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天国当附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天国当附马- 第2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李世贤也没啥好办法;只能应命。

    于是;田小二将特战分队分成两个小队;由他与李世贤各带一队;分别从东西两边上岸;田小二那一队潜向东岸;而李世贤那一队则潜向西岸。

    上岸之后;特战队隐身于山脚;借着山石的掩护;脱去水靠;取出事先准备好的武器。

    说起特战队携带的武器;除了早先已经见过的短驽;匕首之外;还有一支刀不象刀;剑不象剑的杀人刀;另外还带有部分火器弹药;如一把短火枪;七八个轰天雷等。

    如果单论这些武器配置;足以让他们胜过上面驻守的日军;只要不被日军提前发现;可以说;拿下这一个营的日军;那是毫不成问题;但是;如果事先让日军发现;那就有点麻烦了。

    如果惊动了日军;日军不仅可以向城内呼救;还可以居高临下对特战队进行狙击;那特战队就比较被动了。

    所以;此一战;对特战队来说;必须做到的就隐;准;狠。

    行动要隐秘;出手要准;动作要狠。

    而且;特战队在东西两岸的两队人马必须同时出发;同时对日军动手;如若有一方先跟日军动手;那就等于是给另一边的日军提了醒;所以;东西两队人马的协调性也很重要。

    而将人马整顿完毕之后;田小二便令人朝李世贤发出三声鸟叫;然后;李世贤一方也回应了三声鸟叫;这是事先约好的暗好;意思是说;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田小二一方又是一声鸟叫;对岸也回了一声;这一声是代表要出发了;然后;田小二便一挥手;;率先小心谨慎地;静悄悄地沿着台阶向日军所在的方位摸去;他身后的特战队员也一一跟上。

    此时正值丑寅相交之时;日军除了安排有少量的哨兵站岗放哨之外;其他的人都已经在营地中做着美梦;即便是这些轮值的哨兵;大多数也是精神萎糜;一副晕晕欲睡的样子。

    可能;他们一点也没意识到危险已经朝他们逼近。

    田小二与李世贤率领的两队人马在接近日军营地的地方停了下来;在将营地中的情况摸清之后;便又通过暗号相互发出了攻击的信号。

    于是;田小二下达了攻击的命令;他身后的队员们娴熟地取出短驽;装上短箭;对准了日军的哨兵。

    而李世贤所率的那一队也是如法炮制;取出短驽;对准了他们那个方向上的哨兵。

    瞅准时机;东西两岸的太平军特战队同时朝日军开火。

    只听一阵扑扑扑的声音发出;日军哨兵还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就已经去见了阎罗王;只不过;他们在闭眼的那一刻;分明看见很多身着黑衣劲服的人冲了上来;并朝他们身旁的营地冲去。

    片刻之后;一阵挥刀乱斩的声音在日军营地中响起;接着便是有一阵没一阵的叫喊声时断时续地发出;到最后;喊声是越来越弱;直至一点声音都没用。

    当满身血污的田小二带着特战队从日军东边营地中走出来的时候;李世贤及他率领的人马也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工作;田小二与李世贤二人互相打出一个胜利的手势。

    这代表;一个营的日军已经被成功解决。

    由于东西两岸日军的驻地离的不太远;只有几米的距离;通过火把的照射;双方之间已可以看清对方;所以;不必要再用暗号联络;完全可以通过简单的手势互打招呼。

    消灭日军之后;田小二一面令特战队接管营地;另一面开始思索如何放大军进入汉城。

    横旦在田小二面前的;就是李世贤所说的那张铁网。

    而田小二与李世贤二人则分立于东西两岸的铁索旁;一边观察着铁索的情况;一边思索着如何破掉这张铁网。

    本来;在被日军占领之前;朝鲜人只是在此处建造了一个可以自由升降的木闸门;要放人入城时;就升起这个木闸门;如不想放人入城;那就放下木闸门横于江间;做为一道屏障阻止人进入。

    可是;日军在占领汉城之后;出于加固城防的目的;他们拆除了原来的木闸;搞了个铁索横江。

    而这铁索却在此时伤透了田小二与李世贤的脑筋。

    按理说;日本人既然能将这个铁索装到这个峭壁上去;那一定就有规律可循;否则;他们又是如何将这样的铁索装上去的呢。

    可是;这个规律又是个什么东西呢?

    思之来;想之去;差不多半柱香的时间过去了;二人仍是没有理出头绪。

    田小二心烦意乱地来回走动;烦到极处;不禁拔出身上携带的短刀;狠狠地斩在最上面的那根铁索的尽头处。

    借此发泄一下;以解心中之气闷。

    可是;就是这么一刀;却让事情出现了转机。

    田小二手中的刀还没收回来;就发现铁索似乎有了动静;他甚至还来不及多想;就听到一阵哗啦哗啦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眼前出现的一幕更是让他目瞪口呆。

    整个铁网竟然在一瞬间全都散了开来;如天雨散花般朝江中掉了下去。

    接着便是咚咚咚一连串硬物触水的声音响起;然后便隐隐看到一阵阵水花被溅起。

    挡在中朝联军前面的铁网就这样沉入了江底。

    一切来得都是如此的突然;田小二与李世贤到此时都还没有回过神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太让人意外了!

    原来;这铁索的设计是非常讲究的。

    这铁网看起来是由很多单独的铁索所组成;但是;它们却是紧密相连的;就象米袋子上的那条线一样;只要你找准了规律;找对了地方;找到了那个扎住米袋口的线头;然后这么轻轻一拉;扎住袋口的线便会被一气呵成地拔掉;然后袋口便会豁然开朗;香喷喷的白米随之便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而田小二刚才的那一刀;就是正好斩在铁网的那个头上;那就是个总开关;而只要触动这个总开关;便一定会引起铁网的连索反应;从而让整张网瞬间断开;最后掉入江心。

    看似简单;却有很多的运气成分在里面;而且;田小二与李世贤恐怕永远也不会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不过;不管怎样都好;挡住大军前进的铁网已经破开;关卡也已经掌握在田小二等人的手中;那么;中朝联军可以入城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军渡河

    埋伏在山外的中朝联军主力见到半山腰突然挥动的火把;他们就已明白;这是信号;特战队已经控制了关卡。

    见到信号;率军在此埋伏的东方不惑便率众直扑关卡处。

    而东方不惑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他不是在汉城的东门处与日军僵持吗?

    原来;自中朝方议定从水路关卡处进攻汉城之后;东方不惑率领的主力大军便被偷偷地从东门处调了回来;而只留下一少部分的太平军做为疑兵;仍旧在东门外与日军对峙;以迷惑城内的日军。

    东方不惑撤军之后;便遵从田小二的命令;率大军主力与特战队一并行动;然后在预定的地点埋伏;等待特战队发出占领关卡的信号。

    而东方不惑本意是想顶替田小二率领特战队前去的;但田小二不允;非得自己去不可;所以;东方不惑也只能留下来率军待待了。

    不过;特战队毕竟是特战队;行动可谓是迅速;没用多久就搞定了日军;占领了关卡;破开了铁网;大军也终于可以行动了。

    当东方不惑到了关卡所在地之后;这才发现;果真如情报上所说;前面是山峰;陆路不通;只能走水路;但是;如果走水路;却没有携带渡江的工具;怎么办?

    他们怎么将这个关键的事项给忘了呢;而且;在这短时间之内;他们又去哪里筹集这么多的渡江工具呢?

    东方不惑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

    “老东;怎么办?”站在东方不惑身边的第八军团的军团长陈玉成问道。

    这陈玉成与东方不惑平时都嘻皮笑脸惯了;见东方不惑之面必称老东;而东方不惑则回之以老陈。

    “老陈;你说呢?”东方不惑反问道。

    东方不惑这一问可是问倒了陈玉成;他哪知道呢;不过;他还是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道: “要是工兵师在这就好了;搭两座浮脚;须臾即可过。”

    工兵师?陈玉成的这一句话说起来不打紧;却是提醒了东方不惑;他想;浮桥的确是好东西。

    想到这;东方不惑不禁笑了起来;而且笑得陈玉成是莫名其妙。

    “老东;你瞎乐个啥子嘛;说出来让兄弟我也乐乐。”陈玉成打趣道。

    “有办法了;我想到办法过河了。”东方不惑笑道。

    “真的;什么办法;快说出来听听。”陈玉成一听;大喜;抓住东方不惑的胳膊;迫不及待地道。

    东方不惑望着陈玉成那个猴急样;再一次大笑起来;笑毕;他轻轻推开陈玉成的那双咸猪手;道: “你刚才不是已经说了吗。”

    “说了……?”陈玉成有点糊涂;他可没说什么呀。

    陈玉成有点迷茫地望着东方不惑;而且表情是越来越糊涂。

    “再想想。”东方不惑眯起眼睛,逗他道。

    想想;嗯;是得想想;陈玉成真的低头想了好一会儿。

    突然。陈玉成脑海深处突然灵光一闪;他不由脱口而出道: “不会吧,你不会真的要搭浮桥吧;这里可没有工兵师;你可别乱来啊。”

    陈玉成满脸错愕地望着东方不惑,生怕他真的胡来。。

    “不错;是搭浮桥;但不是你想的那个浮桥;即使现在有人会搭;咱也找不到可用于搭建浮桥的材料;远水可是救不了近火;我说的这浮桥是另一种形态的东西。”东方不惑微笑着道。

    “停;停;停”东方不惑刚说完;陈玉成便叫了起来;随后;他伸出手在东方不惑的额头上摸了摸;道: “老东;你没发烧吧;咋净说些胡话。”

    而事实上;东方不惑说了半天;陈玉成也没明白他想表达点什么。

    “去你的;你才发烧。”东方不惑一巴掌朝陈玉成拍了过去;道。

    “好了;好了;玩笑归玩笑;你到底是怎么想的。”陈玉成收起笑脸;正色道。

    他的确实想听听东方不惑是怎么想的。

    “的确是搭浮桥;但不是我们普通所说的那种浮桥。”东方不惑也是一板一眼地道。

    “怎么说?”陈玉成接着问道。

    “这周围树木众多;让大军伐木;木不需要粗;但需要尽量长一些;然后;我们用绳索将这些木头连接起来;从东到西;越过这个关口;到达彼岸。”东方不惑用手指从自己站得地方慢慢画出一条斜线,直达山峰之后。

    他站的这里是山外的东岸,最后指到的是山后的西岸。

    “嗯;是个办法;但是;我们在越过这个关口之后;必须由东西两岸分兵进击;按你所说;我们现在全部都是泅渡到东岸或者西岸;如果到了目的地之后;再行分兵;那不是又要渡一次汉水吗?”陈玉成想了想;道。

    不可否认;陈玉成想得也瞒多的。

    “嗯;这是个问题;不过,不要紧;按照我们先前的部署;我率第六;七军团以及朝鲜近卫军团负责进击日军的东边守军;而你率第八军团进击日军的西面之敌;那么;我们在泅渡之时;就分开行动;我们可以在那两峰之间的关卡处分开朝两个方向泅渡;我率军向东岸泅渡;你率军从向西岸泅渡;只要多伐一点木;将泅渡的方向分开就可以了。”东方不惑又想了想;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事不宜迟;那就快点动手干吧;我都有点等不及了。”陈玉成只要想到有仗打;那浑身上下都是劲。

    东方不惑点点头;随后下达了命令。

    大军随即开始动起来。

    人多好办事;木头很快就准备好了。

    按照计划;东方不惑从他的第七军团中从挑选出一些水性过硬的士兵;让他们负责将木头串在一起;而他们今天的运气也算是不错;此处水流不算急;水面上风平浪静;这就为顺利地将木头串在一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大约过了一柱香的时间;用以泅渡的木头浮桥便已经飘浮在了水面上。

    于是;大军开始泅渡。

    首先下水的是第七军团;他们负责打头阵;一试这泅渡的深浅;然后依次是朝鲜近卫军团;第六军团;以及第八军团。

    而接到信号的太平军特战队则在山腰处警戒。

    虽然搭建的这个所谓的浮桥不算太稳固;但好在勉强可以使用;大军陆陆续续地渡过了汉水;越过了关卡;到了山峰后的汉水两岸。

    这里已是汉城。

    而沿着汉水的两岸;他们就可以直抄日军的后路。

    经过短暂的停留之后,大军便开始了下一阶段的行动。

    李世贤及他的特战队被留了下来;仍然负责留守此处;为大军留多一条后路;而田小二与东方不惑则率第六;七军团以及朝鲜近卫军团汇合;准备进攻东门处的日军;而第八军团则在陈玉成的率领下朝西面的日军驻地挺进。

    一切看上去都是如此的顺利。(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八章 背后的对手

    中朝联军在汉水上闹得是红红火火;可日军暂时却毫不知情。

    坂本龙马与西乡隆盛率领的日军仍与之前一样;一直镇守在东门;并与城外的中朝联军上下对峙;可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自东方不惑上次在日军的地盘上大闹一场之后;日军的士气是颇受打击;其与往日相较;已是不能同日而语。

    这也是为什么在打那之后;不管太平军如何挑战;日军就是坚守不出。

    而日军这一守;也就守了好多天;不过;他们除了简单地守之外;也一直密切留意着中朝联军的动向;以防中朝联军诱战不成而生其它变故。

    总之;日军是紧抱此战开始之前所制定的战术;坚守不出;以待中朝大军生变。

    于是;日子就这么紧张而又平凡地过着;直到有一天;一个意外的消息打破了这种颇有默契的平静。

    这一天;坂本龙马与西乡隆盛二人正在帐中互弈;却有小校来报;日军巡逻队在汉城的腹地发现了一支太平军;人数不是很多;巡逻队正力求歼灭之。

    二人起初听报;都是一惊;但后来又听说只是小股的太平军;也就没怎么大惊小怪;他们判断这只是太平军渗入汉城的侦察小队而已;所以,直接斩杀即可;也就没当这是一回事。

    可是;后来不断有人来报;他们发现了更多的中朝联军;而且人数还有持续上升之势;坂本龙马与西乡隆盛这才紧张起来;他们决定派出直属军部的哨探;前出打探情况。

    希望只是一小股滋扰的敌军而已;二人如此想。

    可是;他们一盘棋还没有下完;哨探便回来了;而且他还带回来准确的消息;不过;是坏消息;而且是足以令他们震惊不已的消息。

    中朝联军来了;而且来者甚众;初步算起来应该在四十到五十万人之间;并且;他们离日军的营地已经不足十里。

    来得可真快。

    二人一听;大惊失色;霍然起身;连问哨探几遍;所探之事是否属实;他们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因为;他们始终认为;中朝联军的主力仍是在城外驻扎;绝对不可能突然之间就出现在自己的身后;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二人连说几句不可能。

    可是;在哨探处再次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他们知道;此事应该不假了。

    而且;他们此时也已经明白了;他们上了中朝方的大当;城外与他们对峙的中朝联军只是敌人在故布疑兵;是中朝联军使的障眼法;真正的中朝联军的主力正是自己身后的这几十万大军。

    可是;他们还有一点想不明白;汉城的城防坚固异常;非一般城池可比;而且由东到西;全部都驻有重兵;而且;到目前为止;东城还在自己人的手中;也没听说西城失守;这中朝联军又是如何出现在汉城的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