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季节之情归何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美的季节之情归何处-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么?我怎么觉得升旗的时候看到王导了呢?”王盟盟一脸疑惑。
吴邪又一口血喷出来:你这孩子能不这么实心眼不?
“……那就是后来又不用回办公室了……所以啊……就让张校带上来……”
“是么?”王盟盟还是有点疑惑,“升旗的时候,我怎么好像在司令台上也看到张校了呢?”
吴邪恼羞成怒,一巴掌把王盟盟从桌子上扇下来:“吃都堵不上嘴……哎……哎……别把鸭脖子都拿走了……”
王盟盟嘟囔了一声“小气”又抢走了两个包子回自己座位上啃去了。
吴邪赶紧把黑米粥掏出来晃了晃,恶狠狠地插上吸管就着剩下的两个包子快速地解决战斗。
吃完了早饭,吴邪拎着包装袋子边往卫生间走,边掏出手机发了一条短信:食堂的饭不好吃。
很快回过来一条:那出去吃。
要的就是这句,吴邪得意地笑,接着又发出去一条:不如晚上我请你吃九门最地道的。
回过来一条:好。


31
九门市地处长江边,从市区开车一个小时就可以看到奔腾而过的滚滚长江东逝水。
在现代工业落户九门之前,渔业一直是这个临江城市的支柱产业,就是到了高科技产业领跑九门经济的今天,沿长江一线林立的大大小小江鲜酒楼以及由此带动起来的旅游业,也为九门市贡献了不少的财政收入。
作为土生土长的九门人,吴邪几乎是吃鱼长大的,稍微长大点儿后,常跟着他爸他妈、二叔、三叔到各大酒楼混吃混喝,江鲜的各种吃法不说都吃过,起码在九门市掰开手指头能说数出个一二三四五六七来。
在长江鱼类资源中,鮰鱼被视为珍贵鱼种,其肉质细腻味美,鲜嫩不腥,无肌间刺,兼具鲥鱼之味河豚之鲜,是“长江三鲜”之一。
而金秋蟹肥的时候,正是吃鮰鱼的季节。
鮰鱼可清蒸、白煮、红烧、葱烤、涮片、片炒、汆汤。
在这么多的做法中,吴邪最喜欢吃的是望江楼的竹笋鮰鱼煲,那家饭店的位子极难定,一般都要提前两三天预约,而吴邪此时正在“追妞”的关键时期,自然要趁热打铁一鼓作气。所以,放下电话后,他就开始为他和张起灵共进的具有纪念意义的第一顿晚饭忙上忙下。
吴邪是新老师,晚上不值班也要在学校集体备课,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和教研组长请假,这倒不难,随便编了个理由,就请好了假。比较麻烦的是张起灵晚上八点半开始的住校值班,那就意味着从五点半放学到八点半值班这三个小时之内要赶到江边的望江楼,吃完饭,再赶回学校。
在吴邪的计划中,来去两个小时的车程,一个小时时间吃饭——
虽然赶了点,但要的就是这份出其不意、挟雷霆万钧之势俘获“芳心”的效果。
吴邪卖了吴三省那张老脸,和望江楼的李老板定了一个小包间,并约定好了到达的时间,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在到了之后十分钟之内把竹笋鮰鱼煲端上桌。
李老板神秘兮兮地问是不是带女朋友过来,搞得这么隆重。
吴邪也神秘兮兮地回答:不是,是主管我的副校,您侄子我的前程就掌握在李叔您的手里了啊。
那边李老板了然地哈哈大笑,连声“好说好说、没问题、包在李叔身上”云云之后,挂了电话。
都安排好了,吴邪给张起灵发了个短信:放学后,我在“好德”便利店门口等你,你开车出来。
发完,又追加一条:来回约两个小时,油够不够?
没一会儿,短信回来了:好,够。
吴邪看着手机腹诽:这萝卜,多写两个字能死啊!也不问问去哪里,也不怕我把他论斤卖了。
好容易熬到放学,吴邪出了校门,一边往便利店走,一边打电话又和望江楼的李老板确认时间,为了看起来自然些,吴邪还进了便利店拿了几瓶水、口香糖什么的排在队尾结账付款。
没一会儿,张起灵的车到了,吴邪连忙赶上去对张起灵道:“我来开车,你不知道路。”
“嗯。”张起灵松了安全带,绕到另一边上了副驾驶位。
吴邪关了车门,系好安全带,一手扶在方向盘上慢慢启动车子,一手趁换档空当摊开在张起灵面前,道:“你那副眼镜呢?”
张起灵从后视镜里看了看吴邪,伸手拉开储物格拿出眼镜盒打开,将眼镜连同眼镜布一块拿出来,“哈”了一口哈气在眼镜片上,仔仔细细地擦过之后,按了按吴邪握在变速杆上手,道:“我给你戴上。”
吴邪听了,笑了笑,瞄了一眼路况,快速地将头转向张起灵。
张起灵抓着眼镜的两条腿将眼镜架在吴邪鼻梁上,问道:“看不清?”
“还行。”
这个点儿是晚高峰,路上车多人多,路况复杂,吴邪心里着急,集中精神,不浪费一点时间。
好不容易跑出市区,上了通往江边的滨江道,吴邪才松了口气,转过头问张起灵:“你怎么有副眼镜在车里?”看张起灵不做声,又追问了一句,“是那个神经病的?”
算上这次,这幅眼镜,吴邪戴过三次了。
据张起灵的说法,这是一个朋友的。
什么样的朋友会把眼镜留在私密性比较强的车里?
这个问题,实在可大可小。
第一次的时候,郎有情妾无意的,吴邪被自己的脑补逗得够呛,也没放在心上。
第二次,郎有情妾搞不清楚有没有意,吴邪想拼气场反被调戏也没来得及放在心上。
而现在,朗情妾意的……这个疑似前男友或前女友的东西必须得放心上了啊!
“你带着还合适么?”张起灵没回答吴邪的问题。
“度数正合适,不过我还有点散光,但不严重。”
   “我看过你的档案。”
“档案?”
“嗯。”
作为分管教师工作的分管校长的确有权到教育局人事科调取新老师的档案,但张起灵他照着自己的视力配了一副差不多的眼镜放车里这是要干神马?
“你是说……这眼镜……这眼镜……是照我的视力配的?”虽然心里有那么点感觉,但真这么直白的说出来,吴邪还是觉得难以置信。
“嗯。”张起灵从后视镜里看着吴邪,笑了笑,“是不是有点傻?”
“呃……”吴邪没想到张起灵会这样问,一时反应不过来,连忙没话找话,“不傻,不傻,比这更傻的事我都做过。”
话一说完,吴邪就在心里骂了句“法克”。
要说“傻”事,还有比在现“男友”面前提及追前“女友”的事更傻的事么?
“比这次还傻?”张起灵将视线从后视镜中移下来扭头看着吴邪,眼中闪着笑意。
吴邪当然知道张起灵指的是“来回开车两个小时,只为去吃一顿饭”这件事,登时语塞,掩饰性地抓了抓头,又摸了一把有点发烫的耳朵,咳了两声,转移了话题:“喜欢吃鱼么?”
“喜欢。”
“真的?”
吴邪没料到张起灵会说喜欢,按他那种性子,回答一句“还行”顶天了,这么认真地回答“喜欢”顿时让吴邪燃起了斗志,连忙又追问一句:“除了鱼,还喜欢吃什么?”
没想到,张起灵居然非常认真地想了一会儿,才道:“糖。”
“糖?”吴邪还等着张起灵往下说类似“糖醋排骨”、“糖熘什么”之类的菜名,可等了一下,发现张起灵再没有说下去的意思,才迟疑地道,“只有糖?”
“嗯,”张起灵点头,看吴邪越张越大的嘴巴,微微皱了皱眉,“小时候,喜欢吃。”
“哦。”吴邪默默脑补了一个家里条件不好从小吃不到糖以至于长大成人依然觉得糖最好吃的苦哈儿苦哈儿的苦孩子的故事,瞬间觉得自己小时候就把巧克力吃伤了是件多么不可饶恕的事。
补着补着,差点把心里那句“不就是糖么,老子给你买”吼出来,扭头看了下张起灵脸上的笑意,吴邪生生地又咽了下去——谁他妈告诉老子,“男朋友”该怎么哄!
知道那个神经病能改违章记录——
平直的一条滨江大道,吴邪把车开得飞快,比计划提前了十分钟到了望江楼。
进了望江楼,两排迎宾小姐齐齐鞠躬,笑脸相迎,其中一个上前一步询问吴邪是不是有预定。
吴邪刚想说订好了位置,就见一个小服务生从楼上冲下来,瞪大了眼睛非常激动地地喊了声“吴哥。”
吴邪有点愣,使劲瞅了好几眼这个一惊一乍的姑娘,脑子里瞬间扫描了所有他认识的人——还是没认出来是谁,只能干笑着跟着点头,心道:不会吧,三叔那张老脸也太牛叉了,老少通吃啊!这种光也能借上?
“吴哥,这边,我带你上去……”小姑娘兴奋地边在前面引路边和吴邪聊天,“你没认出我吧?”
“呃……这个……你认识我三叔?”吴邪道。
“认识啊……可他不认识我……”小姑娘还自认为幽默地笑了一声,又接着说,“刚刚老板交代换包间的时候……他说九中吴校长的侄子,我一想就是你,刚好我是当四楼的班……出来接你。”
“四楼?”吴邪惊讶,“李老板给我留的位置是四楼的?”
“是啊!还是靠江的那一边。”小服务生压低声音道,“把之前定这个包间的客人换到对面去了,老板给加了一道菜。”
这也太他妈的上道了!
虽然做好回去被三叔扇脑瓢的准备,但李老板配合成这样,还是让吴邪不好意思了一下,轻轻咳了一声,转身看了看走在后面的张起灵。
张起灵依旧面无表情,看不出什么想法。
吴邪赶紧转移话题,问道:“那个……你……你是……”
“还没想起来?”小服务生拐过一个楼梯的弯儿,等着吴邪和张起灵,清了清嗓,摆出一脸的楚楚可怜,道,“吴邪,你还记得长江边上的陶小红么?”
操!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
吴邪一阵恶寒,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你是……你是……你是陶小红她妹陶小翠?”吴邪醍醐灌顶,极为震惊,“你都长这么大啦!”
“是啊,那时你们就嫌我是小屁孩,都不带我一块儿玩。”小服务生对自己造成的这个效果特别满意,得意洋洋地拉了拉领麦,低声道,“408;408,客人到了,准备接客。”
吴邪又是一阵恶寒,也不知道这是故意的还是小姑娘们之间的恶作剧。
“那个……你姐现在还好吧?在哪儿呢?”
“还行啊!在深圳呢……”陶小翠引着吴邪往包间里进,转过头时,挺诧异地问,“你们没联系了?”
“没……没……毕业了就没联系了……”
“不是吧?我姐现在还总提起你呢!”陶小翠做极度惊讶状,“……我家还有你照片呢?”
吴邪特想抽自己,往这个话题上聊什么!明明是句客气话……
我说你这破孩子怎么这么不开眼呢!
陶小翠推开包间的门,手一摊:“请进!”
吴邪连忙侧身把身后的张起灵让出来,语气特别恭敬:“张校,您请!”
张起灵一路上来也没说一句话,站在门口顿了顿,进去后径直朝窗边的座位走去。
“张校?”陶小翠张大了嘴巴,指了指张起灵,“他是校长?”
“小点儿声儿!”吴邪佯装生气瞪了陶小翠一眼,用方言道,“主管我的副校长,今天就是请他吃饭,你看你把你吴哥给毁的……”
“对不起,对不起……”陶小翠也改了方言,急急地道,“怎么办?怎么办?吴哥……他那么年轻,谁想到他是校长啊!”
“这会儿着急也来不及了,你说怎么办吧?”吴邪故意吓唬陶小翠。
“怎么办?吴哥,你说怎么办?”
“这样,哥麻烦你个事……”
“啥事,啥事……吴哥你说!”
“小翠儿……”吴邪从裤袋里拿出钱包,抽出两张毛爷爷,放到陶小翠手里,“帮哥到街里那间‘采芝斋’买三盒粽子糖,玫瑰、松子、薄荷味的一样一盒。”
“粽子糖?”陶小翠眨巴眨巴眼睛,“买粽子糖干嘛?”
“我们校长他女朋友特别喜欢吃糖……”
“好好好……我这就去……我骑自行车去……”
看陶小翠一阵风似地跑了,吴邪笑得特别欠扁,又抻着脖子看那孩子确实是下楼了,才心情极好地进了包间,刚转头迎面就对上张起灵似笑非笑的目光。
“张校……”吴邪收了笑,连忙来到窗边往上拉窗帘。
张起灵也不答,目光随着吴邪的动作上上下下。
“陶小红……是我一初中同学……后来我上了九中,她没考上……再后来就没联系了……”吴邪避重就轻地含含糊糊地解释。
张起灵还是不接话,只是从裤袋里掏出手机,点了几下,举起来对着吴邪“咔嚓咔嚓”连拍了好几张。
“这……这是?”吴邪被弄得一愣。
“我还没有你的照片。”张起灵收了手机,直盯着吴邪。
吴邪胸闷,不知道该做出个什么表情。
正尴尬着,另外一个小服务生拿了菜谱进来,递给张起灵。张起灵接过直接就转给吴邪,道:“你点吧。”
吴邪接过菜谱,随手翻了两页,抬头问张起灵:“有忌口么?”
“没有。”
吴邪把菜谱合上,报了几个菜名——都是望江楼的招牌菜,荤素搭配,简单不复杂,只为能上得快一点。
小服务生拿着菜谱还没转身,又被吴邪叮嘱了好几次:菜尽量快点上,我们有急事,赶时间。
不一会儿,几个小冷盘和主菜——竹笋鮰鱼煲,就上了桌了!
竹笋鮰鱼煲,一个精致的石锅器皿装着,炖得雪白的汤乳透着氤氲鲜香。器皿下面点着一个酒精小盏,小小的火苗在器皿下若有似无地燎着。
这道菜从原料到配料都非常讲究不说,连刀工、火候都必须精准到位——石锅是特制的,鮰鱼要野生的,每一片鱼片都要薄厚相同,炖出来之后,鱼片要滑润柔嫩又不失其形,醇香中透着笋鲜,但笋香决不能盖过鱼香,连笋片都只要尖尖的笋头那一块,切成片片,与鱼片浑然一体。
俗话说:一热抵三鲜。虽然九月底的节气气温还是很高,但要的就是这种空调里吃热鱼的感觉。
石锅保温,端上桌的时候,汤汁还在咕嘟咕嘟地冒着泡。
吴邪拿起汤匙轻轻拂开表面一层薄薄油花,舀了一小碗递给张起灵道:“先开开胃,特别鲜。”
张起灵接过来舀了一勺,稍稍吹了吹,就往嘴里送。
“小心烫!”吴邪神情紧张地盯着张起灵,嘴角都跟着微微抽动。
张起灵放下小碗,拿起筷子夹了一口凉拌马兰花。
“怎么了?不好喝?”吴邪稍稍有点失望。
“不是……很烫。”
“哦!”吴邪一颗心落了地,也给自己舀了一碗,慢慢地啜着喝,还不时地抬眼瞄张起灵,觉得他一张面瘫脸特别可爱。
喝完了一碗,吴邪又开始往碗里舀鱼片,貌似不经意地问:“张校,老家在哪儿?产鱼不?”
张起灵正要回答,门就响了。
吴邪喊了一声“请进”,就见陶小翠呼哧带喘地进来,将手里拿着的三盒“采芝斋”的粽子糖,直接放在张起灵那边桌上,瞪着大眼睛,断断续续道:“张……张……张校长,您的……糖……糖……”
吴邪一闭眼睛,一咧嘴,心里骂了声“我操”——这孩子是怎么到望江楼当服务员的,什么眼力见儿啊!
“小翠,怎么直接送进来了……”吴邪一边站起来一边给陶小翠递眼色。
“谢谢你,小翠……”张起灵笑了笑,也换了方言,又道,“……谢谢你跑那么远给我买糖。”
九门方言非常复杂,历史悠久,保留古汉语全浊声母和古汉语中强制性的规则连续变调,属于吴语系中的南部吴语,而且语言习惯大多以村为单位,甚至有隔河的两个村方言都不尽相同的情况。
张起灵说的是地道的九门方言,这绝不是有语言天分就学得会的。
陶小翠倒没觉得什么,看校长这么和蔼可亲,连忙用方言推说“不客气,不客气”,又拿起菜单核对了下桌上的菜,问吴邪要不要上点酒。
吴邪说酒就不用了,先把米饭上了,重要的是再帮忙催催菜,说完又指了指张起灵道,这位张校长晚上还要值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