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出的聘礼很优厚,但人家也言明。做二房比不得做继室,这样娶回家去,往后可就不能跟娘家,还有前婆家来往了。
吴陈两家当然不肯,说你既然死了老婆,为什么不肯让我家女儿(媳妇)做继室?
可人家笑而不答,只说,“你们若两家愿意,就收下聘礼,咱们把此事了结。若是不愿,未必换个女人就生不出儿子?”
若是从前,便是吴家答应,陈家也不能答应。
可如今有叶秋在头上压了一道,再看那聘礼着实丰厚,陈家动心了。然后吴家弟媳想了想,有这些钱财足够再给哥哥娶十个八个小妾,于是也答应了。
当连升赶到的时候,正是人家打算立婚书订下此事的时候。
因为有叶秋和连大娘的话在前,连升自然要扯着吴红霞问上一番。可吴红霞还没听他说完,就将他推开,含着泪说,“此事已经定下,改不了了。”
连升就是再痴情,也觉出不对劲了。
想想这邻县之人怎么会突然上门提亲,还这样有备而来?
再想想吴红霞刚回家时,曾托他给邻县的一个“手帕交”递了口信,连升心中忽地就明白了大半。
是夜,扯着那伴他下山的兄弟,大醉了一场,据说还偷偷哭了。
等回到山上,他只跟连大娘说了一句,“往后我的亲事,就由娘作主了。”
叶秋听得暗自啧舌,不过细想想,倒也不算坏事。年轻人嘛,总要受些打击才懂得人生的艰辛。
只没想到,过几日她下山办事,却是正好遇到吴红霞第二次出阁。
因左右无人,吴红霞叫马车停下,在车中给她行了一个大礼,“奴能有今日,全仗村长成全。这份恩德,小女子永远铭记在心。”
叶秋淡笑,明白她的意思。当日要不是她替她说那几句话,陈家断断不肯放了她这根摇钱树。
“我成全你,不过是报你之前的恩德。你与其记着我的恩德,不如往后也多行善事。”
当吴红霞答应之后,叶秋想想连升,忍不住又多说了几句,“你虽是去做二房,但夫妻之间,贵在真心,可莫要三心二意。须记着,这世上谁都不是傻子。”
她不是说吴红霞就不能有更好的选择,可问题是你既然有了更好的选择,干嘛还吊着人家做备胎?
你自己虽然可怜,但这也不是伤害别人的借口。
吴红霞听了她这番话,尴尬之余,羞惭难言。
在连升这件事上,可能是她这辈子做过最违背良心的事了。不管她找多少借口替自己开脱,但她心里清楚,她确实是利用了连升。
她跟要嫁的那个商人,其实早就认识了。那时。他的夫人还没过世,但这个男人已经在考虑续弦的人选了。
吴红霞也觉得这男人凉薄,但若不是这份凉薄。这男人也注意不到她。
况且除了这份凉薄,这男人实在是太合适的人选了。家境富足,又没有儿子。既有心机,又有手腕,就算年纪大了些又怎样?吴红霞苦日子已经过够了,她也想过些象样的生活。
只是陈家人太可恨,跟狗皮膏药似的。让吴红霞没有办法甩脱。
精明的商人自然不会为她冒险,而连升的出现,确实也让吴红霞动过几分真心。想着不如干脆嫁他算了。做对正头夫妻,就算穷些,日子也能过。
只是她没想到,叶秋会替她出头。这样一来。她就多了一项选择。
想想连大娘不赞同的眼光。似乎还是银子可爱一点。连升家是不穷,可也还谈不上富吧?
所以吴红霞让连升帮她带了口信,但她也不敢肯定,人家就会来娶她。所以连升这条线,她始终不敢放手。
直到端午那一天。
吴红霞叹了口气,她知道自己欠了连升的。将来,如果有机会,她想她肯定会弥补的。
只她没想到。这个机会她一直都没能等到。
商人肯花大价钱娶她,无非看中她的颜色鲜妍。但更加重要的。还是要她生儿子。
就算吴红霞肚皮争气,头胎就生了一个儿子,可人家还要第二个,第三个。
从此之后,吴红霞困顿于内宅之中,虽然过着吃穿不愁的生活,但人生的全部意义,也就剩下了生儿子,带儿子。
商人有钱,却也吝啬。
就算有婆子丫鬟帮手,到底要吴红霞操心得更多。
直到二十多年后,商人过世,儿子们都已经娶妻生子,她才总算是能松一口气,走出内宅,做些早答应叶秋的善事。
施粥修桥的钱,她是拿不出来的,但看到路边的乞丐,她也愿意施舍几个小钱。
那一年,她难得回了一趟八角镇,临走的路上,想去龙王庙庙里上一柱香。
在那里,偶遇已是两鬓斑白的连升,陪着妻子来拜拜。都过了如花的年纪,再美的女子也看不出颜色好坏了。只看别人,那通身正头娘子的气派和不经意间流露的笑意,却是吴红霞怎么也比不了的。
忽地见二人似是争执起来,吴红霞也说不清是为了什么,就竖着耳朵凑了上去。
“你这老汉,总是催什么催?家里又不是等着你我烧饭,晚点回去怎么了?我请你在外头吃不行么?一会儿我还要去挑块衣料子,你要不陪我去,我就把你的酒坛子拿去送人!”
……
及至上了家中的车,吴红霞心下依旧一片惘然。
她一直记得,叶秋跟她说过,对丈夫要真心。可这样的话,是她从来不敢跟丈夫说的。可这个妇人,就这么随意,这么自然的说出来了。
她突然在想,要是当年自己选择了连升,那现在这样的生活会不会就是自己的?
唔,看那妇人脸上的风霜,早年间也是应该吃过苦的。可看她如今的衣裳首饰,却不比自己差。
再看看自己因为过度生育,早已臃肿变形的身材,吴红霞忽地自嘲的一笑,便是衣食无忧,她这些年又能算过得好吗?
算了,不想了。
倒是在回去的路上,遇着一对小夫妻为了钱吵架。
妻子哭哭啼啼的指责丈夫败家,乱花钱,如今弄得连给孩子看病的钱都没了。丈夫就说自己也是想为家里多赚几个,都是她拖自己后腿,才弄得什么钱都没挣着。
吴红霞忽地就冲动了一回,把手上一对银镯子摘了送给人家,“能做夫妻就是缘份,钱可以慢慢赚,为了这么点小事伤了和气不值得。把镯子拿去当了,给孩子先看病吧,回头再做点小生意,把日子过起来。”
小夫妻本不肯收,可吴红霞执意要送,他们才千恩万谢的走了。等回去之后,儿孙们都说吴红霞是给人骗了。
可吴红霞却什么也不想辩解,她这辈子已没多少日子,若能做点好事就做点吧。哪怕被骗,总也好过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候,才来后悔。
此间事都是后话,如今的仙人村,收完了麦子,过完端午就要赶紧准备种棉花了。
从来农时不等人。
朱长富看叶秋月份渐大,主动把种田的事要去管了起来。他是老把式了,干这个最有经验,叶秋交给他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反倒打算趁空出村,下山办点事。
之前她告诉上河子村,说有生财的门路,其实并不是诓他们的假话。叶秋早看中那里的一大片泥滩和湖泊,既然都能引来野鸭子,怎么就不能养点鸭子喂点鱼?
只不过是本地祖祖辈辈没人干过,所以大家也不会动这个心思罢了。叶秋之前没吭声,是因为她也不熟悉相关专业,所以拜托了陈掌柜去帮她买些小鸭子,打听些相关的技术人才了。
若说起来,知道那个著名范蠡吧?就是娶了西施的那位。他在春秋时就著有一本养鱼经,至今在太湖那边,许多渔民还是奉他为祖师爷的。所以叶秋心想,这样的人才这个时代肯定是有的,就是等着发掘而已。
算来陈掌柜近来已经有回信了,所以叶秋也想下山去看看。省得她在家成天不是吃就是睡,真快养得跟猪一样了。
唔——至于想去亭舍,偷偷给离家的男人寄封信,说说她肚里的孩子,再打听打听他的消息这些事,叶村长就不想公开说了。
听说叶秋要下山,地瓜也吵着要同行。
他娘已经丢好几回了,每回都是不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所以这一回,他务必要跟好他娘,省得她又出点子事。
叶秋觉得好笑,却也没有拂儿子的好事。
只是她没有想到,她这回带着儿子离开,倒当真是救了她一命。
作者:如果可以开外挂,真想每天都能点亮迅速码足1w字的小技能。写到8k也不错了,对啵?(未完待续。。)
第250章 地动
叶秋想,她可能这辈子永远都忘不了这一天。
五月十五。
这日一早天气就格外闷热,叶秋想趁着太阳还没出来,早些回村算了。
昨日就下山的她,已经搞定了上河子村养鱼之事。只天色已晚,人又有些疲惫,便在留园住了一晚。
那跟陈掌柜合伙卖咸菜的商人很靠谱,找到一户有经验的渔民,只要答应给他家五亩地,能让他们上岸安个家,就愿意迁居来此。
至于养鸭,那渔民却不太赞成。
因为鸭子最爱吃小鱼小虾,如今上河子村的鱼本来就不多,再养鸭子就会有些兼顾不过来。不如等把鱼塘养好了,再斟情养些鸭子。要是叶秋实在想养,不如干脆养些旱鸭,只要有足够的草料,放到山里都是不怕的。
叶秋当即心动了。
想想自己也是糊涂,老想着有水才能养鸭子,怎么忘了著名的旱鸭?
给那渔民一笔订金,让他下回来时,买些小旱鸭苗来,这边在跟上河子村的江村长协商之后,也把给这渔民分的地划出来了。
如今叶大村长要说旁的没有,地是大把。自从接手了陶家在各村的地,她这个地主婆就算是当定了。
江村长不花一分钱,就能引进这么好的技术人才,自然也是欢喜的。就算日后建起的鱼塘得算叶秋一份,但他们村可是占大头的。况且只要这生意做起来,有叶村长在。还怕没销路?
所以江村长不仅爽快的答应下来,还一回去就号召村民,预备按着这渔民所教。赶紧开始围湖造鱼塘了。
叶秋怕他们想赚钱想得太投入,特特提醒他们留一块地方,给那些野鸭子野鸟继续飞来繁育生息。
江村长却是笑道,“这个不说我们也知道,老人们祖祖辈辈传下来过。有鸟儿才来是福气,可不能把它们赶尽杀绝了,只是总得得罪一回。请它们挪一挪窝了。你们明天要是没事,要不要过来捡几只鸟蛋去,要是能拣几只小画眉。你家愿意带回去养不?”
叶秋没兴趣。
她如今养胎还来不及呢,哪里愿意养鸟?可地瓜把这件事记下来了。
一早听说要回去,他就闹着要先去拣小鸟。
叶秋正琢磨着是做做思想工作,还是干脆拧这小子耳朵武力镇压。朱方氏随着村里下山的车队来留园了。
如今村里的豆芽生意是她在负责。虽然不用她天天往山下跑,但今天正好是跟几个大客户约好的月半结账日,所以她亲自下山来了。
还带了碗磨豆浆后剩下的豆渣,朱德全挺爱拿这个炒小葱的,尤其天热之后,说是炒好当凉菜,凉凉的越嚼越香。
他如今跟着外甥女鲁小凤,在姐姐朱青青给他开的首饰铺里当掌柜。顺便也当个暗探,注意着镇上的动静。
虽说跟朱长富还没和解。但朱方氏跟他说的亲事却是应承下来了,说好八月就成亲。
见地瓜贪玩,叶秋又急着回去,朱方氏便道,“这会子太阳已经出来了,你再上路,肯定得热。不如干脆等我忙完,咱们下午等日头落山一起回去,岂不是好?既然家里猪啊狗的都养一堆了,多只鸟儿还怕吃穷了不成?”
地瓜听得欢呼一声,更加闹着去抓鸟了。叶秋无法,只得笑着嗔道,“您老这么惯着他,日后他要不成器,我可找您算账。”
朱方氏听着呵呵笑,“放心,找我就是。咱们地瓜可是好孩子,哪里会不成器?只这天真热得不寻常,你在路上多带两壶茶,把伞也拿着,别让日头晒着你。”
叶秋在老人跟前,脾气始终挺好,听话的把朱方氏所说的都带上了。
然后裙子见她要走,忙让迎春又拿了些点心。这些可是潘文自家做了供给孕妇的,便是多拿些也无妨。
叶秋还待客气,可地瓜却小大人般道谢收下了。
把一堆吃的喝的搬上了车,叶秋等出了门,才开始数落儿子,“人家跟你客气,你干嘛真的全都拿了?那些茶水倒是没什么,你花姨家的糕点都是自家做的,她也要吃的,你怎么说拿就拿?”
地瓜委屈的看她一眼,“可你昨天又要我学着豪爽大方来着。我说不拿人家东西,你还说我。”
他说的是昨天在上河子村,那里的孩子们摘了些野樱桃给他。地瓜客气,说不要了。可叶秋却作主全都收下,然后回赠了好些糖果回去。
可这会子,她要怎么跟儿子解释,因为那些樱桃品相并不好,又卖不出钱来,只能哄小孩儿,所以可以收下,再回赠需要花钱的糖果糕点,就会显得更加大方一点,也能让那些孩子们高兴。
可若是这样讲明白了,会不会让儿子从小就学得这么算计,失去童年的乐趣?
还是陪着叶秋出来的江妈妈笑道,“算啦,要说地瓜这样做也没什么。村长你平素对裙子挺好的,多拿她些吃的,她还更高兴。”
叶秋想想,也就算了。
只是地瓜还糊涂着,本想问问,可叶秋也解释不清了。地瓜便颇有些看不上这个教不彻底的娘,“回头我问叔叔去。”
随便吧。叶秋哼哼两声,在车上打起了盹。
行至半道,忽地马车颠簸了一下,然后马儿也不安的嘶鸣起来。才想问问是怎么回事,却是一阵地动山摇。
江妈妈还在想,到底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叶秋却猛地失声惊叫,“停车,快停车!地震,是地震啦!”
她也不知是哪来的力气,当马车刚刚停下。她就拽着江妈妈和地瓜一起跳下了车。车夫也早吓黄了脸,勒住马,一并跳了下来。
幸而她们正好走到一片开阔地带。除了感觉到大地的震动,并不用四处躲避。
但是不远处的树木,还有更远处的房屋,却是在她们眼前,眼睁睁的倒下,垮塌。更有人们惊慌失措的哭喊声,远远传来。扰得人心怦怦乱跳。
江妈妈煞白着脸道,“这是……是地龙翻身了?那咱们村,咱们村里……”
叶秋不知道。她只能紧紧拽着想往回跑的江妈妈,强自冷静的说,“你现在回去也帮不上忙!起码得等到这波过去,咱们才能往回走。”
江妈妈呆了呆。再看看周遭地动山摇。墙倒屋塌的可怖模样,甚至连一整片山都象是被大力从中撕开一般,出现道道裂缝。她忽地一屁股瘫软在地,低低抽泣起来。
这样的天灾,没有人不害怕。
地瓜紧紧抱着叶秋的大腿,小脸贴着她的腰,带着哭腔说,“娘。我想叔叔了……”
叶秋也想他。
这样的时候,谁不渴望更加强壮有力的亲人在身旁?万一回头来点什么洪水裂缝。很可能就是天人永隔了。
可叶秋把眼泪强自咽了回去,吸一口气,没有哭。
就算这里只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