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沃黄龙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沃黄龙石-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军营里,也没有明确的禁酒,按他的意思,酒能舒筋活血,减轻疲劳,行军打仗,体力消耗大,不得不用,但一定要有一个度,超过度就应受罚。
  十天过去,张心与韩信都没有能找到立功速成法,张心只好向韩信告辞,他准备到各处看看,为韩信探寻机会,闭门造车,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离开那天,韩信将我们送出很远,看得出来,他已经将张心视为知心朋友,也许他太渴望成功,现在突然冒出一个自愿、真诚帮助他的人,当然得以诚相待。
  为了更便于联络,韩信还拨了两个较为机灵的士兵做我们的随从,一方面保护我们,一方面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当然,钱还是得主要由我们出,因为此时的韩信,虽然领有两百多号人,但是钱却并无多余。这样一来,我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就像做大爷一样,样样都有人服侍,由此可见,韩信确实是个人才,什么事情都考虑得那么周到。
  在路边一个茶水摊,我们听几个行路者在议论,说张楚王陈胜部将拥立了魏咎为魏王,正招兵买马,要恢复昔日大魏的风光。其中一个自称为大魏旧族叫魏亭居的人,他听说那几个人也是曾经的魏国人,就极力鼓动他们一起投靠魏王,去为恢复大魏而建功立业,光彰后世。但那几个人好像并不看好魏王,而是执意要去投靠项梁,因为他们认为故国虽好,那不一定就是自己的故国,魏王无论从声威还是王者之气,都不如项梁,虽然项梁还没有称王,只是打着楚王的旗号,但恰恰是这种懂得韬光养晦的人,才能笑到最后,才会成为真正的胜利者。
  魏亭居很是失望,我本以为他会大骂这几个人不知爱国,但却出乎预料,他在听了其它人的意见后,立即改变了自己的主张,主动加入他们,要和他们一起去投奔项梁,如果项梁不能重用,他们还可以先到楚王那里蜇伏,相机再投。他们的对话很让我吃惊,一个人如何能不爱自己的国家呢?就算那个国家再不好,也是故土难离,统治者只是过客,故土永远都在那里。更何况,只要暴秦被推翻,两个国家很可能就会成为针锋相对的敌人,如此而来,岂不是成了帮助敌人杀害自己的同胞攻占自己的土地罪人吗?在后来的一次谈话中,我曾经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讲给张心听,张心没有正面回答我。
  张心问:“在我们的国家里,国家属于人民还是人民属于国家?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那么,看你还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
  当时,我无法区分国家属于人民或者人民属于国家这两个概念有什么不同,国家自然属于人民,人民自然是这个国家的人民,两者有何不同呢?这定是读书人故弄玄虚,但现在,我总算感觉到了二者的区别,这是天与地的不同。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有两样东西最为宝贵,一个是土地,一个是人民,土地是财物,人民同样也只是财物,是可以争夺,可以出卖,也可以肆意挥霍的没有想法、也没有生命的东西。有用的时候,可以播撒各种种子,然后收获各种物产,没有用的时候,可以动用暴力,将其无情地压榨,有用时,可以将你捧上天,无用时,可以一棒将你打下地狱。你可以什么都不说,但你的话却能尽人皆知,你可以不表态,但你却可以被无数次的代表,你可以对与你一样命运的人残暴而无不用其极,但绝不能对高于你的人有丝毫的不敬。这就是我们历史上各个时期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实质关系。
  张心加入到这帮人当中,他自称先祖曾是晋国魏地人,几辈人在外国流浪,始终怀念故土,这次听说魏王树旗,就立即起身,要为国家效劳。在张心三寸不烂之舌的鼓动下,魏亭居再次改变主意,愿与我们结伴而行,一起去投靠魏王,但其它几个人还是比较坚持,不过,他们已经承诺,如果项梁不能重用他们,他们就会立即投到魏王门下,为故国而战斗。
  我们再次上路,但是,我们却改变了方向,一路打听,朝东南方向而去。在路上,张心对一个随从耳语了一番,那人就原路返回了。
  张心跟那名叫魏亭居的人聊得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投机,那人一路上的吃住行都完全依靠我们,所以对于张心更是曲意奉迎,有问必答,如同随行的参谋,让张心时时显现出成就感来。但此行的目的我却一点也捉摸不透,魏亭居这个人好像从没在历史书中读到过,不会是对历史有过什么重大贡献的人,张心如此对他,会有什么用呢?
  起点中文网 www。qidian。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七十二章 贪财陈平
更新时间2012…6…19 7:49:02  字数:2720

 直到到达魏国,拜见了魏王,张心向魏王打听一个叫陈平的人,我才明白过来,他这是借投靠魏王而见陈平。大概是我们并没有什么名气,所以魏王并没有为我们安排什么官位,只是让我们在驿馆里住下,等立功后再行封赏。但因为我们都从项梁的地方来,魏王又对项梁很感兴趣,所以,我们刚安顿下来,他就派人招我们到他的王宫里,想从我们这里得到项梁及他的队伍的一些情报。
  张心对于能否进宫并不感兴趣,对于魏王会问些什么也不关心,让他最为记挂的是能不能在王宫里碰到陈平。很遗憾,几次我们都没有能碰见他,向宫里的人打听,有人甚至不知道有这么个人。
  此时,陈平在魏王手下已经是个不小的官,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但级别还是挺高,需要我们登门拜访。在打听到他的住处后,我们立即动身前去。走之前,张心在我们的包袱里精心挑了一些礼物,本来,我们是替项羽广揽人才,但却成了我们拿出刘邦送我们的财物去取悦陈平,由此可见项羽与刘邦的差异。不过,要说这件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应当算是张心,这些财物是别人所赠,既然为他人所赠,所属当然是我们,然而,张心却能毫无私心地将他拿出来,可见其气度并不输于当时的那些伟大人物。
  当我们来到陈平的住处,自报家门,说是新投魏王阵营的人拜见太仆大人,陈平让仆人告诉我们,他身体不适,不好见客。当我们将礼物奉上,并称受人之托求见,他才让仆人将我们领进院子里。
  陈平,一个清瘦的人,正独自坐在堂屋的榻上翻着厚重的竹简,那小包东西,正放在他的案上,见我们进来,只冷冷地招呼我们在下方坐下。仆人退下去,三人共处一室,但却谁也不开腔,只听到竹片相撞发出的圆润的声音。张心不急不燥,全神贯注地望着陈平,像虔诚的学生,陈平专注于自己的竹简,甚至没有斜视一眼,恰恰像极高傲的大师。看到这种场面,我心里禁不住笑了,多么有趣的场面,一个一向高傲的读书人,见到一个比自己更高傲的人时,就会变得如此的谦卑。在我们的国家里,等级无所不在,特别是在官场中,官大一级压死人,但在读书人那里,又多了一种形式,学高一级压死人,且不问是否真才实学,只要他的学术地位高于你,你就得像孙子一样讨好人家,他所提出的意见、建议,你就得像金科玉律一样尊重。
  突然,陈平轻轻放下竹简,严肃地问:“尊客何人?有何贵干?”
  张心回答:“某张,受托之于项将军,来请贤能之人。”
  陈平说:“何来贤能?只一书生尔。”
  张心说:“先生何谦?先生贤能之名,天下尽知,故而项将军特遣某来请,以听天下。”
  陈平说:“道听途说,未可为凭,平,何德能,能令项将军倾心。先生新来,尽当与魏王谋,却独鼓平他投,何意?奸乎?明当禀魏王以处。”
  陈平说完,死死地盯着张心,他虽只是个读书人,世外高人之风,但眼神却相当犀利,犹如一柄利剑。此时,可以明显感觉张心在气势上有些亏了,他心里肯定在想应对的办法,但动作、表情上却显得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的局促。魏王虽然只是新立,地位不稳,但要处理像我们这样的几个既无名声又无实力的人,就跟捏死一只小虫没有分别,乱世更讲实力,什么同情心、人性,只有在和平的时候才会有读书人创造出来,此时的读书人正在思考的是如何发挥所学扬名立万。
  张心总算找到应对的话:“先生差矣,当今天下,群雄并起,以诛秦而自立者何其多也。然,一旦秦灭,必自相争夺,力有不逮者,必为他人所趁,往日所聚者必屋破瓦解,身家性命难保完全。若早作打算,先投明主,方可保有前程。”
  陈平说:“先生亦差矣,若人人皆存二心,纵天下之主,亦难以为持,只万众一心,虽势有不及,但湖海日聚,终成大事。平已抱终其身而为魏之心,此志未可或夺,先生不必多言也。所馈之物,如数奉还。”
  我们这次的行动以失败告终,然而,张心却一点也不沮丧,反倒显得有些积极,他对韩信送我们的随从一阵耳语后,递给他一些铜钱,让他走了。
  我有些不明白,张心说:“难道你没有发现,陈平已经收下了我们的礼物。”
  是啊,他明明说了礼物如数奉还,但是,我们离开时他却并没有还给我们,历史上如此有智慧的人物,居然也受贿,而且是既不办事,还要收钱。
  张心说:“陈平贪财无疑,他之所以不听我们的话,那是因为他嫌我们的财物太轻。这也怪项羽,既想收揽有能力的人,又舍不得花钱,还得我们办事的人自己倒贴。现在我让韩信的人回去报信,看能不能多弄些有价值的东西来,只要有陈平帮助韩信,韩信定能立下大功,然后取得项羽的信任,这样,打败刘邦应该不是问题。”
  我说:“但,这样,会改变历史。”
  张心说:“历史都是人写的,你能保证我们看到的历史不是有人故意而为。”
  张心的话让我无法继续接他的话,以我的智商,要弄明白这样的道理就如同搞清楚一个哲学命题一样。反正,我的任务就是保证张心的安全,他要做什么,以他读书人的智慧,绝对有他的道理,所以古人说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人,并不是没有道理,一个劳力者去劳心,就是杞人忧天。
  在我们找陈平的那段时间里,魏王不知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要找我们,但却遍寻不着,那名唯一的太监就将魏亭居给叫去了,也不知魏亭居向魏王说了些什么,他居然就因这次的晋见成了魏王身边的重要人物,搬出了驿站,住进了魏王赏他的一家小院。魏亭居让我们搬去跟他同住,张心拒绝了,但还是到他家里拜访过一次,欣赏了他家的院子。他的院子屋里屋外都修整得很整齐,如果将他与陈平的房子进行比较,除了大一些,陈平的就像毛坯房,而这里却是精装修的公馆。
  魏亭居自然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得意,他已经打听到这座院子的主人是一位秦朝的官宦,张楚起事,主人满门被义军所灭,房子就一直空下来。魏王接手了这一财产,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喜(www。3uww。com…提供下载)欢,曾经来住过一两个晚上,所以一直没安排人住,这次对魏亭居十分满意,就把院子给了他,希望他能为大魏的复国建立卓越功勋。
  在回驿站的途中,张心感慨地说:“所以啊,在我们的国度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真正有本事,能够为国为民的人,却不一定能得到什么好处,反倒是那些奸佞小人,很快就能发迹。”
  此时,我再次以小人之心度了君子之腹,我以为张心是在感叹自己的命运,我们向魏王讲了这么多关于天下的事,却没有换来一丁点好处,但魏亭居这样一个朝楚暮秦的人,却在一次的机会中就一步登天。
  张心接着说:“你看看陈平,历史上有名的谋臣,住的那个地方。从他对我们的冷淡可以看出,他实际上是对魏王不能用真正的贤才而不满,他以为我们是替魏王试探他,所以才表现出那样的态度。如果我们能表现出足够的诚意,一定能打动他。对于读书人来说,钱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标示你的身价,表示你在主人心目中的地位。”
  不过,张心的话虽然这么说,但是,从这以后,我们对魏亭居还是至少在表面上做到了刮目相看,在最关键的时刻,还真亏他帮了我们的忙,当然,这是后话。
  我们住在驿馆里,很是清闲,自从魏亭居替我们进宫见魏王受宠后,魏王再也没有派过人专门请我们。
  起点中文网 www。qidian。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七十三章 张心的谋略
更新时间2012…6…19 13:57:58  字数:2445

 我们再次到陈平的住处,想和他多接触,但被他给拒绝了,我们就在他家的外面等了老半天,他的仆人望了我们好几次,但他仍然以身体不适不与相见。第二天,我们一大早就来到他家院门外,想等他出门时说上两句,应该说,这次,我们是有备而来,张心已经设计好了本次见面所要传达的所有意思,而且,他将要出示项羽给我们的那块令牌。这块令牌并无什么特别之处,材质仅是普通的铜,做工也并不精致,上面仅刻着“项羽令信”四字篆书。不过,这玩意还真是管用,在项梁的各个队伍中,只要展示出来,所有的人都会肃然起敬。限于当时的技术以及人的思想观念,一块小小的铜片信用是极高的,不像我们的时代,防伪的标志越多,不诚信的问题越严重,只要观念不回到原始朴素状态,就算信誓旦旦又能如何。
  陈平边(www。kanshuba。org)看书吧衣服边走出门来,我们赶紧迎上去,张心对陈平作了一揖,喊一声“先生安”。
  陈平侧了侧头,还是不理我们,做出要继续往前走的架势。
  张心掏出令牌说:“请先生过目。”
  陈平略一注目,只冷冷说:“项籍亲来,又能如何?足下可休矣,尚不足以羞人乎?”
  张心说:“将军求贤若渴,先生若行,必得重用,它日立功,定得裂地封侯,千古敬仰。”
  陈平说:“平乃庸人,为太仆,已属重用,心自愧疚,何得有他图。先生不必多言,平蒙魏王器重,感激之至,勿多言。项籍者,未闻也。先生若能忠心魏王,必得重用,它日有所成就,光耀门楣,传之千古。”
  我们本想劝陈平,反倒为他所说,只得回转驿馆。
  路上,张心说:“看得出来,陈平不但不信任我们,而且,他对魏王并不死心。以他的为人来看,除非我们能搬一座金山给他,否则,他是不大会冒险离开魏王。所以,我们得双管齐下,让他不得不走,不得不离。”
  我问:“双管齐下?我们现在没什么办法好使。”
  张心说:“对于任何一个有一定历史知识的人来说,这太简单了,可资借鉴的案例多不胜数。”
  我望着张心那自信的表情,没有接他的话。
  张心继续说:“我们得动用力量,让陈平过不上安宁的日子。”
  我笑了,说:“力量?我们除了有几个小钱,真的只能算是小钱,还能有什么力量?”
  张心也笑笑说:“山人自有妙计,你就看执闹吧。”
  下午,我们准备了一些礼物去拜见魏亭居,但听他新收的家人说,魏亭居从昨天就一直呆在王宫里陪魏王商议军国大事,今天晚上能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