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王妃-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父皇……!” 李泰哭得那个厉害,隔了几条街都能听到。
  “青雀呀!父皇没事儿!”李世民的神情有些恍恍惚惚。
  “儿臣竟没想到大哥会做出这种事……!”李泰又哭上了,干巴巴哭了一阵儿,抹了抹眼泪,回头又看我们,“三哥,嫂子,弟弟失礼了!你们也陪了父皇大半天,还是去休息吧!父皇自有我照顾!”
  哟!这李泰猴儿精猴儿精的,嫌我们碍事了是吧!赶走了我们好说什么!
  “恪儿,你下去歇着吧!折腾了大半夜,叫玄龄他们也散了吧!”李世民是体恤外面跪的臣子们。
  “那就有劳四弟了!”李恪居然跟他客气。
  我们一起出了甘露殿,房玄龄他们自然也都散了。夏季夜空,星斗满天,和宫苑里星星点点的宫灯遥相辉映着,空荡荡的禁苑内静的让人害怕。
  “我们去哪儿?”到了这个时辰,皇宫是出不去了。
  “淑景殿吧!看看母妃和玹儿!”他牵着我的手,仍向前走,对刚才发生的一切,闭口不语。
  “你那个胖四弟可贼精的很,赶走了我们好和你父皇说悄悄话!”趁着四下里没人,我越说越上瘾,“他以为糊弄好了父皇,大唐太子就是他的了!做梦!”我撇了撇嘴,真想把雉奴将来接掌大唐江山的事儿说出来,但又怕他怀疑。
  “你好像什么都懂!”他好笑似的看着我。
  “你别不信,咱们就走着瞧!”我就是再讨厌历史,总也知道武则天的老公唐高宗吧!电影儿演了一遍又一遍,怎么可能记错!突然想到了什么,拽拽他的衣袖,悄声说:“你……你有没有想过当太子?”
  他停下脚步,先是愣了一下,再又看着我,笑道:“怎么想起了问这个?”
  “我就是想知道你的想法呀?”明知道是雉奴,可还是忍不住这样问!因为我觉得雉奴不如他。
  “没有!”他浅浅一笑,回答的干脆利落。
  “为什么?太子可就是将来的皇帝!”我继续追问。
  “没有什么为什么呀!”他抬头看了看夜空,又对我微笑,“你以为大唐皇帝是那么好做的!你没看到父皇吗?天天国事、家事一大堆,累得很什么似的,还要受魏征等人的挤况!就算想出去狩猎,每回总要跳出一大拨儿人反对,太累了不是吗?”
  “你说的也对!”听他这么一说,我好像突然明白了,那太极殿的位子可真不是好坐的,不如做个闲散亲王痛快。
  东方的天空刚显现鱼肚白,淑景殿内依然是灯火通明,宫里出了这样的大事,谁谁能安心而眠呢?
  我和李恪起了个大早便往甘露殿里去问安,途中遇到纪王慎、赵王福两个年纪小的皇子,客套了一会儿子。又在甘露门远远看到魏王李泰,他正领着几个内侍慢腾腾往前移。
  远远他就冲着我们大喊,“三哥,今天可来晚了!刚才就走了一拨儿!”
  “母妃那里有点事儿就耽搁了时候,父皇还好吗?”他竟然寻问起了李泰,自己不会去看看吗?
  “还好!一晚上也睡得安宁!”魏王泰冲那几个内侍摆摆手,让他们先走,拉着李恪到一旁,似笑非笑,轻声轻语道:“三哥,父皇昨晚已经答应立我为太子啦?”
  “是吗?那要恭喜四弟了!”他的表情一如平常。
  这李泰能耐不小呀!一晚上竟把李世民给说动了,果然那才高八斗不是吹的。
  “三哥,你觉得我行吗?”李泰眨着小眼睛,眼巴巴看着李恪。
  “父皇都决定了,四弟当然行了!”他一如的波澜不惊。
  “我就知道三哥会这么说!我们兄弟里面就属三哥真心待人!”李泰乐得跟什么似的,眉开眼笑,冲我们挥了挥手,“赶紧去探视父皇吧!刚才父皇说想吃龙凤水晶急糕,我去尚食局盯着他们做!父皇不爱很甜的口味!”
  这李泰屁颠屁颠的走了,那叫一个乐!这会儿高兴呢!日后指不定怎么哭,大唐太子是你的吗?那雉奴往哪儿摆?
  我们来到甘露殿的寝宫,卷帘已经全拉了起来,李世民坐在茵毯上,身后靠着一只大隐囊,翻着一本书,面前放着凭几,看面色似是好了不少。
  “父皇!”我们跪下向他问安。
  “过来吧!”李世民招手叫我们坐在他的身边,书也被他放在了一边,“慎儿、福儿他们刚走!这生病了就是好,儿子们一个个往跟前跑!”
  “儿臣刚刚遇到四弟,他到尚食局给您准备龙凤水晶糕了!”李恪浅浅一笑。
  “昨晚多亏了青雀开解朕!”李世民转送问我们,“你们母妃还好吗?没有没被昨晚的事儿吓到?”
  “母妃还好!”李恪抿嘴一笑,那笑容如沐春风一般,“父皇,刚才听四弟说,您答应立他为太子!四弟才高八斗,博学多闻,父皇也可宽心!”
  “青雀跟你说的?”李世民的目光突然变得凌厉起来。
  李恪看看他父皇,又看看我,大概是摸不准李世民的心思。
  “是啊!刚才魏王的确是这么说的!”他不敢答话,我只好实话实说。
  李世民的脸色马上就变了,还没等到他发怒,就听见外面一声儿高过一声儿的哭叫。只见雉奴哭丧着脸儿而来,‘扑通’一下子跪倒,身后还跟着长孙无忌、诸遂良、高士廉、于志宁等人。
  “你哭什么?朕还没死呢!”李世民当即就大喝一声。
  “父皇……儿臣……儿臣没有跟着李元昌叔父……谋反……儿臣冤枉!”雉奴哭得那叫一个伤心,看得人心里难受。
  “谁说你跟着李元昌谋反了?你是不是嫌不够乱,故意来填堵!”李世民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骂。
  我都被雉奴说懵了,李承乾伙同汉王李元昌谋反,跟他有什么关系!
  雉奴哭哭啼啼,“儿臣……儿臣昨晚来探视父皇……四哥说儿臣与李元昌叔父走得近……还说父皇不会放过儿臣……儿臣好害怕……!”
  长孙无忌向前一步跪倒,“陛下,这魏王也忒阴险狡诈,为了谋夺太子之位,恐吓晋王,简直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请陛下严加惩处!”
  李泰竟然去恐吓雉奴,是怕雉奴跟他抢太子之位吗?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贤,长孙皇后就生了三个嫡子,李承乾已经被废,他当然把雉奴当成了唯一的威胁,可这次的确是失算了!他忘了雉奴身后还有一只老狐狸——长孙无忌。
  很明显,今天他就是领着雉奴前来告状的,历史无法改写,这大唐太子注定是雉奴的。
  “好大的胆子!”李世民一声怒喝,倒把雉奴吓了一个激灵,“来人!立即遣散李泰的护骑,将幽禁在北苑!”
  “圣上英明!”长孙无忌称了心,赶紧叩头。
  只见李世民踉踉跄跄的移着步子,仰头长叹,“朕三个儿子、一个弟弟,如此作为,朕着实痛心疾首……!”
  眼不见,唐太宗抽出了枕边的佩剑,竟要往脖子上抹,还好李恪眼疾手快抓住了他的手腕,长孙无忌、褚遂良也争先上前抱住他。
  “父皇!”李恪抓着他的手腕,是再也不肯松开。
  长孙无忌痛哭流涕的接下佩剑,交给跪在一旁的雉奴,劝导李世民道:“太子失德背道,魏王居心险恶,陛下何苦如此!”
  半晌,李世民才恢复了镇定,慢慢站稳了,扫过一眼众人,“李承乾大逆不道,李泰心术不正,都不能立为太子,朕想要从众位皇子中选一人为继承人,你们说谁可以为太子?”
  “晋王仁义孝敬,当立为太子!”褚遂良抢在头里,第一个说话,这个人和长孙无忌是同一根绳上的蚂蚱,当然会这么说。
  “辅机?”唐太宗看看长孙无忌,又看看在一旁捧着剑又抹着泪儿的雉奴。
  “晋王仁义厚道,是真正守成的有文才的储君!臣也推举晋王!”长孙无忌跪禀。
  “雉奴!”李世民又看了一眼李治,缓缓坐了下来。
  “臣等也推举晋王为太子!”其它人也顺着长孙无忌的意思推荐晋王。
  李世民沉默了半天都没有说话,挨着扫视大殿里的人,目光最后落到李治身上,“雉奴,你舅舅保举你为太子呢!”
  “儿臣听见了!儿臣……!”雉奴的脸上还有泪痕,看看他父皇,又看看他舅舅,竟不知说什么好。
  “还不谢谢你舅舅!”李世民依旧紧绷着脸。
  “噢!”雉奴大概快要被他爹指使糊涂了,慌慌张张朝长孙无忌拜了一拜。
  “自今往后,太子失德背道,而藩王企图谋取的,一律弃置不用,这一规定传给子孙后代,永为后世效法!”李世民说罢挥了挥手,“都下去吧!朕累了!”
  

           

第六十章 九重宫阙

    
  在长孙无忌等人强烈推动下,雉奴毫无疑问的成为大唐太子,李世民下诏大赦天下。
  又下旨降李泰爵位为东莱郡王,亲信迁徙流放岭南。废太子李承乾为平民,幽禁于右领军府。赐汉王李元昌在家中自尽,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等人皆处斩。任命告密有功的纥干承基为川府折冲都尉,封爵平棘县公。
  动荡平息之后,正值酷暑,唐太宗带着妃嫔、新任太子、诸王、大臣驾幸九成宫。
  九成取九重之意,行宫始建于隋朝,四面环山,挺拔险峻,石骨棱棱,松柏满布,沟壑纵横,是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未入行宫,已是微风徐徐,山花芬芳馥郁,沁人心脾,这里夏无酷暑,气候凉爽宜人,令人心旷神怡
  我弃了马车,爬上他的马背,吹着山林里阴凉的风,衣袂随风飘舞。策马而行,顷刻便追上了最前方的大唐天子,和他一前一后而行。新任太子头戴金冠,穿着簇新的袍子,与我相视一笑。
  九成行宫已是遥遥在望,开阔而壮丽,就在青翠隐隐之中,还隔了一道山梁。
  “父皇,是绕道呢?还是直接跨过一线天?”李恪扬鞭指着前方,宽大的衣袖在风中飘动着。
  李世民抚须一笑,柘黄色的披风在风中烈烈起舞,“老规矩,朕是要走一线天的,只有胆小不敢越过去的,才多走十几里路!”
  “好啊!儿臣倒要和父皇比,看谁先到达一线天!”他策马扬鞭,飞驰到了仪卫的最前方。
  远山、林木在眼前飞逝而过,前方竟是悬崖绝壁再无道路,除非越到相隔十几米的对岸山崖。 
  “快停下!”我大喊一声,终于看到了那所谓的一线天,竟是山体断裂形成的两处峭壁,如利斧劈开一般,两崖之间足足相隔了十几米,马儿还在飞奔,视悬崖而不见。
  我吓得惊叫起来,他要策马飞过山崖。
  他像是没有听到我的话,快马加一鞭,那马儿竟越过了悬崖绝壁,飞跨到了对岸山崖。我早已吓得魂飞天外,双臂紧紧抱着他的腰身,一颗心快要跳出了嗓子眼,待那马儿停下时,才缓缓睁开双眼。
  刚才如梦境一般,那道山梁竟然越过去了,遥遥一望,众山俯于脚下,岚风吹动山林,摇出层层绿色海浪。
  “这里美吗?”他回头问我,将马儿驻足在山崖之上。
  “刚才可吓死我了!”再看那一线天,峭壁凌空,相对如门,这要是跌下去,非得粉身碎骨不可。
  “你看,父皇来了!”
  他扬鞭一指,我向对岸的山崖望去,李世民根本没费什么力气,策马轻松的越过悬崖,慕容天峰等千牛卫紧紧相随,只有新任太子李治驻马停留在对岸山崖之上,不敢过来。
  “雉奴,跨过来!”李世民命令道。
  雉奴听到命令是向前驱马走了几步,快到山崖边时,又停在那里不动,大概是害怕了吗?“父皇,儿臣不敢!”
  “过来!”李世民铁青着脸,非要他跨过来,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太子殿下,向后退一些再快马加鞭!要一气呵成!”慕容天峰也是不想雉奴太难堪吧!大声指点。
  李治是策马向后退了几步,犹犹豫豫了大半天,就是不敢快马越山崖。
  “绕路找你舅舅去吧!”李世民是没耐心等下去了,驱马俯冲下山而去。
  果然这里距九宫行宫很近,下了山就看到了行宫的正门,我们当然是第一队到达行宫的,不敢越山梁的那些人大概真要多走十几里路。
  行宫倚山兴建,截山谷形成池沼,跨水架桥,高阁林立,长廊环绕,房舍纵横错杂,台榭参差交错,金色夕阳洒于重重檐瓦,折射出的光彩堪比天边云霞。壮美、瑰丽的一座行宫!
  夜阑,行宫内灯火辉煌。
  现在已经不能称之为凉爽了,倒觉得冷,与炎热流火的长安城相比,简直是有天渊之别,就是没有把玹儿带来,一听说我们要来行宫,萧夫人立即把他接到萧府小住去了。
  刚刚躺在榻上歇息,就被李恪催促着去排云殿瞧歌舞,我是即没梳妆,又没穿正式的衣服,请他先去,自己留在寝室里慢慢穿衣梳妆。
  一切弄好了以后,便领着闭月和几名宫女前往排云殿。夜空下,宫灯明丽,隐隐能听到飘来的乐曲之声,遥遥而望,只见一个人正慢慢走在回廊之内,细看之下却是新任太子雉奴,胆小不敢飞马越山崖的那个人。
  十八、九岁的年纪,穿着蜀锦的袍子,头戴着金冠,个头已经很高了,相貌却平平,属于亲民大众的那一派,没有蜀王的美貌,没有伟伦、李敬玄的那种的洒脱,更没有李世民的英武。
  他身后跟着一名内侍,内侍抱着一大堆东西,像是公文之类的。他像是没有看到我,摇摇晃晃,呆头呆脑的与我擦肩而过。
  “上哪去?怎么不去排云殿欣赏歌舞?”我连忙张口相问。
  “嫂子呀!”他这才抬头看了我一眼,神情十二分落寞,“父皇交给我的政务没有处理完!那有心思看歌舞呀!”
  “这么多!”我瞅了瞅内侍捧着的一大摞东西,这雉奴也怪可怜的,小小年纪竟有这么多沉重的负担。
  “我又不大懂,正要去请教舅舅!一会儿父皇还要问我呢!”雉奴的表情是越来越落寞了。
  “那你去忙吧!”我只好向他告别,从前多么活泼的一个孩子呀!竟叫那些所谓的军国大事给压成了这个样子,连个笑容都没有了!这大唐太子果然不是好当的!还是我们家那位想的透彻。
  “嫂子!”他又回头叫住了我,强打起了精神,“回长安后,我就纳你的表妹过门儿好吗?东宫里还少一个良娣,我就想留给云儿!嫂子觉得怎么样?”
  “真的!”他又提起了这件事,我当然开心,玩笑道:“我还以为你当了太子,就嫌我们萧家门槛低,不认这门儿亲了呢!”
  “看嫂子说的,我能嫌弃别人!还嫌弃嫂子嘛!”他终于露出点儿笑模样,“回京之后,我就差人到府上下聘!”
  “说话算话!”我在雉奴的肩上拍了一下,转身而去,这下萧夫人该放心了吧!女儿是王妃,侄女是太子身边的良娣,不用再愁下半辈子没人养活了吧!终于不用听她叨叨了。
  幸得没有来晚,排云殿的歌舞还在继续着,两侧乐工奏着华美之音,美貌舞姬罗袖舞动,衣带飘风,如一朵盛开的娇艳芙蕖袅袅落于碧水间,柳腰轻转,舞如花旋,裙裾生风……。
  尽量不引人注目的越过众人寻找属于我的座位,提着裙子慢慢坐于李恪身边,与他相视一笑,正要好好欣赏华堂之上的舞姿,乐声却骤然而停。
  来的可真不是时候,不知又发生了什么事?宫女、内侍们皆是屏声息气,只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正同李世民商量着什么,内侍总管了陈福顺已经把所有舞姬全遣了出去。
  片刻,房玄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天子近臣又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