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战争以计划为中心,战前制订好详细的作战计划,作战中根据战场实际情况修改计划,士兵是同计划中的敌人作战,计划是作战活动的中心;信息时代的战争以行动为中心,虽然仍旧需要作战计划,但指挥官司和士兵都能近实时地看见战场,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准确度修改作战计划,士兵是同眼前的敌人作战,行动本身是作战活动的中心。
传统的作战计划纷繁复杂,还要依据总体计划来制订火力、协同和保障计划,附有多个分支计划和后续计划。如火力打击目标经由通信网指定、手工绘制在地图上,并以此确认目标选择标准、火力控制措施和友邻部队。这种传统程序最快也需要几分钟,经常会贻误战机,很可能要打击的目标已经远遁,而己方进入了火力区。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数字化目标指示程序能建立传感器至发射器的快速连接,并且可以同时指定和执行多个目标,使美军能够从容地与眼前的敌人战斗,而不是与计划中的敌人战斗。
显而易见,行动中心战理论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相配套的作战理论。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行动中心战可以为己方部队提供运动中的、近实时的指挥控制信息和战场图像,使指挥官能够迅速发现并清除作战地域内的高价值敌军目标,实施快速打击和主导性机动。这种快速的打击和机动行动能够超出敌方的反应能力,在敌方的决策与执行之前完成,从而剥夺敌方的决策与执行能力,实现“主宰机动”和“快速决定”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行动中心战理论为“快速决定性作战”提供了理论准备。
科索沃战争表明,美国和北约联合作战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北约的作战力量由空中、地面、海上和太空部队组成,各军种的武器能够做到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地区、同一目标实施联合攻击,作战行动的一体化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联合作战已成为发挥分散配置的各种兵力兵器的整体威力、夺取和保持战争主动权的关键,这背后很重要的是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借助网络化结构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陆、海、空和海军陆战队协同作战。开战不久,美军就有效地实施空地协同,空中力量在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对敌军实施打击的同时,对地面部队提供有效的近距离支援。
自开战以来,美军运用最先进、最强大的网络技术,获取透明持续的战场态势图。美军联合作战中心位于卡塔尔,是指挥对伊作战的神经中枢。各种信息经过近700名情报人员的分析,传送到最高指挥官的显示屏上,6个显示屏上的战场信息几分钟就更新一次。通过显示屏可观察战场情况,如运动中的伊拉克坦克、部署在巴格达的突击队以及处于飞行段的“战斧”巡航导弹。
第6页 :平行作战使作战方式发生里程碑式的变化
平行作战使作战方式发生里程碑式的变化
突然性是现代战争的一个根本原则。现代战争条件下,从宏观上看,战略意图注重透明,而战役战术突然性却在增大。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利用远距离快速机动、远程导弹突击和隐形技术,使作战行动的突然性明显增大。
海湾战争中,美军具备几乎同时打击所有高价值目标的能力而不需或几乎不需压制敌防空体系的能力,这种能力使作战样式发生了里程碑式的变化。这种能力有助于达成战术突然性,扩大施加影响的范围,减少伤亡,造成瘫痪效果,迅速对敌实施有效控制。通过对领导层、炼油厂、电力、交通网等关键基础设施,领导层与民众之间的联系,军队部署等重要目标的同时打击,其核心目标就是要使敌人难以有效控制其国家/组织、基础工业、交通基础设施、民众或军队。e米e花e书e库e ;http://www。7mihua。com
成功遂行平行作战,不只是简单地将顺序打击压缩成同时打击,而是充分利用三维达成“快速主宰”。这三维是:时间、空间、战争级别。在海湾战争的头几个小时,这三维全部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时间:总攻击计划中,开战后的前90分钟开列了50个目标。在前24小时,开列了150个攻击目标。
空间:伊拉克全正面与全纵深都遭到了打击。敌人的关键系统无一因距离而幸免挨炸。
战争级别:即将国家领导人设施(战略级)、伊拉克防空和陆军作战指挥中心(战役级)、伊拉克部署的作战部、分队(战术级)都同时处于攻击之下。
应该说,以往在任何类型的战争中,同时打击一直是人们所企求的目标。历史上,无论是持续时间较长的顺序战役,还是持续时间短暂的战役和作战行动,都曾以同时打击达成最初行动的突然性。日本在数小时内袭击珍珠港和菲律宾是前者的例子,而1967年的阿以战争和1986年的空袭利比亚则是后者的例子。但当时空中打击之所以未能演变成海湾战争此种程度的平行作战,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还远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二是必须将大量资源用于压制敌人强大的防空力量。
1944年春天,即使已经从德国空军的手中夺取了制空权,盟军的战斗机也可以在轴心国上空自由飞行,但轰炸的精确水平要求动用1000架飞机才能成功地轰炸一个目标。因为只有比例很低的炸弹可以击中目标。整个战争期间,用于精确轰炸目标的炸弹只有20%落在了距瞄准点1000米以内的范围。要想成功地实施同时打击,需要投入数量巨大的作战飞机,这使得同时打击在技术上不可能实现。总之,即使取得了制空权,仍然要按顺序打击目标群,因为必须反复地集中大量战机来消灭一个目标群。
第二次世界大战空袭德国轴承厂和飞机制造厂用了7个月,部分原因是缺少对德国的空中优势。但即使取得了空中优势,对交通线的空袭作战仍然花了5个月,对石油供应的作战花了6个月。长时间地集中力量打击一个目标,使敌人有时间恢复其他目标系统,从而很难同时瘫痪一个以上的目标系统。战后分析表明,“用1943年和1944年初的武器摧毁一种工业能力,这是一项令人望而生畏的事情,需要连续打击才能取得彻底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空军指挥官们“被迫用炸弹的吨数来替代精确度”但精确制导武器也第一次在作战中得到使用。炸毁桥梁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了精确制导武器的开发,在越南战争的最后一年,激光制导武器得到大规模的使用。到海湾战争时,精确制导弹药的长足发展已不再需要大量集中飞机进行成功的空中进攻了。海湾战争期间使用了约22万枚炸弹,其中9000多枚是激光制导武器。在所投放的武器总数中,激光制导武器似乎只占少数,但比起以前战争却是天壤之别。在某些方面,海湾战争期间一架战机用一枚精确制导导弹所取得的战果,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000架战机用9000枚炸弹所取得的战果相同,而且没有任何附带损伤。精确制导武器可以提高成功的概率,同时抵消对数量的需求,科索沃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量大幅增加,即可证明这一点。那场战争中投弹2。3万枚,其中约8000多枚是精确制导武器,而投弹的飞机架次大大减少。
平行作战是“军事革命”的体现。它不只是一种运用新技术的方法,而是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制订战争计划的方式。改变程度之大不亚于托勒密与哥白尼世界观之间的区别。托勒密的理论是宇宙围绕地球转,这与一些人认为地面作战是所有战争的中心的想法颇为相似。而哥白尼则为科学正了名,认为地球只不过是更大的宇宙中的一部分,地球围绕太阳转,这与空战、陆战和海战与它们对联合战区战役的贡献之间的实际关系颇为相似。
这个比喻的启示显而易见。在全新的战争形态面前仍抱住传统作战概念不放是没有必要的,也是迂腐和危险的。与传统的消耗战和歼灭战不同,海湾战争展示了另一种作战样式:用平行作战达成控制。消耗战和歼灭战的成功是靠顺序的、单个的目标摧毁来衡量,靠运用的力量或“投入”来衡量。而基于效果作战,成功的决定因素是有效控制敌人赖以施加影响的系统,即“产出”。这种对战争的新型思维方式可以更有效地运用力量。
第7页 :“战略投送+ 战略预置”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ㄨ米ㄨ花ㄨ书ㄨ库ㄨ ;www。7mihua。com
“战略投送+战略预置”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美军所奉行的是全球战略,但其遂行海外作战的陆军部队,却只编了10个师和4个独立旅、团。如此规模的部队之所以能够达成其战略意图,除了装备精良外,一个重要的依托就是强大的战略投送能力和战略预置。冷战结束后,世界安全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军制定了“打赢两场几乎同时发生的大规模地区性冲突”的战略方针。军事战略的调整,促使美陆军提出了新的作战理论——“兵力投送”。而战略机动能力则被视为快速反应部队遂行任务的首要条件。自1990年以来,美陆军的战略思想一直是建立在兵力投送的基础之上,陆军兵力投送能力是国会指定的“机动性需求研究”课题。
美军强大的战略投送和战略预置能力曾在海湾战争中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990年8月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沙漠盾牌”行动计划后24小时,第82空降师和101空中突击师4000余人和200余架作战飞机就到达了沙特。48小时,军事海运司令部快速海运船的首船就完成了装载第24机械化步兵师装备的任务,从萨瓦纳起航开赴沙特。海湾战争中,第82空降师和第101空中突击师的全部武器装备也是通过空运投送的,而空运1个师的兵员及其全部武器装备就需要C…141飞机飞行1538架次和C…5飞机飞行269架次。位于印度洋前进基地的预置船第二中队和位于太平洋关岛——塞班岛海域前进基地的第三中队,按照动员令全速驶往波斯湾,一周后在波斯湾卸下了第一批装备物资。“沙漠盾牌”计划是5个月零10天,在这短短的5个多月时间里,美军后勤部门跨过1万多公里的空中距离和2万公里的海上距离,把50多万军队和600多万吨物资迅速部署到中东,并建立了源源不断的补给线。海湾战争充分说明,“战略机动+战略预置”确实是应急能力的基础,是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湾战争之后,根据战争中暴露出的美军海运能力不足的问题,1994财年《美国国防运输报告》提出了美国国防交通运输当前需要加强的8个关键性计划的目标,明确地提出了大型中速滚装船的发展计划。大型中速滚装船将为美军在危机早期提供关键的运送能力;同时也可以保障在冲突发生前30天到达的重装甲旅和配属部队的需要。
战略运输现代化计划在美军建军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共投资542亿美元,由于分类方面的原因,实际投资数额比这还要大。1998年至2002年用于购置新的运输机和海运船的费用就高达215亿美元,约占同期军费开支的7%。这一计划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主要有:一是适应美国军事战略调整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初,美军开始新的军事战略调整。在军队建设上,缩小规模,提高质量;在兵力部署上,减少海外驻军和基地的数量。但为了弥补调整后带来的影响,保持和扩大军事存在,出台和实施了战略运输现代化计划。二是海湾战争经验的总结。1990年8月开始的海湾战争先期兵力投送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部署行动,尽管许多分析家认为是成功的,但也暴露出因运输力量不足,缺乏将重型旅和后勤单位迅速部署到位的问题,使得输送过程花了7个月时间。三是适应作战思想的变化。美军认为,早期遏制敌人的进攻将比从占领区驱逐出去更为容易,付出的代价更小。海湾战争中,由于美军部署步伐较慢,先期抵达的部队冒了极大的风险,如果当时伊拉克立即入侵沙特阿拉伯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未来作战要以比海湾战争快得多的速度输送作战部队。对此,国防部提出了两三周内向波斯湾地区投送一个完整重型师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给战略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而在2003年美国陆军转型“路线图”中更是提出,要在96小时把1个作战旅部署到世界的任何地方,120小时部署1个作战师,30天部署到位5个师。
而在伊拉克战争,“战略机动+战略预置”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军在欧洲、亚洲等地区和太平洋、印度洋上建立了大规模的预置储备,构成了与作战力量要求相适应的前沿保障能力部署。同时运用强大的战略空运和战略海运力量,形成机动保障和快速投送能力。据美军中央司令部称,利用其在海湾的预置储备,从美国本土将9800名士兵运送海湾编组1个旅进入临战状态只需6天,耗资仅需2600万美元。相反,如果所有人员和装备物资都从美国本土空(海)运到海湾,编组1个旅进入临战状态,则需要28天,耗资高达3。45亿美元。
为备战伊拉克战争,美军通过战前申请的20多条跨大西洋的“空中走廊”和海上航线,综合运用军事运输司令部所属的建制战略空运、海运力量,征用本国预备役船只和运输机,租用外国远程运输装备,从美国本土和欧洲基地向海湾地区输送了大量的装备和物资,并将预置在迪戈加西亚等地的重武器和大宗物资,转运到科威特、卡塔尔、巴林等国的军事基地。战前,共紧急运送近20余万部队、数百万吨装备物资,其中包括480万盒罐头肉,700万个沙袋,以及不计其数的包括牙刷、剃须刀、创可贴等日常生活用品。建立了可供近30万部队40天作战用的物资和装备,还在科威特地下油库储存了900万加仑的柴油,确保了作战行动的顺利实施。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共部署了120架C…130和7架C…17到战区。在整个战争阶段,美空军空运共计7413架次,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共计空运263架次,英军缺乏在战区间进行空运的手段,但也仍然使用了他们的4架C…17运输机及其他运输设备提供了必须经由空运的人员和物资的50%。美空军的C…130共计执行2203架次空中机动任务,运送了大约9662名人员和12444吨的物资,空投了954人,并完成了1572名伤员的136次后送任务。与此同时,与1991年海湾战争和其他军事行动一样,所有的重型装备、大多数的弹药、补给品以及其他保障装备是靠海运来拉姆斯菲尔德要求进行更为快速的军事力量部署完成的。仅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就海运了1。86亿平方英尺的装备,以及大约3。77亿加仑的油料。除了海上预置船外,美军事海运司令部部署了其全部力量的80%,包括115艘海运船的106艘,40艘海上预置船的33艘,33艘海军舰队辅助船的25艘,以及25艘特种任务船的3艘。此外,军事海运司令部还租借了43艘船,但是其中有40艘船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