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碰到我手,仔细上面的泥弄脏你衣裳。”孙氏笑着将手避开些,看了眼西边的晚霞漫天,道:“赶紧家去歇着,让你嘎婆也好好瞧瞧!”
……
梁愈忠晚上收工家来的时候,锦曦正坐在饭堂里,一脸无奈的看着面前桌上的枸杞炖母鸡发呆。一旁,孙氏和孙老太左右夹攻,找出一堆的理由,逼着锦曦喝。
尽管锦曦已经跟她们耐心解释了一百遍,她的脚伤已经恢复了八成,剩下的慢慢就能恢复。可是,这娘和嘎婆,还是有她们的坚持,拿出伤筋动骨一百日来规劝。锦曦被逼得没法子,勉强才喝下小半碗。
“回头我的脚好了,人也变成三个下巴了。”锦曦无奈叹道,从董妈手里接过老四,抱在怀里逗着耍。
一个月不见,老三有些念生不爱搭理锦曦,老四则不同,瞧见锦曦就兴奋的伸开胖乎乎的小手,往锦曦这边拱。
孙氏嗔怪的点了下锦曦的额头,转身送碗回灶房。孙老太抱着老三在饭堂里踱步,听到锦曦叹息,笑了起来,道:“三个下巴咋了?只要身子骨好,来日不落下病根,那就啥都值了!再说,胖点好啊,那瘦不拉几的样子,人还以为咱家吃不饱饭呢!”
锦曦噗嗤一笑,在农村人眼中,胖那就是富态,有福气。往往大姑娘家谈婚论嫁的时候,媒婆最爱挂在口头的一句拉分的话就是:“……那姑娘好啊,屁股又大又圆,好生养,到时候嫁过来,三年抱俩……”
自问跟孙老太在这方面的观念融合不到一处,锦曦笑着摇摇头路,开始逗弄起腿上的小家伙来。那边,孙氏去到灶房后院,催在井口边洗手的梁愈忠过来吃夜饭。
“曦儿说的在理,补多了也吸不住,差不多就得了,回头贴两副跌打损伤的虎皮膏药,就没事了!”梁愈忠洗过脸手后重新折进饭堂,笑着为锦曦解围。
那边灶房,桃枝和简氏开始给一家人摆饭。夏夜饭堂里有点闷热,院子里凉风习习,日头落下了山,天色却还未暗下来。
第三百一十四章 我来做主
除此外,蔡庆阳还去饭堂搬了一张桌子出来,摆在一旁,梁愈忠,蔡金山,蔡庆阳,还有阿财几人坐了一座。
孙氏又给搬了把有靠背的藤椅出来,上面铺着柔软的垫子,锦曦抱着老四,又被强行搀扶到了那张大藤椅上坐下。
地道的农家饭菜,荤素搭配,有饭有汤,锦曦回家大家都高兴,孙氏还特地允许梁愈忠喝点小酒。于是,男人们那一桌上,梁愈忠便拉着蔡金山和蔡庆阳父子一道喝起来,阿财几人是滴酒不沾的。
院子里好不热闹,一家人说说笑笑着,享受这热闹却又温馨的欢聚时光。
天空一片深蓝,晚归的鸟儿从头顶掠过,院子外面的田地中,传来阵阵蛙鸣和虫儿的鸣叫,牵牛花缠缠绕绕着,顺着锦曦身后的大槐树,蔓延而上,淡淡的花香在空气中涌动,弥漫……
夜饭后众人散去,董妈和简氏在灶房收拾碗筷,孙老太和桃枝送老三老四回屋睡觉去了。锦柔和文芸文安在锦柔的屋子里不知玩耍些什么。
这边院子里的石桌旁,梁愈忠和孙氏夫妇,正跟锦曦细细询问这去县城的事情。询问的内容,无非就是围绕着孙玉霞他们是否一切安好,铺子里生意怎样,茗山阁那边又是啥情况,毛十八和马家兄弟拘捕归案等等。梁愈忠还关心了一番大侄子
梁礼辉的近况,锦曦都一件件的,耐心的跟他们一一道来。
当然,毛十八和马家兄弟是如何落网的详细经过,锦曦是撇开的。这些事情说完了,就轮到锦曦跟他们二人询问起家里这个把月内发生的诸事了。孙氏和梁愈忠也是极其耐心的将家里的事情,一件件说给锦曦听。孙氏晓得锦曦是个喜欢听闲事的,还挑了几件村子里发生的趣事或者红白喜事。说给锦曦。
锦曦将他们的轮番叙述在脑子里过滤并整理了一番,概括如下:
家里那十几亩的水田,已经插下了稻秧,二亩地的棉花,也打理的不错。后院的菜园子,在孙氏的带领下,规划出一块块,分门别类的种上了瓜果蔬菜。
梁愈忠和孙氏回了一趟孙家沟,采了茶叶做了入夏的头一批茶,并送去了镇上的茶香轩。另外。跟去年一般,锦曦家已经对外放出消息,开始跟孙家沟和金鸡山村的村人大肆收购麦子。
老三老四九个多月。已经开始学习走路了,锦柔的针线有了进步。
老梁家那块,谭氏的眼睛已经复明了七成,能下地自由行走。金氏的病情好转了许多,已经能操持家务。给梁礼胜他们做饭洗衣。梁愈梅在家安心待嫁,二房那边没起什么幺蛾子。
“好了管事婆,该说了都说了,你赶了一日的路,早些回屋歇着去吧!”孙氏估摸着时辰,开始催促锦曦回屋。锦曦点点头。确实累了,便站起身,孙氏赶紧过来扶着。
锦曦不禁笑了。道:“娘,我可没那般虚弱!”
“我送你回屋!”孙氏坚持,转头对还坐在那里喝茶的梁愈忠提醒道:“你明儿要起早去镇上,喝过茶也早些回屋睡去吧!”
“明日怕是还去不成镇上!”梁愈忠道。
“怎么了?”孙氏诧异,顿住脚步。道:“你晌午家来吃饭那会子,不是说那摇篮今日就成完工了吗?”
锦曦也扭头望向梁愈忠。从下车至今注意力就一直被家里的老老小小给吸引住了,都将梁愈忠这两日忙着打摇篮的事情忘到九霄云外了。
“下昼我在镇上铺子里,听四叔四婶说,兰儿姐带着娃儿回来了,想跟咱这借老三老四的摇篮,你们不借,有这事么?”锦曦问道。
“那都是你二伯和二娘的主意,稀罕咱家的摇篮是野桃木打的,睡了能避邪。”梁愈忠道。
关于野桃木打制的摇篮,到底能不能起到避邪的功效,锦曦无法考证。但是大家伙都这般认为,锦曦也就更没必要去追溯求证,反正野桃木摇篮让人稀罕就对了!
“也不是舍不得借,而是你俩弟弟如今还要用着,况且那两小子如今大了知事了些,睡觉还认床呢,我把他们搁我那大床上,死活闹腾不睡,借不了啊!”孙氏一脸苦相。
“要是他们跟我这,借的了我也不借,凭啥?”锦曦很干脆的道。
孙氏无奈一笑,道:“能借则借,何必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计较呢?不值当。”
“有些亏吃的心里舒坦,多少还能博得一点别的啥。可有些亏吃的,那叫一个憋屈和窝囊,还落不到丁点好。”锦曦很直接的对孙氏道,孙氏再次无奈一笑,晓得这个爱管事的闺女,又对他们的行事不满,要开始进行教育批评了。
那边的梁愈忠也习惯性的搁下茶碗,笑呵呵看着自己的闺女。
“爹你莫笑,你们俩铁定是没借给他们摇篮,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于是二伯他们提出想让你给打副摇篮,你们二话不说,把咱家别的一切事情都搁一旁,屁颠着去帮他的忙!是这样不?”锦曦问道。
梁愈忠和孙氏对视了一眼,都很诧异,这闺女倒真是把他们的心里想法给摸了个底儿。
两口子都齐齐点头。
“二伯给兰儿姐那娃儿打制的摇篮,用的是小姑做嫁妆的好木头。爹这两日都在二房那边打制摇篮,早饭,晌午饭和夜饭都是家来吃,对不对?二伯和二娘没有半点表示,对不对?”锦曦又问。
梁愈忠两口子再次齐齐点头。
锦曦皱了下眉,亲兄弟明算账,即便梁愈忠是免费去给梁愈林家打制摇篮,作为梁愈林两口子,怎么着也得给人招呼饭菜啊?
这十里八村的,谁家打家具盖屋子请人过来帮忙,不给招呼饭菜?家常便饭那也得留人吃,这是人之常情,也是风俗礼仪。
假若人家过来帮忙干活,当真有缘由不在主人家吃饭,那么,作为主人家,也得备下些烟酒之类的东西,作为谢礼。又或者,给对方家的老人孩子们,捎去一点零嘴吃食,不在贵重多少,在乎那一点心意。
梁愈林两口子什么都没有做,很显然,这是装傻,心安理得的享受并榨取他的劳动,并且还故意怠慢他,怠慢他,也就是怠慢了孙氏,怠慢了锦曦,怠慢了整个三房的人!
凭什么?凭什么他们可以这样心安理得的享受梁愈忠的劳动成果,却还如此的理所当然?
锦曦对此很不满!
“嗯……你二伯他们也招呼了,你二娘那厨艺,咱又不是不晓得,我就给推了……”梁愈忠许是不想锦曦生气,就编了个谎言。
孙氏看了眼,也沉默下去没揭穿。锦曦指出来的这个,也是孙氏心里的一个小堵。
锦曦伸手抚了一下额头,每回包子爹娘开始走岔道的时候,她就一个头两个大,习惯性的抚额。同时,这个抚额的小动作,也代表了她不是在开玩笑穷计较,而是对这件事,引起了重视。而往往她引起了重视的事情,铁定只是一个不好的开头,后面接着还会发生一连串的类似事情。
知女莫若母,孙氏脸色正下来,诧异的看着锦曦,梁愈忠也打住笑,目光落在锦曦的身上。
孙氏想到自家盖屋子搭鸡棚那会子,对于那些热心帮忙的村人,他们是不要工钱的,但是锦曦家哪回不是拣最丰盛实在和饭菜端上桌?人家家里有孩子和老人的,孙氏也还要送些吃食过去。
那些人能主动过来帮忙,本身就是难得的情分,也证明他们两口子在村里会为人,不讨人嫌,家里有事,大家都踊跃帮忙。就冲着这个,孙氏心甘情愿给人吃最好的!
“你二伯二娘是什么样的脾性,你还不晓得么?只管进不管出的。”孙氏道,一边将手轻放在锦曦的肩上,目光变得柔和起来。
“这回的事情,一面也怪我们心太软。二来,也是你爷在中间帮着说好话,说你爹木工活计好,家里双儿双女的,又耕田又经商,是个命中带福的人!说是经你爹的手打制的摇篮,铁定也能让兰丫头那娃儿沾惹福气。你爷的话都说到了这个层面上,我们拒绝了一回,再要拒绝,实在有些说不过去。我这才让你爹抽出两日功夫过去帮忙打制摇篮。”孙氏柔声跟锦曦解释事情的来龙去脉。
锦曦恍然,原来,还有个老梁头搀和其中,帮着二儿子榨取三儿子啊,好的很,伤疤还没好就忘了痛,又开始了家族内部的劫富济贫!
锦曦目光眯了眯,伸手抓住孙氏的手,又看了眼那边耷拉着脑袋,一脸郁闷的梁愈忠,道:“合着是这么回事,那这事,也不能全赖在爹娘身上。”
锦曦道,他们两口子能保住老三老四的摇篮不借,就算是大进步了。
“方才听爹说,摇篮打好了?”锦曦问。
梁愈忠抬起眼来,道:“今日下昼就打好了。”
“我来做主,爹明日要么在家歇息,要么,就去镇上吧。二伯那边,不必再去了。”锦曦很干脆的道。
第三百一十五章 鸠占鹊巢作威作福
“可、我下昼收工家来时,你二伯追出来,说让我明个再过去帮一日忙,用那些剩下的木头边角料,顺手拼凑出一张搁碗筷的小橱柜。我还答应了,你爷当时也在边上听到了。”梁愈忠道。
锦曦翘起嘴角,看向孙氏,孙氏看向梁愈忠。
梁愈忠看着这娘俩,摸了摸脑袋,嘿嘿一笑,道:“我明儿吃过早饭就去镇上铺子里,家里的活计都还忙不过来呢,是吧?”
孙氏和锦曦相视而笑,锦曦点点头,在孙氏的搀扶下回了自己的屋子。
锦曦坐在书桌前,一边洗脚一边随意的翻看着话本子。
夏夜,一轮明月挂在树梢,皎洁的月光从洞开的窗外洒进来。屋外蛙鸣虫唱,竹叶在夜风中沙沙作响,院子里牵牛花的芬芳,混合着屋里艾草驱蚊精油的馥郁,在空气中弥漫。
屋内烛火跳跃,朦胧的光线里,孙氏正挥舞着大蒲扇,为锦曦驱赶帐子里的蚊子。
“娘,差不多就得了,时候不早,你也赶紧回屋歇着去吧。”锦曦一边翻动着书页,朝那边床上的孙氏道。
“那哪成啊,刚入夏的蚊子饿的慌,有一只留在帐子里面,也没法安生睡觉。”孙氏头也不回的道。
锦曦摇了摇头,微微一笑,目光在手里的话本子里一目十行。
那边床上,蒲扇呼呼的风声止住了,间或传来几声清脆的巴掌声。锦曦不由侧目,原来孙氏已经赤手上阵了。
跳跃的烛火将她跟蚊子斗智斗勇的侧影,投射在另一侧的墙壁上,孙氏捕捉蚊子,极其的细致且耐心,几乎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锦曦的目光不由从书页上移开。看着墙壁上的投影微微出神。
这样熟悉的农村夏夜,对锦曦而言,是一点都不陌生的。
上一世寄居在姑姑家,孩子多嘈杂,山村的夜晚,最无法忍受的便是停电和蚊虫的叮咬。
姑母通常是临睡前,一把大蒲扇,在她的床上随便摇晃几下,这便很了不得了。再大些,就直接甩给她一把蒲扇。何尝有人像孙氏这样细致的,为她一只一只的抓过蚊子?
锦曦心里暖烘烘的,眼睛却渐渐迷蒙起来。
“哎。这些蚊子忒机灵了,可算是给驱赶光了,这下我闺女能睡个踏实觉!”孙氏颇为满意的自言自语着,退下了锦曦的床,顺手将帐子合拢不让蚊子有可乘之机。
“哎呀。这脚怎还在水里泡着呢?泡多了脚底起皮,赶紧擦起来躺床上去!”孙氏催促着,脚下已向这边书桌处快步走来。
锦曦赶紧侧过脸去,不想让孙氏看到她眼角的湿润。一双温暖的手,已经触到了她浸在盆里的脚,紧接着。脚被抬起,温暖的帕子敷上她的脚。
孙氏半蹲在她身前,细致的给锦曦擦拭好双脚。然后拿起一旁的鞋子给她套上,做这一切的时候,脸上始终带着笑,仿佛擦拭的不是一双走路发汗的‘臭’脚,而是一件极其珍稀的宝物。
这就是娘。。。
锦曦温顺乖巧的任由孙氏扶着钻进了粗布帐子里。孙氏拢好帐子,想起什么。隔着帐子问里面的锦曦:“曦儿,你这趟离家个把月,回头明儿,你要不要备上些礼品过去你爷奶那探望下?”
“娘,我这趟不比往常,我扭伤了脚,行走不便,爷奶会体谅的。”锦曦躺着道。若是换做一般人家的祖父母,出外个把月的孙女回了家,还扭伤了脚在床上躺了大半个月,一经听到消息,是铁定坐不住,会过来看看孙女的,这也是人之常情。
“嗯,那就不进村子了,明儿你不用早起,好好睡,我回屋去了啊。”孙氏柔声道,过去端了那盆洗脚水,顺手带出屋子倒了。
还是在自己家中,自己的屋子自己的专属床上睡觉踏实啊!锦曦这一觉醒来,天已经大亮了。
锦曦从帐子里探头往屋子里一瞧,不禁眯了眯眼。阳光从东窗口照射进屋里,屋子里光线明亮,屋后竹子间嬉戏追逐的鸟雀,有的甚至落到了洞开的窗口,正抖着小翅膀,歪着小脑袋好奇的打量着屋内。日光给它的周身披上了一层光晕,煞是好看。
屋外院子里,传来孙老太和孙氏压低声的说笑声,其间还掺杂着老三老四的咿咿呀呀声,想必是在教他们学走路吧,锦曦这样想着,撩开帐子开始穿衣穿鞋。
锦曦这边刚刚穿戴整齐下了地,又将头发跟往常那样梳理完毕,正要推门出屋,便听到外面内院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随即便是蔡庆阳压低的说话声。
“……夫人,老夫人,那边的二老爷过来了,说是找三老爷过去一趟,听到我说三老爷一早就去了镇上铺子里,得下昼收工才能家来,二老爷当即就发怒了,砸了一只茶杯不说,还硬要闯进内院。夫人早有嘱咐大小姐睡觉,谁都不能打扰,我爹这会子正在前院那边跟二老爷周旋,让我过来跟夫人这请示……”
蔡庆阳口中的二老爷,那不就是梁愈林么?锦曦随即拉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