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词读完,努尔哈赤与奥巴向天行三跪九叩之礼,将誓词书在香炉前焚烧告天。盟誓完毕,努尔哈赤对奥巴及各贝勒大臣说:“做恶必遭天谴,行善而蒙天佑,国的盛衰都是天意。察哈尔大兵征科尔沁,而奥巴能获免于难,此为上天保佑。今儿朕仰承天意,赐以名号,因为当敌兵临境时,其兄弟部属尽数逃遁,唯独奥巴奋力拒战,所以给奥巴上赐号为:土谢图汗。给奥巴的儿子贺尔禾代上赐号为:青卓礼克图。”
奥巴与儿子一同叩谢大汗加封赐号。土谢图汗奥巴在沈阳住了整个夏季,初秋时,奥巴将回草原,努尔哈赤再赏赐铠甲、弯刀、弓箭、金银及布帛等财物。奥巴启程,将肫哲格格留在大金,待年长一些时再来迎接,努尔哈赤亲率贝勒大臣送行。
初秋沈阳城北的原野,漫山红林,飘叶如蝶,送行的兵将边走边射猎路边的飞禽走兽,人人奋进,不肯落后。然而大汗却信马由缰,不愿追逐猎物,再不像当年,五大臣在世时那样,与人争一长短。山风吹过,大汗倍觉寒意,身子也觉得沉重起来。勉强走到蒲河南岗,努尔哈赤命代善和阿敏,要将客人送过铁岭,自己与奥巴话别之后,领八名侍卫,先回沈阳城了。
奥巴送走后,各旗人马回城,努尔哈赤传唤八和硕贝勒来听口谕,八个子侄到齐,努尔哈赤对他们说:
“昔日我国宁古塔贝勒及懂鄂部、哈达、叶赫、乌拉、辉发和蒙古各国,都贪财货,轻忠直,兄弟间争夺财货,相互戕害,以致败亡,这些事不用朕说,你等都是亲眼所见,早已熟知的。鉴于此,朕令今后所俘获的衣食财货之类,必是八旗均分,任何人不可私取;获取的部民,也是八旗均分。若是一旗单独获取到的财物,不可藏匿,必拿出来均分。你等切记朕的训示,切不可见利忘义,走上贪邪的不归路。”
八个贝勒听完训示,各自回府,未过半日,大汗再急着召见八贝勒,还是有口谕下达。刚离开不长时间的八个人,再回到大汗面前,努尔哈赤再对他们说:
“你们八贝勒,见到有大臣犯错,一个贝勒指责他时,其他贝勒要同时指责,这样有错的人才能知道自己错了,才能接受指责。如果仅一个贝勒说话,其他贝勒不吱声,犯错的人会以为这个贝勒看不上自己,因而巧饰是非,争辩不已,这样就不利于掌政办差了。”
大汗在几日里给各贝勒大臣们连发数道口谕,时日已近中秋,天气更增冷意,努尔哈赤身感不适,令阿敏、博尔锦率十个牛录的护卫随行,到本溪的清河洗温泉,然而数日后,身子却逾发沉重了,再令阿敏烧纸送撞格,送完撞格,努尔哈赤感觉身体大有起色,于是启程回沈阳城,乘船顺太子河而下,并传大福晋来见,转入浑河时,大福晋到来,船行到沈阳城西南四十里的爱鸡堡,大汗驾崩,时间是天命十一年八月十一日。
大汗是高寿之人,享年六十八岁,宗室里,寿数高于大汗的,没有一两人。大汗的挚友五位一等大臣,年龄没有长于大汗的,而尽先于数年前离去,未有能送大汗之人。
大汗一生,业绩无数,功垂天地。
大汗辞世,代善等和硕贝勒推举皇太极为新汗。
皇太极即位,在沈阳城东二十里的天柱山营建福陵。崇德元年四月丙戌,上尊谥号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庙号:太祖。
10月12日抚顺
作者秋秋号136390654恒纬
结束语
刚提笔开写这个小说的时候,觉得时日漫长,不知何时写完,转瞬两载多,在书友们的慷慨呐喊里走过来,现在终于完成了。首先感谢起点网,给与发布的平台,如海纳江河不拒小溪。最感谢几位书友长久的支持,“一闲居士”最先送票,并关注至今;“暗夜”、“短线狙击手”、“冰寒”、“杨惜夏”、“点滴小说”、“强袭的雨”、“疾风之日”“猪猪”、“英雄”等人多次写书评;“怡涵”给出高评;“最强机师”、“军团长”等虽是否定态度,亦据理而言。连续送票支持的有诗人“宋爱斌”,送票最多的是作家“一颗快乐的心”,留下美丽言词的是词人“娴漪”,还有很多起点作者“月亮之下、草牛、丽莎女、三笑凡生、三煎凉茶、潇竹儿、长亭外、作者亮剑等”,以及不具名的书友,感谢你们长期予以关注。你们的闲来一瞥,是我笔下不竭的动力,再次感谢你们。
我看过一些清太祖故事,太祖的事迹令我敬佩,令我觉得作为满族人的荣耀。看书的同时,又觉得多数作品叙述的不具体或是没有我一样的情感,于是我写了这个小说,传到网上的目的是,让更多满族人了解太祖,以增加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
写的小说不算很长,二十多万字,但都是用业余时间创作的,每天下班后或休息的时候,都是翻看资料和坐电脑前构思,同事找我出去玩、喝酒,大多不去,如果是祝寿、婚庆等随礼的场合,还得去。
近三年的时间,是在寂静中坐着度过的,现在,终于辛苦地完成了初稿。在写作时,我曾担心自己突然生病,不能连续写字;写完的章节,不敢仅仅是一份存放的电脑里,担心电脑意外损坏而丢失,所以,每写完一章,都在U盘里做个备份,好在三年时间里,没有出过不测的事。
在写完最后一章的最末一句话时,心里忽悠一下轻松了,当天嘴里两处溃疡,上下嘴唇一齐生出水泡,说话不能大张口,吃饭更是不敢动嘴唇,饿得我心里吊吊的。走在马路上我下决心,等嘴好了我挨家饭店吃,先吃这家的麻辣拌。积累三载的压抑,都从嘴释放了。
妻子问:啥事上火?我没说,她会笑话的,而且她肯定也不相信。我不说,她就猜,可最近家里家外没有什么事,她就给我安个不是,我没有与妻子分辨,反正即使说出真话,天下人没有谁会相信:书写完了还火够呛。
小说发到网上,才知道,有许多的满族人,和我一样热爱自己的民族,给我热情的鼓励;粗口者也是众多,不提其名了。
满族有一千万人口,我希望我的书被十分之一的人看到。一百万的人中,我希望有十分之一的人,因为了解了先人们顽强奋进的精神,而爱自己的民族,再多辛苦也值得。如有相同兴趣的人,请加我秋秋号,愿结友。
全文结束。
本书来源于网络收集,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并无任何商业目的,若作者出版社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联系我们/邮箱本站会立即删除您认为侵权的作品!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