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能力--在竞争中胜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软能力--在竞争中胜出-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父亲是否阳刚对孩子影响很大。一旦孩子到了自我意识很强的时候和青少年性发育期间,他们模仿的对象很可能不是老师,而是他们所崇拜的同性偶像,如伟人和各种明星。可是,从社会到家庭却很少有阳刚硬汉可供我们的男孩做榜样。   

  我国某著名篮球明星刚到美国时给观众留下最大的遗憾是虽然身高占有绝对优势,但肌肉不够发达,不能从视觉形象上给对手以野性的威慑。我认为这是中国男人普遍的通病,显然和我们成长的阴柔环境有关。但是,这不是不可改变的。就像我们看到这位篮球明星在美国这几年的可喜成长,其勇猛、刚烈的男性魅力,在场上的活力和对抗性让我们从心里为他而自豪。   

  因此,我们特别需要对男孩进行阳刚教育,重新塑造新一代的男子汉。教育必须包括性角色教育。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地将男性定位成阳刚,女性定位成温柔。不是说男孩子拥有细心、文静温柔、忍让的性格不好,或女孩子不能刚毅泼辣。然而,在社会和家庭里,男女确实扮演着不同的性角色,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等等。由于性别而具备和产生不同的身心体力特征,是需要我们从小加以区别对待和培养的。花木兰也可从军保家卫国,但是,一个国家的士兵99%还是要靠男子来担当。这是上帝造人时就造好的,不是人类自己决定的。培养阳刚男孩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要给男孩不同的成长空间,帮助男孩培养自己的阳刚性角色。   

  我们应该把中国武术和足球作为男孩的必修课。如果学校不开设这些课,家长则应设法请私人老师或把孩子送到体校和校外武术班学习。这是培养男孩阳刚个性最好的两项体育运动。高中和大学应对所有学生开设性角色课和家政课,而不是仅仅开设性教育课。后者只传授性知识,却没有传授男女在家庭和社会的性角色以及承担性角色的技能。孩子们的人文读本和影视节目中也应该增加培养阳刚男子汉的内容。         

◇。◇欢◇迎访◇问◇  

第15节:7 职场社会急需精神不阳痿硬汉(2)         

  性角色是人由性别而产生的自我意识、心理定势和行为习惯。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男人像男人,女人像女人,社会对此有期望和要求。不管社会如何变迁,性角色如何变化,有一点永远不会改变,即人以自己的性别进行条件反射,产生心理行为和变化。然而,我们对男孩子的教育大多是压制性教育。温顺、听话、文静是好孩子。男孩的个性教育被严重压制和压抑,更别提性角色的教育了。我大姐住在上海,她有两个上小学的双胞胎外孙。外孙每天放学,她要去接他们。外孙喜欢蹦蹦跳跳,只要他们不闯祸、不违反交通规则、不影响别人,我姐姐就让他们自由自在,开开心心。可是,周围很多人不喜欢孩子们蹦蹦跳跳,尤其是学校里的女老师,总希望他们文文静静。   

  杭州办了一所男生学校叫“西点男孩训练中心”。校长万国英说:“现在学校里普遍阴盛阳衰,男孩子娇骄二气,缺乏阳刚之气,这样下去,我不敢想象我们未来的民族气质。创办西点男孩训练中心的目的,就是想借助美国西点军校的理念,以全封闭、军事化管理的模式,将男孩打造成真正的男子汉。‘西点’的努力和探索,也许可以给社会特别是教育界一个思考。”除了平时严格要求之外,学校的体制中甚至包括体罚。学校周末的课程表都排得很满。8点半到9点起床洗漱,半小时早餐;之后萨克斯管训练一直到中午11点半;中午12点到14点半围棋训练;14点半到17点练习跆拳道。“西点”每两个月安排一次学生远游,以拓展孩子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才干。学校的最终目的是打造性格坚强、举止优雅的阳刚男孩,打造健康、睿智、幽默、豁达的未来男子汉。    

  且不说杭州西点男孩训练中心的做法是否都对,但至少这个学校的出现,暴露了我们儿童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培养男孩刚毅个性和健壮身体。一个国家的男人不刚毅、不健壮,到了国家危难时,别指望他们能站出来。如果家里遇险碰到坏人,也别指望他会冲出来保护,即便他能挺身而出,可能也是一败涂地。   

  为什么中国人到海外容易被人欺负、被人抢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男人普遍不刚毅、不健壮。一副文弱的样子,谁怕你?远的历史就不说了。从东南亚对华人的歧视,包括1998年印度尼西亚对华人的屠杀、弓虽。女干和抢劫,到这几年我们到海外旅游被人抢劫,我们的学者和媒体并没有从中国男人不阳刚、不健壮这个角度去反思。   

  中国男人缺乏阳刚,在心理学上这是性角色偏差或性角色畸形,即一个人的言行不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和要求。   

  我和山东诗人路也女士探讨过这个问题。她颇有同感地说,现在的中国男人不男不女。旧时代的男人虽然大男子主义,但至少还有承担失败的责任,保国养家,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视死如归,有大丈夫英雄气概;而现在的男人既没有了这种阳刚,又不懂温柔体贴。一些教育学家开始呼吁:要关注男孩教育,发现男孩独特的长处,给孩子留出成长空间。但是,作为一个大国,家长们还没有普遍意识到这个问题。急切的人们甚至提出,我们应该恢复战国时代的尚武精神,不能厚此薄彼地只重文化素质而不重性角色的培养。   

  我们必须站在这样一个基点上:男女有别,我们不应以差别去歧视对方,而要尊重这种差别,尊重对方作为一个女人或男人而存在。若为了男女平等,我们的女人没有女人味,我们的男人没有男人味,那就得不偿失了。谁都不会否认性别差异。男人力气比女人大,块头大,这是男女生理上的差别,而男女在思维、心理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然而,我们的教育忽略了性别差异。   

  众所周知,男孩比女孩成熟得晚。可是,我们的好学校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对男女生都是同等考试录取标准,这使得成熟晚而又聪明出色的男孩被排斥在好学校之外,使得他们失去了在良好学校环境里接受最好师资教育的机会。鉴于男孩成熟晚的特点,重点中小学的录取应该男女有别,让更多极聪明但不重视学习成绩,还没像聪明女孩那么早领悟的男孩子有机会得到最好的中小学教育。现在大学女生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大学女生人数超过男生。高考状元女生一年比一年多,固然这与现今时代女性受到同等关怀和她们自身努力有关,然而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深思:这很可能是我们没有意识到教育必须尊重男女有别的自然规律。         

。←虹←桥书←吧←  

第16节:8 阴盛但不能阳衰         

  8 阴盛但不能阳衰   

  清晰的阴阳世界混乱的阴阳世界上图左侧是一个清晰的阴阳世界,这个图我们非常熟悉。很多人因为参透这张图而成就了一番事业。它说明了这个世界最和谐的模样,阴中略有点阳,女子除了原本的女人味之外,应略带点男子的刚烈;阳中略有点阴,男子除了具备真正的男性品质之外,也需要有一点女子的柔情。这个度应该怎么把握,图中显示得非常清楚。右图是一个混乱的阴阳世界,这种状态下,出现不好看的事情是不奇怪的。   

  “阴盛阳衰”这个词,自从中国女排第一次获得世界冠军后,这些年我们常听到。它是我们对自己社会中男女能力与性格的相对状况所进行的描述和评价。尽管其涉及范围和程度需要细致地讨论,但这个词表达了人们真实的想法。今天,除了乒乓球、羽毛球和跳水以及体操这些需要柔性很强的体育运动,篮球、排球、足球、网球、游泳和整个中国体育界都给人们留下阴盛阳衰的印象。这种印象的范围继续扩展,在我们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电影界也是如此。中国女演员张曼玉、巩俐和章子怡现在得到了世界影坛的承认,男演员却很落后,跟不上步伐。不是说我们男演员没有演技好的,但大都是奶油小生和所谓儒雅型的,没有鲜明的男性特征和气质,即缺乏性感,与全球化大时代格格不入。性感的男人固然高大为佳,中国男演员里不是没有高大的,还拍写真集呢。但是,硬汉气质不是靠身材高大就可表现出来的,它们是性角色丰富的积累和储蓄。肌肉健壮和硬汉气质,这两样都具备的中国男演员寥寥无几。男演员不断拍写真集,这本身就很女性化,是典型的青春期女孩对镜顾影的自恋行为。    

  近些年来,在职场竞争中,人们都能发现,很多女性积极表现自己,参与竞争,而许多男性却好面子,回避正面竞争。许多男性在竞争中输给了女性。以前,我们常说,女孩小学初中强,到了高中女孩就被男孩赶上了。现在却不是这样的了,高中大学甚至到研究生和职场,很多最出色的优秀者是女性。甚至有媒体疾呼,我们进入了“她时代”!我们为女杰骄傲的同时,恐怕没意识到:很多女性大踏步前进的同时,她们的男伙伴们却没有以快速的步伐跟上。就社会和历史而言,男子的起步本来比女性高。当女子迎头赶上时,他们如果原地踏步或不加速前进,自然就落在女子的后面。    

  这种阴盛阳衰的事实令我们深思:平时是“好”孩子,结婚后是妻管严,这是中国许多都市男人的真实写照。日本、韩国对男孩实行野性教育,跆拳道、柔道、摔跤、拳击和足球是男学生的必修课。我们在这些方面差距很大,家长怕摔坏了孩子,学校也怕,所以,体育活动越来越向贵族化发展。阴盛阳衰在现实生活里越发普遍,与性角色期待反差太明显。   

  就妇女就业率来说,中国在全球占领先地位。这个功劳要归于毛主席的“妇女能顶半边天”和中国政府多年来坚持妇女解放的政策。天津市城调队曾对天津1500户居民家庭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女生比男生高出两成。这与人们“男生容易找工作”的传统观念恰恰相反。在被调查的大学毕业生中,应届大学毕业生中男性有53?3%实现就业,而女性为77?8%。当然,咱们城乡差异太大。在中国农村,妇女地位远远比城市里的妇女地位低多了,不能同日而语。   

  “妇女能顶半边天”,指向男女平等,非常正确,作为思想意识已融入了我们现代文化。在这一点上中国比美国做得更好。美国表面上民主自由,其实文化骨子里相当保守。电视新闻报道里经常听到“丈夫是一家之主”这样的言论。以基督教为文化根基的美国,“男人是头,女人是他身上的一条肋骨”的观念根深蒂固,至少是大多数美国人潜意识里的一部分。我认识不少在中国工作和生活过的美国人,他们都具有硕士以上的学位,而且有两位还是中文博士,对中国相当了解。他们当中很多人以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得出结论,中国都市妇女的地位绝对不比美国都市妇女地位低。在2008年的美国大选中,希拉里在接受《华盛顿邮报》的采访时甚至说:“在美国,性别歧视现象比种族歧视更加普遍”。   

  一个社会必须阴阳平衡。我们在为女同胞欢呼的同时,要为我们男人而悲哀。悲哀不是丧气,而是要痛心疾首奋起直追。中国正在努力创建一个和谐社会。这个和谐不应仅仅是经济政治发展的平衡,还必须包含男女性角色同步发展的平衡,使我们的中国梦不只是经济上的富足,更是男欢女爱和家庭幸福。   

  阴盛,但不能阳衰!       

※BOOK。※虫 工 木 桥 虹※桥书※吧※  

第17节:9 女人就该有女人味儿           

  9 女人就该有女人味儿   

  既然承认男女差异,我们就不得不顺其自然。在社会化过程中,必须根据性别差异来提高我们的素质。道理很简单,即使女人当了总统,我们也希望她是一个漂亮、优雅、飘逸的女人,而不是一个硬汉似的男人化的女人。克林顿夫人之所以一直不被很多美国人看好,就是因为她缺乏女人味,尽管大家都承认她从政能力非常强。这也是她在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竞选中失败的原因之一。   

  国内许多高学历的女子婚姻和家庭生活都不如意。大城市中高学历、高收入的单身女子很多。这是他们的父母以及她们自己多年来太片面注重把自己培养成“才女”和成功人士,而忽视了她们是女人的缘故。这样的女子虽然工作和学习非常出色,甚至外貌也是标准的漂亮女人,但是,骨子里并没有女子的魅力,令男人敬而远之,即使结婚,也很难令丈夫和孩子有幸福的感觉。   

  西方女权主义者在争取男女平等的过程中,提出“以做女人为自豪”,强调作为女性的自身完善和美丽。如果女人没有作为女人的魅力,实质上就是女人无性化。然而,从审美观来说,女人中性或假小子不会引起人们的普遍反感,相反可能还会受欢迎。特别是,阴柔的男人可能更容易喜欢辣妹和野蛮女友。   

  我在美国接触了许多从中国台湾来的女性。台湾女性从整体上要比大陆女性更有女性的温柔,而大陆女人则普遍比台湾女人泼辣。妻子在众人面前指责丈夫(当然我也反对男子当众责妻),这在中国是司空见惯的现象。若和邻国比,日本女人和韩国女人在女性的温柔方面也普遍比我们的女性强,更有女人味儿。   

  我们培养孩子和衡量男女社会地位差异时,不要看男女有多少财富或有几个人当了国家领导人,而是要强调这个人是不是发挥潜能,能做他(她)所能做的事,他(她)是否幸福快乐和让别人幸福快乐。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在性角色的培养中却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女人当总统或总裁,只要她有能力把国家或企业管好,我们尊重她作为一名领袖的本事,而不是性别。同样,领导岗位上的男人多一些也没关系,只要他们有能力、有资格。关键是具备同样能力、资格的女子有多少。如果仅因其是女性而不被提拔,那才是问题。衡量女人的地位,并不在于谁当领导,而是人们是否尊重她作为女人而存在。美国建国以来,1884位参议员里有33位女士,只占1?75%,但这并不妨碍男女平等的进程。现在,美国已有过3任女国务卿。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女人一方面要求男女平等;另一方面在男女性角色中却又要求不平等,认为男子天经地义就要让着女人,这是自相矛盾的。我们常常会听到中国夫妻或男女恋人吵架,女方说类似这样的话:“亏你是个男人,你为什么不让着我呢?”中国影视里也常常会有类似的台词出现。家长当着女孩的面教育男孩子时,也常常会说:“你是个男的,要让女孩子。”这实质上是说,女人要男人让步,才能成功,才能生活,等于说女人就是不如男人。这和“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思想有偏差。如果男孩比女孩大,正确说法应该是:“你是哥哥,比她大,应该更懂事,让她一下。”反之,如果女孩比男孩大,女孩应让男孩,因为她比他大,应更懂事。如果两个孩子一样大,则应该这样教育:“看谁懂事,谁大方,能主动让一下。”宽容大方,是男女双方都应学习的一门功课。反之,遇到矛盾和问题,女人就指望男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