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千上万的人自己使自己病倒,并且以不健康的想法再引发其他的疾病。因此解决的办法就是肯定生命力,排除紧张,抛弃所有的怨恨,重视爱。
在这个世界上最具有治疗效力的想法就‘爱’的心念。去爱人们,对每一个人都从好的方面去想。丢开所有的消极心态,以积极的心态填入我们的脑中;
消除所有自卑的想法,以辛劳的想法填入我们的脑中。健康的心智使人身体健康,具有活力和朝气。修身养性才能活得生龙活虎,体验生命甜美的滋味。
约翰·柏吉夫人在拿破仑·希尔的指导下,将健全的心理寓于身体之中,最终从烦恼中走出来,并且,身体也越来越健康。
曾经烦恼已完全将柏吉夫人打败。她脑中一片混乱困惑,觉得生活毫无乐趣可言,精神太紧张,晚上睡不着觉,白天也无法休息。柏吉夫人的三个女儿都和亲戚同住,分离得很远。柏吉夫人的丈夫最近刚从军中退役下来,现在外地,准备成立一家法律事务所。战后复原时期那种不安全、惶惑的情绪,她完全感染上了。
柏吉夫人的情况威胁到她丈夫的事业,以及正常快乐的家庭的生活,同时也严重影响到她自己的生活。她丈夫找不到房子,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自己建一栋。万事俱备,就是等她恢复健康。由于有不健康想法,使她对这种情形了解得愈多,愈加努力,对失败的恐惧也就愈大。于是她逐渐对任何事情都怀有深切的恐惧感,觉得再也无法信任自己,觉得自己完全失败了。
在情势最黯淡的时候,拿破仑·希尔帮助了她,使她永不忘怀,终生感激。拿破仑·希尔鼓励她,斥责她自暴自弃。激励她尽全力和生活奋斗。拿破仑·希尔指出,她对生活妥协,害怕面对现实,逃避现实。
于是,从那天起,柏吉夫人开始振奋起来。到了周末,完成了一些似乎不可能的工作。她独自照顾两个幼小的孩子,同时自己睡得香,食欲开始好转,精神也有进步。一个星期之后,当柏吉夫人的父母来看柏吉夫人时,发现她正在烫衣服,同时还一面哼着歌儿。柏吉夫人有种富裕满足的感觉,因为她已展开一场战斗,而且获得胜了。她还说:“我永远记住这个教训。。如果情势似乎很难克服,面对它!开始奋斗!永不后退!”
从那时起,柏吉夫人强迫自己去工作,使自己沉迷于工作中。最后,她把孩子全部接回来,然后和丈夫一起住进她们那栋新房子。她心想:我可以恢复健康,使我这个可爱的家庭有一位健康、快乐的母亲。我全神贯注于我们的家、孩子、丈夫以及所有的事情——除了我自己——拟定各项计划。由于太忙碌,她根本无暇想到她自己。就在这时候,真正的奇迹发生了。
柏吉夫人身体愈来愈强健,每天早上起床,心中充满喜悦:富足的喜悦,为新一天策划的喜悦,生活的喜悦,虽然偶尔也有沮丧的时候——特别是当她疲倦之时——但柏吉夫人告诉自己,不必在那时候多想,多思索。于是渐渐的,这种时刻愈来愈少,终于完全消失。
现在,在一年之后,柏吉夫人有一位十分快乐、成功的丈夫,一个美丽的家和三个健康、快乐的孩子。并且自己也快乐安详。
二 幽默使人既健康又幸福
拿破仑·希尔非常欣赏日常生活中的真正幽默。所谓幽默,是对人生的自我解嘲。
大文豪王尔德说:“人们把自己想得太严重时,正足以显示本身的渺小。”
80 岁以上的老年人,面对人生时,必定是持高度的幽默感。他们常和儿童接触,流露出率真的一面,然而也秉持一颗睿智的心。
大约每隔2 个月,拿破仑·希尔都要出席一个“积极生活”大会,这个大会轮流在全美各地召开,参加者除了拿破仑·希尔之外,还有林克列特、保罗·哈维、吉格·吉格拉、罗伯特·史北勒,以及诺曼·皮尔等人。精神上的信心以及幽默,是两大基石,使得这些参加者能够名列美国伟大人物之林。拿破仑·希尔一向很高兴能和他们参加同一个聚会。拿破仑·希尔尤其重视和林克列特的友谊。幽默感使林克列特永远保持年轻。
林克列特已经发现了保持年轻的秘诀:他透过孩子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他鼓励我们所有的人,对自己大笑一番,找出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面的童心。
在这些大会上,林克列特以主讲人的身份,向近万名观众发表演说,他提醒我们说,“小孩子经常说些最令人啼笑皆非的话。”他记得曾经访问过一位三岁的小女孩,她有着一双大大棕色眼睛,他问她:“你都帮你母亲做些什么事呢?”“我帮妈妈弄早餐。”她很快地回答。“你做些什么来帮你母亲准备早餐呢?”林克列特问道。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把面包放进烤面包机里,但她不准我把烤焦了的面包丢进马桶冲掉。”
有一次,林克列特问一位小学生,他的父亲从事什么职业,这位小学生紧紧抓住麦克风,仿佛它是一个冰淇淋甜筒。“我的爸爸是个警察,”这位小男孩说,“他专门抓坏人、小偷,把他们揍得东倒西歪,用手铐铐住他们,把他们带到警察局去,关进监狱里。”“哦!”林克列特说,“我敢打赌,你的母亲一定很担心他的工作,是不是?”“才不呢,”这位小男孩向林克列特保证说:“他带了很多手表、戒指及珠宝回来给她。她才不担心他的工作哩!”
拿破仑·希尔最喜欢的是下面这一个故事:林克列特在节目中向一个小孩子提出一个假设的问题,“且让我们假设,”林克列特说,“你是一架商业客机的驾驶员,你正开着飞机飞向夏威夷,机上有250 名乘客,突然,你的飞机引擎停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将怎么办?”这位小男孩想了一想,然后说了他的答案:“我会亮起‘请绑好安全带’的指示灯,然后跳伞逃生。”
他似乎对自己的答案感到十分自豪,但这时观众席上却响起了一片笑声。他把手插入口袋里,眼睛开始流泪。林克列特立即赶过来轻声替他解围。“孩子,你的答案很好。他们并不是在笑你,他们只不过是很高兴听到你的答案而已。”林克列特这样安慰他。这位小男孩显然仍不满意,他回答说:“不错,但是我马上就要回到飞机上来。我只是要出去买些汽油回来”。
只要你我能够以一个孩子的眼睛,来观看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事物,那么,我们就永远不会感到衰老。
小孩不但可从玩具本身获得很大的乐趣,甚至也能从装着玩具的纸盒上得到相同的乐趣。孩子几乎对每样东西都觉得好笑——小狗、甲虫、蝴蝶、喷水器、旋转木马以及它们照在镜子中的模样。
只要我们能够以一个小孩的眼睛来看自己,就不会把自己看得太过严重,那么,我们已经掌握了适应力的要求。变化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知道,明天一定是个新的惊奇,一个新的挑战,一项新的喜悦。
三 快乐使人健康长寿
林肯曾经这么说:“据我观察,人们都是自己想要怎么快乐,就能怎么快乐。”
一个人想要快乐,便会采取积极态度,这样他便会把快乐吸引过来。
“我要快乐。。”有一首流行曲一开头的几句话就包含许多真理:“我要快乐,但是除非能使你快乐,我就不会快乐。”
为了自己找寻快乐最保险的方法是,奉献自己心力使别人快乐。快乐是一种难以捉摸而短暂的感觉。刻意去找它,它会逃之夭夭;但你如果把快乐带给别人,它就会自动跑来。
柯莱儿·钟斯是奥克荷马市立大学宗教系一位教授的夫人,她告诉拿破仑·希尔她刚刚结婚时的一段乐事。“我们结婚头两年住在一个小镇里,”
她回忆道:“我们的邻居是一对老夫妇,太太几乎已经瞎了,整天坐在轮椅上;老头子身体好,除了理家还照顾她。
“圣诞节前几天,我跟先生一起装饰圣诞树,忽然心血来潮,决定替这对老夫妇也布置一棵。于是我们买了一棵小树,用漂亮的饰物和彩灯把它装饰好,又包了几份小礼物,在圣诞夜送了过去。
“老太太哭了起来,泪眼模糊地望望闪烁耀眼的灯光。她丈夫则一再说:
‘我们好几年都没有圣诞树了。’第二年,我们每一次过去看他们时,他们都会提到那棵树。
“我们替他们做的只是一件小事,但我们却得到了快乐。”
他们的快乐是自己善心的结果,它变成一种深厚温暖的感觉,永远留在记忆里。
最常见、最持久的一种快乐则近乎一种满足状态——一种既非快乐,又非不快乐的状态。
如果在一段时间里,你的感觉以积极的心态为主,你一方面觉得很快乐,一方面又觉得没什么快乐,那你就是个快乐的人。
我们一生大半的时间都在家里跟家人度过。可惜这个原本应该安全而充满快乐与爱的避风港,常常会变成互相敌对的地方,使家人享受不到快乐和谐。
在我们“PMA,成功之道”的一个班级里,有一个大约二十来岁积极有力的青年被问道:“你有什么问题吗?”
“有。”他回答:“就是家母。其实我已经决定这个周末就要离家了。”
我们和他谈话以后才发现,母子之间的关系显得不太和谐,老师发现他积极专制的个性跟他的母亲一的模一样。
老师便对他说:“你跟你母亲的个性显然相似,因此你应该可以由自己的态度推断她的态度,设身处地想一想自己的感觉便能了解她的感觉,因此你的问题应该很容易解决。
“下面是你这星期的特别功课:母亲要你做事时,就‘高高兴兴地’做;
她发表意见时,你要真诚而愉快地随声附和,或干脆什么也不说。这样你就觉得愉快极了,说不定她也会学你的样儿哩。”
“没有用!”学生说,“她实在很难缠!”
“完全正确,”老师回答说,“除非你用积极的态度去努力——否则没有用的。”
一星期以后,老师又向这个青年提到这个问题,他这么回答:“我很高兴地告诉你,整整一个星期,我们之间没有说过一句令人难过的话,我决定不走啦。”
我们往往以为大家都喜欢自己所喜欢的,大家都想自己所想的;而且一般人都以自己的反应来推断别人的反应。这种看法有时候是正确的,就象上述那个青年跟他母亲一样。但是许多问题却是父母不了解子女的个性跟自己不同所致。
不久以前,拿破仑·希尔跟一个大机构的总裁约好见面。他在提任公职,因为表现优异,名字经常上报。当拿破仑·希尔去看他那天,他却非常苦恼。
“没有人喜欢我!连自己的孩子都讨厌我!为什么会这样?”他问道。
其实这位先生非常疼孩子,他把金钱所能买到的东西都给儿女,绝不让他们有一点不满足。而这种不足是驱使他们奋斗不懈的原动力。他总是尝试保护孩子,不让他们受到一点委屈,也舍不得让他们象自己一样艰苦奋斗。
儿女从小开始,他就没有期望他们感激,因此他从未得到过感激——他却以为孩子自然而然便会了解他。
假使他当初教导孩子感激,并且让孩子出去磨练磨练,来获得力量,情形也许会改观。他使孩子快乐时自己也很快乐。假使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他能多信赖他们一点,使他们了解他为他们的幸福所做的艰苦奋斗,他们就会更体谅他了。
不过这位先生,或有类似情形的任何人,用不着这么闷闷不乐,他大可把护身符PMA 那一面翻上来,尽量让自己亲爱的人来接近自己,了解自己。
此外,他也应该多花点时间把“自己”跟他们一起分享,让他们知道他爱他们,而不是只用物质去满足他们。假使他把自己象财富一样跟他们一起分享,就会得到他们爱与谅解的丰厚回报。
世界最快乐的人长在“快乐谷”里面。他的富有在于他拥有永恒的价值,在于他拥有永远不会失去的东西——那些给他满足、健康、心灵的平静与灵魂的和谐的东西。
以下就是他所拥有的财富和他获得财富的方法:
我帮助别人寻求快乐,因而自己也寻得快乐。
我的生活很节制,因而获得健康。
我不恨人,不嫉妒人,却爱护、尊敬所有的人。
我从事爱心活动,慷慨地付出,因此很少疲倦。
我不要求任何人的恩惠,只要求一个特权——让所有喜欢我幸福的人跟我分享这幸福。
我与自己的良心交好,因此它正确地引导我做每一件事情。
我的物质财富超过我的需要,因为我不贪求;我只渴望那些在我活着时让我活得有意义的东西。我的财富来自那些因分享我的幸福而受益的人。
第十八章 养成良好的习惯
好的习惯可以造就人才,坏的习惯可以湮没人才。
第一节 好坏习惯都有巨大的力量
一个想成功的人必须明白个人习惯的力量是如何强大。
好的习惯把人立于不败之地,坏的习惯把人从成功的神坛上拉下来。拿破仑·希尔认为,保罗·盖蒂深谙此道。
有个时期,美国第一富豪盖蒂的香烟抽得很凶,有一天,他度假开车经过法国,那天正好下着大雨,地面特别泥泞,开了好几个钟头的车子之后,他在一个小城里的旅馆过夜。吃过晚饭他回到自己的房里,很快便入睡了。
盖蒂清晨两点钟醒来,想抽一支烟。打开灯,他自然地伸手去找他睡前放在桌上的那包烟,发现是空的。他下了床,搜寻衣服口袋,结果毫无所获。
他又搜索他的行李,希望在其中一个箱子里,能发现他无意中留下的一包烟,结果他又失望了。他知道旅馆的酒吧和餐厅早就关门了,心想,这时候要把不耐烦的门房叫过来,太不堪设想了。他唯一能得到香烟的办法是穿上衣服,走到火车站,但它至少在6 条街之外。
情景看来并不乐观。外面仍下着雨,他的汽车停在离旅馆尚有一段距离的车房里,而且,别人提醒过他,车房是在午夜关门,第二天早上6 点才开门。而且能够叫到计程车的机会也将等于零。
显然,如果他真的这样迫切地要抽一支烟,他只有在雨中走到车站,但是要抽烟的欲望不断地侵蚀着他,并越来越浓厚。于是他脱下睡衣,开始穿上外衣。他衣服都穿好了,伸手去拿雨衣,这时他突然停住了,开始大笑,笑他自己。他突然体会到,他的行动多么不合乎逻辑,甚至荒谬。
盖蒂站在那儿寻思,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一个所谓的商人,一个自认为有足够理智对别人下命令的人,竟要在三更半夜,离开舒适的旅馆,冒着大雨走过好几条街,仅仅是为了得到一支烟。
盖蒂生平第一次注意到这个问题,他已经养成了一个不可自拔的习惯,他愿意牺牲极大的舒适,去满足这个习惯。这个习惯显然没有好处,他突然明确地注意到这点。头脑很快清醒过来,片刻就作了决定。
他下定了决心,把那个仍然放在桌上的烟盒揉成一团,丢进废纸篓里。
然后脱下衣服,再度穿上睡衣回到床上。带着一种解脱,甚至是胜利的感觉,他关上灯,闭上眼,听着打在门窗上的雨点。几分钟之内,他进入一个深沉、满足的睡眠中。自从那天晚上后他再也没抽过一支烟,也没有抽烟的欲望。
盖蒂说,他并不是利用这件事指责香烟或抽烟的人。常常回忆这件事,仅仅是为了表示,以他的情形来说,被一种坏习惯制服,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差一点成为它的俘虏!
常常做一件事就会成为习惯,而习惯的力量的确大极了。但是人类也有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