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田园地主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田园地主婆-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要肯用心去发现,一定会找到赚钱的路子的,锦曦若有所思。

第四十三章 聚一起(一更)

孙氏一行的到来,给孙家增添了无穷的热闹,孙老太的精神头,也比往日焕发了许多。

五根油条,嘎婆小姨小舅各一根,剩下那两根,嘎婆坚持要让给锦曦锦柔,锦曦把自己那根让给了梁愈忠和孙氏,梁愈忠和孙氏舍不得吃,几番推让,最后那两根都落入锦柔的肚中。

晌午饭后,孙氏伺候着孙老太喝药,睡午觉,醒来后娘俩个有着说不完的话。这期间,孙玉宝本想陪着梁愈忠在堂屋说话,可梁愈忠是个坐不住的人。

无前屋后的转悠,孙家鸡圈里养着五只鸡,一公四母。梁愈忠撸起袖子,把鸡圈重新搭了,几个漏洞也给堵的严严实实,如此一来山里的黄鼠狼就没法钻进来叼鸡。

梁愈忠让孙玉宝去借了梯子,锦曦锦柔在下面一人扶着一边,孙玉宝拿着家伙什,梁愈忠踩着梯子上了孙家的屋顶。

把那些烂了,破了的屋顶瓦片换下,用新瓦片重新给盖好,这样就不会漏雨。又给灶房那三间小屋,翻新了茅草顶棚。

最后还给孙氏娘家修整了猪圈牛棚,尽管孙家眼下还没钱抓小猪崽子,也没条件养牛,但梁愈忠还是一并做了。

孙玉霞逮了只正下蛋的小母鸡,斩下鸡头,剁下鸡翅和鸡脚,单用中间那好肉,加了辣子做了一道香喷喷的红烧鸡块,这道菜是专给锦曦锦柔打牙祭的。

余下那些鸡头鸡脚鸡翅啥的,加了晾晒干的蘑菇,炖了一锅汤。

抓了几根腌竹笋,切成细丝,孙氏买来的那一斤五花肉,也切成滚刀块,一起煸炒。

除此外,还摘了白菜,刨了土豆,炒了鸡蛋。

孙玉宝还特地跑去村里的小杂货铺子,打了二两烧酒。

孙氏惦记着上回孙二虎那几只山鸡的情分,孙老天便打发孙玉宝取了孙氏带来的,那一包麦芽糖,去请孙二虎过来吃晚饭。

孙二虎也不假客套,去喊就跟着孙玉宝来了,手里还拎着一只野兔,直朝灶房而来。

孙玉霞正在切菜,锦曦刚刚塞了一把柴禾进灶口,这会子正双手托腮,盯着灶口里跳跃的火舌出神。

她今天穿了一件半新的桃红色衣裳,头发是孙玉霞给她重新扎的,头顶扎了两个元宝样的发髻,余下的发丝编了五股的鞭子,从耳朵后面垂下来,一直绕到两肩上。

灶口里的火光映红了她白皙的脸,清秀的眉眼,亮晶晶的眼,小巧的鼻子下,是微微嘟起的粉唇。

孙二虎愣了下,就想起过年那会子,镇上卖的年画里,那手捧莲花的玉女,也就这模样。

“呀,二虎子,这野兔我可不敢拾掇,你拿来了,还得你自个费番力气!”孙玉霞咯咯笑道。

锦曦满脑子都是如何赚钱,孙玉霞的笑声打断了她的走神,回过神来,就看见孙二虎进了灶房。

“二虎舅舅。”锦曦赶忙站起身,朝孙二虎微微一笑。

孙二虎有点呆的‘嗯。’了声,随即转过身去,跟孙玉霞道:“二姐,我这就去把这兔子事多了!”说完,拎起兔子闷着头就往外走,跨出门的时候,也不知踢到啥,好大一个踉跄差点摔倒,闹了个大红脸。

“傻小子!”孙玉霞在后面咯咯的笑着,锦曦微微一笑,又坐下来盯着灶口想心事。

孙二虎拾掇完了野兔,又去了屋外,锦曦听到他跟梁愈忠说着话。他也不拘泥,撸起袖子,又跟在梁愈忠身后里里外外的打下手。

这边,孙氏陪着孙老太在堂屋里唠家常,那边灶房里,孙玉霞在锅上忙活着,锦曦一直在下面帮忙填柴禾,锦柔在边上耍着。

灶房里飘出的香味,让人闻到,口水就止不住的往下滴。锦柔吞着口水站在灶房的门口,眨巴着大眼睛朝里张望,孙玉霞拿筷子挑了一块兔子肉塞进锦柔的嘴里。

男人们那边忙活好,这边已经开始摆晚饭了。

在孙家,没有老梁家那些规矩,一家子,包括孙老太和锦柔全都上了桌,加上孙二虎在内,一共八口人,围了团团一桌。

孙老太好久没这么高兴了,吃了一大碗饭,孙氏和孙玉霞孙玉宝姐弟们,瞧在眼里,乐在心底。

孙玉宝和孙二虎,轮着陪梁愈忠喝酒,锦曦发现,这三人里,孙玉宝酒量是最差的,但却是口才最好,最善于劝酒的那个。

梁愈忠酒量最大,孙二虎酒量也不弱,话不太多,坐在那里,一副憨傻的样子。不知是不是喝酒容易上脸的缘故,锦曦发现他打一上桌,脸就有些微微泛红,目光也不敢四处乱瞅,很多时候,都只盯着自己面前的炒鸡蛋和凉拌土豆丝发愣。

这一顿晚饭,总归而言,相当的丰盛,气氛也是相当的好。

虽然菜式比不上梁礼辉定亲那酒宴,但是,对于跟着孙氏和锦柔,只在老梁家灶房吃残羹冷炙的锦曦来说,嘎婆家这顿晚饭,是她来到这个世界后,吃的最过瘾最满足最回味无穷的一顿了。

晚饭后一屋子人都围在堂屋说话,女人们唠家常,男人们在那探讨着如何套野兔,钓鱼,捞虾,整顿地里的农活,以及打磨座椅云云。

锦曦喜欢多听多想,就一直坐在那文静的喝茶,竖起耳朵听这两拨人马的说话,听得炯炯有神。

也不知道聊了多久,直到锦柔支撑不住,倒在孙氏怀里打起了瞌睡,众人这才散去。

到了歇息的时候,这一块儿有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出嫁的闺女走娘家,是不能跟女婿睡同一屋子的。

梁愈忠便跟孙玉宝一屋,孙氏陪着孙老太,娘俩三年没见,正好晚上谈心。孙玉霞则带着锦曦锦柔去了她的屋子。

孙玉霞屋里有一张大大的木板床,睡她们三个足够。脱衣的时候,屋外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

“呀,莫不是下雨了?”孙玉霞走到窗边伸出手去感受了下,缩回来时,脸上带着喜悦。

“这雨下的好啊,等下过这场雨,山里的草菇又该冒出头了。曦儿,小姨过几日带你去山里采草菇,好不?”

第四十四章 意外(二更)

山里已经好些时日没下过半滴雨了,灌溉大多是引得山间泉水,长时日的干燥,泉水也不够用。加之这几日就要种油菜,这场秋雨,贵如油啊。

锦曦听着外面的雨声,睡了一个好觉,一夜无梦。

翌日起床,天已放晴。

由于人手的问题,孙家只在半山腰的坡地,选一亩地种油菜。一亩地的油菜籽,磨成菜籽油,够孙家三口人吃上整整一年。

下过一场雨的地,比较松软,梁愈忠便提议去把孙家那油菜给种了,孙氏自然无异议。两口子说干就干,加上孙玉宝和锦曦,四口人一天工夫,就把那油菜给种下了,还收了早工。

家里,孙玉霞留下来伺弄饭菜,给孙老太煎药,照看锦柔。

油菜刚刚种下去,当天夜里又下了一场雨,可把大家喜的。

第二日,天晴日头又出来了,孙氏和梁愈忠,又带着家伙什,还有稻草搓成的绳索,去了山上搂松毛。这两口子都是干活的好把手,又肯下力气,这一搂,松毛堆满了孙家的后院。

因为才下过雨,松毛带着湿气,便松散的摊开了晾晒,入夜后再搂在一起,拿防雨的毡毛盖住。

孙氏和梁愈忠在孙家沟呆了三日,孙老太的身子,明显已经大好了,已经能下地做些简单的家务活计,孙氏这才真正放心。

第四日天才刚刚放亮,两口子便启程回了老梁家,把锦曦锦柔留在孙家沟。至于何故把姐妹俩留在这儿,想必这几日里,老梁家发生的那些事,孙氏大略跟孙老太提起过。

因为孙老太看锦曦锦柔的时候,尤其是看锦曦的目光,带着浓到化不开的疼惜。

孙老太虽然不舍大闺女的离去,但因为留下了俩外孙女,老人家的心思很快也就被转移,一心一意琢磨起如何照顾好俩外孙女来。

送走了孙氏和梁愈忠,孙玉霞找来一只篾竹篮子挎臂弯处,招呼锦曦一起去后山采蘑菇。锦柔人小,就被留在家里陪嘎婆,至于孙玉宝在忙活啥,锦曦没多大在意。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下过两场雨的山里,空气格外的清新,混合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落叶枯草沾了水,湿糯糯的,行走在上面,好像踩在柔软的云朵里。

草菇是这一带,这个节气特有的一种菌类,喜欢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树根下面,石头缝隙里,荆棘丛中,伞状的外形,跟一片枯黄的落叶很相似。

孙玉霞一路的言传身教,锦曦认真的听着,手里的棍子在路边的杂石缝隙里轻轻的捣,拨开枯叶子细细的寻,还好这副身体的视力,是极其的标准,若是换做上一世那高度的近视,锦曦就不来这折腾了。

“嗯,对,就是这样子!咱曦儿脑瓜子真是好使,我一说就通,上回我带村里的琴丫来,教了好几遍都不懂!”孙玉霞看到锦曦像模像样的翻检,在一棵小松树的后面,采出一枚小儿巴掌大的草菇,孙玉霞乐的赞不绝口。

锦曦将第一枚胜利果实进篾竹篮子里,其实采蘑菇这种事情,上一世锦曦就会了。姑母家也是住在这样的丘陵地带,家里孩子多,锦曦又是寄人篱下,啥样的农事没做过?就算有没做过的,但绝对也看别人做过。

锦曦朝孙玉霞腼腆轻笑:“还是小姨教的好。”

“这后山挨着村子,虽说山里不常有虎狼,但咱俩还是别往那边深僻的地方去!咦,那边有条小路,不是太崎岖,应是长上山打猎砍柴的人给踩出来的,指不定还能遇着几个村里人呢!就算跑出来一两只獐子狐狸啥的,咱也不怕,咱往那边路上采去。”前方出现了一个岔路口,孙玉霞四下瞅了瞅,道。

锦曦也四下张望了下,这一带山连着山,没个尽头的。安全起见,还是在靠村的近山转转就好,于是爽快点头,二人说说笑笑着往那条相对平坦一些的小路深处走去。

这一路寻来,收获还真是不小,不一会子,孙玉霞挎着的那篾竹篮子里,便装了半篮子的草菇。

“小姨,这些草菇是新鲜货,吃不完的,是不是都要晾干了保存起来?”锦曦气喘吁吁问道。

“可不就是,咱山里人别的没有,最不缺的,就是这些干货。干草菇,干木耳,干竹笋啥的,青黄不接的时候,可能顶口粮呢!”孙玉霞道。

“没想过拿这些干货,去镇上买卖?”

“卖啥呀,都是自家弄些填肚子的,备下的量也不大,自家吃是够了的,拿出去卖那可卖不上手。草菇这玩意儿,不止我们这山里有,你们外面那金鸡山村也有,就算卖也卖不了高价钱!扣去一来一回的功夫钱,还得住店吃饭,剩下的就没俩子儿了!”

交通问题这倒真是个障碍,不过,祸福相依,不利有时候也会变成有利的。

锦曦歪着脑袋想了想,又道:“靠山吃山,那小姨晓不晓得,这深山里面,有啥好野货,是外面那些山里所不常见的?外面人进一趟山不容易,咱进深山就不一样了,要是能弄到那样的稀罕野货,就好了!”

孙玉霞琢磨了下,道:“你说这儿,我倒真想起一物来。这深山里,有一种菇子,火红色的,我们这山里人管它叫血菇。听村里的货郎说,山外镇上,县城里的那些有钱人,都特稀罕那血菇,据说那玩意儿特养身,补血,催奶都是极品,可就是难寻的很!”

锦曦眼前一亮,“咋样个难寻法?”

“那血菇长在深山老林里,还喜欢生在坟头边,越是有些年头的坟头,那血菇长得越好,最大的,能有一朵栀子花那么大呢!”孙玉霞道:“这些我也是听村里上了年纪的人说的,也不晓得当不当得真,反正,长在那些地方的菇子,咋听着就邪门,咱还是别说这些了!”

锦曦脚下似乎踢到个什么东西,一个踉跄,往前一栽,还好迅速扶住身边的松树才没摔倒。

“嘶……”她冷不丁低呼出声,低头一看,她的左脚不知何时,竟然插进了一只铁丝圈。

那铁丝显然是设了机关的,她刚一抬脚,脚踝处的禁锢就更紧,还好出门前,为防山中虫蚂,她特地穿了厚厚的袜子,不然只怕那纤细到几乎透明的铁丝,都要勒进皮肉里去。

第四十五章 祸主(一更)

“曦儿;你脚咋样了?被虫蚁咬了?让我瞧瞧!”孙玉霞听到锦曦吃痛的低呼,赶忙放下手里的篮子,三步并两朝锦曦这边跑来。

“没被咬到,倒是踩到了陷阱,不碍事的。”锦曦道,弯下腰欲解开那缠住脚踝的铁丝圈。

“别碰那铁丝圈!”松树后面突然传来一道急促的喝声,一抹青色身影从松树边的荆棘丛后站出来,疾步朝锦曦这边而来。

锦曦僵在原地没动,诧异看着走近的人。

那是一个挺拔的少年,应该跟孙二虎和孙玉宝他们相差无几的年纪,穿一身天水青的衣裳,款式也是极普通的山里人的装扮。他劈荆斩刺的走来,腰间挎着的一副弓箭,随着他的走动而晃动不休。

“小姑娘,你站着别乱动,你越动,那铁丝就勒的越紧。”少年走近,扫了眼锦曦被缠住的左脚,对锦曦道。

他口气冷冷的,声音却很好听,说话的时候,浓密的眉毛有点叛逆的往上扬起,一双狭长的凤眼里,瞳孔带点微褐色,目光比声音还要清冷。

几缕湿漉漉的发丝;黏在他的前额,越发呈的那面容冷峻俊美。

依山出俊男,傍水出美女,这话果真不假,锦曦暗想。

“这兔子圈,是你钉在在路上的?”锦曦仰着头问他。

他“嗯。”了一声,埋下腰去:“我帮你摘下来!”

孙玉霞突然过来一把扯开那少年,护住锦曦,瞪起眼睛朝那少年道:“哪里来的登徒子,女孩儿家的脚踝,是你能随便摸的不?”

少年和锦曦同时愣了下,少年愣,是因为孙玉霞的怒骂,锦曦愣,是因为她脑子里现代人的思想,还没完完全全融入这古代的忌讳。

少年眉头轻蹙了下,有点愧色,解释道:“那铁丝上带着倒钩,摘法稍有不妥,会带下一片皮肉!”

孙玉霞瞪圆了眼睛,又惊又气又犯难,泼辣的性子一上来,指着那少年的鼻子就数落:“好你个倒霉催的,跑到我们这山嘎达里来害人,你说,现在该咋办?”

孙玉霞教训那少年的时候,锦曦弯下腰仔细瞅着那缠住脚踝的铁丝圈,找出那缠绕的规律,然后伸出手指,挑出其中一根,从两侧轻轻一拽,只听得那少年大声叫道:“别碰!”

“厮!”的一声,铁丝圈弹开,锦曦抬起左脚从那铁丝圈中抽出,脚踝处火辣辣的,锦曦扶着松树站到一边。

“呀,曦儿,你咋把这玩意儿给扯开了呢?呀,裤脚都沾了血,快让小姨瞅瞅咋样了?”孙玉霞暂丢下那少年,奔到锦曦身前,嘘寒问暖着。

那少年也没离去,垂着手站在一侧;目光沉默的落在锦曦身上。

“小姨别急,不碍事的。”锦曦嘴上安抚着孙玉霞,心里却在暗暗庆幸,上一世她姑父也最爱摆弄这些玩意儿,这其中的原理,大同小异。

“还说不碍事,瞧你这脚踝,都往外渗血了!”孙玉霞惊道,锦曦低头一看,果真,刚才那一拽,还是有一小段倒钩,勾住了皮肉,出点血也是正常。

“小姨别急,我拿帕子包住就成。”锦曦道,在身上找起帕子来,咦,怎不见帕子?莫不成昨晚睡觉压在枕头下,今早忘带了?

“用我这个!”一直沉默的少年,突然递过来一块天水青的布条,锦曦抬眼一看,他左臂的袖子,少了一大截。

“多谢。”锦曦道,顺势接过他递过来的布条,衣裳料子一入手,那手感就比锦曦身上这些衣裳还好。

听孙玉霞先前话里的意思,这少年,应该不是孙家沟人,那天水青的好衣裳料子,证明了他家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