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一个小婴儿,的确是一件非常郁闷的事。每天除了吃就是睡。一个二十岁的灵魂,每天趴在一个十七岁的娘亲怀里吃奶,让我郁闷到快要抓狂。可是不吃,又没有办法。古代没有奶粉,没有米粉,更没有婴儿营养品。即使有,我们家的经济情况也不允许呀。
刚刚穿来的两天,我坚决拒绝吃奶。可把爷爷奶奶(这是吕更农和梅娘商议过后决定的称呼,说是为了保护我。)娘亲、小姨急坏了,以为我生病了。我的小娘亲整日抱着我眼泪汪汪,爷爷急得要叫人捎信给小舅舅,想让他从城里找大夫给我看看。我一看这阵势,加上肚子也的确饿了,迫不得已屈服了。唉——
直到五个月以后,娘亲在抱着我喝粥的时候,我伸着脑袋,凑在粗瓷大碗边喝了一大口米粥,算是告诉大家,我能吃饭了。这样终于告别了那段难熬的尴尬日子。
我年轻的绣儿娘亲,补足了我前世欠缺的母爱。我喝的每一碗米粥都小火熬得浓浓的,还经常变幻口味,有时候加点蛋花,有时候把青菜切得碎碎的,有时候掺点肉末,还有时候加点水果颗粒……我能吃固体食物的时候,更是把家里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了我。我们家的那只小芦花鸡,每天下一只鸡蛋,都进了我的肚子。我穿的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是绣儿娘亲亲手缝制,料子也选经济允许的最柔然的衣料。
所以,当我憋了整整八个月,终于能开口的时候,我发自内心的叫了声:“娘……”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绣儿娘亲当时的表情:她先是呆呆地看着我,好像难以置信。然后好像猛然反应过来,眼睛里汇满激动的泪花,紧紧地抱住我。冲着在一边纳鞋底的梅娘,连声说:“娘……娘……你听到了没,非儿叫我娘了……非儿会叫娘了呢!”然后不断地亲着我的小脸蛋,喃喃:“我的非儿,我的宝贝……”仿佛我就是她的全世界。
从那时起,我就暗暗发誓,一定不让任何人伤害我美丽善良的绣儿娘亲,一定要让我最重要的家人过上好日子。
于是在我行动不便(身体条件限制,想走也无能为力)、言语不通(怕说话太溜,太早吓着我可爱的家人)的时候,我一直在思索如何早日改善家人的生活条件。我前世在中央美术学院的时候,学的是设计,教授夸我很有天分,课余太闲我又选修了我感兴趣的雕塑。老本行可千万不能丢!我初步确定了目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抓周”又叫“试儿”,这种习俗,在民间流传已久,应该在宝宝的农历生日当天进行。它是小孩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是第一个生日纪念日的庆祝方式,属于传统的诞生礼仪,这大概是因为周岁是寄予梦想,表达梦想,确认梦想的最佳时机了。其核心是对生命延续、顺利和兴旺的祝愿,反映了父母对子女的舔犊深情,具有家庭游戏性质,是一种具有人伦味、以育儿为追求的信仰风俗。
抓周,对于古代小孩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视的日子。虽然我们家经济不太富裕,但是宠爱孩子的我的家人们,还是决定按风俗给我这个家里的“宝贝疙瘩”进行抓周仪式。
这天早上,我被娘亲从睡梦中抱起。按风俗,抓周前父母和孩童都要沐浴更衣。我美丽的绣儿娘亲,抱着我在准备好的木桶里洗了个香喷喷的澡,其间我拍水逗娘亲乐(为了娘亲,我牺牲多大,要扮小孩逗娘亲,汗!)擦好身子,娘亲给我穿上新绣好的衣衫,上好的宝蓝色缎子衣料,绣满了象征富贵吉祥的变体“福”字,对襟小夹袄。头上是虎头帽,脖子上是小舅舅在城里托人打的长命富贵银锁。衬着我被娘亲养得白白胖胖的可爱小脸,你说是大户人家的公子,谁都不会怀疑。
爷爷请来了德高望重的村长来主持抓周仪式,不知道给了什么好处呢,因为村里都看不起娘亲和我这个私生子。
我被放在铺着布的大桌子上,四周放满了抓周物品。有笔墨、木制小刀剑、绣线、木雕的小 药箱、小算盘、糕点……还有小舅舅刚刚领到手的工钱,一个五两的小元宝。我虽然觉得很幼稚,但还是顺应大家的期望。慢慢朝着物品爬去,我先拿起一支毛笔(设计哪能少了笔,虽然毛笔拿着不顺手),然后笑眯眯地把右手伸向了那锭银闪闪的小元宝(赚钱才是硬道理)。
请来准备吃白食的左邻右舍,带着虚假的笑,言不由衷的祝福:“恭喜了,将来一定是及第的秀才……”“将来一定能赚大钱……”“老吕啊,将来你们 有福了……”
爷爷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在老村长一声礼成之后,带着宾客到院子里去吃饭。唉……那可是我们一家一个 月的伙食费啊!我真心疼这些酒菜,进了这群白眼狼的肚子,不值!还有脸吃,也不想想平时都是怎么对待我们的!
在我三岁的时候,我们全家共同努力,积攒了一些银子。爷爷奶奶、娘亲、舅舅共同决定下,我们从这个离京城20里地远的大山村,搬进了京城,住进了平民区租来的两间带院的房子里,娘亲、小姨和我住一间,爷爷奶奶一间,偶尔 回家住的舅舅只好窝在院子朝西的一间草房里了。
搬家的原因嘛,一方面舅舅回家方便了,舅舅非常疼我,几日不见就会想得慌。以前工作的地方离家太远,他经常披星戴月地往家赶,第二天天还没亮再赶回去,十分辛苦;另一方面不想我总是被村里的孩童“私生子、私生子”的叫,怕我的童年留下阴影。于是倾其所有改换了环境。
在新的环境里,对外说娘亲婆家人遭逢水灾,没了人。就带着年幼的我投奔了娘家。左邻右舍可怜娘亲的遭遇,又加上我天真可爱,活泼机灵,相亲近邻没有不喜欢我的。
介绍下我们家的经济情况:正当壮年的爷爷(40岁出头在前世不是壮年是什么)在刘家木工行帮工,月钱2两。小舅舅在林家做到总管助理,月钱5两(升职当然要涨工资了)。娘亲和小姨绣帕子、荷包,有时候也绣一些衣物在丝秀坊寄卖。每月大概也有2两银子的进项。奶奶就负责操持家务,在院子里种一些应时的蔬菜,养几只下蛋的小母鸡。
每月的开支:租房子要用去4两银子,几乎占了我们月收入的一半。吃饭穿衣,日常用品等开销去掉以后,一月下来几乎所剩无几。其实我们家在平民区还算是条件好的呢。
我花了好长时间才弄懂古代的黄金、白银和铜钱的购买能力。一两黄金=10两白银,一两白银=1000文钱(也就是一贯钱)。一两银子相当于现代100块人民币,一个铜板就是两毛钱。一斤上好的米大概要20文钱,猪肉一斤大概100文,一斤青菜10个铜板。算一算,我们家虽然有高收入者——舅舅(在京城“打工者”里头,舅舅属于工资比较高的了),除去五口人的开销,一个月下来,余钱也不多呀。
这更坚定了我赚钱的最终目标。
写文真的好难呀,第一次写东西,情节安排或许有不太合理的地方,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呵呵,我打字速度慢,每天下班后的四个小时都贡献给写文了。而且只能码一章文,真是龟速呀。不知道别的作者为什么产量这么高。
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提出来交流交流哦。
第四章 我是小钱精
转眼间,我吕非五岁了。来到这个世界五年,才渐渐了解了这个时代的情况,这是一个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时代。
这片大陆有三个国家,翼国、简国和协国。翼国位于大陆的西南方,气候类似于前世的云南。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温暖宜人。在简国和协国北风呼啸而下,大片地区剧烈降温时,翼国大部分地区却仍然风和日丽,宛如生活在另一个洞天福地世界之中。尤其是翼国的京都德宏,号称是“万紫千红花不败,冬暖夏凉四时春”的春城。
翼国多雨林,几乎三分之一的国土都是山林。那里出产各种珍稀的药材、稀有的水果、当然少不了一些毒物。山林里是纳溪人的地盘,他们和官府互不干涉,其实是官府想干涉也无能为力啊!雨林像个天然的巨型阵,不熟悉地形的人 一旦进入就会迷路,再加上里面到处瘴气毒物,再强大的军队进去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啊。
简国,也就是我所居住的国家,在三个国家里版图最大,以富饶的平原地带为主,都城在景杭。简国的皇帝自上任以来,一直勤政爱民,重视农业,轻徭薄赋,积极鼓励垦荒,颁布了许多惠民政策。并大力整修河道,使农业经济飞速发展,耕地面积迅速扩大,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百姓的生活比较安定,有点类似唐太宗“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
位于西北的协国,都城是萨洛耶,国土大部分被草原覆盖,绿波千里,一望无垠,微风过,羊群如流云飞絮,点缀其间,草原风光极为绮丽,令人心旷神怡。那里的人民多为游牧民族,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上,多善于骑马和射箭,终其一生在驰骋草原中渡过。打从孩童时代起,他们便开始学习骑马和使用武器,尤其是弯弓。每一个体格健全的男子,在六十岁以前都会被要求参加狩猎与战争。而协国的军队,就是由成年男子所组成。协国军人在极其严厉的军法约束之下作战并共享战利品。在战争中遗弃战友会被判处死刑。这种严格的纪律,加上协国现任国主英明的领导和有效组织,让协国人的武力,从骑兵群提升为一支真正的军队。百姓们靠饲养羊、牛、马为生,尤其协国的马最为著名,经常把宝马作为外交的礼品赠送。他们以牛、羊的肉与牛、马的奶和奶制品为主要的食物。他们经常以牛羊马驼和皮毛等物与协国进行交换,换取绢帛、铁器等生产工具和日用品。说白了,就像我前世古代的蒙古国。
三个国家目前都各自在英明的君主领导下,暂时和平相处着。
看着家人们整天为了生活奔波劳累,我却过着米虫一样的生活:吃、玩、睡。对于灵魂已经自立的我来说,真是度日如年。三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在地上练习画一些奇思妙想,怕自己长久不画,画图水平会下降。偶尔被小姨看见了,还被取笑是“奇奇怪怪的东西”。
四岁那年,我再也忍不住了,用烧过的小木棒,画了一幅没有人见过的花——百合花图(这个世界没有百合花),娘亲看到后激动极了,搂着我直掉眼泪;爷爷说我很有绘画天分;小姨说我天生当画师的料;舅舅计划给我请个绘画老师,重点培养……
平息了他们激动的情绪,我小声央求娘亲把这个花图绣在帕子上:这是两朵百合,一朵正面对着我们,含羞地张开花瓣,露出粉嫩的花蕊。一朵是侧面半开,像一个小风铃。两朵花以好看的角度组合在一起,趁着几片叶子。我让娘亲用三种不通程度的紫色绣花瓣,呈现出立体感。花蕊部分用白色丝线营造出光线的效果,好像从花蕊发出亮光似的。
绣好的帕子在丝秀坊引起了几位大家闺秀的争夺,被四大富豪之一的柳家大小姐用高价买了去。没有买到的几个小姐嘱托丝秀坊的李掌柜的,下次再有这样的绣帕一定 要通知她们,价钱不是问题。娘亲和小姨知道后,又把我夸了一通,说我是带财来到世上的。
我们的绣品在丝秀坊寄卖,丝秀坊要抽三成的利润。我总觉得好像自己口袋的钱,被人掏走了似的。
五岁时,我撒娇着对娘亲说:“小元子的爹爹在东市摆个小摊子卖泥人,好像很有趣的样子。我们也在那里卖绣帕吧!”对我百依百顺的娘亲就让空闲时候的舅舅陪同下,选了一个人流多,地势好的地方,摆起绣品摊,卖起绣品来。
“开业”第一天,舅舅要上工,拉不开面子的娘亲,拖着小姨作伴,我也发挥我的缠人功力跟了去。我们的摊子很简易,用两个爷爷自制的小方凳,架起一个长一米宽半米的木板,上面铺一层黑色的粗布。上面摆着绣帕、荷包、用丝线打的络子、编织的可以挂在腰上,剑坠上、玉佩上、扇坠上的中国结……娘亲和小姨害羞地躲得老远,在那边低头绣帕子。
简国的民风就像唐朝,比较开放。对女子的要求也没有太苛刻。女子可以在丫鬟的陪同下逛街,邀一些手帕交到茶楼喝茶……
或许是我们的小摊子太简陋,太不起眼,又或者是那些小姐们觉得地摊货没有上档次的。虽然人流如织,但在什么摊前停留的寥寥无几。得像个方法吸引顾客的目光!我看看了娘亲和小姨,她们俩挨在一起安静的绣帕子。靠她们是没指望了。
我望着手里,由我设计娘亲为我缝制的长耳兔。在心里叹了口气……“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我把小兔子搂在胸前,脑袋随着儿歌左右摆动,努力在脸上做出无辜的表情。我的长相本来就集娘亲,和那个无能郑大少的优点于一身,衬上小小的个子,甜甜的糯米软音。自然吸引住了天生就赋有母爱的妇人和女子的目光。“好可爱……”一个气质温婉的妇人停下脚步,摸摸我的脑袋,“不知道我们的孩儿会不会也这么可爱”,她抚着微凸的小腹对她的相公说。
我马上谄媚的接话:“夫人这么漂亮,肚子里的小弟弟一定比我可爱一百倍。”妇人用帕子捂住嘴轻笑。她扫了一眼我们的摊子,马上被一个绣着红色罂粟花的荷包吸引住了,当然这绣样也是出自我这个设计专业的大学生之手。
“夫人,这是罂粟花,它象征着华丽、高贵。就像夫人您一样。”我看到了商机。
妇人抿嘴一笑:“小嘴真会说话,这荷包我要了。”
我绽开灿烂的笑脸:“夫人真有眼光,娘亲说这是她所有绣品中最精致的一个。而且价格又不贵才200文。”凭借我的装巧卖乖,第一天收获颇丰,卖去了三样绣品。
凭着我别具一格的绣样,和娘亲小姨精致的绣工,渐渐的,我们的绣品打出了知名度,有时甚至供不应求。于是我们决定只在每月初一、十五庙会时候,和节日前后人潮较多的日子摆摊,其他时候娘亲和小姨在家专心刺绣。
小姨吕安儿,自从我的绣样热销以后,对我画下的每一样物品,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尤其是那些造型各异的可爱的毛绒玩偶。
我前世小时候,看到别的孩子拿着各式各样的毛绒玩具,总是羡慕的远远看着。我做梦都希望自己有一只毛绒玩具,抱着它过家家,抱着它睡觉。可是早熟的我从来不提任何要求,我知道奶奶和爷爷日子过得不充裕。
为了弥补前世的遗憾,我喜欢用舅舅给买的绘画颜料,设计出各式各样的动物玩偶,造型别具一格,每一种都可爱到爆,成功地吸引了有点孩子心性的小姨的目光。可是,市场上适合做毛绒玩具的羊绒料十分昂贵,一般是有钱人拿来做冬衣的。我们的经济情况不容许把每一个玩偶都做出来,只好选了我最最喜欢的两样做了出来,作为我五岁生日的礼物。
其中一个是个粉红的小兔兔(也就是那个我在市集上抱着的那只),它浑身都用淡淡的粉红羊绒料做成的,只有苹果型的脸蛋是白色。它耳朵长长的,一只高高是竖起,一只半耷拉着。小眼睛眯成月牙状,好像在微笑,又好像睡着了。我给它起名叫嘟嘟。
另外一个玩偶是一只白色的小猪猪。它的脑袋占了身体的三分之二,戴了一个瓜皮帽,两只粉色的大耳朵从帽子两边钻出来。和瓜皮帽对应的,猪猪身上穿了一件迷你宝蓝色唐装,露出半个小肚子。短短的胳膊短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