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娘一愣,不会吧?一个秀才的名号,值得村里人这么热烈欢迎?
里正先朝慧娘礼貌地笑笑,之后客气地打招呼:“阿缘,没想到你还会回村里来。你能回来太好了。”
张程缘明白,里正若不是有求于自己,绝不会亲自出来迎接,于是也客气地说:“大伯,您这是什么话,张家庄就是我的家嘛。有什么话,您就直说吧。”
里正摸了摸胡须,认真地说道:“好,好,阿缘,有你这句话,我也就厚着脸皮开口了,自从咱村的老秀才去世后,咱村里的孩子要想识字,就要到镇上的学堂,只是镇上的学堂收费高,如今全都上不起学,识不了字,我们大家都盼着你和阿业哪天回来,多住几天,有空时教教孩子们识字呢。”
教孩子识字是一件善事,慧娘本人很赞同,只是不知道夫君是怎么想的。
“好,这件事没问题,这次我和娘子回来虽说只住个三五天,但还是能抽出时间教孩子们识字的,等我回镇上了,每个月我抽几天回来教孩子们识字可好?”张程缘不仅一口答应,而且还主动提出每个月都回来教孩子们识字。他知道没钱上学的滋味,渴望而又无助,等多挣点钱,他打算办个免费学堂,不过,现在还不方便说与里正听。
里正听到后异常激动,张程缘如此干脆地答应,出乎他的意料。“阿缘,我替全村百姓谢谢你。”
“别介,阿缘也曾经历过想读书但上不起学的日子,能有多大力,我就使多大力。”张程缘微笑着说道。
里正和村里的百姓都特别高兴,赶忙帮张程缘和慧娘提东西,一直把他俩送到院子里,并帮忙打扫好院子,还有人帮忙刷了水缸,挑满了水,方才散去。里正临离开前,说:“阿缘,你们先收拾屋里吧,等下午我再过来和你商量,咱们定下哪天哪个时辰教孩子们识字。”
“好咧,大伯,您慢走。”张程缘客气地将里正送出院门外。
慧娘和夫君麻利地收拾屋子,开窗通风,洒水扫地,擦桌子……屋里拾掇地差不多干净了,张程缘把草席拿出去冲刷干净,放在太阳底下晾晒。
“娘子,你会不会怪为夫没跟你商量就答应教孩子们识字的事?”张程缘轻声说道,这事还没和娘子商量呢,自己怎么一听到孩子们念不起书就心疼,情不自禁地就决定帮这些孩子们一把。
慧娘一开始就知道夫君因家里供不起他和阿业同时上学,便选择跟着他爹到处干活挣钱供阿业读书的事。她很理解夫君的做法,而且也很支持。“夫君,你做的是好事,我不会怪你的,等我们多挣些钱,到时候可以办个免费学堂……”
“娘子,你和为夫想一块去了。”张程缘兴奋地接过娘子的话茬,他的娘子与他真是心连心呢。
“所以夫君,等收完麦子,我们回到镇上要努力挣钱。”慧娘说完,还做了个握拳加油的动作。
张程缘虽然不懂什么意思,但看到娘子的动作很鼓舞士气,他也学着做了一个握拳加油的动作。
张程缘的这个动作,不仅仅是对她说法的一种认同,而且是对以后同舟共济的宣誓。
收拾完后,稍作休息,慧娘和张程缘便选了些水果和吃食去刘婶家串门,慧娘的婆家在张家庄没有什么直系亲属,虽然很多张姓族人,但都出五福了,故而不用到处走亲戚串门。他们选择去刘婶家,是因为刘婶和慧娘的婆婆很要好,而且对他们几个晚辈也很好。
刘婶和刘叔算是张家庄的外姓人了,但他俩为人和善、待人热情,村里的百姓从来没有因为他俩是外姓人而欺负他们。只是刘婶嫁给刘叔将近十年了,竟然一无所出。这一点让人遗憾。想到这里,慧娘忽然想到了乔大夫,“夫君,你觉得镇上那个乔大夫怎么样?”夫君应该对乔大夫有所了解,不然也不会那么肯定的建议大牛的娘亲吃乔大夫家的药。
“娘子是不是想让刘婶去看乔大夫啊?”
慧娘点点头。
“等改天你邀请刘婶和刘叔去镇上住几天,到时候一并带她去找乔大夫看病就是了,不过前提是娘子要把诊金预付好。”
慧娘再一次点点头,不得不佩服夫君,这样的话刘婶就不会因为考虑到诊费的问题而退缩了。太好了,就这么定了。
他俩在刘婶家呆了一个时辰,刘婶家也是明天开始收割,吃过午饭后,考虑到里正还要去他们家商量事,便起身告辞。
慧娘和夫君回到家中,赶忙烧水。没多久,里正戴着个草帽,乐呵呵地走进他们的院子,“阿缘,我来了。”
张程缘赶忙出来迎接,“大伯,走,咱屋里坐。”
“好咧。”
慧娘赶忙端上茶水,招呼着:“大伯你先喝茶。”
里正乐呵呵地点点头,夸赞道:“阿缘找了个好媳妇啊。”
还没等慧娘开口,张程缘抢先说:“那是,慧娘可是百里挑一的好媳妇。”
慧娘白了夫君一眼,意思是也不知道谦虚,然后笑着朝里正说道:“谢谢大伯夸奖,你们先聊着。我去里屋做活,有事喊我。”说完,转身去里屋。
其实慧娘是为了回避,虽然夫君一直很尊重她的意见,但在里正眼里,女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发言权,而且男人谈事的时候,女人都要回避。
------题外话------
连续这么多天二更,亲们还打算养文吗?快快追文吧,么么哒。
第五十六章 麦地亲吻
等张程缘送走里正,慧娘方从里屋出来,还没等她开口问,夫君便主动说:“娘子,里正大伯和我定好了,这几天,每天吃过晌饭,我就到村里闲置的那几间茅草屋教孩子们识字。”
“好的,夫君,是不是要提前买些纸笔?”
“这两天不用,暂时让孩子们用树枝学写字,等下次再来时,我们稍些纸笔过来。”
“桌案是不是要准备?”
“暂时也不用,每个孩子会带板凳,没有板凳的,暂时搬块石头坐。”
……
慧娘和夫君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竟然很快就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二人一个烧火一个做饭,忙得不亦乐乎。
一连忙活做豆腐箱半个多月,今天他们俩人算是彻底轻松了。
吃过晚饭,天还没有黑,这会天气比中午凉爽好多,张程缘提议出去走走,慧娘想着许久没回来了,散散步也好。
自家二亩地的麦子,也该去看看了,“夫君,不如我们去看看庄稼吧?”
张程缘微笑着点点头。
临近麦地时,满眼都是金黄色的小麦,麦秆随风轻轻地舞动,饱满的麦穗随之也轻微晃动,麦浪滚滚,像一层层金色的海浪。慧娘的脸上充满丰收的喜悦。
张程缘有些惊讶娘子脸上的喜悦,数银子的时候都没见娘子如此满足过,最主要地是娘子还没有看到自家麦子呢。
慧娘深吸一口气,贪婪地闻着麦子成熟的味道:“夫君,你知道吗?我特别喜欢看庄稼成熟时候的样子。”
“看出来了,只看娘子那喜悦地脸蛋儿吧,哈哈……”张程缘调侃地说道,他看到娘子高兴,自己也会跟着高兴。每当看到娘子的笑容,他都会感到很满足。
“不许笑我。”慧娘故作悍妇状,命令道。
“好,不笑你,以后每年麦子成熟的时候,都带娘子回来体会风吹麦浪的感觉如何?”张程缘温柔地望着娘子说道。
慧娘不假思索地回答:“好。”
二人一起走到自家麦地,“夫君,我们家的麦子麦穗也不小呢。”慧娘边说着边掐下一个麦穗,拿到手里就想把麦粒搓出来。
而张程缘一把夺过麦穗,“我来搓,不然娘子的手就要被麦穗扎到了呢。”说完,胖油油的麦粒已经被他搓出来,递到娘子面前。
慧娘爽快地接过麦粒,将麦粒送入口中,慢慢咀嚼,口中充满麦香味。张程缘又快速给她搓了几个麦穗,均被她笑纳,吃得不亦乐乎。
张程缘灵光一闪,往四周望了望,除了他二人再无他人,坏笑一下,“娘子,我们往里面走走看看中间的麦穗好不好?”
“好。”慧娘说完,便沿着麦子之间的空隙往里走。
走到自己麦地中间的时候,张程缘轻轻拉了拉娘子的手,“娘子,你是不是特喜欢闻麦子成熟的味道。来,进来点。”
慧娘鬼使神差地任由夫君拉着,等脚下踩到麦子了,才意识到,“罪过罪过,怎么能踩踏麦子呢?夫君,我们还是赶紧出去吧,麦子都让我们踩倒了。”
怎奈夫君压根不理会慧娘的话,而是拉着慧娘的手,继续用脚踩麦秆,踩出一个圆圈,“来,娘子坐下,静静感受一下。”
慧娘一看麦子踩也踩了,心一横,坐下就坐下。她一坐下,高高的麦秆就挡住了视线。张程缘也随之坐下来。
麦子的好闻气味扑面而来,慧娘情不自禁地闭上眼睛,静静地享受着这份丰收的喜悦。
而张程缘起先也静静地享受着微风麦浪,但没一会便瞅准机会,做了一个这些天只能等娘子睡着才敢做的举动,轻轻地亲吻了娘子的额头。
慧娘顿时愣住了,睁大眼睛惊讶地望了望夫君,他竟然亲她?还是在麦地里?最重要的是,她虽有些害羞但竟然不排斥。一时有些语无伦次,“你……我……你不能在这里这样对我。”
“娘子不能在这里这样对你,那应该在哪里?我知道了,应该在家里,走,我们回家。”张程缘调侃道,他很满意娘子的反应,说明娘子是喜欢他的。
“我……不是……不是这个意思,总归……反正,哎,不说了,我们回家。”慧娘仍旧语无伦次,脸上早已绯红一片。她可不愿再在这里待下去了,万一被村里人看到了,非要笑话死她。不用说在古代,就是在现代,也会让人笑话的。
张程缘宠溺地看着娘子,“好了好了,我们回家。”不能继续自己心中所想,略有遗憾,但考虑到娘子以后的声誉,他还是不得不屈从娘子的意见。
慧娘飞快地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也不等夫君,迅速往前走。张程缘慢悠悠地起身,回望了一眼被他踩倒的麦子,歉疚一笑。
回到家中后,慧娘的脸上仍旧绯红一片,生怕夫君会进一步动作,脑袋里快速地想着拒绝夫君的方法。她想好了七八个拒绝的理由。
而张程缘回来后,并没有不规矩的举动,而是为娘子打水洗刷,之后自己洗刷完,安静地躺在炕上。因为他越来越了解娘子得脾气,欲速则不达。
慧娘往炕里面挪了挪,听到夫君均匀的呼吸声。夫君睡着了呢,她睁开眼睛,借着月光,看着夫君,月光陇上他的脸庞,朦胧而又俊美。这短时间的接触和了解,夫君真的是不错的人选呢,如果他今生只爱她,只娶她一个,或许她不会再计较夫君不能解释清楚地那三年呢。
张程缘觉察到娘子在看他,不知娘子此时心中在想什么呢?他猛然睁开眼睛,只见娘子一脸慌张地赶紧闭上眼睛,心中不禁叹息,他这个娘子怎么喜欢偷看自己夫君呢。他假装没有看到,闭上眼睛继续休息。
而慧娘则吓得心脏砰砰砰地快速跳动着,幸好没被夫君发现。若是被发现,岂不助长他趁机做坏事的火焰?
慧娘慢慢地熟睡,张程缘则起身,点了娘子昏睡穴,然后打坐,运功……
第五十七章 收割麦子
翌日,一大早,张程缘便拿着镰刀去庄稼地里收麦子。慧娘则在家煮好绿豆汤,凉的差不多了,用水桶装好,又拿了几个碗。为了减轻重量,她把绿豆汤平均盛到两个水桶中,用扁担挑着,不一会就走到自己麦地的地头上。
只见张程缘弯着身子,左手抓着麦秸,右手拿着镰刀,“擦、擦、擦……”不一会功夫,麦秸整齐地躺在地上。
“夫君,先歇歇,喝点绿豆汤吧。”慧娘高声喊道。
张程缘一听到娘子的声音,立马停下手中的动作,直起身,转身,高兴地跑到娘子身边,他记得某人曾说过,不会来给他送水的,这会竟送了绿豆汤来。“谢谢娘子。”说完,把镰刀往地头上一扔。
“夫君,招呼其他人也过来喝点绿豆汤吧,解暑。”慧娘提醒道。
“好咧。”张程缘高声喊道:“各位大叔大婶兄弟们,过来喝碗绿豆汤吧。”
大家听到有绿豆汤喝,立马停下手中的动作,放下镰刀,跑过来喝绿豆汤。
“谢谢,阿缘媳妇。”喝过绿豆汤,众人纷纷道谢。
“大家不用客气,若是大家喜欢喝,明天我再过来送。”慧娘笑着说道。
“那敢情好。就是辛苦慧娘你了。”刘婶乐呵呵地说道。
“这有啥辛苦的。没事。”慧娘朝刘婶笑了笑。
众人喝完绿豆汤,快速回麦地里继续收割麦子。张程缘抬头看了看日头,“娘子,你先回去吧。”
“我帮着捆麦秸。”慧娘说完,走到地里,准备捆麦秸。
慧娘刚要弯腰,就被夫君拦下,“慧娘,日头晒。快回家做饭吧,我很快就割完这一片的麦子了,下午我去教孩子们识字。等明天我再把剩下的收割完。你看,我已经捆好这么多了。”
慧娘看到夫君的脸不知是热得还是晒得通红,平时干净整洁的衣衫也已沾上了麦芒和泥土,顿时竟有些心疼他。还是回家给他烧水做饭吧,等他一回去,可以洗洗澡,吃上现成饭。“好吧,夫君,我先回去,这桶里还有绿豆汤,等你回去的时候,再把桶捎回去吧。”
张程缘点点头,望着娘子的背影,傻傻地笑了。刚才他在娘子的目光里看到了心疼,看来自己故意把自己弄得脏一点还是非常有效果的。
慧娘的婆婆雇了人收割麦子,那些人也帮忙给麦粒脱壳,故而张程缘只要把自家两亩地的麦子割完捆好就行,剩下的事,雇来的人都会帮他完成。而娘子只说让他一个人割麦子,可没说让他一个人给麦粒脱壳。
张程缘又快速地投入到割麦子的行列,刘婶边割麦子边有些不解地问道:“阿缘,你们家雇短工了,你怎么还跑到地里来割麦子?一个读书人,吃得消吗?”
张程缘边割麦子边说:“我虽是读书人,但也是庄稼地里出身啊,这点农活,没问题。我帮忙割麦子,短工们也干得快一些,我娘那边有六亩地,等短工们收割完我娘的六亩地,我这边也就收割完了,到时候一块晒干用碾子去壳就是了。”他可不能说是娘子要求的,不然传到娘亲那里,娘亲会心疼,该怪罪慧娘了。不得不说,与杏花和阿业相比,娘亲有些偏向他,不然自从他回来,没舍得让他来张家庄制一天土坯。反而让阿业来过多次,也或许是娘亲对不同儿女爱的方式不同吧。
刘婶认为阿缘说得很有道理,故而点了点头,
不过,刚才阿缘不让慧娘干农活的事,也被刘婶看到眼里,笑着调侃:“阿缘,没想到你倒是个疼媳妇的。”
张程缘放倒一撮麦秸,直起身,笑着说:“这可是遗传我爹的,再说了,我媳妇也好,哈哈……”
张定义疼媳妇那是全村都知道的,如今他的大儿子也知道疼媳妇,二儿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故而此刻好多有女儿的人家都盘算着能不能与张家结亲呢。
刘婶看看那边正忙活着割麦子的夫君,笑容浮上脸庞,他俩成亲十年,虽没有孩子,但夫君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