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记事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记事簿- 第4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韩俊的条件,只是略好于通用公司。可是韩国政府已经拖不起了,为了“报复”通用的恶意压价行为。在极短的时间内便接受了海龙汽车的报价。
    四亿两千万的现金,海龙汽车将会拿下4器的股权,足以让他成为大宇汽车的控股人。虽然韩俊同样报出了十三亿美元的收购价,但是因为海龙汽车允许周国民银行等一众大宇汽车的债权人,以债权入股的形式成为股东,实际上,直到最后。海龙汽车也只不过花了四亿两千万美元便拿下了这个实际价值过百亿的庞然大物!
    从一开始上价值上百亿,到价值近七十亿,再到二三十亿,直到现在的四亿,大宇汽车的身价一路缩水。也让弗俊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无法独立生存的公司,从它开始拍卖的时刻起,就注定了在今后的谈判中要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如果不是因为大宇除非是有人接小口干可能起死回生的话。他的身价怎么可能跌成如此不堪必
    可是,如果不是他的身价跌落至斯,韩俊也不可能如此轻易地就摘了这个果子。当然,于此同时,韩俊还要肩负起大宇汽车当初那累累负债。美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不过,因为国民银行和其他债权人用以入股了强,实际上海龙所要负担的债务,也没有多少了。并且。当海龙汽车提出要收购大宇的时候,韩国的银行也乐意提供低息贷款给海龙汽车,有了韩国银行的部分贷款加上国内银行的支持,海鑫在资金方面,也算充裕。
    用四亿多点的钱,还来百亿的资产,尽管有众多的负债,可相对于得到了利益,韩俊根本就不会在乎那点债务。因为债务有还完的一天,只要经营上没有问题,韩俊有信心在短时间内扭转目前亏损的局面。但是。成熟的研团队,却不见得是能用钱买来的
    不管外人如何看待这件事,在海鑫的高层,都觉得,如果新公司在经营上一切顺利的话,这怎么看都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当然,前提是经营不出现问题。不过,没有人会对韩俊的经营产生怀疑。同时。看着他这么多年来,依然在不断地进取,海鑫已经远不是当初那个仅仅在滨海出名的私营企业了。
    此时,因为海龙收购大宇汽车投标成功。让海龙汽车以及他的母公司海鑫集团的名头顿时家喻户晓。此时的海鑫,可以说已经享誉全国。当初就有点儿认为海龙汽车会动真格儿的媒体,此时纷纷站出来,希望能对他们做一个专访。
    %,万
    只是在韩俊的要求下,海龙汽车上上下下三缄其口,一丝一毫地信息也不曾透露给好奇的媒体。
    韩俊很清楚他们想知道什友。
    收购了大宇容易,只要给钱,韩国政府就巴不得将包袱甩出去。但是要盘活这样大的一个企业,让大宇在韩国内外的各个工厂活起来,从新打开市场的销路,可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搞定的。记者们都存着一肚子的疑惑,想知道韩俊究竟要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盘活偌大的大宇,,
    大宇汽车,有众多的海外工厂。虽然这种疯狂的扩张是导致大宇最终破产的原因之一,但对于韩俊来说,着同样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随着大宇汽车的破产,这些海外工厂也陆续停工,山东大宇就是中国国内的代表。
    关于山东大宇,韩俊已经有了腹稿。
    这家设在烟台的工厂。目前可以批量生产动机。但也仅限于动机。海龙汽车有自己完备的动机生产线,在性能、产能和价格方面。都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国内,暂时并不需要再次独立经营一个动机工厂。
    是以,韩俊已经提前给省政府打好了招呼,将山东大宇直接放给山东政府,拟定授权厂方可以在国内售大宇的动机。这样一来,则可以有效地避免之前那些无谓的耗费。虽然之前大宇已经倒闭,但是产品的品质还摆在那里,销路应该不成问题。
    而且,承诺厂方,如果他们的经营情况良好,三年以后,海龙汽车会优先考虑收购这家企业!同时,在三年之内,只要他们生产的动机没有质量问题,如果碰到销售上的困难,海龙汽车也会协助他们消化一部分的产能。当然,韩俊并不希望这种事情会生,尽管海龙汽车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都没有放松对新车的研工作。
    这种处理方法,仅仅是针对国内的原合资企业。真正的重头戏,却是在韩国的众多工厂。不过,韩俊对山东大宇的处理方式,也成了处理韩国国内众多工厂的一种有力借鉴。
    因为海龙汽车的规模在那里摆着,他不可能跟通用或者原先大宇公司那样,有众多的海外工厂,满打满算。海龙汽车的海外工厂也仅有美国密歇根州的一家而已。海龙也没有为数众多的管理团队,如果要全部接手这些工厂,虽然资金上没有压力,可是在人员上的压力就太大了!如果全部使用当初原班人马继续管理,那么,他们会不会出现各种绚私舞弊、监守自盗的情况,短时间内,韩俊没有把握控制的面面俱到。毕竟,太多了呀!
    因此,类似于“放风筝。的做法。就成了韩俊的选!
    例如,韩国的富平工再
    海龙汽车如果完成收购大宇之后。富平工厂将成为独立公司,暂命名为“富平汽车公司在今后三到六年之内,它将向海龙大宇公司供应整车。也就是说,他将成为海龙汽车的特约整车加工厂。
    海龙公司同国民银行等债权团约定。如果富平工厂能够保持高生产率。就会在今后三到六年以内正式收购富平工厂。海龙负责收购的有关人士说:“如果富平工厂的劳资双方合力尽早使工厂生产步入正常抵进。没有什么耳阻止我们早日进行收购六”只不过。谁都知皿边是个、套话而已。韩俊对此,却不会表任何的意见。他只是乐见其成罢了。
    实际上,韩俊也知道,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即不用担心人员的问题。同时也能从侧面激原有管理层的活力。如果他们愿意把自己玩儿死,韩俊也不会拦着。如果他们经营的好。韩俊便有时间在这三到六年的时间里,细细地观察他们的负责人,如果可用,便接纳他到中层管理团队中去,如果不可用,三到六年的时间足以让韩俊找到更好的接替者。
    另外,韩俊还有另外的一层意思在里头,那就是,当初大宇还未破产之前,业绩就一般的工厂,韩俊还会继续接手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至少是模棱两可的。鲁迅先生告诉我们,拿来主义很好用,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市场上买鸡蛋还知道挑挑拣拣呢,何况是收购偌大的大宇汽车,还要连带众多的韩国国内外的工厂?
    业绩好的工厂,那自不必说,谁要拦着韩俊收购,他一准儿拼命,可是那种本来就一般般可有可无。韩国大宇破产之前疯狂扩展的副产品。韩俊要他来干什么?徒增经营成本吗?韩俊又不傻。跟韩国人做这门生意的时候,韩俊的海龙跟通用实际上是一样的,都不想让大宇的负担拖累自己。
    只是,这法子韩俊想的是不错。却也成了他跟韩国官方争论的焦点。
    虽然韩俊这边说的信誓旦旦。富平工厂至少在三年内向海龙汽车提供整车,三到六年后海龙汽车可能会收购富平工厂。但是,这个“较高的生产率”如何界定?富平工厂要达到多高的生产率,海龙汽车才会同意收购,如果没有具体说明,海龙怎能不让人怀疑种种的承诺不过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使用的诱人伎俩?
    并且海龙的这次收购。仅仅选择了其中几家原先效益比较好的汽车工厂,和几家分公司。被韩俊看重的海外工厂。海龙汽车自然会对其全力以赴。而更多的海外工厂,则直接被韩俊抛弃,用的当然就是这种“代工。的法子。产能上,海龙汽车在这些被抛弃者的支持下,将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同时也不用海龙汽车额外支付运营成本。何乐而不为?
    这些公司,包括韩国国内的几家工厂,东欧的几家工厂,韩国的市场,韩俊虽然准备收购大宇,但并不想直接对其反攻,因为大宇已经淡出市场接近两年,两年里,足够生很多事情,也足够消费者忘记你这个品牌。是以。众多的韩国市场被抛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东欧那边经济条件还不如亚洲呢,留之也根本没有必要。
    韩俊更加看好的,除了中国国内的市场之外,便是美国和雷诺的大本营,欧洲市场!
    海龙汽车收购竞标成功,李云一为了自己的。o的位子,便把当初通用得到的一些情报,免费给了韩俊。让韩俊知道,虽然竞标成功。但是谈判最终能否达成,还有不少的工作要做。
    比如,绩务的问题,工人的安置问题等等。
    债务问题,韩俊早就想好了。这也是很多人之前疑惑的地方。
    海龙汽车想要筹集资金收购大宇。完全可以单列出来上市融资。这种收购,任人都能看出来是个大利好,只要海龙上市,很容易就能募集到大量的资金。但是韩俊并没有那样做,反而到处跑银行寻求贷款。为的,就是等待一旦收购成功,来对付巨额债务的!
    让债权方以债券入股是一个解决债务问题的途径,另外一个。便是“债转股。”一旦收购成功。海龙汽车便会脱离海鑫,行优先股偿付银行,并且从银行取得低息贷款。一来一回。将债务小米转化掉。
    ,王珐比北
    而卢员的安置,也是韩俊所要考虑的。大宇有很多海外工厂被他排除在收购范围之外。那么他们的负责人必然会采取一定措施来减少成本。裁员便是其中之一,但此举必然会引起工会的反弹。
    在当初通用跟韩国政府谈判的时候,不断有来自韩国工会反对的呼声,韩国工人甚至走上美国街头,高举“反收购”的大旗。韩国工人如此坚定的态度,无疑源自并购之后大量工人下岗,生活无法保障。
    而此时换了海龙汽车,这种情况似乎有更加严重的趋势了,谁都知道。中国劳动力便宜,他们更加担心日后的生活了。如果说之前的所有事情,都进行的很顺利,唯独工会这里出现了问题,那么结果自然会很明确。除了破裂,别无二途!
    而兰斯虽然被海龙小小地打击了一下。他却也是在等待着,等待着韩俊跟韩国工会死磕”

第一八二章 障碍
    二沂以个诡异的低级失误,在谈判讲行到半的时以火联,让沥用高层震怒异常。
    但是事已至此,再怎么咆哮也无济于事。
    兰斯知道,他自己在收购一事上的任务,算是就此终结了。很有可能,在通用公司的职业生涯,也会就此终结。
    只是,这委子是因为他的失误捅下的,通用总部念在他多年功劳的份上,且他此次失败,更多的还是从为通用公司利益着想的角度出,准备给他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既然海龙能半路截杀,除非通用打定主意要放弃了,那么,兰斯同样也可以破坏大宇跟海龙的下一步谈判。作为报复。
    有的时候,打不到鹿,也不让鹿吃草,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
    至于大部分的谈判条件,兰斯因为之前强硬的态度,已然把道路全部封死。在与收购相关的一些条件上。通用并不比海鑫的更有吸引力。而且,仅仅从收购条件出。通用也很难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前倨后恭不免也会遭人耻笑。
    是以,想要破坏海龙收购大宇。只能从“人”这个方面着手。
    兰斯很清楚。韩国的公会很难对付,特别是他们站在“为工人利益”的高度上。当初,在收购谈判伊始,不少韩国人甚至走上街头游行示威,高举“反收购”大旗。
    他们怕的。就是收购之后接踵而来的大规模的裁员行动。如果是那样,大量的失业人员,必然会给更多的人造成就业压力,同时也会让社会面临很多不稳定因素的挑战!不管是韩国民间还是官方,都不希望看到此事生。
    吃一堑长一智,被海龙汽车摆了一道之后,兰斯再也不敢小看海龙汽车。相反,此时的兰斯甚至认为。海龙汽车的威胁。远不比美国本土其他两大汽车公司来的大!
    这仁仅是一个成立两年多的新生汽车企业,便已经有如此的成就,听说他们在美国密歇根跟雷诺合资的工厂已经进入了建设的尾声,只要人员到位之后便可以立刻投产。同时。海龙目前的几款新车,市场反响都十分的出色。
    单单从外形上来看。海龙汽车的产品就颇具名家风范。且在实用性上,甚至不输于日本车。此时虽然是一个新生的企业,就连日本人。都对其忌惮很深。
    短时间内就有如此的成就,仅仅是兰斯认为海龙汽车威胁大的一点。更关键的是,海龙汽车是一个中国企业!摆在海龙面前的,是一个每年成级数增长的市场需求!
    一个出色的企业,一个庞大的市场!
    通用目前可以说工厂遍布全世界。但是像中国市场这样让任何一个汽车制造商垂涎三尺的大蛋糕,却不是通用自家门口能有的。
    仅仅是“地利”这一条,海龙蒋车就足够让人侧目了。
    而中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支妹;更是让海龙汽车冉了“人和。”让左很难想象海龙汽车仅仅是个民营企业!
    但是,不管海龙多么的出色。它毕竟只是一个“新嫩”不管是人员还是规模,都无法与通用相提并论。此时,他们刚刚投标收购成功。兰斯就要趁他们立足位稳之际,对他们起致命的一击!
    资本主义国家的劳资矛盾,一直存在从未缓解,劳方想要更多的福利和待遇,资方则想要更多的利益。两者的冲突不可调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达成稳定。
    兰斯想要报复性破坏海龙收购大宇,只要搞定韩国工会,即便最终没有将他们谈判彻底破坏,却也可以大大提高海龙汽车的收购成本。从而让他们知难而退。
    一旦他们的谈判破裂,兰斯再放低身价与他们接洽,从新获得收购权限也不是不可能。这种反复虽然影响不好,此时的兰斯却也顾不了那么许多。
    在海龙就收购大宇跟韩国政府正式谈判的第二天,兰斯便着人悄悄找到了韩国工会方面的一位负责人”,
    怂恿一个人,并不一定要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只需要告诉他,如果你不这么做,会有怎样恶劣的结果便可以了。
    如此,不仅不会让人觉得你是在怂恿他,同时。对方也会在不知不觉间接受你那未曾提出的建议,还会认为那是他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分析出来的结论!
    兰斯手下不乏这样的高手。在他们庞大的关系网中,手眼通天的人物也不是没有,想要暗中接上韩国工会的线,并不困难!
    这天晚上,在兰斯下榻的酒店内。
    兰斯好整以暇地端着高脚玻璃杯。悠闲地品着杯中猩红地葡荀酒。似乎此时在跟弗国人谈判收购大宇的。不是海龙,而是他们一样。“你将那些东西,都给他们了吗?”轻啜一口杯中酒,兰斯缓缓问到坐在他对面的一个中年人。
    对方点点头,说到:“是的,老兰斯,这下有那些中国人的好看旧八懵视哈哈笑。举杯示意。对饮杯。……
    驱虎吞狼,待得两败俱伤再坐收淡人之利,他们端打的好算盘。兰斯着人提供给韩国工会方面的信息,十分的简单,十分的直观,那就是。海龙汽车身为一个新成立的公司,并没有太深厚的底蕴。同时开工两家工厂,且耗费大量资金收购大宇,还有没有能力继续经营收购来的大宇?
    他们必然会抛弃一部分企业。这一点,隐隐已经得到了证实。大宇海外的那些工厂,韩国工会不会在意,外国人失业,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