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宠爱之玉埋深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千宠爱之玉埋深宫-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由于急切想知道结果,万贞儿对朱见深是又哄又劝,好不容易把他劝上朝,便把香瑶唤了过来。

    “事情办得怎么样了?那个宫女死了吗?”

    香瑶迟疑了下,本来想把实情告知万贞儿,但是她深知万贞儿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个性,连忙把话咽了回去,道:“回娘娘的话,没有。”

    “没有,为什么没有?”

    万贞儿很是意外,她盯着香瑶寻找答案。直到这个时候她才发现,香瑶的脸苍白如纸。

    “香瑶,你这是怎么了?”

    香瑶道:“娘娘,奴婢在杀齐梦麟的时候,遇到了一名武功绝顶的护院,虽然最终杀了他,但是我却被他打中了一掌。昨天晚上准备出去的时候,内伤发作,一时不敢大动。”

    万贞儿听到后,很是紧张,问道:“香瑶,你要不要紧?”

    见万贞儿如此关心自己,香瑶不由得心如蜜糖,道:“不要紧的,娘娘,只不过最近再也无法驱动内劲。”

    万贞儿道:“香瑶,以后不必问内藏库那名宫女的事情,也许只是本宫疑神疑鬼,本宫不能因为一名小小的宫女,让你冒上生命的危险。”

    香瑶见万贞儿打消了念头,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她和柳仕元都得为对方的存在保密,虽然这种保密是被迫的。

 第七十章 万贞儿要生了(一)

    如今的后宫,只要万贞儿不惹出来点事端,那么便是天下太平。

    怀着对诞下小皇子的憧憬,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万贞儿居然与后宫中的妃嫔们相安无事,甚至连打骂宫人的事情也几乎不曾发生。

    能让万贞儿心情如此之好的除了肚子里的孩子,还有她那位全天下最最独特的夫婿,当朝皇帝朱见深。每日,除了上朝繁忙于国事、按照惯例到慈宁宫向他的母后皇太后周太后请安之外,朱见深是任何地方都不去,一脑门扎进昭德宫至第二天清晨。仿佛他的后宫里,只有万贞儿以为妻子,其他的女子都不存在一般。

    围绕着万贞儿,朱见深做了从古至今以来,任何一任帝王都不曾做过的事情。

    为了万贞儿,他曾经向先帝跪求;为了万贞儿,他把仅仅大婚一个月的皇后废黜;为了万贞儿,他在本该安慰失去爱子的安妃的当夜留宿九华宫;为了万贞儿,他几乎要与宸妃老死不相往来。

    种种行为,让其余诸如德妃、丽妃、惠妃等妃嫔对朱见深的念想与幻想,渐渐消失,妃嫔们从来没有争宠的想法。

    至于洪选侍之类的小主,随着时日流逝,也慢慢断了有朝一日得幸侍奉朱见深的天真想法。

    后宫中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一幕,人人淡然处之,在自己的小天地中过着自己尽可能喜欢的生活,要么养花种草,要么喂鸟逗鱼,想进一步陶冶情操的便练起了琴棋书画。她们都已经看透,与其独守空房、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还不如放下胸怀,能让自己过得更快乐一些。

    这一年的冬天,大雪一场接着一场,几乎就没有怎么停过。京城的百姓们纷纷猜测,之所以会出现如此诡异的天象,是因为下第一场雪的时候妖狐夜出连灭齐家和巩家近百口人的缘故。怨气太大了。漂浮在京城上空,久久不能散去。

    即使是在过年,爆竹声响彻满城,驱赶“年”的时候,大家也都是来去匆匆,欢声笑语比往日少了许多。

    黑云压城城欲摧。让北京城的百姓不安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北方有一群一群人。他们始终以重现祖先成吉思汗横扫亚欧大陆的辉煌,妄图先占据大明汉人的花花江山,夺了汉人们的一切,再挥师四方,他们便是分裂成两部的鞑靼和瓦剌。这两部中,尤其以鞑靼威胁更大。在太师孛来的铁腕统治之下,鞑靼部日益强盛起来。伴随着势力强盛的,是鞑靼部的野心。他们开始蠢蠢欲动。认为手握雄兵,兵强马壮,已经有足够的实力重走祖先走过的路,一点点试探性地派兵多次袭扰边关。

    北京紫禁城御书房,朱见深和内阁以及六部大臣正在商议着战事。

    在细细翻阅了兵部呈送上来的战报后,朱见深气急败坏地把奏本摔在桌子上,吼道:“孛来、毛里孩两个狂悖之徒,不过是北方的跳梁小丑,居然被他们占去了河套地区。还……还以河套为新的大本营,抄掠灵州、延绥、固原、平凉以及宣府大同等大小边关重镇。朝廷每年花费那么多的饷银,养了几十万的边军,为什么会把河套丢了?谁可以告诉朕,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请皇上息怒。”内阁及六部大臣们从未见过朱见深发如此大的火,连忙跪倒在地。

    “息怒息怒,朝廷养你们不是让你们劝朕息怒的,与其劝朕息怒,能不能想一点比较好的办法?”

    一时之间,御书房没有人答话。

    “没人说是吧,那朕开始点人。李贤,你先说,应该怎么应对?”

    此时李贤已任当朝吏部尚书,在朝野之中声望甚高,听到朱见深指名道姓首先问他,叩了下首,道:“回皇上的话,虽然鞑靼部在不久之前夺占了河套地区,并以此为根据地,四处出击,好似风头正劲。不过,他们始终是立足未稳,根基未固。臣以为,当务之急便是派干将领兵驰援大同以及朔州两处。鞑靼人是游牧民族,向来是逐草而居的,来去如风是他们兵将的优势,而我朝的军队,相对于骑射而言,更善于攻坚守城。他们不是占据了河套地区吗?我们便以大同和朔州两座西陲重镇为拳头,先顶住他们的疯狂发展势头。当他们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后,再主动出击,逐步逐步往前推进,每推进到一个地方便开始建镇屯民屯兵,在几年之内形成狼牙遍地的态势。如果他们胆敢再发动攻击的话,将会引起边军的群起而攻之。这样处理虽然旷日持久,但是这是目前为止,臣所能想到的最稳妥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李贤的这番话把解决办法思路清晰地摆到了朱见深的面前,等待着朱见深的决断。朱见深把眉毛拧到了一起,细细咀嚼李贤所说的方案,琢磨了会儿道:“办法听起来挺不错,但是如此一来,朝廷便要把大笔的税银耗费在迁徙居民、筑建城镇上,彭爱卿,国库可能支撑地住?”

    作为户部尚书的彭时道:“启禀皇上,皇上不必为此时忧心烦劳,朝廷经过最近几年的休养生息,早已是国库充盈,尤其是民间贸易往来频繁,小作坊变成了大作坊,他们所上缴的税收呈暴增的趋势。以现在国库的收入应对西陲的城镇逐渐、边军给养、迁民等费用,绰绰有余。”

    朱见深道:“彭爱卿如此说,朕的心里面便觉得踏实好多。不过,派遣军队人马过去容易,从什么地方迁移人口过去呢?”

    彭时道:“说到这件事情,皇上就更不需用烦忧了。在迁移人口方面,臣等几人早就私下里商议过,总结出两点。首先,如今的江浙地区,从事经商的城镇居民逐渐增多。虽然经商有可能获得丰厚的收益,但是同样伴随着极大的风险。随着近两年大商户形成规模,他们开始通过各种办法吞并小商户,导致很多小商户经营不善落得个家庭衰败破产的命运,很多人从小有殷实沦落到一文不名,几乎要流落街头的命运。

    另外,四川山都掌彝族、苗族、荆襄流民、断藤峡瑶族、僮族、赵铎造反被我朝军队剿灭后俘获了不计其数的追随者,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是出于无奈,被生活逼迫到无法生存下去的程度,才跟随一起造反的。

    这两大拨人都是看不到任何的希望,如果朝廷能够在此时向他们宣告,谁愿意举家迁往河套地区开垦田地,谁家便可以得到良田百亩。急需改变困境的人们一定会心向往之,争先恐后往河套地区而去。“

    听到这个极大胆且可行的想法,朱见深不由得精神一震,兴奋地砸了一下桌子,道:“好,果真是好计。真是辛苦李爱卿、彭爱卿几位老大臣了,想必平日都绞尽脑汁了吧,呵呵。若不是你们,朕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办才好。”

    几位大臣连忙道:“为皇上解除烦忧是臣等本分。”

    朱见深道:“你们劳苦功高,朕记在心里,若得成效,朕必定重重赏赐。”

    “臣等惶恐。”

    在敲定方案后,朱见深道:“彭爱卿。”

    “老臣在。”

    “从云贵地区调集三万军马,从川蜀地区集结五万军马,分别驰援朔州与大同,朕要在五年,不,三年内看到鞑靼部从河套地区撤离,让孛来、毛里孩向朕俯首称臣。”

    毕竟年少,朱见深还是想大有一番作为的。现如今,除了后宫的事情处理地过于偏颇,让绝大多数的人诟病外,在国家大事上,朱见深还是能处理得井井有条,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方面,都颇有些建树,俨然一副新朝新气象蒸蒸向上的局面。年轻人大多是有抱负的,朱见深也想在在位的这些年里,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被史官们记载到史书上,让后世者见到有他这样一位明君存在。

    正在朱见深意气风发地指点江山,享受朝中重臣们越来越钦佩的目光时,只听“噗通……”一声,一个身躯重重砸在了地上。

    所有人都循声望去,只见一名宦官正挣扎着,上气不接下气地撑着地面爬起来。

    “汪直,你好大的胆子,这里是朕与众位大臣商议国事的地方,没有朕的应允,谁都不能进来,你有几个脑袋,居然如此失态,还闹出了那么大的动静打断朕。”

    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帝王威信在瞬间荡然无存,让朱见深很是恼怒:“说,是什么事儿,若是说出来朕觉得可有可无的话,小心你的性命。”

    汪直并没有被朱见深地雷霆震怒所吓着,而是跪倒在地,边喘着气边道:“皇……皇上……娘娘……娘娘她……十……十万火急……奴才……奴才顾不了……”

    最近几个月,汪直一直在万贞儿身边服侍,他不光聪明伶俐,而且好像能够预知很多事情一般,万贞儿心里面想什么还没有说出来,他便能早早给办好了。

 第七十章 万贞儿要生了(二)

    由于他办事得力,深得朱见深和万贞儿的欢心。

    见数月不离万贞儿半步的汪直如此着慌,朱见深突然想到了什么,心里面“咯噔”一沉,连忙问道:“匀一口气,快点说。”

    汪直使劲吞咽了口口气,道:“皇上……娘娘她……”

    朱见深拳头重重砸了一下桌子,道:“再不把你的舌头捋直了,朕这就命人把它给拔了,说,贞儿她怎么了?”

    汪直深深吸了一口气,道:“回皇上的话,刚才娘娘突觉小腹坠痛,经香瑶和香婉两位姐姐检查,娘娘下身已经……已经见红。”

    听到此言,朱见深的脸唰地一下白了,道:“你说什么?太医不是说还有一个多月才到临盆的日子吗?为什么来得这么早?有没有传太医?”

    汪直道:“香若姑娘在奴才来之前已经赶往太医院,这会儿太医应该赶到昭德宫了。”

    “怀恩,快,快点摆驾昭德宫。”

    “是,皇上。”

    朱见深原本还有三四件大事需和彭时、李贤他们商议,一听汪直说万贞儿下身见红,立时乱了方寸,把所有的国家大事全都抛到了脑后,什么当世之明君的志向更是瞬间飞到了九霄云外。

    朱见深心急如焚,连龙辇都不坐,大步流星到小跑,向着昭德宫方向奔去。

    “哎哟喂,皇上,您慢点儿,别摔着,别摔着。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点跟上。”

    一时之间,御书房乱作一团。

    彭时和李贤面面相觑。望着被朱见深走时碰倒在地的奏本,两人同时叹了口气。

    李贤道:“彭大人,接下来怎么办?”

    彭时双手一摊:“能怎么办?李大人,你我还是出宫打道回府地好,想必直到贵妃娘娘诞下小皇子前,皇上是不会有心思理会你我的了。”

    李贤道:“嗨。也只能这样了。”

    彭时直了直腰背,向在场的重臣们道:“老哥们,走吧。”

    说话的时候,意兴阑珊。

    按照黄太医推算的日子,小皇子要在万贞儿的肚子里安安稳稳待到过年四月底才算足月,然而。当下刚刚奔着三月去,孩子便急着要来到人间。他这是属于早产。怎不能让朱见深着急忙慌的。

    在怀恩、张敏和汪直一路胆战心惊护送下,朱见深飞速地来到了昭德宫。

    他风风火火满头大汗地出现在昭德宫的时候,昭德宫的宫人们全都吓了一跳。

    “香芝,来了几位太医?”

    “回皇上的话,黄掌印带着所有的太医都来了。”

    由于黄太医推断出万贞儿怀着的是一名小皇子,朱见深兴奋之余。把黄太医提拔为太医院的掌印。

    朱见深望向寝室,太医们在外面凑在一起,交头接耳且激烈地讨论着。应该是在商议对策,宫女和产婆们却乱作一团,进进出出地忙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昭德宫中,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

    朱见深大步向太医们走了过去,一边走一边大喊:“黄太医,黄太医……”

    黄太医正指挥着宫人们,焦躁地他已经完全没有身为臣子的形象,袖口挽着,衣领掖着。听到朱见深的声音,额头冒着汗气儿从人堆里挤了出来,道:“微臣参见皇上,吾皇……”

    对于朱见深来说,这都火烧眉毛了,他哪里有闲功夫端着架子承 受'TXT小说下载'他的问安,不耐烦地抬了抬手:“好了好了,赶紧起来。黄太医,现在爱妃情况怎样?”

    黄太医道:“回皇上的话,贵妃娘娘早已过了生产孩子的最佳年纪,娘娘气血不足、肾气衰弱,本来就极其容易早产。幸好娘娘平日里喜好骑射,凤体远比一般的女子强健许多,加上臣调制的补血补气安胎之药,小皇子能在凤体里待到今日已经是万幸。虽然还是没有等到足月,不过,按照常理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碍。”

    黄太医看似忠厚老实,其实深谙为臣之道,尤其是后宫里最最难当的太医。他首先不着痕迹的把功劳算到头上,一旦出了什么事儿,就算不足以将功补过,能抵消掉多少便算多少;其次,很严重的早产被他说得仿佛有惊无险一般。如此一来,朱见深便不会太过紧张,他不紧张,便不会给太医们带来更大的压力,以至于忙中出错。

    果然,在听到黄太医的话后,朱见深平静了一些,道:“很好,不过朕现在不想听应该不应该之类的话,朕要你以性命向朕保证,爱妃以及她腹中的孩儿都会平安。”

    朝廷上下谁人不知万贞儿在朱见深的心里面有着怎样沉甸甸的地位和分量,他忙道:“请皇上放心,微臣一定拼尽平生所学,定保娘娘母子平安。”

    朱见深道:“只要能够让她们母子平平安安闯过这一关,你想要什么,朕便赏赐你什么。”

    情急之下,朱见深也顾不了许多,用起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办法。

    此刻黄太医哪有心思奢求什么赏赐。他虽是太医,却毕竟是男儿之躯,不能进入寝宫万贞儿躺着的床榻前,只能隔着一道屏风听着宫女、产婆们的描述指挥她们处理万贞儿诞子。从种种迹象他分明感觉到,万贞儿在生产的过程中随时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凶险,一个处理不妥当,便极有可能发生血崩。若是发生了那样的情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