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枭- 第2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陆皓山深知情报对军事的重要性,在培养斥候上不遗余力,那些斥候也非常给力,张献忠还没动身就已经探听出来,事实这情报也没有错,崇祯十三年九月二十七日,张献忠率领麾下的大军由湖南常德、澧州北上湖北荆州、夷陵。

    张献忠一动,有关的他情报如雪片般送到陆皓山的手里:

    十月八日,张献忠先头部队到达荆州;

    十月十二日,张献忠麾下大将孙可望与官军激战,杀死明总兵赵尚;

    十月二十八,刘文秀与在荆州、夷陵一带活动的老回回相遇,两军对峙,但并没有发战斗;

    十一月二日,老回回马守应病逝,随后其部众全部被张献忠收编,势力更大,号称拥兵百万……。。

    “啪”的一声,陆皓山一下子把情报摔在桌面,有些愤愤不平地说:“这个张献忠真是走了狗屎运,这样的好事都让他摊上。”

    本来还想暗中挑起两人相斗,等两人斗得差不多再出手收拾残局,一山不容二虎嘛,张献忠和马守应都是一号人物,没想两人是一公和一母,最后还病死了一头,让另一头捡了大便宜。

    李念一脸淡定地说:“东翁,那老回回本是奉李自成命令攻取夷陵,罗贺事件后两人关系恶化,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张献忠北上两人没有第一时间交战,就知他们一早有联系,不过这些不是问题,五年前,洪承畴的百战精兵都在我们手下吃了大亏,五年后我们还怕这些乌合之众不成?”

    陆皓山听李念这样说,就知他心中有了主意,闻言马上说:“李先生早有良策吧,还请先明言。”

    “东翁,这些年我们韬光养晦,真实的实力估计只有洪承畴知道,当年我们仅用了二千火铳兵就让纵横几省的洪承畴饮恨而归”李念信心十足地说:“现在我们有新式火炮近百门,新式火铳过万支,粮食充足、士兵训练有素,现在怕的不是他来,而是怕他不来,我们要考虑是怎样把他们一网打尽。”

    顿了一下,李念双眼放光地说:“张献忠为非作歹多年,不知积累了多少金银财货,这次他北上前,把湖南等地搜刮得干干净净,珠以斗计、金用车载,据说光是运用金银财货的马车就用了上千辆,这下发了,发了。”

    好吧,这李念跟得自己多,知道钱财的重要性,也变成小财迷了。

    “咳咳”陆皓山干咳二声,然后苦笑地说:“李先生,说重点,怎么把这头黄虎一网打尽?”

    “是,是,东翁见谅,是学生孟浪了”李念马上说道:“依学生分析,我们四川北有秦峰,东有三峡,西连接蕃人,没有意外的话,应是南进,结合情报可以推算出,他们应是由万县进入,我们要的是诱敌深入,然后一举歼灭。”

    说毕,李念指了指地图上培州位置说:“这里就是张献忠的葬身之处。”

    ………。。

    “快点,八大王有令,天黑前赶到望牛墩才能休息。”

    “快,跟上,喧哗者斩”

    “小心点,这箱里全是古董,要是敢弄碎一个,你有几个脑袋?”

    “快点,到了四川,那里要什么有什么,那些婆娘都俊着呢,都别磨蹭了。”

    在湖北夷陵的一个条官道上,一支支职能不同的队伍正向前行军,有步兵、有士兵、有妇人、有运用货物的车夫等,他们的目的都相同,那就是天府之国四川,当然,他们今天的目标就是一个叫望牛墩的地方。

    在官道旁的一座山峰上,衣甲鲜明士兵一层又一层把这座小山峰团团围住,原因很简单,他们的首领,也就是号称西营八大王的张献忠正在山顶上。

    张献忠长着一张大马脸,又长又黄,绰号黄虎,此刻的他,不是那个卑微的边军、不是看人脸色的小捕快、也不是跟在王自用身后讨好叫盟主的小角色,现在的他是一个手握重兵、放眼天下的枭雄,看着连绵不断的队伍,一想到自己握有山脚那么多人的生杀大权,张献忠的心里无比畅快。

    要是进展顺利,割据四川,那退可裂土为王,进可逐鹿天下,这是何等的畅快。

    在张献忠身后,站着三个恭恭敬敬少年,他们都是军中表现突出的年青将才,也是张献忠的得力助手,他们分别是孙可望、刘文秀和艾能奇。

    当然,这三人都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们都是张献忠所收的义子。(未完待续。。)

    ps:  双更,给点票票吧,明天更给力!!!!



355 兵围四川

    “孩子们,这军势,你们有何感想?”张献忠指着山下密密麻麻,有如长蛇一样队伍,突然发问道。。

    “气势如虹,枪尖如林,义父,这是横扫天下的雄师,兵锋所指,所向披靡。”孙可望连忙恭维道。

    “就是”刘文秀连忙附和道:“有这百万雄师,再加上义父的指挥若定,定能百战百胜。”

    艾能奇则有些感叹地说:“当年我们还要为下顿发愁,做梦也没想到能今日之成就,这些全是义父的功劳,只是,孩子有一件不明,不知该不该问?”

    张献忠视其它人有如牲畜,但对自己的义子还是挺好的,闻言简单直接地说:“讲。”

    “是,义父”艾能奇有些疑惑地说:“这些年我们浴血奋战,拿命去拼,好不容易拼下一块地盘,都紧紧捏在手中了,现在把它弃了,是不是有些可惜?”

    打一块地盘可不容易,先别说和官军作战,就是别的义军也会看着眼红,背后捅刀子是常有的事,大明就那么大,可是大大小小的义军少说也有几百股,互相之间也会倾轨,湖南和江西都是粮丰兵多的好地方,粮饷可以保证,现在倾巢而出,原来打下的地盘的防守力量可以忽略不计,这相当于把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盘拱手让人。

    僧多粥少啊,艾能奇就是想想也觉得可惜,不过这事张献忠说了算,艾能奇就是想反对也不敢说出口,现在有机会,于是小心翼翼说了出来。

    张献忠没有正面回答,反而问道:“孩子们,你们觉得丢了湖南和江西可惜?”

    孙可望、刘文秀还有艾能奇三人对望了一下,然后轻轻地点了点头。

    “为人最忌就是鼠目寸光,古人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张献忠突然有些触动地说:“湖南、江西是好,但是苦于没有坚固的屏障,很容易被人攻破,可以立足但不能安身,除此之外,还有二个原因。”

    看到三个义子毕恭毕敬地听着自己的教诲,张献忠很满意,继续说道:“第一个原因是我和李贼不和,这个李自成,事事抢先。处处要压本王一头,还没有攻下京城,就以盟主自居了,要是能腾出手来,他第一个要对付的肯定就是本王,这得早作打算;第二个原因就是大明气数已尽,改朝换代那是早晚的事,现在天下乱成一团,乱世出英雄。不知多少人都盯着京城那张龙椅,就是自己人不乱,皇太极的狼子野心早就人尽皆知,义军、官军、满清鞑子、割据各山头要道的好汉。早晚会一团混战,既然是这样,我们何必趟这浑水,坐山观虎斗。等他们都斗得差不多,我们再出来捡剩落,这样不是更好吗?”

    原来是这样。三人都是难得的将才,一下就明白了。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和李自成的矛盾不能调和,现在李自成势大,等他攻下京城,到时声势更壮,还不如趁他和官军纠缠时找一条退路,任由他和官军和满清斗个你死我活,割据四川,利用四川有利的地形,进可攻退可守。

    至于倾巢而出更好理解,留的人多,攻不下四川,留下的少,容易被其它人吞掉,还不如一起发动,换一句话来说,要是攻不下四川,实力大损之下要想在湖南、江西立足也难了,还不如集中力量。

    三人暗暗想道:也就是这份决断,自家义父才能在那么多路义军中脱颖而出,成就一方霸业。

    “明白了,义父。”艾能奇心悦诚服地说:“义父高瞻远瞩,孩儿佩服。”

    张献忠挥挥手说:“好了,这些话等本王拿下成都再说吧,可望、能奇。”

    “孩儿在”孙可望和艾能奇知道张献忠有事要分咐,连忙上前领命。

    “你们二人各带本部将士作先锋,可望率兵从石乳关入川,能奇从野山关入川,最快速度拿下后,兵合一处直取瞿塘关,今年的午夜晚,我们父子能不能在重庆府吃,就看你们的了。”

    孙可望和艾能奇大声地说:“是,义父。”

    “去吧。”

    孙可望和艾能奇恭恭敬敬地向张献忠行了一礼,然后转身跨上马,一扬鞭便绝尘而去。

    等二人走后,张献忠开口问道:“文秀,那些信送出去了没有?”

    “回义父的话,都送出去了。”

    “好,听说那个姓陆的把四川经营得不错,还有不少火器,估计这骨头不好啃,幸好他兵员少,要是其它人能帮我牵制一下,那么压力就会大减 。”

    张献忠说完,自顾上马下山,刘文秀见状,连忙上马跟上。

    天下大势只有一个字,那就是“乱”,各种利益交缠在一起,很多事牵一发动全身,张献忠要进攻四川,声势这么大,很快消息就传开了,有人激动、有人观望、有人四出活动,这么多人中,兵部尚书洪承畴的心情最复杂。

    紫天关一战,陆皓山是踩着洪承畴扬名,洪承畴败走四川,这对他的威名有不少的损害,也想过克制之法,可惜那义军的声势越来越大,满清铁骑也不断冲击大明在辽东脆弱的防线,以至腾出手来收拾陆皓山的想法一直没有实现。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这是最好的自我救赎方式,洪承畴一直在等一个机会,可是当这个机会到了,他又变得犹豫。

    这个机会来自一封信,张献忠亲笔书写的一封信,信中说他与四川总督有仇,然后倾尽全力攻击,欢迎自己也来分一杯羹云云,洪承畴收到这封信有些复杂,雪耻的机会终于来了,而这个机会却是反贼给的。

    这显得有些讽刺。

    书房内,洪承畴坐在上位,坐在他左边的新封的平贼大将军加太子少保左良玉,而坐在他右边是麾猛将曹文诏和马科,此刻他们正在讨论这次张献忠的异常举动。

    洪承畴干咳二声,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这才说道:“形势在座的最知道了,不知诸位有什么高见?”

    左良玉目露精光说:“洪大人,末将一直在筹备收复湖南、江西,没想到这贼头却提前撤走,下官建议,张献忠倾剿而出,后方一定非常空虚,我们可以趁机收复失地,然后派奇兵偷袭,让他首尾不能顾,若能铲除此獠,这可是一笔天大的功劳。”

    马科对众人行了一礼说:“左帅言之有理,皇上把张献忠放在剿匪名单的前列,要是拿下他,皇上定能龙颜大悦,不过老回回病逝,反而让张献忠捡了便宜,让他收编了老回回的旧部,这样实力大增,末将认为,可以调动优势兵力趁其立足未定时一举袭击,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顿了一下,马科又皱着眉头说:“只是,张献忠突然放弃经营好好湖南和江西,倾巢而出,而老回回又这么巧病死,这也太巧了吧?这当中会不会有什么猫腻?有意设隐阱引我们上钩呢?”

    马科这一担心,众人一下子又沉默了。

    “文诏,你有什么看法?”看到众人沉默,洪承畴开始点将。

    曹文诏行了个礼,一脸正色地说:“大人,如果说张献忠是乱国之匪,那么四川总督陆文华就是盗国之贼,特别是陆文华,虽说他表面以臣子自称,但是他的狼子野心早就人尽皆知,反正四川不在我们掌控当中,为什么让他们斗个你死我活呢,张献忠势大、陆文华兵精兼有秘密武器,正好是棋逢对手,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无论哪个伤了,对我大明来说都是好消息,以末将之愚见,就坐山观虎斗罢了。”

    见识过新式火铳威力曹文诏深知厉害,一回想起那弹如雨下的情景就内心发怯,当他听到张献忠要进攻四川时,第一感觉就是张献忠疯了,这和自杀无异,听到左良玉和马科的话,也觉得他们太小看陆文华。

    别人割据四川,兵员不增反减自然有别人的道理,从侧面反而显示出他的强大的自信,事发反常必有妖,要是他们有自己这种切身体会,就不会这样目中无人了。

    洪承畴闻言,点点头说:“没错,狗咬狗一嘴毛,他们要斗,我们自然不会制止,不过,光是看还是不够的,依本官说,怎么也得凑一下热闹……。”

    ……。。

    张献忠一动,原来风静浪静的四川一下子成了暴风眼,四川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引人注目标,坐镇成都的陆皓山也不断接到从四面八方传回来的情报:

    十一月二日,张献忠孙可望部攻陷石乳关,同日,艾能奇部陷野山关,大西军正式入川;

    十一月八日,刑红狼、扫地王等人移师四川东部,目标未明;

    十一月十五日,李自成派部将刘宗敏率兵五万增援汉中;

    十一月二十二日,曹文蛟率兵一万,在紫阳扎营,同日,平贼大将军兼太子少保左良玉率部下精兵抵达陕西镇坪;

    十一月十五日,张献忠在宜都、荆州大肆招兵后,逆江而上,水陆并进,凭着优势兵力,数战皆捷,越下牢、渡三峡,气势汹汹直扑万县。(未完待续。。)

    ps:  晚上还有一更,没月票,推荐票也给张吧



356 万县换防

    万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府的东北部,处三峡库区,自古以来就是一座重要城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这里扼守着长江,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来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昔日守卫在这里的是大明守备将军,自紫天关一役后,陆皓山割据四川,这里守卫就换成陆皓山的亲信大山,这位羌族少年跟陆皓山时陆皓山还是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而大山是第一批纠察队员,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陆皓山由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变成割据四川的总督,而大山也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陆皓山麾下的一名千户长。

    站在城楼上,大山感到自己身上沉睡了五年热血慢慢开始沸腾,因为好战的他闻到了战争的气息。

    就在长江下游,张献忠收编老回回的部属后,倾巢而出,逆江而上,水陆并进,用船浆不足以驱到船前进,只能用人来拉,张献忠的运兵船那是动辄上千人的大船,逆流而上那困难可想而知,沿途驱赶百姓拉纤,一路上不知多少百姓倒毙,而两岸山高林密,行军很困难。

    可就是这样有利的环境下,大山的几次请战都被陆皓山严令拒绝,严禁主力出战,就这样眼睁睁地等张献忠大军压境。

    军令就是军令,大山可以不理解,但不能不服从。

    回头看看校场上一动不动站军姿的部下,大山眼里浮现骄傲的神色:部下一个个站得如青松一样挺直,就像钉在地上的木桩一样一动也不动,现在已是冬天,很多战士在寒风中冷得青一块紫一块,可是没一个人乱动,纪律性极强。

    这是每天雷打不动站军姿,时间不久。也就半个时辰,别小看这短短的半个时辰,对士兵的纪律有很大的约束性,这些士兵身穿棉甲、脚踏皮靴、执长矛、背火铳,腰间挂着长长的子弹袋还有皮靴里插着匕首,这些都是陆皓山麾下普通士兵的标配,而羌族出生的大山,不仅招收了大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