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枭-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六十五章 连过三关

    赵敏决定出自己最擅长的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分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和勾股九个部分,都是有关数学计算的方法,赵敏自小就对九章算术非常着迷,有时一学就是大半天,在赵余庆眼中,这也是好事,因为赵敏是女儿身,就是学问再好也不能进考场,于是不惜重金聘请名师**,很快,赵敏就成为术数高手,赵老族长把赵氏一族的帐目也交给她,赵敏不负所望,打理得井井有条。

    这也是赵老族长放心让女儿来接待陆皓山的原因。

    赵敏对陆皓山微微一笑,朱唇轻启,开始道出第二道题:“有两兄弟,弟弟的年龄减2岁,加给哥哥,那哥哥的年龄就是弟弟的二倍,在此基础上,弟弟再给哥哥1岁,哥哥的年龄就是弟弟的三倍,请问哥哥和弟弟的年龄分别是几岁?”

    陆皓山稍稍思索了一会,很快就有了答案,笑着对赵敏说:“赵姑娘好算计,不声不响就给本官挖了一个坑。”

    “大人此话何解?”赵敏心中暗喜,以为眼前这个县令大人猜不出,要认输了。

    “兄弟兄弟,听起来一个长一个幼,实则上,赵姑娘口中的兄弟其是孪生兄弟,对吧,而这兄弟的年龄都是六岁,不知正确与否。”陆皓山一脸自信地说。

    这道题听起来有点复杂,不过用二元方程一解,就显得非常简单了,假设设弟弟的年龄为x;哥哥的年龄为y,(x-2)*2=y+2,(x-3)*3=y+3,两个方程加起来一起算,就是口算也计出x和y都是6,那么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对,大人博学多才,小女子佩服。”赵敏大吃一惊,这道题自己也是花了几天才计算得出来,没想到这个陆县令半刻钟都不用,一下子就算出来,简直就是神了。

    不过赵敏很快又有些不服气:自己自幼练习九章算术,也要几天才能算出,眼前这个陆县令只是一会儿的功夫就有了答案,赵敏心里认定他不是解出来的,而是用笨方法推出来的,因为答案是六,就是从一推到六这种笨方法也不用多长时间,眼前这个陆县令就是笔都不动就解出来了,明显是瞎猫撞中死老鼠。

    连过二关,陆皓山的心情不错,闻言笑道:“不敢,是赵小姐承让了。”

    不知为什么,一看到陆皓山那似笑非笑的样子,赵敏心里就有一种打不过气的情绪,承让?这是说自己故意放水还是暗讽自己能力太低,根本难不住他,连出二题,这个陆县令都是很快就答了出来,好像没有难度一样,特别是第二题,自己用了三天时间才推算出来,可是眼前这个家伙用了不到半刻钟,这叫赵敏怎能服气。

    一定要让他吃个苦头,赵敏决定,拿一道自己解了很久才解出的难题。

    稍稍平复了一下情绪,赵敏淡然着说:“不是承让,而是大人才识渊博,小女子佩服,现在还有最后一道题,大人若是答得出,我们赵氏一族马上把三千两纹银双手奉上,江油的乡亲父老排忧解困。”

    “本官洗耳恭听。”

    “仓库一共有米一百袋,由一百匹马运送,已知大马一次运三袋,中马一次运二袋而小马每二匹一次才能运一袋,刚好一次运完,请问大中小马各有几匹?”赵敏也不客气,把这道自己认为最难的题目说了出来。

    不错啊,陆皓山心里赞叹道,这明显是一道三元方程的入门题,在没有方法和公式的情况下,这**竟然会解这样的题,放在的后世,这可是女学霸的存在,难怪赵余庆那老狐狸躲避不见派一个女流之辈来应付自己,看来他对自己女儿也是很有信心的,若是换一个只会写写诗填词、写八股文的书呆子来,十有**得灰溜溜地走了,人家捐得少,你还拿别人没办法。

    谁叫不学无才呢,不过,碰上自己,那可就。。。。。。。。

    看到刚才很快就回答的陆县令在一旁发楞,赵敏只觉得身心舒爽,有一种终于把你难住、治服的感觉,面带笑容地对陆皓山说:“大人,你可以回去慢慢参详,若是三天之内能解出答案,我赵氏一族马上派人送上三千两。”

    潜台词是:若是解不出,最多只能捐一千五百两。

    “不用”陆皓山一脸自信地说:“赵姑娘,答案是大马17匹,中马5匹,小马78匹,不知这答案可对。”

    又算出来了?

    赵敏大吃一惊,这答案和自己算出来的一模一样,这,这怎么可能,一次是幸运,二次就不是碰巧了,难道这个人真是天纵其才不成?不由吃惊地说:“大人,你,你怎么算出来的?”

    陆皓山笑着说:“这道题出得有些不地道,题目只有一条,可是答案却有好几个,赵姑娘不是故意的吧。”

    “什么,有几个答案?”

    “刚才本官推算了一下,大马17匹,中马5匹,小马78匹是对的,此外的答案还有大马14匹,中马10匹,小马76匹;大马11匹,中马15匹,小马74匹;大马8匹,中马20匹,小马72匹;大马5匹,中马25匹,小马70匹;大马2匹,中马30匹,小马68匹等,这些答案都是对的。”

    学了十多年的九章算术,赵敏的心算能力还是有的,一听到陆皓山的答案,心里默默一运算,大吃一惊:答案竟然全是对的,一时间看着陆皓山吃惊得都说不出来了。

    天啊,这,这是神人吗?就一会儿的功夫,不但解决了自己认为最困难的术数题,一下子还给出多个答案,简直就是神乎其技。

    “大人”赵敏鼓起勇气问道:“你以前是否见识过这道题目?”

    “本官说没有,估计赵姑娘不大相信,这样吧,姑娘有什么术数难题只管说出来,本官一一作答,这样你就知道本官是真才实学,还是瞎猫碰着死老鼠了。”

    “有一座古寺,不知多少僧人,寺内一共有364只碗,三人七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那碗刚好没有剩余,请问寺内有多少僧人?”

    只是犹豫了一小会,陆皓山就有了答案:“624人”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头,下有九十四足,请问鸡兔各有几何?”

    “鸡23只,兔有7只。”

    。。。。。。。。

    一连问了几个算术题,陆皓山都能快而准确的答出,到后来,赵敏终于被折服了,心悦诚服地说:“没想到大人学富五车,还是术数高手,小女子这是班门开斧,让大人笑话了。”

    “赵小姐巾帼不让须眉,勤勉好学,本官也深为感动。”

    不待陆皓山开口,赵敏主动说:“请大人放心,我们赵氏一族言而有信,那三千两白银随后就派送到县衙,除此之外,小女子以私人的名义再捐三百两,以示对大人的敬佩。”

    “赵小姐言而有信,一诺千金且乐于向善,本官代江油的父老乡亲谢赵姑娘的慷慨了。”

    赵敏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大人,你在术算方面有极高的造诣,不知能否给小女子指点一二?”

    平日痴迷九章算术,赵敏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经过一番苦算后算出答案的那一份成就感,现在碰到一个自认是术算最好的人,哪能轻易放过?虽说有男女之别,不过在知识的驱使下,还是强忍着羞涩说了出来。

    想拜自己为师?陆皓山心里一乐,自己正好有求于她呢,来这里募捐是一个目的,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利用赵氏一族的人脉,打通茶马古道,通过交易为自己获得源源不断的战马和财富,慢慢壮大自己的实力。

    虽说是一县之尊,但是江油还是太穷了,民财有限,光靠那点俸禄和灰色收入,要想支撑一支军队的的开销,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要想有作为,要钱、要粮、要人,陆皓山思来想去,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茶马古道,赚取大量的银粮,还有获得优良的马匹。

    可以说,陆皓山对赵氏一族,寄以了厚望。

    陆皓山眼珠了转了二下,很快就有了主意:“没错,本官在术数方面,有一套独特的方法,要教给赵姑娘也不是不行,不过本官有一个条件。”

    “请大人明言。”听到陆皓山同意,赵敏喜出望外,马上大声追问道。

    “很简单,赵姑娘考了几次本官,本官也想考一下赵姑娘,这样吧,简单一些,对对子,我出上联,若是姑娘能对得出,我便把术算的技巧悉数传授给你,若然三天之内对不上,那姑娘得替本官办一件事。”

    赵敏皱着眉头,有些谨慎地说:“办什么事?”

    刚才见识到这位县令大人的才华,现在就骄傲的赵敏也不敢托大,先问清楚再约。

    “请容许赵某卖个关子,不过我可以保证,绝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大事,反而是一件好事,而这件事,赵姑娘也有能力办到,染当然,若是觉得为难,也可以拒绝。。”

    “好,这个条件小女子应了,请大人先出对子吧。”对自己的自信、对术数的痴迷还有陆县令的保证,赵敏决定接受挑战。

    不就是对对子吗?自己不光术数方面有天赋,对对子也是自己的拿手好戏,再说有三天时间,就是自己对不出,也有族人相助,对于陆皓山那一种解决术数难道的方法,赵敏可以说非常向往了。



第六十六章 收买人心

    “小姐,小姐,你没事吧?”作为赵敏的贴身待女寒月,看到自家小姐动也不动盯着一张纸,半天动也不动,不由有些担忧地问道。

    这是陆县令和自己小姐立下赌约后,当场要了笔墨纸砚,龙飞凤舞在纸下留下几个字后,哈哈一笑便扬长而去,赵敏才思敏捷,自小跟在赵敏身边的寒月也能识文断字,本来她还想替自己家小姐出出主意,不过一看到纸上留下的对子顿时噤若寒蝉,不敢作声,那纸上洋洋洒洒地写着一个对子: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绝世对子,诸葛亮的“葛”是“格”的谐音,意思是明月照在纱窗上,那窗子上一格格的孔都照亮了,把一个人的名和字极为巧妙的联系在一起,内容巧妙,意境深远,这不,自视甚高的赵敏一直皱着小眉心在苦思呢。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是赵敏此刻心情最好的写照,那个陆县令连过三关,自己那是一点脾气也没有,现在对陆浩山留下的对子,赵敏更是一点头绪也没有。

    看着那纸上的字,铁画银钩,粗犷中带着几分飘逸,已初具书法大家的气质,看起来赏心悦耳,而那对子更是绝,绝到赵敏搜索枯肠也一无所获,赵敏有些悲哀地发现,由始至终,自己和那个陆县令的较量都是处于绝对的下风。

    这个陆县令是什么人,竟然这般才华横溢,赵敏一时间心生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听到待女的叫唤,这才醒悟过来,叹了一口气说:“寒月”

    “小姐”寒月连忙应道。

    “把这个对子在族里散布,三天内,谁对能对得出来,算是立一大功,另赏银五百两。”

    “是,小姐”

    寒月刚刚出去,一个仆人模样的人走进来,恭恭敬敬地对赵敏说:“小姐,老爷请你到后院。”

    很明显,陆皓山一走,赵老爷子就关心这次招待的结果,马上找女儿询问,赵敏一阵头痛,都不知怎么跟老父交待,闻言用手揉揉脑袋说:“知道了,我这就去。”

    。。。。。。。。

    从赵家村出来时,陆皓山是带着笑容的,那是满足的笑容,这一次可以说不虚此行,不仅募捐到三千多两银子,算是开了一个好头,还用激将法把赵家小姐拉下水,用一个至今还没有破解的千古绝句让她答应一个条件,为日后的茶马交易留下一个绝好的伏笔,可以说完全达到自己此行的目的。

    还有,被人仰望的感觉不错,那个赵美女刚看自己时有些平淡,甚至有一丝高傲,可以到了最后,那目光已经变成了好奇和仰望,让陆皓山有一种大明星的感觉,而这种感觉还是一个绝色美女给的,陆皓山的心情能不好吗?以至上马车时,都忍不住吹了二下口哨。

    陆皓山明白一个道理:白手起家固然让人敬重,但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有一些人天生就是赢家,不是他聪明能干,而是他一开始就赢在起跑线上,而这起跑线,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有到达。

    保护陆皓山的杨九讨好地说:“大人春风满面,想必马到功成了吧。”

    “一般般,也就募得三千三百两而己。”陆皓轻描淡写道。

    三千三百两?而己?杨九暗自吃惊,这江油县的财主,什么时候这么大方了,这赵氏一族,上次县丞大人好说歹说也只募得二百两,感觉像打发要饭的,这县令大人一出面,三千多两就到手了,这也太大方了吧。

    不过赵氏大不大方,杨九已经不在乎了,现任县令大人严令禁止县衙的人再向老百姓伸手,改由县衙掌管的那十多间店铺发放特别津贴,收入不减反增,连老百姓对衙役的态度也变了,就是赵氏给自己银子,这钱也不收。

    “大人,我们现在去哪?打道回府?”杨九小心翼翼地问道。

    “西牛岭”

    杨九马上领会道:“西牛杨老财,有田近二千亩,肥得流油。”

    陆皓山笑着说:“这算是劫富济贫,自然挑肉多一点的下手,好像这杨老财跟你还有亲,怎么,舍不得下手?”

    “哪能呢”杨九一脸无所谓地说:“这个杨老财,跟小的那是拐了八门子的亲,再说他一直看不起我们,早就没联系了,大人你可千万别客气。”

    “好,走吧,我们继续找银子去。”

    “是,大人。”

    一连几天,陆皓山开始对江油县的财主富户进行逐一登门拜访,目的就是一个,一是募捐,二是商议用官田抵押借取钱粮的事,这些事虽说没有公开宣扬,但也没有刻意隐藏,在有意无意中,江油的百姓都知道,他们的县令大人,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屈尊纡贵,亲自一家家去拜访募捐,一个个感动极了,以至不少百姓看到县令大人的马车,自发跟在后面,跟着县令后面去募捐,浩浩荡荡的,好像讨债大队一样,非常壮观,而有关陆县令的故事,也在江油县发散开来,街头巷尾都是有关县令大人的传说:

    “你们听说吗,县官大老爷从赵家村募捐了三千两银子呢,真是厉害。”一个卖杂货的郎中一脸吃惊地说。

    “错了,是三千三百两”另一个卖刀具的货郎更正道:“不知你就不要乱说,我可听说了,那赵家的小姐刚开始不肯捐这么多的,给大老爷设了三道难题,可我们的大老爷连过三关,这不,他们也服了,这才多捐了银子。”

    一个卖菜的大婶说:“听说西牛岭那杨老财真是吝啬,刚开始只肯捐一百两,后来还让县官大老爷喝酒,说喝一杯就多捐十两,大老爷为了咱百姓,一口气干了二十多烈酒,走的时候还是衙役抬上马车的,真是,唉,为了百姓,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了,青天大老爷啊。”

    “可不是,听说他把一年的俸禄都捐了呢,这大老爷又不许衙役们向我们伸手,还捐了一年的俸禄,我胡老汉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好官,不管了,要是大老爷到这里买鱼,分文不取。”

    “你老胡头好样的,俺朱老三也不含糊,县令大人到我这买肉,买肉搭大肉骨头,不好的还不给。”

    “王兄”茶馆内,一个穿着儒服的读书人把纸扇一收,一脸感概地说:“听说老父母在大垌村募捐,那该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