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梅花之似兰斯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还珠梅花之似兰斯馨-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嗻。”侍卫令命去了,不一会儿便拿着三串冰糖葫芦回来复命了。

“来,咱们一人一串!”乾隆分别递了一串冰糖葫芦给皇后和兰馨,转头问皇后:“皇后,来尝尝这让兰儿嚷着要吃的冰糖葫芦!”

“是,谢爷赏赐。”皇后谢了,接过。

“兰儿谢阿玛赏赐。”兰馨也依样谢过皇帝。

“欸?谢什么赏啊,说了微服出巡,咱们就是艾老爷和艾夫人,兰儿就是咱们的小女儿,怎么就忘了?”皇帝笑着指出二人的“错误”。

“哦,对了!那也是要谢谢阿玛解了兰儿肚子里的馋虫不是?”兰馨笑着向乾隆撒娇。

“是、是、是,兰儿说的是。”皇帝心情很好,说着,吃了一颗山楂,“嗯,味道是不错!夫人觉得呢?”

“是不错的。”皇后亦吃了一颗再作回答。

“额娘,您以前吃过冰糖葫芦吗?”兰馨很好奇皇后刚刚脸上那一闪而逝的怀念。要知道,满族儿女虽不像汉人家的女孩儿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也不是能随便出门的,更不要说在外面吃东西了。即使能够吃到外面的东西,也多是家里的男子出门带回来的,可是,有几个男人会买冰糖葫芦带回家里给女眷们吃啊!

“是啊,我小的时候,我大哥曾经偷偷给过我一个。”皇后看着手里的冰糖葫芦微笑,眼神里透露出怀念和哀伤。

那拉氏皇后口中的大哥,是指她嫡亲大哥,纳尔布的嫡长子,乌拉那拉卓远。早年间,因为先帝的重视,这卓远从十八岁起就常年在外征战,他比景娴大十岁,很疼这个小妹妹,总是找些有趣的玩意逗着她开心,兄妹俩感情很好。怎知道,乾隆五年的时候,竟得了不治之症,就去了。如今,纳尔布的嫡子嫡女各剩下一个,即皇后的二哥乌拉那拉卓颜和当今皇后乌拉那拉景娴。

“哦……是这样啊!”兰馨当然知道这答案尴尬了,可还是要继续找点别的说,好把这话引子挑到别处去。“啊,额娘,你看,那边有人在耍杂耍呢!”

“哦,是啊!”皇后也知道不能在皇帝高兴的时候影响他老人家的性质,于是便也顺着兰馨的话茬说着。

“嗯……这天下还是一片繁荣祥和之气啊!”乾隆对自己的“文治武功”还是很满意的,微服出巡不就是为了体察民情吗?如此民情令老乾很开心。

“那是当今圣上治理有方啊!”说完,兰馨咬着糖葫芦,看着乾隆笑。

“兰儿说的对。”皇后也笑着说。

“哈哈,你们两个啊!”皇帝笑着叹道。

一行人有说有笑的向广济寺方向而去。

—————————————————此乃地点分割线—————————————————

北京广济寺

虽不是初一十五,来广济寺上香的人也是不少的,上香请愿、求签问津的人络绎不绝。乾隆一行十几个人边走边看来到广济寺的正殿。兰馨自是和皇后一起跪在黄色的蒲团上,诚心祈祷。

参拜结束,兰馨托了相熟的沙弥找来了住持,把自己抄完的佛经供奉在佛祖前,顺便和皇后每人签了五百两的香油钱,便同乾隆一起被住持引着来到后面的高级禅房。

兰馨多次同她额娘一起来上香,住持当然认得她,至于托给菩萨养着,确实只是兰馨胡说罢了。但也不能说兰馨完全是胡说,因为却有一次齐王陪同福晋一起来上香时同住持开过玩笑说要把兰馨托给菩萨养着,不过,原话是这样的:“我这女儿总是活泼过头,像只管不住的小活猴,不知托给菩萨养着会不会得了佛祖教化,好管些罢!”

住持见同兰馨一起的并不是齐王夫妇,兼着齐王夫妇之死同兰馨入宫之事一样世人皆知,又从沙弥处得知兰馨称这二人是“阿玛、额娘”,便知这二人是当今帝后了。这住持虽是方外之人,但亦要知道世事,否则怎么在这贵胄云集的京城里“混”下去啊!况且,能当住持的僧人,除了德高望重之外,也得有些与人交际应酬的手段才是啊!

“老衲乃本寺住持戒逸,请问这二位如何称呼?”这广济寺从顺治年间就有同皇帝打交道的经验,怎会不知当今皇上喜欢“微服出巡”,还不喜别人揭穿的道理。

“我姓艾,这是我夫人。”乾隆一指皇后,继续说道:“我们是兰儿的养父母,今日来是陪着兰儿来还愿的。”

“哦,老衲见过艾老爷,艾夫人。”住持行了一个佛礼,“兰馨姑娘往日上完香之后都会在此用些斋饭,今日是否如此呢?”

“恩,是有些饿了,即使这样,便一切如常吧!”皇帝发话了。

“老衲这就去命人准备。”再施一礼,老和尚便退出去了。

兰馨看着戒逸的背影暗叹:她就不信那老住持猜不出皇阿玛和皇额娘的真实身份,就是不想拆穿罢了,亦不问自己阿玛额娘为何没来,恐怕是因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吧,果然是出家人啊!

未几,这几人,包括跟来的仆从侍卫都用过斋饭后,便在广济寺中略一游览,权当了饭后散步。逛的累了,便在皇帝的一声令下回了宫。

此次出宫,兰馨的真实目的一个也没达到,真是碍人眼的帝后二人组啊……

兰馨的筹划

兰馨随着帝后二人回宫,聊了会儿家常,便辞了帝后二人回到自己的房间安歇。这边兰馨躺在自己的床上,为自己的未来规划出路。

兰馨今天出宫,本不是上香这样简单的,谁知却被这突然插了一脚的帝后二人打乱了计划。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计划赶不上变化”?兰馨原本的计划是先去广济寺上香,而后去一趟齐王府把那些奴仆家人按着“忠”与“不忠”进行安排,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齐王府的一等侍卫——齐修。这齐修不是内务府派下来的侍卫,是阿玛从战场上救回来的,据说在那传说中的江湖里也是数得上号的高手。兰馨找他,并不是想收为己用,而是要学武。

在游荡于后世的近千年间,兰馨虽说是不问世事,不管世间如何变迁,但总是会遇见一些“新人”。这些新人总会跟她说一些当时的新鲜词汇,诸如什么:破除封建迷信、什么新思潮,到后来什么“又红又专”、马列主义,再到后来的“海归”、“河蟹”还有什么“火星移民”、“星球改造”等。让她记忆最深的是评述“新一代”女性的标准:出得了厅堂,入得了厨房,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打得过小三,斗得过流氓。兰馨听到这话的时候深以为然。到了她这就得改成:出得了厅堂,入得了厨房,惩得了刁奴,出得了宫墙,打得过奸妃,斗得过蠢王。当然,这里的王,指的并不是那些宗室王爷,而是那个“英年早逝”的荣亲王永琪。

兰馨想清楚了,在这皇宫里,首先要有的就是自保能力。如何自保?第一,习武。第二,学医。托重生的福,读书写字、琴棋书画这类东西她都不用下大力气去学了,可是兰馨清楚的知道习武和学医的重要意义。

习武,除了强身健体之外,亦能在遇着突发状况的时候迅速的做出反应。想当初,要是自己有一身武艺傍身,那只狸猫也不能轻而易举的把自己“穷摇”的头昏脑胀不知所措吧!

至于学医,兰馨冷笑,死了之后才知道,平日里那些不起眼的食物,那些有益于身体的美味佳肴若是混在一起吃,轻而易举便能将自己置之死地。不仅如此,五格格和十三弟的水痘得的也稀奇,怎么偌大的皇宫里偏就这两个得宠皇子女得了?水痘不是不治之症,偏这两个得宠的没治好?方子是没问题的,可是治疗的却有问题,看来太医院的太医们全体都不明白什么叫做“对症下药”。

可是,自己不能偷着学,偷学是必要的,但那些东西若是想要自己展现时不让皇阿玛和皇额娘起疑惑,便要将它们过了明路才是正理。如何过明路呢?这是个问题,自己得好好想想,好好想想……

————————————————空间分割线——————————————————

坤宁宫正厅阳光明媚的上午

次日,早早散了朝会的乾隆正在坤宁宫中享受温馨的上午茶时光。

“皇阿玛,您尝尝,这是皇额娘拿着荷花做皮炸出来的春卷。”兰馨把一盘子小点心推向皇帝,稍稍略显狗腿的夹起一个春卷放在乾隆的盘子里。

“哦?是吗?”皇帝一挑眉毛,“那可真得好好尝尝。”说着夹起春卷放在嘴里咬了一口,细细品味。“恩,皇后的手艺很不错啊!只是这些事交给宫女做就行了,皇后还是不要过于操劳才是。”

“谢皇上关心,我会注意的。若是皇上喜欢,我时不时的做一些也是不碍的,哪那么容易就累着了!”帝后二人的感情这几日很是和谐,而此时妃子中最受宠的还不是那个“令仙子”,而是嘉妃。

这嘉妃虽是后入旗集,但却不像那令仙子是包衣出身,甚至说,这嘉妃都不是汉人,而是朝鲜族人。【金氏,生于康熙五十二年,在乾隆还是宝亲王时就是他的一名小妾了,她的父亲叫金三宝,兄长金简在吏部做事,可以想象这位金氏受到了比较正统的中华教育,如果她只是接受了朝鲜的教育,恐怕很难与乾隆皇帝有共同语言,也就难以得到他的宠爱。乾隆即位后封她为嘉妃,后封嘉贵妃,赐入满洲籍,称金嘉氏。】

这嘉妃受宠,却不像那令妃一样处处给皇后上眼药,更不会明里暗里的与皇后为敌。因为人家对自己的认识很明确:自己就是个妃子,而且自己的出身,做到贵妃都是皇上恩典。自己已经有两个儿子了,肚子里似乎又有了一个,皇后没儿子,未来是个什么境况还未可知。自己受宠儿子又多,本来就树大招风了,犯不着为了那个渺远的、不切实际的东西招着皇后的讨厌。况且这几日看来,皇上也不是厌着皇后了,反而帝后关系有着逐渐热络的趋势,自己犯不着冒着被皇上怀疑的风险去给皇后上眼药,还是安安分分的做“宠妃”吧,若得皇后青眼,搞不好分位还可以再升一升,自己的儿子们也有些保障。

“皇阿玛,这主意还是兰儿给皇额娘出的呢!”兰馨的脸上浮现出一种“快表扬我”的表情。

“恩?是吗?兰儿竟如此聪慧吗?”皇帝很开心的问皇后。

“恩,这倒是真的。”皇后也笑答。

“皇阿玛,兰儿这几日因为初入宫中兼着身上有些不妥学习什么的就都落下了。既然兰馨已经好了,是不是可以重新开始学习了?”兰馨一副上进的好孩子样。

“恩,不忙,你先熟悉了宫中生活再说。看不出兰馨你小小年纪竟然如此上进啊!”皇帝喜欢“上进”的孩子。

“皇阿玛,阿玛在时曾经说过,这字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一旬不练,行家知道;一月不练,众人皆知。不论练字还是练武都是如此。”兰馨摇头晃脑的说,“所以兰儿不能把以前学过的东西丢下,兰儿不能给皇阿玛和皇额娘丢脸!”小拳头一握,很有气势。

“哦?兰儿还练武?”皇帝很好奇。

“阿玛说过,满人是马背上的天下,满洲姑奶奶不比汉人女子般小家子气,骑射什么的只要有兴趣也是可以学习的。”

“这么说,兰儿对骑射有兴趣?”皇上很开心,这充满了王八之气的乾隆皇帝是最喜欢“文武双全”的孩子,不论男女。

“有,只不过刚学了没几日。”兰馨很落寞。

“这有什么问题,兰儿,既然你如此上进,后日开始你就和上书房的阿哥们一起念书就是了!上午学习四书五经下午学习骑射剑术,可不能喊苦哦!”皇帝,你就抽!

“皇上,这不合规矩啊!更何况男女七岁不同席,这一个女儿家怎么好和那些皇子王孙一同上课呢?”皇后提出异议。

“这有什么问题,都是自家兄弟,况且兰儿才几岁,不碍的。我看啊,兰儿恐怕坚持不了几日的,上书房是很辛苦的哦~。”这后一句是对着兰馨说的。

看着皇后又要说话,兰馨悄悄压了皇后的手一下,说道:“皇阿玛,你小看人!”兰馨憋红了小脸,欸,为了做出这个表情,兰馨可是暗自闭气了许久啊……“兰儿一定会成为大清朝最‘文武双全’格格!”

“哈哈哈,有志气!朕就等着看你这个最‘文武双全’的格格!若真是如此,皇阿玛有赏!”得,王八皇帝又要赏了……

上书房记事(一)

该去上书房的日子很快就来了。这日,兰馨早早的起床准备,洗漱过后先给皇后请安,而后两人一起用过早膳,兰馨就同着一起来请安的阿哥们一起来到上书房。

此时上书房的师傅还不是纪晓岚,兰馨向今日当值的师傅问过好便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好,准备晨读。兰馨来上书房念书的事皇帝老早的就同上书房的师傅们说过了,众人虽惊讶于这兰馨格格受宠的程度,但也很有眼色的、有志一同的选择了“沉默是金”。

这日,是兰馨第一次来上书房读书,也是上书房第一次有女学生听讲,故而兰馨的位置是教室的第一排,中间的位置。她的左手边是现存的最大的三阿哥永璋,右手边是四阿哥永珹,永琪坐在永璋的后头,永瑢坐在兰馨的身后,其他王子皇孙就不加描述了,那些都不是重点。你问传说中五阿哥的“第一伴读”福尔泰?谁说伴读可以和主子坐在一起读书了,伴读和哈哈珠子都是在隔壁的教室里的。

今日当值的,是一位姓应的师傅,因着上书房的诸位皇子王孙的年龄都不是很大,所以学习的内容也不是特别的难懂。况且这位姓应的师傅耐性也是最好的,恐怕是负责的总师傅怕兰馨第一日来不太适应才这样安排的。

在这个没有黑板又不分年级的时代,教学时间是统一的,教学内容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每个人的进度不同,而师傅也会根据每个人的程度进行单独指导。因为兰馨是“新生”,自然是会受到特别关照的。

这应师傅看见兰馨已经准备好了,就走过来对兰馨道:“兰格格好。今天是格格第一日来上书房,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师傅好,兰馨,并没什么不妥。”兰馨回答道。

“请问格格已经学习了哪些内容?”这是要摸底了。

“初步的已经学习过了,按着《三字经》里的次序,兰馨接下来该学《毛诗》了。”兰馨想了想《三字经》的内容。

“既是这样,那敢问格格的《毛诗》学到何处?”应师傅再问。

“还未开始,也就是刚刚学完了四书。”兰馨的前世这些东西都是有学过的,只是不甚精通,认识些字,反正无论是阿玛、额娘还是皇额娘、皇阿玛也都没有想要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代才女。才女,在那位“明珠格格”出现之前都只是“扬州瘦马”的另一个代名词罢了。可是这一世的兰馨却想好好的学习一下这些东西,因为有些时候,这些诗词歌赋里所反映出的东西要比那字面上的内容更加的深远,更加的令人回味。反正这一世的自己管家、规矩方面是不用再下苦功了,在别的地方多用点心也不是坏事。

“那格格,臣就从《毛诗》第一篇《关雎》给您讲起吧!”应师傅翻出了《毛诗》,指着第一篇《关雎》道。

“好的,请师傅开始。”兰馨同样翻出了《关雎》一章。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兰馨跟着师傅一字一句的念了一遍,之后师傅说了一句令兰馨感到晴天霹雳的话,“请格格先念一百二十遍。”

“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