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枭- 第2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是孝庄皇太后,也下意识低头喝茶,佯装没看到。

    很快,那斥候就在多尔衮面前大约二丈远的地方停住,多尔衮还没有开口斥问,那个斥候一下子跳下马跪下哭喊道:“不好了,王爷,多铎大人阵亡了。”(未完待续。。)



396 闯王殒落

    "什么?多铎怎么啦,你再说一遍。"斥候的话犹如晴天霹雳,多尔衮差点没晕倒,好在他内心足够强大,闻言大声喝道。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努尔哈赫的儿子很多,彼此之间也有竞争关系,而同一母亲所出的十二子阿济格和十五子多铎是多尔衮的左膀右臂,也就是这二兄弟的帮助,多尔衮才能顺利当上摄政王,一手遮天。

    多铎是弟弟,忠心且卓有能力,他和多尔衮的感情最好,突然听到弟弟多铎的噩耗,多尔衮一下子失态了。

    刚才还热闹的聚会,突然听到多铎战亡的消息,众人一下子静了下来,就是刚刚赢了十二个牛录的济尔哈朗也一脸凝重,坐在上面的孝庄皇太后更是一脸难以置信的神色。

    内斗归内斗,但是所有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入主中原,在这个繁荣昌盛的花花世界享福,满族本来就人口稀少、人才短缺,多铎是满清难得的悍将、名将,他的殒落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皇太极暴毙后虽说争夺皇位得很激烈,但谁也没有兵戎相见,其目的就是不想内耗,保存实力,推年幼的顺治上位,主要是给日后留下希望和可能。

    那斥候一脸悲戚地说:“多译将军与李自成麾下大将牛金星在江西财崇仁决战,两军相遇后,就拿火器互相射击,不知何解,刚刚运来的子弹有问题,能击发但没有杀伤力,而大顺军的火器持续发威,兄弟们死伤惨重,多铎将军看到情况不对就亲率军队冲锋,没想到在冲锋过程中连中三弹,其中一颗子弹打中脑袋,以身殉国。”

    “十五弟”多尔衮大叫一声。张嘴哇的一声,悲痛之下硬生生吐出一口鲜血。

    “王爷,你没事吧?”

    “十四弟,你没事吧?”

    “该死,李贼竟敢害我十五弟。”

    “王爷,节哀顺变,人死不能复生。”

    “牛金星,这个败军之将,竟敢谋害我大清名将,抓到后得把他凌迟处死。”

    听到多铎战亡的消息。在场人都惊呆了,有人安慰有人愤怒,就是坐在上面的孝庄皇太后也坐不住了,走下来对多尔衮深深行了一礼道:“十四皇叔请节哀顺变,十五皇叔为大清开疆拓土,功在千秋,他的功劳,大清不是忘记的,皇上也不会忘记的。”

    “谢太后关心”在很短的时间内。多尔衮已经把情绪调整了过来,抹去嘴角的血迹,毕恭毕敬向孝庄皇太后行了一个礼说:“臣代十五弟,谢太后恩典。”

    “啪啪。啪啪啪”一阵响亮的刮耳光声响起,范永斗一下子跪在地上,一边打自己的耳光一边痛哭流涕地说:“王爷,都是小人的错。一不留神就上了当,要不是小人,多铎王爷就不会战死。小人就是万死也不能辞其疚,请王爷责罚。”

    前面害多尔衮输了十二牛录,这已经不知怎么弥补,现在因为火器出了问题,十五王爷战死,这死的是多尔衮同一胞母的亲弟弟啊,范永斗吓得脸色都发青了,不待多尔衮问罪,自己主动出来承认错误。

    出人意料的是,多尔衮亲手扶起痛哭流涕的范永斗说:“范先生请起,无意敌不过有心,范先生对我大清的情谊,本王是从不怀疑的。”

    战死沙场,马革裹尸,那是一名将士的最好归宿,多铎死了,就是伤心也不能让其复活,大清要站稳脚跟,离不开这些汉人的支持,范家在中原经营多年,人脉资源丰富,他手中的资源和情报,那是满清最需要的,就是杀了他也没大事,还不如用大度换取他的死心塌地,同时也向那些投诚的人吃下一颗安心丸。

    只要是对满清忠心的,无论怎么样都会优厚相待。

    “小人愿为王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范永斗一脸感激地说。

    原以为不死也得掉层皮,没想到这位摄政王有这样的气量,感激之余又暗暗敬佩。

    就在此时,又一个斥候骑马前来,恭恭敬敬地给一封加了三道火漆的加急情报送到多尔衮的手中,多尔衮拆开一看,脸色一变,咬着牙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姓陆的,你终于露出尾巴了。”

    “十四弟,什么事?”济尔哈朗看到多尔衮面色有异,连忙问道。

    多而尔没有说话,刚收到的绝密加急情报递了过去,反正这个所有人迟早都知,也不用掩饰,济尔哈朗接过一看,马上变色道:“这个陆文华,还真是狡猾,乘着我们和李自成打得难解难分,竟然悄无声息向蕃地下手,嘿嘿,还说什么安分守己,不想百姓卷入战火中,现在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了吧。”

    蕃地多是荒漠、高原,土地贫瘠、经济落后,而那些蕃人又桀骜不驯,征服它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不仅没带来好处,经常要补贴,历朝历代对它视作一个鸡肋一样的存在,就是明初的朱元璋和朱棣父子,对它的态度也是统而不治,而四川总督却悄无声息地出兵征讨,综合四川兵强马壮、又拥有强大的火器,又故意在火器上做手脚,不难推断,解决后顾之忧后,下一步就是做那个??相争,渔翁得利的那个渔翁了。

    多尔衮突然向孝庄皇太后行了个礼说:“皇后,现在后方稳固,这么多叔父、兄弟也在京中坐镇,臣愿领兵出征,为我大清开疆拓土,打下万世不朽之功业。”

    什么,摄政王多尔衮亲自出动?

    不光是孝庄皇太后,就是在场的满清贵族都惊讶说不出话,这位一直坐镇京城的主,怎么突然想上战场了?不过这样也好,多尔衮那是满清的头号巴图鲁,智勇双全,非常擅长捕捉战机,是军中的定海神针,有他亲自出马,肯定无往而不利。

    李自成和那个陆总督有难了,这是在场满清贵族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在他们心目中,多尔衮那是战神式的存在……。

    多尔衮得到陆皓山出兵蕃地的信息,而李自成也收到,虽说他私下也破口大骂,说陆皓山隔岸观火,让自己和满清拼个你死我活,而他在后面捡剩落也就算了,还大发战争财云云,不过他只是骂一下泄愤。

    现在一个满清已经疲于应付,而那些本来归顺的地方出了岔子,要是得了暴动更是让他感到焦头烂额,哪里再敢招惹深不可测的川军,再说见识火铳的威力后,还幻想陆皓山多卖他一些火器呢,可惜他的要被无情地距作了。

    就在多尔衮和李自成在痛骂陆皓山时,陆皓山却一点也没有感觉到,两人那咬牙切齿地咒骂的时候,陆皓山正是满脸笑容,文艺一点来说,民艺一点来说,这叫“花儿在阳光下绽放。”

    陆皓山的确笑得开心,先是狠狠讹了范永斗一大笔银子,那些做了手脚的子弹狠狠坑了满清鞑子一次,给李自成的是真弹,而给范永斗的做了手腿的子弹,把多铎这员猛将硬生生坑死,其是其一,第二就是赵敏争气,十月怀胎给陆皓山生下一个大胖儿子,整个总督府都沉浸在一片喜悦当中,而这些,这些天非常主动的林月萱终于得尝所愿,在赵敏生下孩子的当天,也宣布自己怀孕,这让陆皓山高兴之余也暗松一口气。

    就怕自己走不开。

    最后一件值得欢庆是西征的进展非常顺利,普布经营多年,在茶马交易中获得大量的好处,靠近四川,在陆皓山的帮忙下,那武器装备比其它人高出很多,再说还有那一万全副武装的川军帮忙,一路所向披靡,仅仅一个月就完成了整个东部的征讨,然后势如破竹,仅仅用了二个月,就已经攻下阑教王驻地,接连攻下大慈法王驻地、大宝法王驻地,除了一些顽固分子外,大多都望风归顺,意气风发的赵功常豪言三个月拿下乌思藏宣慰司和朵甘宣慰司。

    一边是装备精良,配有火铳、火炮的精锐部队,一边是落后无知、很多连一把称手武器都没有、贫穷落后、纪律涣散训练不足的乌合之众,虽说装备优良不代表胜利,但是有些差距不是用勇气就能弥补的。

    同年八月,赵功常在普布的全力协助下,在烈城接受最后一位土司投诚,正式宣布完成西征任务,解决了川军的后顾之忧。

    赵功常在八月奠定自己的人功勋和地位,而满清的摄政王多尔衮也选择在这一个月亲率大军征讨大顺军,一来报胞弟一箭之仇,二来也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和影响力,李自成在内忧外患之下节节败退,有心求败陆皓山,可是陆皓山置若罔闻,对一封封求救信和一个个大顺的使者视而不见到,就是火器和弹药也不再提供。

    事实上,多乐衮的确是百年难遇的军事天才,一边利用铁骑行动快速、冲击力等特点,一边拼命攻击李自成的精锐部队,一边暗中勾结那些反对大顺政权的乡绅,在内外夹击之下,李自成兵败如山倒,最后湖北通城九宫山被当地乡绅组织的乡勇射杀。

    一代闯王,就此殒落。(未完待续。。)



397 风起云涌

    击杀满清的名将多铎,对大顺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对一直萎靡不振的士气也有不少的提高,但这一次重大的胜利,可以说是大顺军的一次回光返照,被激怒的多尔衮亲率大军前去报复,这叫打死了狼却引来了虎,没有火器补给的大顺军节节败退。

    有火器相助,勉强还能占了便宜,可是一旦没有火器的强大输出,这些乌合之众一下子被打回了原形。

    大顺军刚开始时多是逼到无路可走的穷苦百姓组成,这些苦哈哈训练不足、纪律不强,靠的就是悍不畏死,敢于拼命,可是随着不断高歌猛进,又是缴获又是追赃,一个个都捞了不少,再加上饷银和打赏,每个士兵的腰里都有了不少钱银,少的一百几十两,多的几千两,除了钱银,还有不少值钱的财货,这样一来,这些目光短浅的士兵就想着回家买田置地、娶妻纳妾做一个小地主,哪里还想拼命?

    于是,不断有老兵偷偷离队,有的甚至整队逃离,对陷于困境的李自成来说那是雪上加霜,满清铁骑锐不可挡,背后还有原本投诚的乡绅不断在背后捅刀子,再加上满清的威逼利诱之下原来归顺的将领纷纷反叛,几重因素的夹击下,硬是没有抗住,兵败如山倒,墙倒众人推,最后死在普通的乡勇手上。

    这是典型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接到李自成殒落的消息时,陆皓山李念正在修筑高速公路的工地上。

    工地上,一个个赤着胳膊的战俘和奴隶正干得热火朝天,有的平路面、有的挖地基、有的拉沙抬石、有的铺水泥,忙得满头满脸都是汗,现场不时传来几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那是工匠在做爆破作业,碰上一些需要开凿的高山或大石。直接用爆破作业,这样不仅节药大量的劳动力,更重要的加速工程的进展。

    “没想到李自成竟然死在乡勇手里,还真是可惜了。”陆皓山有些感叹地说。

    李念点点头道:“是啊,多好的一盘棋,硬生生给搞砸了,那李自成把天下的士绅都得罪透了,别人能不恨他吗?这叫强龙难压地头蛇。”

    明末官员的起复很频繁,很多官员回乡后会组织乡勇训练以自保,由于舍得出钱出力。不少乡勇战斗力都很强,李自成为了筹集粮饷,把希望放在追赃上,把贪官污吏所贪墨的民脂民膏上,这本来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可是走着走走着,这路就走歪了,先是追贪官污吏,这些臭名昭著的贪官追完赃后。又扩展至所有的的士绅、地主,在追赃过程中,因为没有有效的章程和节制,很多人无法无天。滥用私刑、yin人妻女的事穷不出穷,硬生生把士绅都推到自己的对立面,以至这些乡绅一有机会就背后给李自成捅刀子。

    李自成怨不得人,自己也在追赃过程中笑纳了倾国倾城的大美人陈圆圆。这叫不作死就不会死。

    陆皓山眺望着东面的方面,有些期望地说:“现在看来,这天下就是本官和满清的了。”

    “东翁别忘了。还有一个南明呢,吏可法、钱谦益、高杰、黄得功等人,他们拥福王朱由崧为帝,实力强大,不容轻视,应说三分天下才是。”看到陆皓山有些自大,李念在一旁提醒道。

    南明?

    陆皓山嘴边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在太平年代还不错,提倡礼义廉耻、忠君爱国,但是到了群雄四起的年代,那可是论拳头而不是拼舌头,让这些纸上谈兵的读书人把持朝政,那是作死的节奏,这些人把朋党关系渗进去,大敌当前不团结一心,反而是相互算计,能有什么作为?

    “赵功常那边怎么样了?”陆皓山没有回答李念的问题,反而悠然自得地问道。

    “赵将军正在整编那些投降的军队,估计本月就可以整理完毕,东翁真是高明,把蕃兵调过来,一来减轻赵将军的压力,二来也可以让这些人做炮灰,我军一下子就多了几万凶狠善战的炮灰兵。”

    先进犀利的武器、详细周详的计划、英勇善战的士兵,陆皓山的西征计划进展得很顺利,赵功常和普布联手,先是出奇不意剿灭二股大的势力,然后对剩下的人采用二个方式,投降的善待,不投降就坚决打击,那些武器简陋的蕃兵哪里是赵功常的对手,狠狠教训几个刺头后,剩下的纷纷望风而投降,不到半年就征服了蕃地。

    征服后,那些桀骜不驯的蕃兵直接驱来给陆皓山打天下,现在川军虽然很强,但是兵种有些单一,用他们来补充最合适不过,多尔衮用蒙古八旗和汉八旗替他打天下,陆皓山也不手软,直接征服的蕃兵拉出来,充当自己的打手。

    不用白不用。

    “火候差不多了,不能让满清鞑子蹦达太久。”陆皓山突然自言自语地说。

    随着李自成的殒落,曾经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已接近落幕,老回回马守应、不沾泥张存孟、紫金梁王自用、老闯王高迎祥等人一个接着一个退出历史的舞台,剩下的大多是不成气候的小鱼小虾,翻不起什么波浪,时势造就了自己,自己也是时候挺身而出了。

    就在陆皓山说话间,一个斥候飞快地走了过来,把一封打了二道火漆印记的信报送到陆皓山手里,陆皓山检查到火漆印记无误后,打开情报一看,顿时乐了:“好啊,本官还没有动手呢,你倒先动手了。”

    “东翁,谁动手了?”一旁李念好奇地问道。

    陆皓山扬了扬手里的情报说:“多尔衮派护军都统鳌拜进驻定军山,洪承畴率军增援汉阴,像潼关、大散关等关隘也加强了防御,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不错,这是提防我们了”李念摸了摸胡子说:“出川主要有二条路,一是南起成都沿金牛道,过广汉、德阳、罗江、绵阳、梓潼,越大小剑山,经广元而出川,陕西境内经过宁强、大安、勉县到达汉中、褒城开始褒斜道,之后沿褒河过石门,穿越秦岭,出斜峪,直通八百里秦川,二是由重庆沿江而下,其它的小路虽说也可以出川,但不利于大队人马出行,特别后勤补给,想当像诸葛丞相走小路出川,也是凭借木牛流马之神通,这些神通我等没有,多尔衮派鳌拜和多尔衮扼住我们出川的要道,用东翁的话来说,我们的蜜月期过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