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呢。
百首只好将银子收了回来。想着以后有事多去帮忙就是。
把麦杆弄回来,百首搬了根长凳在院子里,将麦杆头搁在凳上,弯弯拿木棍压着,百首拿着耙顺着梳下来,将附在麦杆上的麦衣梳掉既可。这样盖在房顶上屋顶就显光滑平整,而不会看起来毛糟糟的。
把所有的麦杆梳出来堆到屋檐下,如果房要重整,再加上另加的几个屋,恐怕这点麦杆也不够。想了想,两人决定去村里买点麦杆。
结果第二天,石头娘就来了,说是他们家麦杆多,让百首拿回来以后整房用。两夫妻谢了又谢。到石头家把麦杆分几次才弄回了家,最后百首还是决定要给点银子,石头娘哪会要。(未完待续)
第84章轮流守夜
元宝家的麦杆太少,百首跟弯弯没要,让人家留着当柴火烧吧。wwwshuku
后来,兰花娘听到百首要买麦杆就笑眯眯的跑了上来说他们家有多的。葛山地种得多,麦杆自然也多。
有人卖当然好,但不能把他们家当傻子是不,想着赚钱就跑来。
弯弯笑着对兰花娘道:家里麦杆储了很多了,如果还有的话多要些也无防,只是这价钱,有些低,不知道你要卖吗?
最后,两亩田的麦杆给了十文钱。
兰花娘回到家,晚上就被自己男人骂了一顿。
你咋学着那些人没个见识呢?这不值钱的东西你也收人家银子?
我这不也为家里着想吗?兰花娘有些委屈,她又不像弯弯会做酱肉能挣银子,有人出银子买麦杆她咋不能卖呢?
我真懒得理你这婆娘!
葛山转身出了屋子,留下兰花娘一人坐在屋里生闷气!
田地麦收完了,杨义天找到百首,给他们的两块地差不多已经腾出来了,百首便和弯弯去地里看了看,俊奇娘和杨婉正在地里捡掉落的麦穗,还堆着几堆麦杆。两块地挨邻着的,方方正正,以后也好种东西。
他们这两块地差不多两亩,来生家三亩多地今年麦总收成才六百多斤,而葛山家同样是三亩多地,他们家收成差不多有一千斤。
葛山确实要书库的香,吃了四块。
再看旁边的弯弯,端着碗小喝了一口,感觉汤水只把她的嘴唇打湿弯弯便把粥碗放下了,然后咬下一小块饼,吃得是细嚼慢咽,斯斯文文。只瞧见她小嘴一动一动的,煞是好看呢。
有时候赶集,在馆子里的时候他也见过其它妇人吃东西,一边吃一边说话,不仅能看到牙齿,还能看见嘴里的东西,要是汤汤水水嘴角还沾得到处,哪有他媳妇儿吃得这般好看。
难道这就是那些文人所说的吃不露齿?
**
两人第二天一整上午割了三趟猪食回来,把这三天的猪食都准备好了。吃过响午,下午两夫妻便拿着锄头去了田地。
一般收麦后要过个几日才会开始锄地,灌田等等,有人见两夫妻这么早就来锄地。便道:你们咋这么早就开始锄地呢?
反正没事,先锄着呗。弯弯道。
一亩地,拿着锄头一点一点的锄,不仅得将地锄松,若有土块,还得用锄头将土块打散。方便以后灌田。这真是一个漫长的工程。
刚开始速度快些。后来她便锄的越来越慢,偶尔累了就坐在旁边休息休息。百首的速度倒是一直那么快,不得不让她感叹,从小就干活的人确实不一样。
一下午。两人只锄了一小块出来。一连三天,终于锄了一块地的一半。这时,地里的人渐渐多起来了。大家都是采用锄地的办法。还是现代好,直接有打田的机器,多方便。
反地锄好。就得朝田里灌水。他们村本就在山脚下,山脚边就有一条从同而下的河,河流经过无数的分叉口流进一条通向村子里一米宽的沟。然后在水流经过的田地处挖个缺口,水就跟着流进田里,然后又在田地间的田垠处又挖缺口,水流便流进一个又一个田地,这样灌溉了整个村子的田地。
这灌田也不是水越多越好。村长还安排了人轮流守夜,不仅要留意田地水灌溉多少。够了的田就必须马上堵上。没有灌溉到的得想办法让水流过去。
守夜的人都是年轻人,一夜两人,一个守上半夜,一个守下半夜。百首和弯弯第一次种地,所以他很积极的报了名。
他和葛山一夜,他守下半夜,但是吃过晚饭在家歇了会儿,百首便下山去了田里。
看到他来了葛山有些意外。
你咋这么早就来了?
在家也无事。
葛山坐在路边,抽着旱烟,他很少抽旱烟的,只有这种无聊的时候才抽抽,能提神。百首看了眼哗哗朝田里流的水,也坐了下来。
你可以睡会儿,守下半夜可是要到天明。
在家也睡不着,索性下来看看。
两人没再说话。
过了一会儿,葛山突然道:要是麦杆不够过来拿吧,我家里还有。
百首愣了愣,没想他突然说这事,道:谢谢,不用了,也差不多了。
葛山点了点头,又道:不够就说声,这不值钱的东西以后就别拿银子了,大家都一个村的。
百首怔了怔,没想到葛山也是个爽快的,就道:真谢谢了。麦杆确实差不多够了。
村里除了和元宝爹还和石头爹关系最好,最近王宝山也和百首关系近了许多,王青山因为竹蒌也和他熟了许多,其它的人,他并不是很熟,就像葛山,那次还来他家学过做衣架,后来在村里遇见也就偶尔点头打打招呼。
有了刚才那碴,两人关系就熟络了起来,然后百首便问起葛山种庄稼的一些事,男人怎么能像女人一样计较,他很爽快的告诉百首一些自己的经验,这样说着说着,两人竟聊了大半夜。
葛山走后,百首一直坐到天亮,后来杨义智过来田里查看,他这才回了家。
弯弯把饭做好,猪也喂了,鸡也喂了都不见他回来,站在坡边等了好一会儿才看到他披着昨晚她拿的一件旧衣裳正朝家走。
回到家吃过早饭,弯弯见他眼圈有些黑,但人很精神,但让他吃完就去床上歇歇,百首点点头,同时把昨晚跟葛山打听的种庄稼的事告诉了她。
没想到上次在河边问兰花娘没问到,葛山却亲自告诉了百首,这男人和女人就是不一样。女人老爱斤斤计较!瞧,还让他们去免费拿麦杆。
只花了几日,村里的田都灌了水,堵了河道,将田泡上一两日,弯弯在知道还得再翻一次水田后很是头痛,后来却瞧见李柱头赶着自己家牛在水田里拉犁。好几家人还请他带牛去帮自家犁地。
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李柱头家每次农忙要犁地时都会用自家牛帮着村里人去犁地,大伙当然也得付些工钱。
弯弯不在乎那点工钱,有牛犁地总比人犁好啊!回家兴冲冲的把这消息告诉百首。
百首却道:我知道啊,正想着一会儿就去找找他呢!
原来百首早有安排啊,害她白担心一场!
于是乎,给了银子,排着号,等李柱头赶着牛帮他们家把水田犁了,这就要准备培秧了!(未完待续)
第85章你去跟人告白了?
弯弯和百首对培秧没经验,只好买了种子合着元宝家一起培秧苗。两人去田里帮了忙,顺便学经验。将灌了水的田理成一块块长方形方块,又称秧床,将种子撒在秧床上,等到秧苗长出来,大家这才开始插秧。
在这期间,弯弯在家做了酱肉所需要的甜面酱,
既然培秧苗两家人都合在一起,插秧当然也是一起。大家决定元宝家先插。
天暖和起来,光脚插进水里已经不觉得冷。清早两人一早便起来煎了些饼带上,下山的时候天还蒙蒙亮。
到元宝家时,元宝爹娘正准备出门,元宝奶奶也拿着东西挽着裤脚。
弯弯就道:婶在家休息吧,我们几个去就行了。
没事,年年插秧都去了的,我可书库,小声的道:就那啥,听说你当时跑去跟大智告白了啊……
啥?
弯弯被雷了个外焦里嫩。(未完待续)
第86章带队挣银子
李大智长得清秀,五官端正,不同于乡野粗汉,身上带着文雅之气,待人说话有礼亲切,有一次去集市路遇弯弯,瞧见她东西拿得太多,便好心的帮了帮,从那后,本尊心里一直记得他。两村本来隔得也不算远,去集市都要走一条道,偶尔遇见也是常事。
在知道李大智他还是个饱读诗书的人,本尊更是倾慕之极。
渐渐弯弯到了说婆家年纪,她娘到处寻人替她说媒,耐何要的聘礼太高,一直未找到满意的。而本尊一直心属李大智,眼见她娘竟然想将她嫁给百首,一直性子内向,腼腆的本尊,有天突然找到李大智,腆着脸问他喜欢不喜欢自己。
见她羞涩不已的模样,再笨的人也看出她的心意,李大智那时对弯弯还是有些印象,但只是留在勤快,老实,不爱说话的印象中,要说其它的情意,他还真没有。当时也被震瞢了。
但恰巧这幕被同村的人看到,后来李大智他娘自然知道了,知道是弯弯,一打听是那样普通的人家,自然不愿意。
而弯弯他娘在闺女的推搡拒绝中了解原来自己女儿已经有了喜欢的人,而且对方还是个识字的,自然乐见其成,立刻让人去了李家说项。
媒婆来时,李大智他娘眉眼是能抬多高就抬多高,在知道弯弯他娘要的聘礼时,一个跳脚就把媒婆轰了出去。站在院门口插腰大骂:我儿子可是个识字的,她女儿算什么,看上我儿子,竟然还敢来要这么多的出聘礼,想跟我们家结亲家做梦去吧……
这事自然闹得全村都知道,后来弯弯嫁过来时。众人还八卦了一阵,但自从弯弯穿过来,两夫妻不断努力,生活越来越好,夫妻间恩爱大家都看在眼里,再说这女人嫁后自然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弯弯看起来又是个性子老实的,村里人自然把这事忘了。
但作为当事人李大智的母亲,前阵子无意从王媒婆口中得知弯弯她娘想让她和离,再找一个。那时候百首还不被村里人接受,有些事也忌讳得很,弯弯想离开百首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悲催的是,此弯弯非彼弯弯。对这些往事一点也不知道。
现在她也终于回过味来,为什么第一次见到李大智的时候,他看自己的眼神有些古怪。以前的弯弯虽然喜欢李大智,可羞涩,内向,李大智若看她一眼都能脸红,哪会像现在这样大大方方的跟他说话,还没有丝毫羞赧。
她的不同村里好多人都看在眼里,人不可能一辈子不变的,这点她不怕。心里也打算以后见着李大智还是少接触为妙。免得让人以为她还有啥心思!也不知道这事百首知道不知道,为了不让百首多心。她都得跟李大智保持距离!
百首天快擦黑的时候回来的,剪了三付药给了来生爷爷,想都不用想那老爷子肯定又感激得不得了!
农忙过了,他们也可以慢慢整房子了。第二天,两人到村里看了看,院子里堆满了石头,这石头已经够了。就要准备开始砍木头。
这活她是干不了,还好元宝爹几个又来帮忙了,她每天负责准备伙食,来生爷爷知道百首带着人在山上砍木头,带着来生也拿了斧头来帮忙,百首哪肯让他再干这重活。
百首和弯弯帮了他们家,现在百首夫妻俩需要帮忙,来生爷爷怎么会置之不顾,拿起斧就要朝砍到一半的树挥去,最后在众人不停的劝解下,让这老爷子坐在一旁帮着把那砍了的树木上多余的枝丫剔掉,然后又让来生帮着砍树,他这才没坚持。
弯弯很高兴,原来村里人连招呼也不愿跟他们打,现在有啥事竟然接二连三的有人来帮忙。先是元宝爹和石头爹,后来王宝山也来了,偶然一次葛山路过看到几人,兴许是那夜和百首说了一阵话觉得他这人还不错,第二天也拿着东西过来帮忙了。
人多力量大,没几天所需的木材都有了,再把黄泥挑够就可以正式动工了。在这期间,酒楼余掌柜已经让人来通知弯弯,二十头猪和她所需的佐料些全部都买起了。
弯弯只留了两样东西到时候自己拿去,甜面酱和花椒粉。其它的佐料包括辣椒都让余掌柜去准备了。辣椒不好买,但她知道余掌柜有办法。
然后某天弯弯找到元宝娘和石头娘,告诉两人要去集市帮余掌柜弄酱肉,梅子是要去的,这才四个人,最好再来十个人,余掌柜赶得急。让两人在村里问问谁还愿意去,一人一两银子,但是去的人必须全权听她安排,除了干活的事其它不得多问,还必须答应不能把到时候教的抹料的方法传出去。
当然弯弯也并不怕其它人知道,不过,叮嘱一下总是对的,而且余掌柜也并不想这事太张扬,他怕传出去,有些人知道酱肉是弯弯做的就会来争着抢人!
第二天,两人就告诉她,已经找到了,除了她俩,梅子,还有金蛋娘,兰花娘,王媒婆,长寿娘,宝山娘,另外还有三个同村的,百首大伯母看着工钱这么多心痒痒,但又不好意思去,便让好言好语跟元宝娘说好话想让杨婉跟着去,元宝娘后来问过弯弯。
弯弯想到那个怯弱,面浅的姑娘,便同意了。
如此之外,一堆女人里面还有一个男的李大石。
王媒婆还笑着对李大石道:大石啊,你看咱们全是女的,就你一个男人,你好意思吗?
我有啥不好意……思,你们女人能干的,我照样能……能干。李大石红着脸看眼弯弯,又道:再说了,百首媳……妇,又没说不让男人……去。
大石,这可是女人干的活,你能做好吗?宝山娘也打趣他。
谁说我做不好,做饭炒……菜我样样能行!李大石脸红脖子粗道。
哟,大石,你还是做饭的能手呀?啥时候让咱们尝尝呢?长寿娘也跟着笑起他来。
大石做的饭哪能让你尝,人家那是留着以后做给媳妇的!
诶,对对……
几人你一言我一句把李大石说得哑口无言,一张脸也红得像煮熟的虾。
弯弯在旁边笑了笑,然后道:没关系,男人女人都无所谓,只要愿意去,能做好事就行。
李大石神色这才稍稍好了些,大伙一个村的偶尔开开玩笑已经习惯了,也没谁真生气,他只是担心弯弯真嫌他是男的不让他去了,那可是一俩银子呀!
召集齐了人,弯弯又雇了王媒婆家的牛车,让李柱头赶,说好了到时候给工钱,李柱头当然愿意,一早百首就帮着把几罐甜面酱搬到村里的屋子里,等李柱头把牛车赶过来,把所有罐子搬到牛车上,又把一袋花椒粉放上去,下面用草垫着,周围也围了草然后用绳子绑好,这几罐东西摔坏可就完了!
等人到齐十几个人陆陆续续就朝集市去了,弯弯不在家做不了饭,就请了元宝奶奶帮着做两日饭。路上大伙一边赶路一边有说有笑,干两日活就能挣一两银子谁不高兴。有人看着弯弯一直走在牛车旁扶着上面罐子,就好奇问她:百首媳妇,这罐子里是啥东西呀?
弯弯笑着道:到时候得用的。
没这东西就做不出来真正酱肉的味儿!
碍着牛车上的罐子,走得也不是很快,到集市后弯弯带着众人直接去了酒楼后门,让守门的通知了余掌柜,余掌柜听到弯弯来了,立刻到了后门,看到门外站着十几个人,对守门的交代了声,然后带着弯弯离开了酒楼。
掌柜的,咱们这是要去哪儿呀?自从余掌柜出来后,所有人都没再叽叽喳喳说话了,一行人朝着镇效走去。
酒楼地方不够,郊外有个庄子……
离郊不外处果然看到一处不错的庄子,外面看着也就一般,不过进到里面环境很是不错,一行人直接到了后园。
前面院子估计就是住处,这后园有几间稍简陋的屋子,还有几个打理园子的下人,不过有个挺宽的坝子,地方刚好够。
后来余掌柜还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