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神(问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神(问鼎)- 第1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来在接连去了京城几趟之后,听说又暗中和叶天南会面,才终于又恢复了精气神,人也精神了许多。
  而周鸿基在对省盐务局来了一次清洗之后,不出所料,他在其后半个月之内,连续去了两次京城,固然对外的说法是向中纪委汇报案情,就齐燕两省的盐务局反腐大案进行对接,但明眼人都清楚的是,周书记恐怕一是向中纪委汇报工作,二是向国务院方面解释苦衷。
  国务院方面先不用说,周鸿基自有渠道沟通,而他又不像孙习民一样特别在意国务院的态度——在第二次前往中纪委汇报工作的时候,他并没有再和国务院方面接触,而是直接迈进了隆家城的办公室。
  此时的京城已然是夏天最炎热的时节,比鲁市还要干热几分。虽然空调营造的人工凉爽环境能让人暂时逃避酷暑,但毕竟是人工小环境,在空调下面呆久了,还是不舒服。
  最神清气爽的还是大自然的清风。
  隆家城的办公室位于二楼,正好处在通风口,他请人专门改造了通风,从窗户吹来的清风可以穿堂而过,然后绕行办公室一周,最后从门口消散。
  正好窗户所冲的外面绿树高大,又有爬山虎爬满了墙壁,就给人分外清凉的感觉。隆家城就在自然清风之中,和周鸿基畅谈。
  “空调吹久了,头疼。”隆家城见周鸿基头上隐隐有汗珠,笑道,“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受不了热。现在经历多了,总算明白了一句话说得确实没错——心静自然凉”
  “不过,许多道理要体悟,而不是感悟。感悟不真实,体悟到了,才算有了真正的切身体会。”
  讲了几句大道理之后,隆家城的话题终于又落到了夏想身上:“夏想可是送了我一份好礼,我还以为,上次事情已经算完了,你想呀,中纪委都被礼送回来了,无功而返,要是传到外面,别人会对中纪委有不好的看法的。没想到,上次是一盘小凉菜,现在才是开胃大餐。真有他的,还真让我头疼了。”
  周鸿基只是附和着笑,因为隆家城说话的时候,虽然微微皱眉,但脸上的笑容还挂着,证明他气归气,其实还是无奈大于气愤。
  确实是,夏想利用齐燕两省盐务局的联合办案,好好送了一份不菲的礼物给中纪委,更准确地讲,是给隆家城。
  中纪委和夏想之间的过往与恩怨,周鸿基自然清楚,对于夏想的还手,他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来发表看法的话,是不置可否。
  或许从内心深处来讲,甚至还隐隐支持夏想的做法,因为连他也看不过当年在秦唐的一场大雨——尽管说来当年的事情并非全是隆家城的用意。
  燕省纪委调查的燕省盐务局的问题,落马的官员不比齐省少,两省联动的威力不小,引起了国外媒体的强烈关注,只可惜国内媒体出于某方面的原因,都集体失声了。
  本该是一起轰轰烈烈的腐败大案,本该对国内的制盐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但因为新闻媒体缺席的原因,公众对此所知甚少。
  公众虽然并不知道真相,但夏想依然功不可没,周鸿基从本心出发,还是敬佩夏想的所作所为,尤其是当他知道了夏想的公正出发点之后。
  燕省制盐业因为吴若天的介入,再因为无数盐务系统贪官的落马,更因为齐省盐务系统腐败案的直接影响,现在燕省的制盐业重新洗牌,原先停产的盐厂纷纷开工,同时,燕省从齐省调配的食盐份额大降。
  站在齐省的角度来说,齐省会有一定的经济损失,但从燕省的角度考虑,或者从底层制盐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减少调配齐省的“私盐”,有利于燕省制盐业的良性发展,并让几百上千名工人有了活路。
  在几百上千名工人有了生活的希望的同时,伴随的是齐省和燕省盐务系统落马近二三十名贪官。
  贪官,剥削和侵占的明面上是国家的财产,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最底层百姓的血汗。
  当周鸿基查明真相,发现夏想在整个事件之中,并没有私利,完全是出于公心,他就没有办法不敬佩夏想的为人。
  ……不过再回到齐省的局势上,周鸿基也是大感头疼,因为他非常担心接连失利的何江海的下一次反扑会不顾一切甚至会……不择手段。
  第1596章 另一扇大门
  又谈了大概半个多小时,周鸿基才离开中纪委,踏上了返程之路。
  隆家城对于夏想踢来的刺猬也是无可奈何,有时候规则都必须遵守,谁也不能例外,世界都按照固有的规律运转,何况官场?
  官场上的较量,就看谁更能完美而和谐地利用规则,在规则中自由地发挥,说白了,就和戴着脚镣跳舞一样,同样戴着脚镣,但肯定有人比别人跳得更好更协调。
  在返回鲁市的飞机上,周鸿基一直在想,齐省今后的局势会是怎样的一个走向?在达才集团的项目破局之后,在盐务局的问题最终被夏想完全解决之后,何江海还有什么手段可以施展?
  现在的何江海,已经全面进入了防护阶段,正是乘胜追击将他打垮的最好时机,是不是要和夏想坐在一起,好好商量一下下一步怎样对付何江海?从目前的局面来看,如果在齐省进一步巩固地位,显示权威,拿何江海开刀是最好的布局。
  作为省纪委书记,手中掌握着无数厅级高官的生杀予夺大权,他只拿下一个盐务局局长,还是夏想的推动之下,并非是他一人之力,就算是政绩,也似乎不太耀眼。
  周鸿基并非冒险投机分子,但骨子里还是有一定的政治投机性,毕竟他不比夏想一直在地方上担任要职,他初出京城,迫切需要政绩,
  让他最欣赏的还是当年山城的一次轰轰烈烈的打黄扫黑的政治行动,次欣赏的就是夏想在湘省的反腐大戏,如果在齐省,他也能斩落几名城市一二把手的话,必定会大放光彩——虽然此举必然会得罪贪官身后的政治势力。
  但政治和经商是一样的道理,你想占领市场,必然要从别人手中抢夺市场份额。位置就那么多,市场就那么大,都想坐好位置,屁股多,椅子少,怎么办?
  当然明枪暗箭了。
  是该再和夏想好好谈谈了……周鸿基眯着眼睛假寐,心思却早就飞回了鲁市,落在了令传志的身上。
  联想到夏想在湘省也是将省纪委常务副书记兼监察厅厅长斩落马下,他就动了异样的心思,因为令传志处处挑战他的权威,已经让他忍无可忍了。
  齐省是解决了许多问题,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即将上场的人事调整大计,再比如王之夫的问题——王之夫在事后很光棍地承认了事情是他一人所为,和别人无关,主动请求省委的批评和中央的处罚。
  但省委上报之后,中组部迟迟没有答复——再有悬而未决的赵牡丹和朱振波案件,等等,还有许多随时爆炸的重磅炸弹,正等待引爆之中。
  最让周鸿基担心的一点是,何江海最近有点反常,和以前频繁接触本土势力不同的是,他似乎完全没有了一战之力,每天沉默而低调。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周鸿基深知何江海才不会甘心失败,而且何江海完全没有伤及根本,庞大的本土势力的根基还在,怎会认输?
  那么是否说明一点,他正在用表面上的全面败退来迷惑夏想,从而达到了暗中布局伺机奋力反击的目的?但问题是,何江海还有什么反击手段可以施展?
  除非是……
  周鸿基想到了什么,蓦然心惊,一落地,就打电话给夏想,提出一起坐一坐。
  “夏书记,我刚落地,马上到省委,晚上有没有时间一起坐坐?”周鸿基语气很迫切。
  和他心情迫切相反的是,夏想的口气很轻松:“真的没有时间呀,周书记,能不能等两天?”
  等两天,夏书记真有乐,真有这么忙?周鸿基又说:“我是突然对下一步的局势有点想法,想和夏书记交流一下。”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周鸿基相信夏想明白他的意思,虽然他曾经有过短暂的摇摆,但实际上他一直没有真正和何江海联手,而和夏想之间的距离,从未远离。
  不料夏想还是不慌不忙的口气:“确实不行,只能再等两天了。周书记,我没在鲁市。”
  周鸿基一愣。
  “现在人在燕市,可能要呆两天,有点私事。”
  夏想挂断周鸿基的电话,摇头一笑,周鸿基也真是一个聪明人,看出了齐省又有了可乘之机,就及时向他靠拢了,好,是好事,有雄心壮志是好事,只有有进取之心,才有继续合作的基础。
  不怕周鸿基三心二意,就怕周鸿基不思进取。
  对于齐省今后的局面,夏想比周鸿基看得更透彻,也更有想法。
  何江海始终是最需要提防的最大的反对派,自然是毋用置疑的事实,而何江海不甘心失败,以表面上的退缩来掩盖私下里的小动作,夏想更是心知肚明。
  不过何江海并没有太大的动作,只有一些小打小闹的动静,比如还想替赵牡丹大事化小,还想让朱振波解围,等等,一直在背后寻找突破口,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势。
  何江海的所有动作虽说不是全部在夏想的掌握之内,但他的主要方向夏想还是心中有数,差不多做到了处处防范,倒不怕何江海的背后捣乱。
  当然,夏想也不会认为何江海黔驴技穷,除了小打小闹就没有办法了,永远不要轻视敌人是夏想的第一原则。
  他不怕何江海会有什么暗地里的手段施展,他还是担心李丁山的安危。上次的大明湖事件,一直在他心头萦绕不去,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心病。
  至于朱振波和赵牡丹的案子,综合各方信息汇总,等他回到鲁市之后,就会有最终结果出来。
  实际上此次回燕市,也算是突发情况,虽然不大,却也不得不让他亲自出面。
  突发情况其实是两件事情,一件是肖昆出事了,另一件是夏安有状况了。
  作为肖佳唯一的弟弟,肖昆的生意和近况,一直在夏想的关注之中。因为肖佳是他最默默无闻的女人,肖佳的真心让夏想内心充满爱意,爱屋及乌,肖昆也是让他为数不多的牵挂的人之一。
  还有一点让夏想对肖昆比较欣赏的是,肖昆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到了燕市之后,虽然生意越做越大,为人却一直保持着本色,不狂妄,不得意忘形,不自命不凡,而且还从不向肖佳伸手要过什么帮助。
  对于一些农村亲戚喜好沾光的本质,甚至基于有便宜不沾是王八蛋的理论而只知伸手索要的丑恶嘴脸,夏想在上一世深有体会。
  越是本色安分的人,越得夏想欣赏,肖昆近年来埋头苦干,在燕省以蔬菜批发起家,后来生意规模越做越大,发展到了连锁经营,并且开始向各大连锁超市供货,到现在已经拥有近亿元的总资产,在燕市,也算是事业有成的初级企业家了。
  肖昆有事,不是他和别人的生意起了冲突,也不是有什么菜霸、路霸和各种坡霸刁难他,他的公司发展到今天,一些所谓黑道上的混混抢食的小事,早就见多不怪并且分分钟摆平了,如果到今天屁大点儿事情还要惊动夏想,那他别说好意思请动夏想了,自己就无地自容了。
  事情,发生在肖昆和跨国集团的贸易纠纷之上。
  肖昆的生意做大之后,光靠本地的批发市场已经无法满足他追求更大规模的需要,就开始向各大超市供货。
  燕市有两大连锁超市,一是控股冯旭光佳家超市的跨国集团——家乐福超市,一是燕市土生土长的本地超市南家超市。
  家乐福超市走的是大规模集团化的路线,在全市一共有六家超市,每家都是大型仓储式超市,个别甚至是大型购物广场的形式,在燕市独树一帜,一直是最大的龙头超市。
  而南家超市一直走小而全的路线,作为本土超市的代表,南家超市采取的是遍地开花的策略,每家超市营业面积不大,但胜在数量多,几乎每隔不远就有一家,甚至一两个居民小区就能分到一家。在全市遍布大街小巷,少说也有三四十家。
  家乐福超市和南家超市是燕市竞争最激烈的两大超市集团,经常举行各种促销活动,以吸引顾客。
  肖昆在为南家超市供菜的同时,也为家乐福供菜。超市的蔬菜销售薄利多销,但胜在量大,如果渠道畅通的话,也是拓展市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渠道。
  本来肖昆同时和家乐福超市、南家超市的合作都十分顺利,虽然家乐福超市有跨国集团常见的傲慢,比如结帐慢,扣费名目多,等等,但肖昆凭借实力和为人,一直和家乐福方面合作得还算愉快,和南家超市的合作就更不用说了,本地超市,方方面面的关系都好打点。
  但……突然就出事了,事情不是出在肖昆身上,而是出在家乐福身上。或者更确切地讲,根源出于燕市新开张的一家专营蔬菜、生鲜的外来超市——远光超市身上。
  远光超市来自南方,以经营质优价廉的蔬菜和生鲜而闻名全国,在燕市开张了第一家连锁超市之后,肖昆发现了商机,迅速和远光超市签定了供货关系,结果却惹怒了家乐福超市,从而引发了贸易纠纷。
  ……夏想意外介入了家乐福超市的贸易纠纷,却不知道,无意中打开了另一扇政治和经济双重内幕的大门。
  第1597章 经济领域之内的政治狙击战
  其实家乐福超市在进军燕市收购佳家超市之后,前进的步伐一直迈得很是沉重,既有法国人固有的思维模式的保守,无法适应国人的过于活跃和开放性的消费观念,也有跨国集团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傲慢因素在内。
  总之一句话,冯旭光的佳家超市被家乐福收购之后的三五年,市场份额大降,与此同时,正是南家超市崛起的三五年。
  此消彼长,家乐福在燕市的日子并不好过。
  也正是因为家乐福的前车之鉴,一直有意在燕市投资第一家超市的沃尔玛,协议签定了三年,迟迟没有动工兴建,就是对前景不太乐观。
  如果非要实话实说的话,跨国超市在燕市的遭遇——燕市的情况未必就具有普遍意义,但也不是特例,至少可以说明一部分问题——是咎由自取,是自食其果。
  怎么说呢?如果单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国内对所有零售商店征收税收,并出动城管大军围剿零散摊点,城市在涂脂抹粉的美容的背后,似乎是干净整洁了——好吧,一些靠摆摊的屁民如何生存暂时不在讨论的范围之内——由此为大型超市的生存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条件。
  然后,各大跨国超市就纷纷登陆各中小城市,蚕食最终端的零售市场。因为大型超市有经济师,可以拥有合理的避税方法,再加上掌握了终端零售市场的话语权,因此可以将厂家的价格压低,所以,跨国超市入驻之后,在初期都会打出价格优势。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好景不长——对,等众多中小商店纷纷倒闭,被自己国家的税收加上大型超市的挤压剥夺了生存之后,大型超市就完全掌握了零售市场。谁掌握了零售市场,谁就拥有了定价权,也就是说,对源头,压厂家的价格,对终端,提高销售价格。
  作为跨国集团,占领了市场之后,就露出了狰狞的一面,除了大口吞食上游厂家的利润之外,还毫不客气地从最终消费者手中抢夺利润,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允许下,骑着厂家的脖子打消费者的脸。
  再换句话说,外国人在市场经济之中,翻云覆雨,将上游的厂家和下游的消费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