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纵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黑白纵横-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知与对方差距太大,已经引不起方圆的兴趣了,此刻只觉得羞忿得不行,狠狠盯了方圆一眼也没说行还是不行便快步离开。

“老虎”的身影消失了,方言有些感慨,这成都业余棋界中的高手从此又少了一位。心态不好的棋手会有起伏,尤其受到这么大的打击,作为业余棋手恐怕会就此一蹶不振,这就是方圆认为成都业余棋界将少一位高手的原因。

摇摇头,方圆缓步走回棋室。那位吴子虚还在另外一边摆着方圆与“老虎”之间的对局,听到方圆走近,他抬头看了看,下意思地冲方圆点点头。

方圆随意回了一下,走近桌旁看几人的研究情况。吴子虚见状指着棋盘上的一点问道:“这里……是不是过分了?”吴子虚是指方圆强攻的一着。

方圆轻轻一笑道:“是吗?”又仔细看了一下道:“或许吧!”

宋博也在这桌旁边,实际上棋室中绝大多数的棋友都集中在了这个桌子旁边。宋博面对方圆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不过最终还是咽了回去。这边吴子虚皱了皱眉头便不再多说。

方圆原就不准备同他多打交道的,所以对宋博道:“对了,宋哥,我先走了,有空联系。”说着,方圆起身向外走去。

宋博赶紧同吴子虚招呼一声便随着方圆出了棋室。

方圆见宋博追了上来,显然是有话要对自己说的,于是慢下脚步与宋博走了个肩并肩。

离棋室稍远,宋博边走边说道:“小方,刚才你跟‘老虎’……没什么吧?”

两人虽然熟悉,但也是相对的,毕竟才认识没有几天。方圆轻轻一笑道:“没什么,赌局终止了,以后棋校办起来,我怕是没多少空闲过来了。”

宋博脚步一停,似乎非常意外方圆做出这样的决定。方圆已经向前走了一步,见状也停下了脚步。

宋博犹豫一下道:“难道他同意了?”

方圆摇头说道:“他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只是我以后不会继续来这里了,就是他不同意也找不到我。呵呵……所以什么都没有。”

“老虎”本就是一个工具,一个让方圆尽快找到教棋工作的一个工具,既然目的已经达成,再继续打彩下去,对方圆也不是什么好事情了。

宋博看方圆的目光有些怪异,如此做法基本就相当于把“老虎”给废了,今后“老虎”还有何颜面出现在榕城棋社呢?难道这方圆是有意为之?

人就是这么回事,或许方圆本意并非如此,但在宋博这样的商人眼里什么味道都会变的。

过了一会儿,宋博不知想通了什么,脸上笑容满面地说道:“也好,咱把棋校办得红红火火才是来钱的正道,如今这棋校……”宋博摇摇头继续道:“简直就是下金蛋的老母鸡,我早先也曾搞过这方面的调研,可惜没有高手合作,如今老宋我终于坐上车了。”

棋校、道场这样的生意,只要是围棋圈子里的人都明白,这收入绝对一流,前提就是教练是一流才行。比如现今有几个棋手的道场就是门庭冷落,当然这最主要是不出成绩,棋童进去出来棋力提高不大,可就没有那个家长傻乎乎地继续往里面送了。

话说办道场的棋手多半是国内一线的高手,名气上问题不大了,可办道场的棋手们也多半没有时间给棋童们上课,高手的名字也就变成了幌子。这样的道场若能热闹才有鬼了。而方圆他们的这个棋校却又不同,至少这方圆必须认真教的,因此虽然方圆名声并不彰显,可大家都是识货的人,相信不用多久,几个冲段少年的成绩必定有很大的提高,到时候,怕是上门求学的人不比北京的几个大型道场差了,那时赚钱想来已经是小意思了。

对这种能赚钱的买卖宋博是不肯放过的,于是主动对方圆道:“那你明天是不是就打算过去看看?”等方圆点头后,宋博继续道:“正好老哥我也想去,明天一早我开车来接你。咱一块去。”

宋博算是铁心抱紧了方圆这个还不出名的大树了,从长远看,宋博的这招绝对稳赚不赔的,当方圆以业余身份站在棋坛最高峰的时候,他宋博只要稍稍利用一下方圆的影响力,无论做什么都一定大赚特赚的。

宋博的如意算盘方圆并不了解,实际上他也不准备了解,像方圆这种一心追求棋道巅峰的棋手来说,这个棋校不过是他暂且为生的一个手段。而且毕竟跟棋有些联系,做起来不至于枯燥无味。

方圆回道酒店,目送宋博离开后,掏出电话开始联系郑晋生。

有些人天生就应该是朋友,这些人哪怕只见过一两次面彼此间便会产生好感,这大概就是古人说的“倾盖如故”。现在方圆对郑晋生就是这种感觉,因此才执意要郑晋生加入到这个棋校里面来。

方圆是早已认定郑晋生会参与进来的,此番电话催促一下只是一种诚意的表现。不过古往今来这种手段都相当好用,对付郑晋生也不例外。

郑晋生得了方圆的电话,略微推拒两次便答应下来,新办的棋校总算有了第一位教练。

    第三卷 孤战天下

第八章 方圆棋校

棋校的筹备工作还相对顺利,几个人脉比较广的棋友,诸如宋博之流一手包办相关文件的审批。而方圆则随同剩余人等开始整理场地、整修房舍。很快学校的雏形就建立起来了,教学用的棋具、挂盘也早早就位,然而手续上还是出了些问题,棋校要打交道的衙门口太多,随便有人刁难一下也够这些平头百姓忙上很多天。方圆等人明白这是难以避免的,毕竟现在赢利性的教育机构是块唐僧肉,是个衙门就要咬上一口。

手续没办下来关系不大,这些家长们也不需要什么证书之流,索性央求方圆偷偷开课算了,免得耽误了孩子们的课业。方圆本身没有什么事情可作,郑晋生更是像个散仙,动体力的活根本不做,眼见着这么闲着也不是个事情,方圆便要大家将最大的房间抢先整理出来,将各准备入学的棋童都召集起来直接上课。就这样,这个被命名为“方圆围棋学校”的机构在开业之前便偷偷经营起来,还有个说法,叫做“试营业”,听着蛮是那么回事的。

“试营业”听着不错,可做起来还是相当麻烦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学费的定价问题,股东之间就此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一面是以家长股东为代表的“低价论”,他们认为办这个棋校还是应该走低价策略,以尽量多培养少年棋手为目的;另一面是以非家长股东的“市场论”,这些人则要求一切以市场为导向,学费的问题应该随行就市不能搞亏本经营。

这两种观念激烈争论了整整两天也没弄出个四五六来,最后方圆只好出面,将双方的意见进行折衷,初期价格尽量取低,长期价格将向市场靠拢,这样,这些家长们暂时不用出具其他棋校那么高的学费了,而且长期看来利润也能有所保证,如果棋校办得好的话。

在方圆的调节下,“试营业”终于可以开始了。由于初期价格低廉,而且各股东都是围棋爱好者,在棋界颇有些熟人的,所以广告效果超好,第一期报名工作才做了两天,报名的孩子们就超过了一百人,其中具有较高水平的所谓“高级班”的报名人数占了总人数的近一半,有四十五人之多。由此可以看出成都业余棋界还真是蛮繁荣昌盛的。

不过这么多人只有两个教练根本照顾不过来的,再增加教练的开支又过于高昂,没办法,原计划围棋半个月的报名工作在开展三天后便草草结束了。即便这样,高级班人数也达到五十一人,初级班九十七人。

近一百五十名学生可不是那么好管理的,课程设置让方圆费尽心血也难以及时完成。正没办法的时候,宋博给他出了个主意,宋博道:“教练是不能再招了,不过我们可以找一些助教啊!”

方圆疑惑地望了宋博一眼,不知这个老宋再打什么主意。

宋博神秘一笑,用眼神示意一下在大教室里忙碌的股东们。方圆立刻(炫)恍(书)然(网),这些人水平虽然不怎么行,可帮助实施还是不错的,而且对付初级班也不太需要过高的能力,若是能充分利用起来倒是不错的资源呢!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群股东中,工作热情最高的除了眼前这个宋博外,就属正在劳作的这一伙,这些人都是家长股东,现在干起活来堪称不要命,真是努力的很。

方圆眼睛里蕴含着丝丝笑意,对着宋博道:“这个事情嘛,还得宋哥出马才行。”

宋博毫不犹豫地说道:“没问题,但如果不顺的时候你给我敲敲边蹬。”方圆点头同意。于是两人直奔正忙活着的那些人。

建校之初,正值大家热情{炫高{书涨{网的时候,又是方圆、宋博两人同来,明显两人都商量好了的事情,家长股东们只是对望一眼,没有太多的犹豫便答应下来。如此初期师资的问题也解决了。

万事具备,方圆与郑晋生商量好了教材便开始了授课行动。高级班自然全程由方圆与郑晋生来带的,初级班即便郑晋生也只是偶尔关照一下,平时都是由“方圆棋校”的免费助教们来管理的。而高级班中有几个特别的学生是一直被方圆关照着,这些人的棋力都不弱,基本都能够业5的实力,在业余棋界算得上高手了,而且年龄不大,最大的不过十六岁,最小的只有十一,这些才是冲段少年呢。

冲段少年在这里比例不高,一个十六的两个十五的还有一个就是最小的那个了,总计才四人而已。不过这四人就如同高中里的尖子生,他们若冲段成功,那么“方圆棋校”的名声会立刻传遍整个成都棋界,那时立刻提高学费也不成问题。因此,宋博不断怂恿方圆特殊对待这几个人,让这几人能最大可能地提高棋力。起初方圆还不太在意,但次数多了他也有些心动了,要知道好的徒弟与好师父一样难求的,这四人小小年纪能打到业5的水平,其天资也不用多说了,所以最后方圆便顺水推舟地给几人尽量多的辅导,不过明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定。

冲段的四人都是男孩,而方圆最看好的是那个十一岁的小家伙,叫做王鹏的。小王鹏七岁启蒙,短短不足四年的时间就打到业余5段,这在全国围棋界也不太多见,应该堪称神童一级的。不过由于家境不太好,家长虽然有心送他去北京深造,可庞大的资金却不是他们能付出的。平时只有不定期地去棋院培训班听上几堂课,这一年来长进不大,家长们正着急呢,赶上这方圆棋校开办,经棋友们一宣传,索性就送了来。

王鹏这孩子是方圆见过的资质最好的少年棋手,比他的开山大弟子丁文惠要强上不少,绝对是为围棋而生的天才棋手。不过这样的孩子总有各种各样的弱点,最主要的就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王鹏的家长甚至认为这孩子有类似多动症的毛病而带他去看医生。检查的结果令他的家长安心不少,至少孩子没有毛病。

其实像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在孩子们身上是相当普遍的,越是聪颖的孩子就越容易出现,因为他们比别人理解东西要块上一些,所以便表现得不那么认真了。

若是王鹏只表现在天资上的这些有点还不足以使方圆心动,要知道作为一个棋手天资并非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耐得住寂寞,要有一种为了追求胜利而忍耐长久寂寞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攀上棋坛的最高峰。而王鹏在这方面恰恰满足了方圆的某些要求,他偶尔会表现出来一种对胜负的强烈追求,这一点小孩子多数都有的,不过王鹏更加强烈一些。为了战胜对手,他可以不停打谱、做习题,甚至有过每天打谱超过十四个小时的记录,对于一个棋手而言这是他保持进步的最强力的品质。当然在他胜过这个对手之后,他又会很多天不去触摸围棋。

这样一个集中优点、缺点于一身的怪异非常的小孩,往往会使教练们一筹莫展的,因为他不是对所有对手都如此执着。方圆试过亲自上阵,用自己强大的力量让王鹏看到两人间的差距,进而激发小家伙的好胜心。可惜从让两子到让三子的胜利都没能激发他好胜心,而其他三人与他水平相近,也没能完成任务。

倒是另外三人用功程度不错,也很听话方圆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过在方圆看来,这三人的前景却远不如王鹏。“真是要好好想个办法才行!”方圆对这个孩子兴趣颇重。

为了引起王鹏的兴趣,方圆决定搞一次内部比赛,试试名次问题能不能刺激他一下。

听说要打比赛,家长股东们立刻又忙活了起来,一百多人的比赛说大不大数小不小,即便分成两组,期间的对手安排、比赛用具的准备、值场裁判设置等等工作都是些挠头的东西。而方圆本身对这些东西也不擅长,并不能帮上什么忙。好在家长们人数不少,又都是资深的围棋爱好者,用了一天的时间所有工作基本就绪。

比赛采用瑞士积分制进行蛇形排队,这样比赛轮次不用太多,记分的工作量也少了很多,而成绩相对公允。裁判则全部责成股东们兼任,计时钟不够也是股东出面到处借来的,说起来这个棋校实在有些惨不忍睹。

比赛还准备了一些奖品,都是不值钱的小玩意儿,不过通常对孩子们很有用的,方圆希望由此能引王鹏上钩。

比赛还是比较仓促的,临比赛之际大家才发现居然缺少一个棋钟,其实本来是不少的,不过其中的一个被一个小学员玩坏了。不得已,只好临时找来两个裁判手动计时。

三天七轮比赛,三个分组中各有一人全胜,两个低级组的情况方圆并不关心,而高级组中全胜的是那个叫做潘善棋的十六岁少年。小王鹏以六胜一负紧随其后,不过两人之间因为积分的关系并没有交手,因此两人的战绩并不能说明潘善棋就比王鹏高明。

可惜方圆的如意算盘还是落空了,王鹏并没有觉得获得第二名有什么不好,看他的样子竟然一点都在意潘善棋名次高于自己。

方圆相信日后王鹏总会遇到比他强大的对手,或许那时他才能积极起来,不过幼时学棋的时光宝贵,这时正是心无旁骛的时候,进步速度异常惊人。这也是常说的“二十岁前不成国手终生无望”的原因。遗憾的是这句话对普通人来说是真的,王鹏若是不能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去快速提高棋力的话,他真的无望成为职业高手了。所以方圆必须尽快设法让小家伙升起好胜之心。

当然,除了方圆对比赛结果不满意之外,其他人却异常满意,尤其是那些家长们,对这种开课之初先摸清孩子们的真实水平的做法相当认可。同时孩子们也表现出相当的兴趣,接下来的几天还在讨论这个比赛成绩的问题。这倒提醒了方圆,索性每隔半个月搞一次联赛,让孩子们在对战中提高棋力。不过这些只能对付普通的孩子们,对真正有潜力的王鹏却意义不大,怎么培养王鹏快速成材才是方圆最想解决的问题。

就在方圆为王鹏头痛的时候,宋博传来两件好消息,一是棋校的手续办得差不多了,只等教育口的几个大能签字盖章便彻底完成了;另外一件好消息就是晚报杯的预选赛报名工作马上开始。

这第一则消息对方圆还无所谓,可第二则消息却是方圆盼望以久的。

反正这比赛也是面向社会公开的,而且报名费以及保证金都不高,业5以下为合计一百五十元,至于业5只要一百元的保证金,五十元的报名费都省下了。因此方圆同家长们一说,打算组织全体水平较高的学员参加这项比赛。

不过令全体教练及学员们感到好笑的是,他们的总教练方圆方指导是需要缴纳报名费从初赛开始打起,而不是像参赛学员那样只需缴纳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