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初被贬到蜀中能很快振作,一是因为沈寄的生死相随,二就像她说的,现在还能比我们从前还糟么?如果小芝麻一直很顺遂,忽然被抛入社会底层,那样的打击她熬不熬得过来?魏楹想到这里才觉得沈寄一直以来不想他走仕途,怕是就在害怕这个。她可以不怕,但是她怕孩子会受罪。只是,要他放弃仕途,实在是不可能。他只能在今后的每一步,更谨慎更稳妥。
沈寄看他一脸凝重,拿手在他眼前晃晃,“你想到哪里去了?我其实对你还蛮有信心的。我担心的是,将来小芝麻总要嫁人吧,嫁一个不如咱家的人家你肯定不乐意。但那样门当户对的人家,规矩大着呢。咱们不能把她惯得无法无天的,日后让婆家人说她没家教。”
一个为人父,一个为人母,想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方向,但都是孩子的未来。小芝麻脸蛋上还挂着泪珠,这会儿也不闹了,伸出小手学着母亲的样子在父亲面前晃啊晃的。
魏楹一把抓住她的小胖手,“啊呜”作势啃了一口,小芝麻咯咯笑起来。
沈寄捏捏她的脸,“又哭又笑的,泪痕还没干呢。”一边把她塞到魏楹怀里,自己去拧了把热毛巾过来给她擦脸。方才的话,看来魏楹是听进去了。这样最好,她最怕就是遇到一个她当坏人在一旁装好人的男人,她这边严厉对待孩子,他在那边放水讨孩子欢心,最后弄得她是枉做坏人。现在,大家观点统一了起来,以后教育孩子就可以有商有量。
魏楹把小芝麻放在腿上圈着,自己慢条斯理的吃早饭。看看腿上嬉戏的女儿,再看看对面温柔恬静的妻子,他觉得肩头的担子很重。他的一言一行,都关乎她们将来是平安喜乐还是颠沛流离。日后,还会有小包子。他们这个小家会逐渐繁荣成一个大家。
出于这个考虑,他最终打消了心底蠢蠢欲动了许久的靠向安王的打算。从私人感情上来说,他是不希望岚王当太子的,那种人当了太子会更加的肆无忌惮,他对小寄可一直没有死心。所以,当安王的手下秘密来和自己接触时,魏楹没有明确拒绝,他一直拖着。因为他身边也有岚王的人手在监视着。可如今想来,现在不靠向哪一边,将来的确是不管谁当了皇帝对于拒绝接受拉拢的他都会不满,他的仕途升迁会受影响。可是,那还是有机会可以弥补的。当了皇帝的人也不至于就记恨一辈子。自己多花金钱打点近臣后妃,也不是就一辈子不能翻身了。
可要是万一下错了注,辅佐错了人,日后成功的一方不一定还能留着自己的命啊。 毕竟,不是每个君王都有齐桓公唐太宗的容人之量,他也不是管仲魏征那样的名臣。
所以,还是要走得稳一些,哪怕慢一些呢。此时此刻,魏楹只希望皇帝能再活十年二十年的,让他在朝中有稳固根基,将来新帝不论是谁,都不能轻易对他下手。可是,难啊!如果皇帝还有十年二十年的,那两位爷怎么会越争越厉害了呢。
沈寄本意是和魏楹商量小芝麻将来的教育问题,不知道还达到了这个效果。如果她知道,一定会高兴得蹦起来。只是,从前这些事魏楹都会和她讲,但这回因为牵涉到岚王,他选择了不讲。因为他察觉得到,接连被林子钦和岚王两人在那么狼狈的境地救下,她对岚王的观点已经变了。她的心头一惊隐隐在向着岚王一党,希望他们能成功了。
吃过早饭又坐了一会儿,两人带着小芝麻出了家门。今天要去大富商郑喜德家的园子游玩。这可是很有希望成为皇帝驻跸之处的地方。等魏楹看好了报上去,皇帝身边也会来人看。然后按照皇帝喜好重新布置一番,关闭起来,就等着到时候接驾了。
郑喜德的竞争对手有两个,魏楹会陆续去逛,这件事十日内就要初步的定下来了。今天一起出门的还有三位同知和他们的家眷,都是拖家带口的,所以一行人很是热闹。
沈寄心头暗笑,皇帝拖家带口的出来旅游,呃不,是南巡,人家还是要干些正事的不是纯玩团。就像他们这趟,也是要干些正事的,不是纯观光。当然,干正事的都是男人。这会儿沈寄就抱着小芝麻在和刘同知的夫人和千金同车闲话着。
刘同知最支持魏楹,沈寄和刘夫人的关系也是最近。
“听说夫人要办酒楼啊?”刘夫人问道。
好灵通的消息啊,沈寄点头,“嗯,内宅无事,弄来玩玩。”
刘夫人笑道:“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夫人的内宅无事呢。”
刘同知有一妻三妾,嫡出庶出子女一堆,三个女人就一台戏了,他们府里常常不只一个地方唱戏。闻言沈寄只是笑了笑,“人多也有人多的热闹嘛。”
☆、卷五 V 145 预备(3)
今日众人去的园子是扬州首富阮明昭的随熙园,这随熙园可是名声在外,而阮家也是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不过这次,为这事来府衙送礼的可是不少。魏楹那里也不少人来上香,都想争得这件祖宗脸上都有的光差事。他答应了会抽时间来看看。这不,不上衙门的日子就和三位同知以带着各自的家眷来了。
他这是要拉着几位同知一起听听他们的意见,汇总后他再往上报。毕竟,各人身后都有人。与其让那些人都私下里给自己施压,不如让他们各自推在前台的人都表个态。到时候他这个知府再汇总。这一次的事唯有秉公办理一途,不然如果出了什么纰漏,很容易被人挑刺。
马车在阮府气派轩然的大门前停下。沈寄下了马车,便被迎上来的阮家婆媳热情的接住。进了大门,阮明昭父子在前头陪着知府和三位同知,阮家婆媳则在后头为沈寄还有三位同知夫人指点介绍着。这种场合来的自然都是正妻,谁要是把小妾也带出来那就是不懂事了。而阮家的少夫人就正是和容七少奶奶的姐姐柳夫人一道来府衙后园特意跟自己套过近乎的人。
两拨人渐渐分开,大人们去了前头厅堂,夫人们游览后园。沈寄看着随熙园心头啧啧称赞,她们脚踩着的行道都是用文石铺成四季花(桃荷桂梅)图案的,主见阮家的富贵。然后一行人穿过深远曲折的廊庑,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占地近十亩的小湖。绕着湖畔种满了垂柳,微风吹来很是有些舒服。垂柳尽头则是一座船形的双层水阁。
阮夫人见几位夫人有些走累了便提议到水阁里暂歇。沈寄还好,她是一双天足,而且年轻,不是必须的时候又时常安步当车,可是看另外几位都微微沁出汗意,她便颔首符合。要不然她是主官夫人她还想逛,其他人就得陪着。
一行人便往水阁去,路上尽听到小芝麻咿咿呀呀的声音。今日出来,另外几个夫人,甚至阮家都是凑趣带了年岁差不多的小女孩儿来,大到三四岁,小的和小芝麻一样不满周岁,所以她更加的兴奋了。一路用旁人不懂的语言跟小朋友们打着招呼。沈寄见她们互相‘说话’,也不知道到底是说什么这么热闹。
进入水阁二楼坐下,园中美景尽收眼底,刘同知夫人和另两人看着沈寄抱着女儿凭窗远眺,都不由得羡慕她的年轻。说起来,她的年纪就是做她们几人的女儿也使得,可偏偏还是她们要奉承的上司夫人。这些都是在官场内宅长袖善舞的人,自然不会像魏家人一样,拿着沈寄的身世说事。魏家的人说这事,说得再过分,魏楹也只能发火,没法真对对方做什么。可要是外人拿这事说事,他就不会那么好说话了。
再者说,这魏夫人不还是芙叶公主的表妹么。而且又曾经救过岚王,数次进宫作陪太后。加上又是四品诰命夫人。这样的家世在蒋世子这等贵人眼底不算什么,在这些同知夫人心底还是颇有分量的。更不消说阮氏婆媳了,更是拿沈寄当今日的中心人物招待。
阮夫人和三位同知夫人走了这么大一段路都有些喘,而且她们年纪和沈寄也有差距,此时便由阮少夫人在招呼着沈寄。
“魏夫人可真是厉害,走了这么远还一点没事儿。”
沈寄把小芝麻伸向阮少夫人脖子上项链的爪子抓回来,看到好东西就想抓,这可不行。
阮少夫人早注意到沈寄带着孩子的时候很少戴首饰,这会儿才了悟,原来是怕孩子抓。她就说嘛,魏夫人本人就开了几家宝月斋,又是堂堂知府夫人,怎么家居时那么朴素。
“可皮实了,一个不注意手指头就钻我耳环眼里去了,还使劲的扯。实在是受不了,回头还伸着指头递到你面前让你给她吹吹。别说,她还挺识货。”沈寄也有个母亲的通病,和人说起女儿经来就滔滔不绝的。
阮夫人眼见沈寄说得开心,便示意媳妇把孙女也抱过去,和她一起聊。
阮少夫人生下女儿后,一度还很受婆母不喜。弟妹生下阮家长孙更是让自己雪上加霜,她也费尽心思想赶紧生个儿子。没想到知府大人就这么一个千金,爱如掌上明珠。她的小妞妞今日便格外的受看重了。甚至弟妹原本生了长孙很得宠,今天这个招待知府夫人的差事能落到自己头上,除了她跟着刘夫人去跟知府夫人套上了近乎众人都看在了眼底,她生的是闺女也是一个助力。阮少夫人抱着女儿不由得百感交加。
小妞妞正好比小芝麻大两个月,这会儿九个月了,只是看起来并不比小芝麻壮实,有些弱弱怯怯的。小芝麻很高兴的伸手指去戳她的脸,她也只是躲开而已,并不还手。
“小芝麻,不许欺负阮家姐姐。”
那边几个上了年纪的夫人在一处先聊着,这边沈寄和阮少夫人一起讲着女儿经,旁边还围着几个大小姑娘,粉粉嫩嫩的。
阮少夫人听沈寄如数家珍的说着小芝麻的趣事,不由生出些对女儿的愧意来。
“我家也是二弟妹先生下长孙,我年纪小之前又有宫寒之症也是没法子。不过早早晚晚会有的,我不急。”阮少夫人和刘夫人交好,刘夫人又是容七少奶奶的姐姐。因了这重关系,沈寄看到阮少夫人脸上颇有感概,便宽解了她两句。不过她也知道这是因为自己没有婆母,连絮叨的魏大娘都被她嫁了,魏楹又挺她的缘故。阮家既然是扬州第一富商,家里的家产可比魏家不知多了多少倍。就这一个园子可比大观园都有看头。只是一直富而不贵,所以这次机会才怎么都想要抓住了。
说话间,下人端了凉品上来,小芝麻看着大家都在吃,就只有她和小妞妞得看着,就连几个小姐姐都有份,憋着个嘴不依了,还不时的去看小妞妞,像是要煽动她一起造反似的。只是小妞妞就一直乖乖的靠在母亲怀里,没有跟她同一阵线的意思。可在沈寄积威之下,她也不怎么敢闹,便只有瘪着嘴表示不满了。
阮少夫人今天抱着女儿,心都软得跟一滩水似的了,沈寄体谅她,一起坐在了靠窗的软榻上聊着,这样抱人可以省些力气。这会儿两人便让两个乳母抱了女儿下去喂奶去。
阮少夫人讪讪的道:“魏夫人的手劲儿可真是大。”
“我不算哦,前两日有人给我介绍了主厨,也是个女人,一手掂勺,一手拿锅,可厉害了。那大勺都十多斤沉,锅就更不必说了。”
既然阮家对魏知府一家下了大力气打听喜好,方才上的凉品也很投合沈寄的意思,这些事情自然也是知道的。只是,知道的时候,得力的管孟已经帮着沈寄把大酒楼的人都找得差不多了。沈寄也一一面试过,譬如那主厨虽然是个寡妇,但是会做天南海北的菜色,味道还特别好。这让沈寄的大酒楼将会很有特色。
现在她需要的只是一个账房,当然不是方大同那样的人。她是需要一个明帐暗帐都会做的人。这样的人,自然不能乱找,非得是贴心豆瓣不可。她心头倒是有一个人选,那就是阿玲,可是她现在是熬过孕吐期了,却是大腹便便的,要上岗怕是得两年后了。于是沈寄便把流朱推了出来,让她跟着阿玲去学做账。
沈寄还笑着敲打了阿玲一番,“都要做母亲的人了,别又做出当年那副小气样子来,我肯定不只开一家大酒楼。旁人也能教,只是看管孟成天忙忙碌碌的,你一个人怪无聊的,也是让她来陪陪你的意思。”她要开就开连锁的,可不再是当年的小打小闹。
当年沈寄身边只得阿玲和挽翠识字,阿玲就不肯叫流朱凝碧等人,后来还是沈寄把所有的丫鬟都弄来读书识字,人人都不怎么肯亲近她她才改了。现在被沈寄这么打趣,臊得她满脸通红。流朱也在一旁偷笑,一边感激的对沈寄说:“奶奶放心,奴婢一定用心学,也不会太累着阿玲姐的。”
流朱跟凝碧也快到适婚年龄了,她也得替她们打算着。凝碧,沈寄很看好她和刘準,也预留了一个身边管事妈妈的位置给她。顾妈妈年纪大了,再过些年就让她荣养了。不然,沈寄还是这么活蹦乱跳的,她却连跟着出京都全是牵挂,自己身子也吃不消,也不是个事儿。正好,凝碧可以过两年再嫁,嫁了又要生孩子,把孩子带大些在回来做事。
而流朱,这几年在挽翠的调教下愈发的得力了,倒颇有几分晴雯的爽利跟厉害,还圆滑世故会处理各项事务。这样的性子让她去大酒楼做大管事很是合适。至于方大同,为人老实,却不擅场面上的事,但却是沈寄最放心的账房。方家日后肯定是要跟着他们夫妻回京的,所以还是让他在府里做事比较合适。
有时候沈寄也奇怪,那么精明强干的挽翠怎么就对方大同死心塌地的。虽然这个媒是自己保的,但偶尔想想也觉得好奇,或者真是互补吧。至于流朱的婚事,问过她的父母,有个从小定亲又失散的表哥。沈寄便让刘準帮着去找,如今把人一家子也叫到了扬州来落脚。都是做小生意的,如今就在衙门里做杂役。日后流朱嫁了人,也是可以出面帮她看着酒楼到了。
至于采蓝,还可以多等两年再替她相看人家,嫁人生子后再回小芝麻身边做管事妈妈。剩下一个季白,还没脱孩气呢,暂时不必考虑。另外那些小丫头还只十来岁,大的也就十一,就更不用操心了。
沈寄的思路回到眼前的聚会上来,阮少夫人一直在察言观色小心陪着她,见沈寄其实有些跃跃欲试想再出去逛,便提议道:“这会儿太阳也出来了,不如我陪魏夫人游湖去,这样凉快些。我婆婆和三位同知夫人还可以在船上叉雀儿牌。”今天的目的就是要让这几位官太太逛园子,回去吹吹枕头风,好给自家的院子加分,可一直逛婆婆体力不支,那三位夫人也有些吃力。所以这样安排应该是最好的了。
果然话一说完就得到了婆婆一个赞许的目光,几位同知夫人也纷纷表示赞同。阮少夫人又道:“船很平稳,不怕晕船的。”
沈寄笑道:“我家小芝麻才不怕晕船呢,我们三个月就坐船南下了对吧?”一边竖抱着喝过奶的小芝麻拍背,省得她吐奶。
几个小姑娘闻说可以去船上玩也很是高兴,纷纷跟了一路去。到了湖上才知道,那湖不只看到的一点,整个阮府可以说就被这个湖连起来了。而水阁是制高点,大小景致一览无余。看来阮家还设计过带她们赏玩的路线。
方才水阁的摆设看得沈寄暗暗心惊,方才她用的凉品的竟然是装在琉璃小碗里,再看旁的也是非金即玉,在富商之家略显奢靡了!只是奢靡倒也罢了,如今和外洋通商,阮府就是靠此起家。府里有些稀罕物件竟是沈寄在太后宫中也不曾见过的。满堂的摆设有几件已是僭越了身份的金碧辉煌。不知是今日特意摆出来加分的,还是往日就这么大喇喇的摆着的。所以方才她含蓄的点了阮少夫人一句,说太后不喜欢这样的。多的她也不好再说了。在皇家人面前露富其实不是太聪明的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