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授古代青云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教授古代青云路-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眨质怯蚁啻笕耍迪粼品迮压∧敲凑读讼粼品澹傥椒矗艏一故O滤〈忧俺穑艏揖褪堑钟沧幽舷碌某こ牵6嗌侔傩詹皇苷铰抑啵ゲ椴橄艏业淖迤祝纯聪艏业哪卸卸嗌偈撬涝邝沧拥奶阒拢屑溉说昧松浦眨∷鞘蔷耍艘苑用钗熘埃∠艏沂谴看獾木耍挥胁欢蔚木瞬攀侨贸⒑桶傩辗判牡木耍 �
    “将萧家斩尽杀绝,灭了萧家军!最后谁得了利?是鞑子!那么我有理由怀疑,右相根本就是鞑子埋在我中原的奸细,意图离间君臣,残害忠良,颠覆我汉人大好河山!”
    说完,朝瑞亲王跪下,“今日,萧家妇状告右相杜中良,名为汉臣,实为国贼,以排除异己之名,行陷害忠良之实。请王爷明鉴。”
    这番话说的大义凛然!推理的也颇能说的过去!反正外面的百姓多是信了的。萧家的战绩大家都知道,那么多萧家人死在鞑子手里,萧云峰会和鞑子勾结,这不是笑话吗?况且,你以为人家鞑子是傻子,杀了萧家人,萧云峰再去投靠,人家鞑子能信任你才怪!大家都不是傻子,再想想右相的作为,可不就是帮鞑子灭萧家军吗?他不是奸细谁是奸细!哎呀呀,看来皇上也被右相骗了呀!
    瑞亲王看向郑青鸾的眼睛,都冒了绿光了!他娘的萧鹏飞走了什么狗屎运,给儿子找了这么个媳妇。这要是别人家订媳妇,本王就豁出脸面也要抢来给本王的世子当世子妃。杜中良这老匹夫,这次非吐血不可!让你动不动就给人扣罪名,这回玩脱了吧!鞑子奸细!哈哈哈!这就相当于给这老小子脖子上栓了条链子。听话还罢了,不听话?连证据都不用,屠了你满门都不会有人为你喊冤!谁让你净干奸细才干的活呢!

☆、第9章 考

第九章考
    李平年此时看着郑青鸾,眼里都带出了笑意,这要是个小子,都恨不能收为学生!将明知是假话的话,说的斩钉截铁,大义凛然,实在是高明!就凭这说死人不偿命的本事,做他的学生,资格绝对够!
    方千行心里也颇为解气,因与萧家有旧,这些年没少受杜家打压,十年间才从知县升到知府,何其艰难!今日堂上这番话,只要有心人传出去,杜家就再不是原来的杜家。相信乐意传话的人有很多很多。又看看郑青鸾,不由赞一声,好个伶俐的丫头,待罪之人,一张嘴,废了一个县尉,要了右相半条命。端是杀人与无形。
    曹县令这会子头上直冒汗,这都叫什么事?萧家从哪扒拉出这么个姑娘做媳妇呦!
    而杜中和更是面色惨白,冷汗顺着面颊往下流。
    瑞王咳嗽两声,道:“本王会如实禀告圣上。”说完又扫了一眼李平年。
    “既然王爷已经接了你的状子,请圣裁。那咱们继续。”李平年犹豫了一下,“虽无实证,但在萧云峰归案真相大白之前,依律,你还是该关押在天牢的。此判决你可服?”
    郑青鸾抬起头,明显感觉众人的视线都落在大堂外的人群中,李平年面无表情,瑞王和方千行眼里很是焦灼,杜中和嘴角挂着几分冷笑。
    郑青鸾心下一定,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只要有罪,她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服!萧郑氏青鸾服此次判决!并请□□令!”郑青鸾嘹亮的嗓门唤回了几位大人的心思,也成功的阻止了人群中某人向前的脚步。
    “你说,你要请什么来着?”瑞王险些被呛着。
    “回王爷的话,请□□令!”郑青鸾绷着小脸,一脸肃穆。□□令是□□宋怡天从起兵起到开国初年所行的令。为后人编撰而成,有些类似于起居注。把□□因何行此令,当时的想法,做法,说过哪些话都记录了下来。
    瑞亲王有些茫然,看向李平年。
    李平年似乎有些明白,但又不敢确定,“你说清楚些,为何请□□令?”
    “□□令记载:□□承平元年,直隶总督毛次郎因私藏前朝余孽获罪,满门抄斩。仁慧太后不忍稚子受牵连,求帝赦。帝允七岁以下女童不死,充入教坊。太后闻言,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天饶一岁,地饶一岁,陛下饶一岁,请允臣妾也饶一岁。帝允之。恰逢毛次郎幼女整整十一岁,在特赦之列,太后观其进退有礼,叹,受孔孟之礼,入教坊甚为可惜,不忍。帝笑,若小小女子有童生之才,赦免其罪,允其如男儿一般,科举,二十岁之前若上皇榜,予她官做。若不中,道观庵堂,为天下百姓祈福。太后笑言,以后若得一女状元,天下必赞陛下宽仁!帝亦笑言,静待后来人。”
    “现于皇觉观中修行的元祥居士,就是当日在受审的堂上,考取的童生。”
    “萧郑氏青鸾不满十一岁,在特赦之列。请行□□令,当堂开试!”郑青鸾声音高亢严肃,震的人心肝直颤。
    瑞亲王险些从椅子上滑下来。毛次郎的夫人与皇嫂有旧,才找理由赦免了毛次郎的幼女。至于后面的话,能当真吗?那不是夫妻间的玩笑话吗?闺房之乐懂吗?□□皇帝跟太后逗闷子呢,懂吗?妈蛋的谁把这些写进□□令的。
    可他能这么说吗?能吗?就算当今皇上也不能说这是我爹妈没事在自己家开玩笑呢!
    皇上遇上这样的爹妈,其实挺糟心的。
    本王遇上这样的皇兄皇嫂,妈蛋的更糟心。
    看看目瞪口呆的李平年,一脸呆滞的方千行,直接傻了的曹令安,吃了苍蝇一样的杜中和,瑞王暗骂一句没出息。
    “李大人,杜副使,萧郑氏所言属实吗?”瑞王的话有些咬牙切齿。
    “属实。”李平年嘴角明显翘起,证明他此刻的心情很愉悦。
    “属实。”杜中和有些丧气的答。
    “方千行,曹令安,你们是萧郑氏的父母官,你们说呢?”
    “□□令确有记载。”两人对视一眼,齐声答。
    他们谁也不敢说那是俩老祖宗开玩笑的话,不要命了!
    外面的百姓哪里见过这样的稀罕事,都静静的听着。许多郑氏族人也都混在人群中,此刻那位老族长一屁股坐在地上,兴奋地,激动的。郑家老爷子老太太,包括大房和五房都来了,他们也怕受牵连。等见到大堂上郑青鸾三言两语就把县尉大人下到大牢,他们就更惧怕了!这死丫头可不是盏省油的灯。二房三房四房,凑在一起,显得更紧张些。
    郑青鸾豁出去了。与其提心吊胆的担心随时会被牵连,还不如奋起一搏。
    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二十岁之前没考中进士,倒时就往村里的道观一住,多好!
    长久的沉默过后,瑞王沉声问:“你可想好了。二十岁之前若考不中,你可不能成亲的。”瑞王很为萧家的后嗣担忧。
    郑青鸾苦笑,带着几分嘲讽:“敢问王爷,住过天牢,随时会被充入教坊的女子是否还能成为萧家妇?”
    瑞王语凝。是啊!若毁了名节,不能为正妻。
    人群中传来议论声,很多人都同情小姑娘。白白受了连累,将来还不能为正妻,可不是把人家好好的姑娘坑惨了吗?
    角落里带着斗篷的青年男子,双手紧握,就要出声。就听耳边有人轻声说:“别冲动!她知道你会来,特意安排我来告诉你,别冲动,有人布置了天罗地网,只等你。别回头,我是鼻涕虫。”
    鼻涕虫!是他!汪兴华!
    “一会儿散了,尾随郑家人出城,她会找到你。”
    青年点点头,汪兴华消失在人群中。
    “那就考吧。”大堂里,瑞亲王向后靠了靠,“考吧!童生试是县令和知府的事。我们几位做见证即可!”
    杜中和心里一动,道:“不如请本县中有功名的秀才举人,还有学子选几位代表,一起做个见证。”
    瑞亲王淡淡的看了一眼杜中和,心中冷笑,不动声色的道:“可!”
    “童生试虽是县令和知府的事,但到底当堂应考,一个人出题太慢,不若每人出些题,更显公正。”李平年道。他还真想看看这个小丫头有几分真本事。
    杜中和心中一喜,忙道:“如此大善!”
    衙役们搬来案几,几位大人出题,郑青鸾闭目坐在案前养神。大堂里又陆陆续续来了五个年纪不一的秀才,一个举人,十个县学的学生,显得有些拥挤。
    第一个出完试卷的是李平年,字体洒脱如游龙,多为《中庸》,显然对于童生试来说严重超纲。还好都是填空默写题,要是作文,可真就玩玩了。
    接下来曹县令,方知府,端王的试卷中规中矩,不过分难,答的也很顺畅。
    倒是杜中和,怎么说呢?多为史,不仅超纲,而且题目生僻,陷阱很多。答题所用的时间是前几份题的总和。郑青鸾倒暗暗佩服起了杜中和,若不是把书读活了,还真出不了这份卷子。
    阅卷也是五人皆阅,分别写上评语。第一个阅卷的是李平年,他可是承平元年的探花郎。
    先是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就让人眼前一亮,暗暗点头。再细看卷子,基础扎实,中庸也答得甚好,再观杜中和出的试卷,李平年就有几分怒气,你考史学我不反对,但你不能故意刁难人,这样的题那些个举人也未必能答,你就敢拿来为难一个十岁的孩子,心胸如此狭窄,不堪大任,看来回到京城,又得在皇上面前忠言逆耳一番,才能让有些人长长记性!再看人家孩子全都答对了,心里不由一乐,还真是打脸!堂堂两榜进士有意为难十岁的小姑娘,还没能难为着,杜中和你情何以堪!李平年挥笔写就一个“优”字,心情颇好的把卷子递给瑞亲王。
    瑞亲王打小在上书房上学,大儒无数,学问也着实不错。把试卷认真看了一遍,还真是没想到这小丫头真有几分本事!批了个“优”。意味深长的把卷子递给杜中和。
    等看过之后,脸涨的通红,又细细的检查了几遍,想挑出错来,还真是不能!心有不甘的批了“优”。
    等方千行和曹令安批完试卷,难言震惊的把试卷交给几个举人秀才学子传阅。外面也传遍了郑青鸾得了五个优,没有一处错误。
    “可过童生试?”端王嘴角勾起笑意,看向杜中和。
    “没有试贴诗,到底少了一部分。”杜中和淡笑。他就不信,十岁的孩子或许能过目不忘死背书,那么作诗,对联没有阅历可真不行,还难不住十岁的黄口小儿。
    “那就考吧!”瑞王看见那几个秀才学子看向杜中和的眼神满是愤愤不平,心中一乐,蠢货!都快引起公愤了。
    “那老夫出几副对子你来对。”李平年看着沉稳如初的郑青鸾,暗暗点头,心中不无遗憾,怎么就不是个小子呢。

☆、第10章 诗

第十章诗
    “听好了,上联是,春归花不落。”李平年道。
    郑青鸾稍作犹豫,答:“风静月长明。”
    “春归花不落,风静月长明。”瑞王念了两遍,“对的好!”
    …
    李平年含笑颔首,像是极其满意:“上联:常须酒一石。”
    “杂览书百家。”郑青鸾没有犹豫,此时不是谦虚的时候,她得把名声先打出去,以后的阻力才会小。
    …
    李平年满意的点点头:“水流飞白玉。”
    “花谢落黄金。”
    …
    “花开荫影浓。”
    “风凉榭亭空。”
    “好好好!对的好!”众人连声赞叹。
    端王一时技痒:“本王出个上联,白鹭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
    “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郑青鸾肃容躬身应答。
    “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方千行笑望郑青鸾,难免有几分爱才之心。
    “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郑青鸾感觉到了善意,越发恭敬。
    “天为棋盘,星为子,何人能下?”曹县令也是两榜进士,文人义气还是有一些的。
    “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敢弹?”郑青鸾越对越顺畅,越对越精妙。
    就听大堂里唯一的老举人忍不住道:“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亲远戚,谁肯雪中送炭。”
    “侥幸今年,科举头、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郑青鸾听的心酸,朝老举人躬身一礼。
    众人都看向杜中和,看你还有何可说。
    杜中和清咳两声,“对联到底是小道,诗词上才见真功夫!”
    李平年冷哼一声。
    郑青鸾心中一怒,面上越发恭敬,“请出题!”
    “罢了!本王昨儿刚画了一副画,没想到合适的题词,不若,以此为考题。”端王冷眼看了看杜中和,命人去取画。
    少顷,画取来。瑞王命人打开,是一副竹石图。瑞王的画乃一绝,众人纷纷称赞。
    郑青鸾明白,这是端王有意放水,梅兰竹菊,平时练习少不得多数以它们为题目。就算当堂做不出来,以前练习的诗文拿出来,只要和竹有关就不算跑题。
    而郑青鸾看到画,唯一能想起的就是郑板桥的《竹石》,用到当下再合适不过。至于抄袭什么的,都活不下去了,谁还想那些,过关了再说。
    于是提笔一挥,就见画上用草书写就的: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手草书如行云流水,锋芒必露。
    “好一个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李平年高声大笑,“王爷,这首诗,这笔字,配您的画很是相得益彰。”
    瑞王满意的点点头,意味深长的道:“可不就是任尔东西南北风嘛!”
    杜中和满面怒气,冷哼一声:“萧郑氏这是对本考官不满了。”
    “请大人出题。”郑青鸾强压心底的一口恶气。
    “咏竹到底常见,不见得就是当堂所做。这样吧,本官最后出一题,若做的好,本官自不会为难你!”杜中和冷冷的看着郑青鸾。
    “请大人出题。”郑青鸾坦然的看着杜中和,心中已经在考虑是否用些江湖手段永远让这老小子闭嘴。
    “往那看。”杜中和用手指着外面,就见大堂外的台阶下堆着一堆石灰,应该是以前修补房舍剩下的。“题目就是咏石灰。”
    外面看热闹的学子议论纷纷,带着几分义愤填膺。
    “杜中和!”李平年冷冷的看着杜中和,冷哼一声。瑞王眼里的冷光一闪而过,方知府和曹县令看向杜中和的目光中带着浓浓的不屑。
    郑青鸾干脆拿起大号狼毫,在大堂雪白的墙面上挥毫泼墨,边写边大声念: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米分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写完,扔掉笔,又大声念一遍,保证大堂外人人都听的见。
    这首诗通俗易懂,连贩夫走卒也明白是什么意思。念完,外面掌声雷动,叫好声不绝。
    大堂内,众人也连连叫好。文人最重气节,有这份骨气,就能被人所认同。
    杜中和盯着郑青鸾看了一会,咬牙道:“好!”
    郑青鸾抬头看着李平年,只见老头呵呵一笑:“萧郑氏青鸾,系萧云峰未婚妻室,被连坐入罪,供认不讳。因年不满十一,请□□令特赦。当堂应试,科科皆优,得考童生,赦免其罪。”
    郑青鸾此刻才放松下来,心甘情愿的跪下,磕头谢恩:“谢王爷,谢各位大人。青鸾铭感五内!”
    “起来吧!本王等着你上金銮殿。”瑞王哈哈大笑。
    “会的!”郑青鸾笑答。
    “去吧!你的家人再等你!”说完笑着起身进了后衙。李平年,方千行,曹令安皆笑笑,紧随而去。杜中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