了,颇为不满,命婢子将库房里新备的雨过天晴软烟罗取出来,叮嘱明日换上。很是知冷知热。
温老夫人轻叹口气说道,“我知晓你是沉得住气的性子,办事也得力,偌大的国公府由你打理得井井有条。我这当阿娘的知道,大郎是个靠不住的,这些年为难你了,我与你说的事,你只藏在了心里,莫要与他知晓。”
长房至今无子嗣,故国公府承爵一事,温老夫人虽瞩意祺郎,可为以防万一,不得不早做打算。
方氏初始知晓易子时大为震惊,可惊讶过后,便全心想着要如何维护得来不易的爵位了,更何况兹事体大,若传将出去,漫说由谁承爵,怕是黎国公府都要保不住了。
“儿定会小心的,阿家莫要太过忧心,先养好了身子才是。”方氏体贴说道,有些事急不来,且自己本就没打算将爵位让与三房,只不过是要令二房与三房互生间隙罢了。
温老夫人斜睨了方氏一眼,方氏的心思她如何能不知晓,遂冷冷说道,“若你还有别的打算,就将大郎的外宅妇都给照顾好了,否则你就仔细想了,如何大郎姬妾都无所出。”
方氏听了温老夫人所言,心里只觉委屈,开始时她是逼着姬妾用药,以免她们怀上子嗣,可这么多年过去,她也是着急了的,边拭泪边说道,“阿家,你定是要相信我的,我知晓自己不曾为温家生下子嗣,故凡事都更加小心谨慎,每每听闻姬妾有孕,都是细心伺候照料,如今我更是不敢有半分私心。”
“好了,我也不是就怪了你,只是提醒你罢了。去德光寺一事要尽快准备起来,如今依附太子的朝臣虽不少,但成气候的却没几个,圣主身边能说上话的,除了长孙太傅那几位老臣,就剩下中书令林正德了,既然他是林氏阿爷,这层关系可不能浪费。”温老夫人眼眸里闪过一丝寒光,她这般做也是为三房谋荣华的,如今在一府里,自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方氏会意一笑,至于温荣,说不得以后要更巴结她了……


第四十四章 道人庭宇静
更新时间2014…1…15 23:30:37  字数:2116

 西苑这几日并不顺意,茹娘中了暑气后又发起了低烧。
吃了药却不见好,茹娘毕竟年幼,几日不退烧总担心会有好歹,林氏与温荣白日里都在茹娘房里照顾,并不得闲,更无暇他顾。
三日后茹娘精神终于好了许多,吃了药,只闹着要荣娘陪着玩耍。
而方氏听闻茹娘生病,特意来西苑探视。
照顾病人辛苦又休息不好,林氏红着眼睛与方氏说道:“请了几位郎中,也换了几味药,如今还未好完全了。”
方氏听闻满脸焦急,忙让林氏带了一起进里屋看望茹娘。
只见茹娘嫩白的脸颊上泛着红晕,虽还在低烧,却是清醒的。温荣正陪在茹娘身边玩鲁班锁,任茹娘一块块肆意拆散,再细心为茹娘装好,处处都哄着和顺着。
方氏不满的对林氏说道,“如何不早与我们说了,外边郎中怎是管用的,一会我差人去请了宫里的医官,叫医官看过了才好。”
林氏感激地看着方氏。
茹娘生病一事三房并未出去说,府里关心三房的人多了去了,愿意帮忙的自会主动过来,不愿意的,求了亦无用。
温荣见茹娘病情已好转,烧虽未完全退,可精神和食欲都在慢慢恢复,自己小时候也这般生病发烧过,故心里并未太紧张,而阿娘自是希望茹娘身子恢复越快越好,故温荣亦起身谢过了大伯母。
太医署的医官很快到了国公府西苑。
医官为茹娘诊断后,说病情已稳定,不过是小儿常得的热滞罢了,不出两日必会痊愈。而后又看了看先前郎中开的药方子,并无不妥之处。
医官临走前留下了一锦盒,“此清滞丸可宣肺气平热,一日一丸,纵是病好了,用了也是对身子好的。”
温荣瞧见锦盒上贴着药尚局的黄签,很是惊异,这是难得的宫制药,黄签上的标符意指此药是专为皇子公主所用。
温荣前世有宫里生活的经验,知晓大伯母即使能请来太医署医官,却也不能得到药尚局的宫制药。
温荣福身谢过,犹豫了片刻,还是趁阿娘离开的空隙轻声问道,“此药名贵,不知医官为何赠了此药。”
“我并无权赠药,是宫里人知晓五娘子病情后,托了一并带来的,不过是受人之托罢了。”医官收起药箱,“五娘子病情已无碍,这便告辞了。”
温荣知多问无益,差人备了肩舆送医官出国公府。
按医官的意思,茹娘明后日可痊愈,又能生龙活虎的在外闹腾了。
三房五娘子身子能如此快恢复,多亏了大伯母卖面子请来了太医署医官,温荣心下无奈一笑。
……
吃了药尚局的清滞丸,当日晚上茹娘的烧就全退了,见茹娘无事,温荣才开始考虑去遗风苑探望伯祖母一事。
若是没猜错,伯祖母应该已知晓自己如今是左右为难的。前次伯祖母送了祖母的对症禅香,祖母非但未领情,反而弃之如敝屣。温荣想后才明白,这里面有另一层意思。
伯祖母已然奉佛以求精神寄托,但不忘告诉祖母,她是与世无争,而非又聋又哑,国公府里的事,她是知晓的,只不插手罢了……
温荣看透了一层,却无法知晓里面的深意。
单论德光寺一事,在旁人看来,无论亲疏远近,温荣都应随祖母一起,而非陪了伯祖母。
温荣还有一事不明白。伯祖母几近闭户不出,这些年几乎推去所有请帖与拜帖,时至今日,送往遗风苑的帖子已是屈指可数。此次德光寺落成,虽说是宫里下的帖子,但伯祖母是年过半百的老人,大可如往常一般推去,必不会有人为难,可为何又接下了?
温茹烧退了,林氏总算松了口气,轻松的在园里与珩郎一道吃茶纳凉。
温荣陪茹娘玩了一会,见茹娘困了,命文茜好生照顾茹娘歇息后,才去庭院找阿娘。
“阿爷,阿娘。”温荣向二人走来。
温荣的笑容明媚纯净,如冬阳化雪般令人舒畅。
林氏心疼的将温荣拉进怀里,“这几日辛苦你了。”
温荣还是在长身子的年龄,与先前在杭州郡相比,不过几月功夫,又出落得愈发端丽可人,可令林氏担忧的是,盛京的吃食日日上佳,可温荣却清瘦了不少。
温荣笑着回道,“儿不过是在阿娘身边帮忙照顾茹娘而已,阿娘才是要注意了休息。”
温荣殷切地望着温世珩又说道,“茹娘病好了,儿也放心了许多,明日儿想去遗风苑看望伯祖母行么。”
温世珩与林氏相视一望,虽说为了帖子一事迟早要去,可不曾想荣娘如此焦急,故颇有些为难。温世珩白日要去公衙,而茹娘身子还未完全恢复,林氏不放心将茹娘一人留在府里。
温荣明白阿娘的顾虑,笑得很是自信,“阿娘在府里照顾茹娘,儿一人去遗风苑便可,毕竟伯祖母的帖子是单叫了荣娘陪伴去德光寺。”
“可是……”林氏并不担心温荣,温荣年纪虽轻,却处处知礼事事得体,倒是她这作侄媳的,还不如荣娘知孝。
“伯祖母不会怪阿娘的,待茹娘身子好全了,我们可以再一块去遗风苑。”清朗的声音轻缓悦耳,温荣总能令林氏心安。
林氏终于放心点头。
知阿娘无法一同前往,温荣心里是窃喜的,明日若阿娘在场,有些话并不好问。温荣对大伯父袭爵一事早已疑惑重重,总觉得多多少少与日后国公府被夺爵和查抄有关。
……
第二日一早,温荣换一身秋香色半臂襦裙,只带了绿佩一人,乘肩舆前往遗风苑。
进了遗风苑,如前次一般,一路穿廊过院向西处山丘行去,本以为伯祖母依旧在山顶殿外等自己,不想才绕过竹林,走上曲径,远远就见着伯祖母了,不变的檀色宽袍,轻拈念珠,立于山脚处茂密葱茏的槐树下。
一串串橙黄蝶形金枝槐花缀于枝头,幽幽甜香随着微风而至,沁入心脾,似乎能唤醒人沉睡的心……
温荣见到伯祖母,慌忙令放下肩舆,起身捻裙急急向伯祖母走去。
(有亲问麦子,文里的争储情节是不是某段历史,介个麦子真不好说,毕竟架空文,和历史必然不可能一致,所以亲先表猜啦,趁机打滚求支持~~)


第四十五章 日夕怀空意
更新时间2014…1…16 22:56:39  字数:2059

 谢氏捻着十八菩提子念珠的手微微收紧,如今这局面,说的好听了,是她心性淡薄,不争不抢,说的不好听,不过是逃避。
珩郎是有了更广阔的天空,可温荣终究只是女娘,再出色也成了他人手中的提线木偶,她这亲祖母却给不了庇护。
不多时,温荣走至谢氏跟前,福身与谢氏问安,柔声说道,“伯祖母,外头暑气重,儿扶你回殿。”
温荣知道伯祖母是特意在这等自己的,故不必再虚情假意的多问了。
听言哑婆婆慌忙让至一旁,激动地瞧着温荣小心翼翼扶过谢氏,一步步慢慢向山顶走去。
石阶两旁也种满了槐树,风吹时枝叶相抚,窸窸窣窣响得热闹,时不时落下蝴蝶花瓣雨,洋洋洒洒散满一地。
温荣想起了历朝的一首关于槐树的诗,‘旖旎随风动,柔色纷陆离’,嘉树吐出的翠叶娇花,在落与不落间,已是双阙天涯。
温荣为伯祖母轻轻扫去肩头粉瓣。
谢氏浅笑不言语,可温荣能看见伯祖母双眸深处的真情与希翼……
到了后殿禅房,哑婆婆在食案上摆了数样精致点心吃食,又捧一只三彩复瓣莲花纹碗于温荣,咿咿呀呀地说着。
虽然听不明白,但温荣能感觉到善意。
接过瓷碗,就见碗中盛着清透碧莹的汤品,汤水上飘着数十金银两色桂花瓣,十分诱人。
温荣好奇地端起吃了一口,清甜中带着浓浓的花果香,味道很是别致,是重未尝过的美味。温荣抬眼欣喜地瞧了瞧伯祖母与哑婆婆,一脸馋样,连连吃了好几口。
谢氏欣慰地说道,“与你阿爷一样,爱喝这百朝露。”
百朝露的做法费心思,必须是寅时中刻凝于花瓣上的露水,金银二色桂花也只能取桂树首冠上的寥寥数枝,如此百朝露的味道才能纯粹。
谢氏与温荣目光相对时,温荣嘴角上扬,眯起的双眸如月牙一般,明辉涌动。
谢氏有一霎时的愣神,温荣的神情与夫郎、珩郎如出一辙,夫郎还在世时,自己每日都会备好百朝露等待夫郎下衙,因夫郎公衙里事务繁忙心火重,故夏日里自己会特意在百朝露里加些含蕊未放的杭白菊……
没有了可以等的人,自也没心思再做百朝露了。数十年时光看似一成不变的匆匆而过,直到前几日知晓温荣会过来,谢氏心里才升起期盼,这才想起百朝露,好在荣娘也是喜欢的。
温荣突然皱眉,精致小脸挤做一团,“原以为夏日里酸梅汤是最好的,可今日尝了伯祖母的百朝露后才知道,酸梅汤在百朝露面前是小巫见大巫了。”
谢氏先见温荣皱眉,心里一紧,再听到温荣孩子气的说法,被逗乐了,“你这孩子,说的话真真讨人喜欢。”
温荣轻靠在伯祖母身上,顽笑道,“才吃了一次伯祖母的百朝露,嘴便给惯刁了,往后还有什么汤水能入得了口,看来要时时到伯祖母这讨吃了。”
谢氏笑道,“喜欢常来便是。”
又顽笑了会,温荣说起茹娘生病一事,知晓茹娘烧已退,谢氏蹙紧的眉头才舒展开。不一会,温荣又开心地说道,“阿娘今日还得照顾茹娘,故无法一道过来,但阿娘说了,等过几日茹娘身子好全,会再带我们来看望伯祖母的。”
“难得你们还记得我这老人家。”谢氏苦笑。
虽然荣娘知孝也亲近,可谢氏明白,温荣今日来是为了德光寺一事,有些事如莲子心一般,不碰不尝,好似与己无关,可一旦吃了,苦不苦,有多苦,只有自己知晓。
温荣并不扭捏,照实将那日的事情告知了伯祖母,“……伯祖母,那日我恰巧去了祥安堂……”
温荣垂首不言,看似自责。
谢氏慈祥地说道,“不怪你与阿娴,有些事偏生就是那么凑巧的。”
与林氏母女而言,此事是凑巧了,只是与另一些人而言,却是算计得准准的,如珩郎出生那日一般,两房孩子凑巧的有缘分。
谢氏不在意温老夫人的那些小伎俩,她只在乎荣娘究竟如何打算,遂温和地说道,“是我的帖子令你们为难了,既已如此,只当没送过去便是,别内疚了,荣娘苦着脸没有笑着好看。”
谢氏将温荣轻揽在怀里,轻轻拍抚,莲子心再苦又何妨,孙女开心了才好。
温荣听言抬头诚挚地望着谢氏,“伯祖母千万别这么说,其实祖母还叫了三姐陪同,所以,儿觉得和伯祖母一起,也是无妨的。”
温荣双眸期冀里还带了一丝狡黠,像是孩童偷吃了糕,却碰巧没被大人发觉的神情一样。谢氏不禁好笑,荣娘知道自己有办法。
“我会与你祖母说的。”谢氏想起温老夫人傲慢的神情,眼里闪过一道凌厉目光,温老夫人是尊贵的郡主,自小只有她想不到的,而没有她得不到的,年轻时恣意妄为,不知礼法,伦常宗法何曾放在过眼里。
温荣故作不见伯祖母的异样,眼里笑意更浓。
温荣也是在试探,虽然自己更喜欢与伯祖母亲近,却把不准伯祖母的心意,若陪伴去德光寺一事只是随口一说,便算了,可若伯祖母与自己是一样的期许,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