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乱唐盛三百年:大唐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隋乱唐盛三百年:大唐帝国-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样子,事情会很顺利。——高宗被这位较他年长的女性所吸引的程度,好像远超乎王皇后所想象。利用武昭仪的魅力使那可恶的萧淑妃失宠——这个计划好像有成功的希望。事情进行得很顺利,或许应该说过于顺利吧!
  

美女还俗(2)
武昭仪以自己的身体和双唇作为武器,并假皇帝之名攻击的,不只及于萧淑妃,连王皇后也包括在内。不,应该说王皇后更是她主要的攻击目标。
  武昭仪时刻致力于获得后宫女人的欢心。深受高宗宠爱的她,获赐的物品特别多,而她却毫不吝惜地把这些物品统统分赠给宫女们。尤其是服侍在王皇后和萧淑妃身边的侍女,给的东西更多。
  武昭仪把从这些侍女听来的有关王皇后和萧淑妃身边的情报,加以扭曲后向皇帝奏告。这些话多少有些夸张,不过绝非无稽之谈。武昭仪对谗言很有一套,绝不会说出那种很快就会被人拆穿的纯粹谎话。起先还半信半疑的皇帝,变得越来越相信武昭仪说的话。
  后来,武昭仪生了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
  一天,王皇后来到武昭仪的香阁,想要看看初生婴儿。王皇后由于自己没有生过孩子,而且听说生的是女孩,所以想看看女婴的可爱模样。皇后抱着女婴逗玩片刻后,走出武昭仪的香阁。
  武昭仪知道皇上一会儿就会驾到,她在皇后离开后,立刻把自己的婴儿勒死,并且盖上棉被。高宗来到后,当然要看看婴儿。
  “小娃娃可爱极啦!”
  武昭仪喜孜孜地翻开棉被,然后装出大吃一惊的模样,大叫起来。
  “咦……我的小宝贝怎么了?……”
  她摇动几下婴儿,把脸贴近后,发出心碎的嘶喊:“我的心肝宝贝死了!她已没有呼吸……”
  “你说什么?!”
  高宗走上前去,摸了一下婴儿。可怜的婴儿,这时后已经全身僵冷。
  武昭仪当场哭倒。
  “这是怎么回事?”
  高宗问起原本待命在隔壁房间的众侍女,但她们根本没有进来过这个房间,所以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
  “皇后刚刚从这里离开……”
  一名侍女如此回答,其余宫女也同时点头。
  “噢!皇后杀害了我的女儿!”
  高宗悲痛地大叫,倒在他脚下哭得死去活来的武昭仪,这时候抽搐着道:“我没有想到皇后恨我如此之深。我不如回尼庵算啦!”
  “你这是什么话?!有朕保护你!朕是天子,难道保护不了你吗?”
  从此以后,高宗可说已成为武昭仪这个妖妇的俘虏,他甚至有废王皇后立武昭仪的意思了。高宗准备先把昭仪从九嫔升为阶级高一层的夫人,做为实现这个计划的第一步骤。如前所述,本来只有三夫人,到这个时代已经变成四夫人,高宗则考虑另设“宸妃”这个新的夫人位阶。
  “这样会成为五夫人。”由于遭群臣反对,所以此事未能如愿以偿。
  由嫔经夫人成为皇后是正常程序,但越阶晋级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高宗开始考虑把武昭仪直接升为皇后。高宗的这个意图已是公开的秘密。结果,阴谋丛生的宫中自然产生拥立武昭仪的派系,开始与反对派展开斗争。
  反对派以高宗的舅舅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两人为首。这两人受先帝遗诏担任高宗的辅佐人,所以发言极有分量。
  拥昭仪派中,有不合长孙无忌之意而被左迁的李义府、卫尉卿许敬宗、御史大夫崔义玄以及中丞袁公瑜等人。这些人的分量当然远逊于受有遗诏的###。但他们也有极大的力量做为后盾,那就是皇帝的旨意。
  实际上,还有比皇帝的旨意更强大的力量,那是有意争取皇后宝座的武昭仪极其旺盛的斗志。于还俗时起,把自己当做已死一次的她,准备大干一场。
  高宗执行政务与臣下会见时,武昭仪一定在垂帘之后。进言有利于她的人获得晋升;反之则被左迁。这一现实问题因而发生极大的力量。
  由才人晋升昭仪的这个女人,原名,后来号则天,因此,以武则天或则天武后之名为后世所熟知。她不但成为皇后,后来更就帝位,因此,以武则天称呼似比武后更为贴切,本书从此以此称呼她。
  

美女还俗(3)
武则天的美貌毋庸赘言,原本为太宗后宫二十七世妇之一的她,与其说是太宗喜欢的类型,不如说更合乎高宗的胃口。
  豪放、果敢、极富男性性格的太宗,喜欢的是楚楚动人的林黛玉型女人;而心地善良、优柔寡断的高宗,喜欢的是略带英气的女子。武则天之所以获得高宗欢心,原因在于其容貌及性格皆极富英气。
  龙门石窟佛像群中,最为知名的奉先寺正尊卢舍那佛,据说就是以武则天为模本塑造的。这尊佛像的确给人英气凛然的感觉。
  关于废立皇后问题,高宗后有武则天的催促,前则有重臣们的反对,立场可谓相当尴尬。然而事情再也无法拖延了,因为武则天催他催得很紧。
  永徽六年(公元六五五年)九月,高宗召长孙无忌、李、于志宁以及褚遂良四名重臣至内殿。四人都想象得到,这次召见为的是皇后问题,褚遂良心中已有决心。——身受先帝遗托的人,唯有死谏一途。不然,到九泉之下哪还有脸见先帝?
  身经百战的猛将李则称病未进宫。十七岁就与群盗为伍,纵横活跃,于李密谋反时表现凛然气骨的李,有了地位和财富后,已变成贪生怕死之徒了。
  皇帝垂问的,果然是有关废立皇后的问题。
  “皇后久未生育,而武昭仪则生有皇子。皇帝和皇后的任务在于将李氏之国家传给子孙。因此,朕准备将武昭仪立为皇后。卿等意下如何?”
  褚遂良对皇帝的垂问回奏道:“皇后系出名门,也是先帝为陛下所娶。先帝崩殂之际,曾经执着微臣的手,对臣言道:‘现在将朕之佳儿和佳妇托卿……’这句遗言,陛下当然也亲耳听闻,而且应该记忆犹新。臣未曾听过皇后有任何过错,因此,岂可轻言废立之事!臣绝不曲从陛下而违背先帝遗命。况且武氏曾经事于先帝,此为人所皆知。天下耳目岂能瞒过?后人得知此事,将会做何感想?臣已触怒陛下,罪该万死。”
  褚遂良说毕就将笏置于阶前,当场以头撞墙,额头随即裂开,血流如注。笏是官员手执的东西,将它放下,代表辞职之意。
  “闭嘴!退下!”高宗勃然大怒大声喝道。心地善良的他如此激怒,主要是意识到帘后的武则天。
  垂帘后传来武则天的哭叫声:“为何不将此獠活活打死?”
  獠是居住湖北、四川之地的民族,唐代用以咒骂容貌丑怪的人。
  长孙无忌往前踏出一步奏道:“褚遂良即使有罪,亦不得加以刑罚,此乃先帝遗命。”这个规定,凡宫中之人无人不晓。
  太宗遗言,于他死后,褚遂良即使有罪,亦不得处刑。魏征这个直谏之士死后,他需要的是不惧触怒龙颜、敢直言的人,而直谏必须要有不怕死的决心。做任何事情都绝不会被处刑,有了这一保护,褚遂良应该会无惧于触怒皇帝,把自己心中想说的话说出来才对——太宗如此期待而定下这个规定。
  “确实有此规定……”高宗说这句话,为的也是要让帘后的武则天听到。
  居太子太师要职的于志宁则只字不言。于志宁是北周八柱国之一于护的曾孙,乃名门之后。太宗的皇太子李承乾操行不良时,他曾经当面批评谏止。由于太宗不甚疼爱承乾,所以,那次直谏不会有生命危险,相反,反对立武则天为皇后的结果,日后绝难逃严厉报复——他在脑中就其利害做了衡量。
  沉默是金——于志宁因而在褚遂良性命岌岌可危之际,也没有帮他说一句话。
  表面上看起来,长孙无忌好像是提出宫中人尽皆知的事实,而救了褚遂良一命。实际上,在进宫之前,两人曾经约定彼此以呼应方式,坚决主张不可废立皇后。结果,长孙无忌却把一切责任塞给褚遂良一人。褚遂良再三以眼示意,央求兴援,长孙无忌却视若无睹,不予理会。
  

恐怖的后宫(1)
对王、萧两氏的处刑,使整个宫中笼罩在战栗的气氛中。人人对武则天畏惧到极点,他们想都不敢想象,违抗武则天的下场会是如何。
  自始至终保持沉默的于志宁,可说是深谙名门出身者的明哲保身之道。他的曾祖父身为八柱国,于隋末###时也曾躲到乡下,以避免被卷入漩涡,等到天下太平后,才应唐天子之聘出任要职。未拥有武力的文弱公卿,汲汲于保身乃是当然之事吧。
  然而盗匪出身的武将李,为了担心招来后患,受高宗召见而未进宫,这样的行径不可不谓卑怯。尽管当天因病缺席,但高宗特别倚重的是他,所以,他也知道改天还是会被召见。
  在全体重臣反对的情形下,高宗再怎么刚愎也不便单凭己意废立皇后,总要有一个人表示赞成,不然他会下不了台;而唯一没有表示意见的是李。
  称病在家期间,李绞尽脑汁,想着如何面对这个难题。数日后高宗召见时,他把自己想了半天的回答说出来:“这是皇上的家务事,何需外人插嘴?”
  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他把责任推给皇帝,巧妙地逃脱了尴尬的境域。
  过去我在群盗首领翟让之下,接着是在李密之下,后来出仕唐朝李渊之下,现在跟的是他的孙子,不管主子变成何人,我还是只顾我自己,主子的家务事与我何干呢?——这是李的想法。他出仕唐朝乃是自然趋势,随遇而安,彼此之间并没有亲子兄弟般的特别关系。太宗也曾经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一度将李从中央疏远。李当时知道自己受到太宗警戒,因此,接到调动地方的命令时连家也没有回去一趟,便直接前往任地。他因而得以保身。李认为自己这次如此回答,同样也是最妥善的保身之道。
  李的回答,可以说是使高宗觅得一条活路。
  永徽六年(公元六五五年)十月,王皇后和萧淑妃被废。
  企图毒杀皇帝——两人被废,用的是毫无证据的莫须有之罪。
  接着,以应百官要求的形式,决定册立武氏。十一月丁卯日,由李担任司仪,举行将皇后印玺及绶授予武氏的仪式。是日,百官在肃义门拜谒皇后。
  废立的王皇后和萧淑妃,被幽禁在一幢宅院内。这是密闭的房间,三餐由墙壁上的一个小洞递进。
  完全被武则天迷住的高宗,本质上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一天,他背着新皇后武则天,偷偷前往探望自己曾经爱过的两个女人。
  “皇后,淑妃——你们在吗?”
  高宗对着阴暗房间发出声音。声音从壁上的小洞穿进阴冷的房间里。阴历十一月已是相当寒冷的时节,囚房当然没有供暖设备。
  “有——”王氏的哽咽之声从同一个小洞传到外面来,“皇上适才以皇后相称,但臣妾已是待罪的奴婢之身,皇上为何仍以昔日尊称称呼?倘若皇上尚念旧情,请设法让我们重见天日……”
  “好,知道啦!朕来想想办法。”高宗以此回答。至于武则天会不会怜悯这两个女人,身为天子的他一点儿把握也没有。
  事实上,高宗根本不用为这两个女人向武则天求情,因为她早就知道皇帝前往探望她们之事了。知道武皇后时代来临的人,为了抢功,主动担任密探任务,已经把这件事情向她密报。现在的武则天,自己不用动,宫廷内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会了若指掌。
  “怜悯别人,是弱者的表现。俗人或可如此,但身为天下之主的皇帝,绝不可有如此软弱之心。该决断时,态度必须毅然决然!”
  这位年长的妻子,好像在训诫皇帝一样,而高宗在武则天面前,总是有些抬不起头。
  “决断指何而言?”高宗诚惶诚恐地问道。
  武则天回答他的是最恶劣的事态:“把她们杀掉!”
  “这样的事情,朕……怎么做得出来呢?!”
  “皇上做不到,那就由臣妾来干。臣妾认为这件事是皇后的任务。”武则天面无表情地道。
  

恐怖的后宫(2)
依据史书记载,废黜的王皇后和萧淑妃被杀的情形如后。关于这件事情,有一说是武则天因一度篡夺唐王朝建立周王朝,而被后世史家刻意描述得特别狠毒,但无论如何,王皇后和萧淑妃无辜被杀却是事实。
  武则天视这两名可怜的女子擅自向皇帝求情为滔天大罪,各施以一百杖刑后,将其手足砍断,投入酒缸。
  “让这两个老太婆醉得连骨头都酥掉!”武则天说了这样的话。
  两人于数日后断气。武则天又命人把她们的尸体剁碎。手足被切断的人还能活上几天——史书的记载不无令人起疑之处。
  王皇后从容就死,萧淑妃则露出无限怨怼的表情,吼道:
  “阿武(指武则天)!希望你来世投胎生为老鼠,那我一定会是咬断你喉咙的猫!”
  从此以后,宫廷内禁止饲养猫。
  据说,长安宫殿后来频频出现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怨灵作祟,武则天因而尽可能以洛阳为居所。事实上,她后来几乎都在洛阳。为了对抗作祟的两人之怨灵,武则天命令将她们家族的姓氏改为蟒和枭。王和蟒、萧和枭发音近似。
  改姓以避凶或招福,是当时的迷信。武则天非常相信这些。武则天时代常有改名甚至改元之事,人们对一年内改元数次已习以为常。
  对王、萧两氏的处刑,使整个宫中笼罩在战栗的气氛中。人人对武则天畏惧到极点,他们想都不敢想象,违抗武则天的下场会是如何。
  就统治者的能力而言,无可讳言,武则天远高于高宗。在必须做肯定决断时,反射性的判断力,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这或许与胆量有关;事关胆量,武则天绝不输于任何人。
  来到武则天面前时,任何率领千军万马的将军、料事如神的参谋以及任何难关都有办法克服的政客,无不相形见绌。权势的秘诀,似乎就在这一点上。
  武则天的娘家一点也不起眼,据说是太原举兵时的唐王旧臣。但在唐取得天下以前,历史上从未出现过武氏娘家的名字,至少她并不是曾对唐帝国建国立过大功的家系所出。由此观之,武则天的背景,除了高宗对她的爱情以外,并无他物。也就是说,她明知道自己没有可以依靠的强大力量,却以强硬姿态当起宫廷政界的龙头。
  自从被册立为皇后起,武则天好像决心要下巨大赌注。后世阅读历史的人,每每为她的这一点捏一把冷汗。
  以女人之身君临天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儒教的传统价值伦理,极为反对女人出风头。武则天却在这种环境下抬头,显示了君临天下的实力。
  她绝不能露出一丝缺点。就对王氏和萧氏的处刑而言,武则天除了个人的憎恶感外,一定也考虑到政治性效果才对。
  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女人!必要时,她一定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一旦给了人们这一印象,以后什么事都好办——她很有可能本能地察觉到这一点。
  我要投胎成为猫来找你!——萧淑妃的这句诅咒,也没有使武则天畏缩。总之,她绝不放松缰绳。
  不论是否有这等战略性考虑,武则天逐一采取的强烈措施,确实使大唐帝国宫廷完全沉默了。当时的唐朝朝廷里,应该还存在有于乱世中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才对。这种人应该都是个性强韧、不好惹的人物,这样的人,为什么一点都不敢反抗身为女性的武则天呢?
  建国元勋皆垂垂老矣。唐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