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静漪脸白了下来,也有些后悔自己语气重了。
秋薇狠狠地剜了他一眼,低声道:“小姐,到时候用早点了。”
静漪却说:“不用了。车子在外头等了吧?秋薇,你让人把我的行李放到车上去。”
秋薇怔了片刻,才答应着去了。逄敦煌的副官元秋也在外头,帮着将静漪的行李拿出去。
静漪看着他们忙碌,进去拿了大衣和手袋,出来时轻声说:“走吧。”
“我刚才不该语气那么重。”逄敦煌说。
静漪看了他,对他微笑,说:“没关系。”
逄敦煌看了她温柔的笑靥,呆了片刻,才道:“静漪,你不该。”
静漪先一步出了门。外头寒气逼人,她禁不住打了个寒噤。
逄敦煌替她展开大衣,看着她平静的面容,似完全不为他的话所动,忍不住又要动气。一想到她马上就要离开,此时任何话恐怕都多说无益;可正因为她马上就要离开,往后再见,遥遥无期,他实在有些忍不住。
“为了平定这场风波,牧之付出很大代价。他的确少有摆不平的事情,可问题不在这里。而是你,怎么忍心那么对他?”逄敦煌严肃的很。静漪不声不响地走在他身旁。“仲成被扣在南京了。”
静漪轻声问:“理由呢?”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逄敦煌冷哼了一声。
静漪没有问下去。
她走到车边,看了秋薇。
秋薇要跟她上车。她坚持不允。秋薇泪如雨下。
静漪给她擦着眼泪,说:“多保重,秋薇。”
她硬着心肠不再看秋薇,上了车,就看秋薇还扒着车边,她忍着不看她,吩咐开车。
秋薇还是跟着车子跑了一段,直到车子开出巷口,她才蹲在地上放声大哭……
静漪胸口闷痛。
坐在前面的逄敦煌不吭声。
往机场去的路上她一直望着窗外。从幽静的铜狮子巷出来,司机绕了道,经过黄河边,穿过了繁华的街道……这个她生活了几年的古老城市,此时正在醒来。街上还有些杂乱,有密布的岗哨和军警,都是前度混乱留下的痕迹。她胸口的闷痛在看到这些情景之后渐渐加重。
出了城不久便是旷野,今天有风,风里携着细沙,车子仿佛开进了纱帐里,她回头看时,来时的路竟看不清楚了似的……她终于眼睛湿润。
马家瑜和七姑娘早已等在机场。
静漪的车子一到,马家瑜过来,亲自给
她开了车门。
她仍称呼静漪七少奶奶,说奉七少之命护送您离开兰州。
静漪说了声谢谢,将随身的东西交给了马家瑜。
逄敦煌嘱咐义妹几句,让她先与马家瑜登机,自己陪着静漪走向舷梯。
静漪站下,望了敦煌。
此时黄沙随风而起,细细的沙粒劈头盖脸而来,她有些睁不开眼了。冷风更吹的身子都要冷透了。
“去吧,外面冷。”逄敦煌说。他伸出手来,“保重,静漪。”
静漪握了他的手,说:“你也多保重。后会有期。”
她走上舷梯,只两步,便停下来。回身一看,逄敦煌果然正注视着她。
逄敦煌心跳突然加速,静漪望着他,显然她是想问什么,但最终她只点了点头,将帽子上的纱放了下来。他看不到她的眼睛和面容,反而大大松了口气,注视着她迈着轻盈而缓慢的脚步,走到舷梯尽头处……她又回了下头,这次却没有看他,而是望向了远处。
静漪进了机舱门,清秀的空乘替她拿好了手袋,请她就坐。
她坐下来,从舷窗里看看外头。
逄敦煌仍站在那里。他,他的随从,和远处停着的几辆车子……在空旷的机场里,像散落天际的几颗星星。
静漪摘下帽子,抖了抖。似有沙粒被抖进她眼中,眼睛顿时疼的厉害……眼泪就那么被沙粒硌出来。
她遮住眼睛。
飞机在轰鸣声中起飞了……
她有点恍惚。似乎是满眼的火红,有人捧了她的面庞,给她轻轻吹着眼睛,继而,舌尖轻触……她猛睁开眼,舷窗外已是无边无际的云层。
空乘给她送来了热毛巾和毛毯,问她要不要吃点什么。她说不用,我什么都不想吃。热毛巾敷在了脸上,许久,她一动不动。
马家瑜过来坐在了她对面,望着她。
她将毛巾叠好放回去,将妆容理好,才回望了马家瑜——未着戎装的马家瑜,许是因为在执行任务,仍是精神抖擞,但面色凝重——她手扶着面前的小桌子,仿佛要找到点支撑,才问道:“马少校,我想问您几个问题,能如实回答我吗?”
马家瑜沉默片刻,点头。
“刚才,七少在机场?”她手指扣着桌板。
“是。”马家瑜回答。“他要去哪里?”静漪问。
马家瑜没有立刻回答。静漪盯着她,发现她的眼圈儿红了。马家瑜是极硬朗的女军人……她胸口闷痛在加剧。
“马少校。”七姑娘也过来了。她低声叫着马家瑜。
静漪请她坐下,说:“告诉我,发生什么事了。”
他绝不是一点小事便草木皆兵的人。他一夜之间果决处断城中乱象,如此凶狠,也绝不会没有道理。
“北平。七少要去北平。”马家瑜看了七姑娘,“七少奶奶迟早会知道的。”
七姑娘没出声。
静漪问道:“为什么?”
“二少出事了。”马家瑜哑了喉咙。
静漪看了她。
“二少,二少奶奶,瑟瑟小姐……一起的还有段司令。只有段司令生还。”马家瑜双眼通红,“七少封锁了消息,眼下只有我们几个知道。逄旅长说,如果瞒不住七少奶奶,那就照实说了吧。”
静漪问:“什么时候的事?谁干的?”
“日本人。昨晚十点钟。”马家瑜见静漪冷静,略放了点心。但她喉咙哽咽,也说不得几个字。“七少奶奶……”
“那么,我们现在去哪里?”静漪问。
“上海。金太太到时会在机场接您。”马家瑜回答。
静漪说:“告诉机长,更改航线。”
马家瑜愣住。
“去南京。”静漪说着,站了起来,“我要去见程之忱。
第二十四章 渐行渐远的帆 (二十)
元凶已经查清,他想他必须亲自动手报这个仇,否则他无法度过这一关……他没有想过会以这样惨烈的方式拉开他同敌人作战的序幕。爱睍莼璩他总觉得二哥会自始至终与他并肩作战。
但是现在二哥先走了,他要好好地送他一送……
“如果我回不来,不如在这里了结;如果我回来,往后的日子会更凶险。她该为她的将来打算的。”陶骧说。
逄敦煌好半晌一言不发。
陶骧碰了碰帽檐,说:“这里的事,暂时托付给你了。塍”
逄敦煌点头。
陶骧伸出手来,逄敦煌握了他的手。
“一定平安回来。”逄敦煌说着,指了指外头等着的人。陶骧看到了段奉先,“我和大少商量过,给你加派了这几个人。段大哥早打定主意带伏龙山的兄弟们投身抗日。京津那一带,他又熟悉。他去了,真有事也有人帮你拿个主意。老八和十五枪法极准,加上你身边的人,都是用得上的。这里的事你放心。鲤”
陶骧拍了拍他的肩膀,下了车。
逄敦煌也下车,看着陶骧向段奉先等人走去,短暂的交谈之后,与他们一道登机了。
飞机起飞后,他才从舷窗里看了看下面这个城市——沿着奔腾的黄河,深灰色的彩带一般狭长……他想她大概也做过同样的事情。
今天风沙很大,她站在舷梯上和逄敦煌话别时,他没能看清她的模样。此时出现在眼前的,不是她临走时那有些凄楚的身影,而是她那晚穿着漂亮的跳舞衣的娇俏样子。仔细一算,那是很久以前了——他听说她很美,他曾在一叠闺秀的相片中随手一抽就找到了她……但在见到她之前,他对她还是没有能够形成一个具体的印象。他当时甚至想其实他完全没必要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并不觉得他们果真会成亲,尽管亲事已定了好多年。
初见她时,也是机缘巧合。他有重要的事情要办,刚好经过上海。
孔远遒说牧之今晚你一定要来。你的未婚妻今天十八岁,你一定要和她跳一支舞……不,第一支舞必然是你和她跳的。
他们都这么说,一定一定的,牧之你一定要这样一定要那样。
他多时不曾参加过舞会,或者只去跳跳舞,也很好。他上了车,孔家的司机载他去她住的地方。静安寺的别墅,总是安静而又漂亮的。他让车子停在了马路对面。他下车来,隔了一条街打量着这栋小巧精致的别墅。他想如果主人的品味和这栋房子相差无几的话,那倒是挺不错的……他点燃了香烟,打算待这支烟燃尽,就去按门铃。
有人出现在楼上阳台,是个清秀的学生样的年轻人。他的视力非常好,甚至看得到他胸前别着的校徽。年轻人在阳台的暗处踱着步子,这样不管是屋内还是外面的人,都不容易发现他。片刻之后,一个穿着跳舞衣的少女出来了……他看到他们轻声地说着话,他看到他们牵着手跳起了舞。
他上了车。
但没有立即离开。他看到那个年轻人从阳台翻身落下,消失在院墙之后。他想那里一定有一个角门,可供他出入。于是几分钟后,果然年轻人的身影迅速从小巷里闪出来,更迅速地消失在夜色里……他看了看表。
也不过是半支舞的时间。
别墅门前停了轿车,美丽的少女们不久鱼贯而出……忽有人回头喊着小十快些我们要迟到了。
是赵家那对姐妹花。
从门内跑出来一个提着裙子的少女,他看了,心跳一顿。是那个在阳台上起舞的少女。
上车前她毫无预兆地抬眼瞥了一下他的车子所停的位置。当然她是看不到他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他在车上坐了好久才让司机赶去吉斯菲尔路六号。孔远遒跺着脚说让你去接人,你去黄浦江捞鱼了么?舞会马上开始,你快些去邀舞,等着请她跳舞的人可以排到明天晚上去了……他并不着急。
整个大厅里都是栀子花,满满的都是馥郁的芳香,还有喜气洋洋的人们。
并不见她。
人们议论纷纷,想知道她今晚会以怎样的方式出现。
他在舞厅的角落里站了,听到身后一声轻轻的叹息。
他回头,是个戴着面具的少女。
是她。
她额角有颗嫣红的痣,光洁饱满的额头仿佛嵌了颗小小的相思豆……她并没有看他,只是预备走时,帘幕垂下的流苏勾住了她发间的簪子。
她护着头发却顾不得簪子,低低地呀了一声,面上绯红。
他伸手接住了簪子。
冰种翡翠并蒂栀子花簪。
她拢着散开的头发说多谢。
他说不客气。
簪子还给了她,她也走开了。
他决定去请她跳舞……她似乎并没有认出他。在那一晚之后很久,她也没有认出他来……
今日一别,再相见不知何时何地?
她最重要的牵绊还在他身边,是她给他的最珍贵的礼物。
他相信他们会有重逢的那一日。
他忽然想到,有一件事他没有告诉她——父亲病危时,他守在父亲身边。父亲含笑对他说,囡囡的名字还是想一个好的吧。他想了好久了,那天同父亲说,不如就叫遂心。
他们的女儿,会叫遂心。陶遂心。
屋子里没有开灯。窗帘低垂,外头的一点光投进来,坐在窗前椅子里的那个单薄的人,听到门开合的声响,问道:“有回电吗?”
无瑕关了房门。她轻手轻脚地走到静漪身后,刚想要拉开小圆桌上那盏台灯,就听静漪说:“就这样吧。”
她已经在黑影中度过了好几个夜晚。
无瑕过来,轻声问:“还不吃东西?”
“有回电吗?”静漪依然望着窗外。隔着窗帘,只有外头偶尔经过的汽车才带来一点光影移动,除此之外,这里安静的仿佛古墓……她被安排到这里来,形同软禁。
她从机场见到无瑕,要求直赴南京。无瑕拗不过她,告诉她今天早上三哥才抵达上海。无瑕陪她一同前往。她马不停蹄地直闯程之忱办公室。但等了很久,之忱才见她。
她惊痛交加下不惜给以之忱最严厉的指责,之忱的暴怒也是她从未见过的。
她是被卫兵押着离开的。
这一次见面之慎始终在身边,然而他一言不发。只在将她送抵此处时,才说了句你也要体谅三哥,如今境况又岂是他愿意的?
她不能体谅,也不想体谅。
几天过去了,外面的消息她只能通过无瑕得知。而除了无瑕,她谁也不见……她在等着陶骧的消息。哪怕能有一点,但是都没有。而她发过去的电报,亦石沉大海。
无瑕说:“没有。”
静漪闭上眼睛。
无瑕过来,静漪一转脸,靠在她身上。她身上颤抖,无瑕紧紧搂了她。
“马仲成已经返回兰州。”无瑕告诉静漪。
静漪半晌才轻轻点了点头。
“二表姐,他是有回电的吧?”她问。
无瑕抚摸着静漪的发,停顿了一下。
“告诉我,他是怎么说的。”她吸着气,“我受得住。”
无瑕蹲下身,握了静漪的手。
“各自珍重。”无瑕说。
静漪的呼吸仿佛都停止了。她坐在那里,纹丝不动。
无瑕觉得不妥,拉了灯绳。静漪闭上眼,躲避着灯光。
“事已至此,漪儿……”无瑕顿住,看着静漪慢慢睁开眼。和她想象的不同,仍在悲痛中的静漪,看上去并不绝望。她的眼中一点泪光也没有……无瑕意识到,这几日,她根本没有看到过静漪掉眼泪。
她听到静漪的叹息。
温柔的叹息。
她让静漪好好休息,如果再不吃饭,她就得让医生来给她打针了。静漪这一次没有反对。她出去时看了静漪——她也正在望着她……
要很久以后她才能领会当时静漪眼中那坚毅的光芒。
当她带着使女再上楼给静漪送晚餐时,房门已锁。
她让人打开门,人去房空——她忘记了这是静漪住了很多年的静安别墅,如何不惊动人从这里逃出去,对静漪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她站在阳台上,看着飘落的窗帘,没有叫卫兵。
她关上落地窗,回到房间里,检查静漪的东西时,才看到掉在地上的那张字条。
是静漪匆促间写就的,字迹潦草。除了感谢,还有歉意。最后的四个字,是“各自珍重”。
无瑕看着这四个字,再看看这空荡荡的屋子,好久,她才走了出去。
走廊里似乎还有静漪的声音,笑着叫她二表姐,柔婉动听……她想静漪会照顾好自己,而她们不久后定会相见。
在这之前,她们自当各自珍重。
……
开往西伯利亚的火车上,从贵宾包厢里走出来一位年轻的女士。
她戴着眼镜,穿着很普通的灰色大衣。
列车员同她礼貌地打招呼,问她是否要去餐车用餐。她点头。
餐车里用餐的人不少,外国人和中国人都有,用或高或低的音量交谈着,有些嘈杂。
她只点了一杯红茶,要了今天早上的报纸。火车很快就会开出国境,她也马上就要离开中国了。此时看到国内的报纸,还是有些心情复杂。火车上的补给并不及时,好在这几年,她也已经习惯了重要的报纸隔日才看到。
有乘客在高声说着什么,情绪十分激动。
她的红茶恰好送到,侍应生对她低声说抱歉。
“没关系。”她低声说着,回头望了眼那高声演说的乘客。在火车上数日,她都在包厢里,几乎不曾见过这车上任何其他乘客。
见她留意,侍应生忙跟她解释。
“您看看今天的报纸吧。各大报纸昨天都有报道,说前天日本关东军几号重要人物在会馆晚餐时遭到暗杀,除了他们还包括了关东军情报机构负责人,另外就有一个绰号是中国公主女人。据说现场非常干净,被发现时凶手,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