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夫当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夫当国- 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跟着唱“请来天宫封炮王”。于是几个红灯照大女子撅着屁股扭来扭去。
慈禧突然觉得恶心。这时御史徐道昆上奏:“老佛爷,洪钧老祖已经在先农坛发出神谕,命令五条巨龙,封锁大沽口。倘敌舰胆敢进攻,巨龙口吐光芒,光亮闪处,舰化成灰。”慈禧想起“隋唐演义”,武则天当国后,薛怀义帮她请玉皇大帝,有神明护佑;如此算来,大清不难灭尽洋人!她本人也扮过南海大士观世音,放心大胆开战吧。
虽有老佛爷威压,又有有识且不怕死之臣,但吏部侍郎许景澄、太常卿袁昶、侍读学士朱祖谋冒死上奏:“皇上,义和团拳民实乃乱民,邪术不可依靠。纵容乱民,冒险一战,大祸必至,以后内讧外患,这国家还是国家吗?”慷慨陈词,声泪俱下,殿上瞠目结舌,慈禧脸色铁青。
开战后奉命攻打东交民巷列强大使馆的董福祥甘军,连日围攻,死亡4000多人,义和团伤亡更是不计其数,仍没攻下。慈禧太后令武卫军炮队进入北京助攻,炮架在正阳门城垣,居高临下,只一发炮使馆立成齑粉。总兵张怀芝恐风云变幻,别起交涉,立请荣禄手谕。这位军机大臣、大清第一相,斜眼盯着张怀芝,说了一句:“炮一响,还怕里边听不见吗?”张怀芝大悟,立即移动准星,射击一夜,把护城河的臭泥炸翻了几个过。此后,两人双双记在八国联军的功劳簿上。
一心想靠灭洋当太上皇的端王载漪下一道密令,“但遇洋人即杀之,勿使漏网!”结果,陕西巡抚端方,河南巡抚裕长,及蒙古、山东各处拿到手里的密令,“杀”字都被改成了“保”字。这些事把军机处吓坏了,但没人敢奏。同样收到《宣战谕》的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两广总督李鸿章并没有率军北上勤王,李鸿章有一句值得在史书上用黑体排印的话:“此乃伪诏,粤拒不奉!”南方三督还与各国驻上海领事签订《东南互保条约》,任凭京津直隶闹翻天,东南半壁江山仍与外国列强“大大的友好”,相安无事。
此时大清国最精锐的部队、由袁世凯创立和指挥的7000人的武卫右军,清一色的德国来福枪、马克沁重机枪、滑膛火炮;手下大将左翼翼长姜桂题,右翼翼长龚元友,统带段祺瑞、杨荣泰、冯国璋等等,正于济南小清河校军场待命。一阵号响,挎刀的聚入巡抚府大厅,袁世凯没等大家坐稳,说一声“念”,参谋营务处总办徐世昌大声道:“中堂大人电:‘朝廷《宣战谕》乃乱命,小心行事。’”袁世凯接着茬说:“甲午之战,记忆犹新;一国尚难,况八国乎?诸位收队!”于是解散号响彻云霄。
五姨娘这样对晚辈说:“老爷刚升迁山东署理巡抚,就是代理巡抚,山东地面让拳民搅得很混乱,老爷每日和幕僚商量对策。我那时在济南家里的杂货店帮忙,眼见义和拳一个张师傅,在水碗里插上一把刀,别人怎么也拔不出来,张收功,刀就自动跳出,挺神的。”王姨娘一边说一边比划,做示范。
“我爸爸是做生意的,世道动乱,总想找一个保护伞。老爷一人来山东,托人找姨太太,找到我家,就成了。老爷在家很少谈国事,但谈起义和拳,我给老爷讲了不少,什么刀刺到身仅一个白点,脚踩在炭火上仍然走动如常。老爷总是似听非听。
“庚子年春天的一天,老爷让我跟他去小清河校军场。我坐在士绅、太太堆里,老爷请济南名士及大小文武官员,观看法师神术。提督程文炳,从小站就跟着老爷,见老爷对义和拳神功犹豫,特推荐一位大师给老爷表演。老爷请法师上坐,问他:‘大师一旦上法,果能避枪弹?’法师说:‘神仙附体,当然!’老爷一指校场,说:‘请!’程文炳命火枪手30人,持后膛枪向法师开火。一阵轰然声响过,法师原地站立,毫发无损。老爷大喜道:‘我中华有此神人,何愁洋人不灭!’又说‘取我的洋枪一试。’这是一把德国教官送他的勃郎宁。老爷对准法师,‘叭叭’两枪,只见法师摇晃一下,仰面倒地。我们都看傻了,军士们也惊慌。唤来马弁去瞧瞧,马弁回来报告:‘大帅,法师的眼睛睁着,面带微笑!’老爷远远地喊:‘大师请起,袁某服了!’没动静。再呼人视之,回报:‘大帅,法师可能……可能升天了。’老爷急步上前,只见法师胸腹各一洞,血流如注,定死无疑。老爷沉着脸,命赏银500两厚葬,返身离去。在场所有的人议论纷纷。程文炳紧随老爷身后,一劲儿求告:‘大帅……大帅……’老爷头也不回地说:‘我不怨你。你想让大家信义和拳,要误国呀!’原来30名火枪手,遵程提督命,提前将弹头卸掉。从此老爷认准义和拳是妖佞之徒,在全山东镇压,好多人都跑到直隶境内。”
大清国6月20日向列强宣战,8月14日八国联军攻下京城,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出逃。城破时未发生联军预料的巷战,近十万义和团皆不知所往,唯地下、井中得刀剑红巾无数。慈禧太后只好请出“仿行西法,以筹自强”的李鸿章。李鸿章忧郁积劳,这个弱国的外交大师,利用大国之间的矛盾,以赔款来救大清。1901年9月2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帝国,于西班牙公使馆与列强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主要内容为: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加上年息4厘,共达9.8亿两。此外,还有地方赔偿2000万两,总数超过10亿两。短短的54天,中国倒退了30年。
在袁世凯管辖下的山东,社会局势相对平静。从北京逃出的修女、神父来到济南;天津领事馆的家属住到武卫军兵营;京津官坤、南北买卖人云集山东。战败后漫长的外交活动,慈禧太后的旨谕都以济南为枢纽。此时北京、天津和直隶境内的电杆、电线、铁路等,已被义和团视为“妖物”而全部砍毁,京津各地的对外电信联系悉告中断。于是,最便捷的办法,只有将电报发往保留完好的济南,均经袁大人之手。袁世凯在中外名声显赫,他充分利用了这一中心地位,与朝廷和中央大员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以后“保护外使”、“查办首祸”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无不有袁世凯的大名列在其中。袁世凯是坚定的“剿拳派”,不仅朝廷倚重,西方列强也觉得他是个很有头脑的人才,可以信赖。1901年11月2日李鸿章伤心而死,临终前向朝廷保举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升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赴设在保定总督署。庚子事变京津之战中,荣禄统帅的武卫军前、后、中3军被八国联军消灭,聂士成的左军也损失惨重。只有袁世凯右军得以保全。奉袁命“勤王”的登州总兵夏辛酉、副将张勋未越过山东境,所带6营准军丝毫未损。袁世凯所部已成大清国唯一的德国装备的优秀武装部队。
袁世凯深深懂得“兵为将有”,所以练兵特别强调绝对服从。他不惜重金和官位,网罗一批郁郁不得志然而确有才干的下层官吏。在小站,文案阮忠枢在天津妓院结识了妓女小玉,二人情投意合。阮欲赎但无钱,告之袁。袁以有碍军誉予以严驳,使有此事者大大收敛,社会上亦赞扬袁巡按治军有方,阮忠枢却很没面子,闷闷不乐。一天闲暇,袁约阮一起赴津,并为阮置一套新衣,但阮仍不忘拒妾之恨,爱搭不理。逛了闹市街衢之后,袁将阮带入一高宅大院,里面彩灯高挂,红烛闪闪,菜肴腾香;阮不解其意,猛抬头见小玉盛装缓步而来,接着同僚、娘亲贺声四起,方恍然大悟。从此阮忠枢只知有袁,不知有天。无论谁去见袁大人,无论来意如何,他早已心中有数,总几句温暖的话,或拍一下你的肩膀,令你感激。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等一大批小站老部下,原属李鸿章、吴长庆淮军旧部,及从日本留学的官员,学子都云集于袁世凯麾下。
依《辛丑条约》,天津租界地20公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袁世凯请教英国教官,讲到香港靠警察治安。袁世凯脑中一闪;反正警察、军队全在我管辖之下!立即命令从武卫右军精选3000名人高马大、五官端正、军事一流的年轻军士,请英国教官按警察警务条例操典训练,设计庄重的警服,武器一律短枪,并造一面“中国警察”蓝色龙旗。八国联军天津都统衙门委员会总司令乌沙利文上校,将都统衙门帅旗交与袁世凯。外军都想看X中国人将如何治理。袁世凯微微一笑,把手放到帽檐上一举,立刻军乐大奏,雄壮的《马赛曲》震响津门。龙旗下的中国第一警察,挺胸正步接受检阅。联军惊呆了。从此,津门治安一扫乱局,为各省之冠,“有六个月不见窃盗者,西人亦叹服”。
1903年袁世凯建议清政府成立“中央练兵处”,以统一全国军制、操法和器械,便于指挥、供应,提高对外作战的能力。他自己则出任会办大臣,将北洋新军扩充为6镇,后达20多个师。还成立了北洋武备学堂,培养高、中、初级士官,并自己编教材,有时亲自讲课,广招门生。在天津官府的旗杆上,挂着黄条幅大旗,上面钉有黑绒扁体宋字,即钦差大臣、北洋大臣、练兵大臣、学务大臣、铁路大臣、盐务大臣、税务大臣等等,从杆顶一拖至地,足见威风。但同时也为朝野所瞩目也!妒嫉猜忌的满臣贵族,终于在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去逝后,由摄政王戴沣以4岁溥仪皇帝的名义,下诏令其“回籍养疴”。
五姨娘讲:“回到河南彰德,大家都认为呆不长,纳闷老爷为什么在洹河边上一气盖9个院落,又盖了压水亭和磨电房。园内洋槐垂柳,树阴蔽天,不可极望。老爷到哪都不忘对子女的教育,请了3名教师,教授英文、汉文和理化功课。第一年老爷还有些神魂颠倒,有时跪在慈禧太后像前,捶胸痛哭。第二年便时时自得其乐,穿蓑衣于湖边垂钓,一副闲云野鹤的样子,还请天津照相馆来洹河拍照。第三年来者大增,大多是老部下。老爷的干儿子段芝贵经常来往,带来京津土产和一架电影机,放映一些洋人跳舞、体育比赛、京剧片子让老爷开心。一次老爷让我找出一件银丝猴皮袄,送给来访的陆军大臣荫昌。尤其武昌兵变以后,老爷一天比一天兴奋。”
我***父亲说:“五姨娘讲这段历史时,袁世凯已经去逝,我们到她居住的天津大营门洋楼看望袁克桓时谈的。”
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眼看大厦将倾,摄政王戴沣“十二道金牌”恭请韬光养晦的袁世凯出山,力挽狂澜。袁世凯不负皇恩,立命“北洋三杰”之一冯国璋率第一军猛攻汉口,虽黄兴亲手杀了几个临阵退缩的革命军官佐,但还是败退了。北洋军乘势直扑龟山,居高临下,革命军放弃汉阳,退回武昌。清廷看到希望,更加倚重袁世凯,任命其为内阁总理大臣。
革命军也意识到,清王朝倾覆在即,只需强有力地一推,最佳人选应当是袁世凯了。现在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北洋军恶斗,为避免流血,在革命军各省代表会议上,通过了“袁宫保TF清政府,建立共和国,虚临时总统之席以待袁君世凯反正来归”的决议案。袁世凯心里有底了。不久,同盟会北方支部军事部长、四川陆军武备学堂士官彭家珍用人体炸弹,杀死满洲贵族中唯一懂军事的有胆识有兵权的禁卫军协统良弼。袁世凯的马车也被炸。“革命党潜伏京城”的风声四起,吓得王公大臣甚至不敢上朝。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发出“颠覆满清**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的通告。在鄂统领段祺瑞联合北方将弁42人电请清皇逊位。袁世凯跪在养心殿东暖阁红毡子上奏言:“太后,海军尽叛,天险已无,民军对于朝廷感情益恶。退位吾当立保优待,于紫禁城颐养千年。若革命党至,臣将无可奈何!”说完泪如泉涌。隆裕太后望着满洲亲贵,泪水洗面,垂头丧气。庆亲王奕劻言:“太后,咱们已无兵可用,除了接受退位再没有别的出路!”太后含泪道:“还有何说?你去拟旨便是。”言毕,放声痛哭。袁世凯早有准备入呈,隆裕只得将钤印御宝交与袁办完这最后一道手续,袁世凯扬长而去。清帝退位,南北统一,临时大总统孙文将大总统位置完全让与“反正来归”的袁世凯。
五姨娘讲:“老爷去逝后,我们离开中南海,遵老爷遗嘱,每个儿子15万元,一个姨娘一幢楼。我带着克桓、克珍、克久、克安搬到天津地纬路大营门一溜两层德式洋楼第三幢……说起老爷称帝,都怨大爷,他把老爷害苦了。
“当时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介绍原江苏巡抚陈启泰的二小姐给袁克桓,在五姨娘客厅常遇见。二小姐问:‘五娘,老爷不想当皇上吗?’‘怎么能不想,当官的那个不想?但不敢呀,老百姓认为一改共和一切都会好,所以老爷一直犹豫。不知怎么,从民国4年(1915年)起,送到各屋的《顺天时报》隔三差五地刊登民众赞成老爷称帝的消息。《顺天时报》是日本外务省在北京办的报纸,主要介绍日本化妆品和小百货,还有京城趣文、戏园子海报什么的。因为老爷不准家人外出,各屋就看这报解闷。老爷经常看得高兴,指着报对我说天意、天意。后来才知道这些消息是怎么回事。三小姐静雪的丫头小苍回家看望父母,因小苍的母亲曾是三小姐的奶娘,所以每次小苍回家,三小姐总给奶娘带回几件衣服、几包洋点心,或捎几块钱。奶娘知道三小姐爱吃零食,也让小苍带回着核桃、栗子等。这次回府,奶娘给三小组买了二斤德顺斋黑皮五香酥蚕豆。三小姐吃蚕豆时,无意识看到包蚕豆的《顺天时报》跟家里的不一样,就找来自己保存的同一天报纸,结果日期相同,内容却不一样。三小姐在府里与二哥克文最好。她告诉二哥,克文说‘我早知道,不敢说’。晚上,三小姐拿着《顺天时报》给老爷看,老爷问从哪来的,三小姐照实说,老爷眉头紧皱。第二天老爷把大爷找去,问明情况,原来府里上下所有的《顺天时报》全是大爷找人按他的意思重编单印的。大爷挨了好一顿鞭子,老爷边抽边骂‘孽子’,从此疏远大爷,到死也没给他好气。”
袁世凯一生娶了1位夫人,9个姨太太。生下儿子17人,女儿15人。袁克定是1878年12月正妻于氏所生,袁世凯对这个嫡长子十分喜爱,从小就请一个德国天主教神父做家庭教师,令其跟随左右,刻意培养,所以袁克定对旧官场中的事情熟悉通达,从小在政治上就有野心,在家里常自封“皇上”,与弟妹们排兵佈阵,称“朕”道“寡”。袁世凯做总统后,彰德老家琐事由袁克定处理。一次从洹上村至彰德路上马受惊吓,袁克定从马上摔下,左脚被蹬勾住,右腿被拖,骨折严重错位,手掌心也蹭透出骨头。1903年9月袁克定赴德国就医,受到了当时德皇威廉二世的接见,德皇以皇太子的规格宴请袁克定。威廉二世力述“中国非帝制不能自强”的观点,并请袁克定转告袁世凯,德国将全力在外交金钱上支持袁世凯称帝。回国后袁克定禀告袁世凯“欧洲有威廉,亚洲有世凯”。袁世凯很高兴但也诙谐地说:“你已六根不全,怎么当太子?”克定听后一直耿耿于怀,对二弟克文更有戒心。
1915年4月,湖南人杨度精心撰著一篇洋洋万言的文章《君宪救国论》,鼓吹帝制。杨度联络山东都督胡瑛、安徽总督孙毓筠、君主立宪鼻祖严复、国学家刘师培及老同盟会员李燮和组成“筹安会”,立意以帝制去乱求安。依照《辛丑条约》民国代清政府还债,因此西方国家为自身利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