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枭-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次上京,可以说非常凶险,谁也不敢说还能再见,只能相互说一声珍重,袁三等人是军人,没有像文人那样扭扭拧拧,告别后,带头的袁三大吼一声“出发”,六人十二骑只是片刻就一骑绝尘消失在众人眼前。

    陆皓山看到老三唐强的眼睛都有些红了,不由安慰他说:“唐教官,不要担心,以袁大哥的吉人天相,肯定会逢凶化吉,不会有什么事的。”

    唐强摇了摇头,有些落幕地说:“我不会为大哥他们担心,而是为兄弟们骄傲,甚至有些羡慕他们活得洒脱,是顶天立地的好汉,而我心里有了牵挂,行动也就有了束缚,干什么都畏手畏脚,我这是在替自己感到难过。”

    这番话富含哲理,真不愧是有故事的人,陆皓山也不想再讨论这个沉重的话题,只是笑着拍拍唐强的肩膀说:“袁大哥他们走了,那纠察队以后就靠你了。”

    袁三那伙人走后,也就是眼前这个唐强最有能力、威信最大,那总教官的位置也由他顶上。

    “大人对我们恩重如山,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唐强犹豫了一下,把陆皓山拉到一旁小声说道:“大人,有一件事,不知该说不该说。”

    “有什么说什么,别跟我来虚的。”陆皓山笑着说。

    唐强压低声音说:“从跟随大人的那天起。就知大人志不在小,短短几个月时间,纠察队就搞得有声有色,现在还有由步兵转化为骑兵,可以说这全是大人的功劳,以小人来看,大人是想建立一支强而有力的骑兵,对吧?”

    “没错,的确有这个打算。”陆皓山也没有隐瞒,很老实地坦白道。

    唐强这些人。就是抢劫官银的事他也知道,什么纠察队,哄哄老百姓这不错,要想骗像像唐强这样精明能干的人,那是自欺欺人,事实上,不是有点居心,傻子也不会这样扔钱进无底洞呢。

    “大人,要建一支强兵。兵源是很重要的,江油只有几万人之众,好的苗子有限,再说四川并不是出好兵的地方。这次茶马交易有折损,要是补充兵源或再招兵时,小人建议可以挑选更好兵源,不宜再在江油招兵。”

    陆皓山吃惊地说:“哦。江油的兵源不好,你说哪里的兵好?”

    “四川的兵员普遍是身材矮小,身量不足够高大、强壮。在战场上这就吃亏了,如果说选好的兵源,像兰州、凉州、青州、丹阳、辽东等地,这些才是好兵源,这些地方民风彪悍、尚武成风,那身体素质那不是一般的好,不夸张地说,两者没有可比性。”

    这个陆皓山明白,像兰州、凉州这些地方,靠近蒙古和西蕃,这些人大都擅长骑射,骑术精湛、箭术高超,三国时期董卓就是带着凉州铁骑横行一时,卧了龙床,就是嫔妃也让他睡了,像青州兵、丹阳兵这些,在历史上是赫赫有名,像孙策、陶谦都是以丹阳兵起家的。

    不得不说,唐强提醒得很及时,就兵源来说,现在的确是一个硬伤。

    陆皓山点点头说:“唐总教官提醒得很及时,本官知道怎样做了,到时再补充兵源或扩大的规模,可能还要有劳唐教官过过眼。”

    “不敢,这些都是小人应做的责任。”唐强连忙说道。

    小冰河肆虐,不仅陕西受灾,像山东、河南、山西等地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逃亡的百姓越来越多,向着四川、湖广等富饶的地方逃亡,就是江油也不少。

    这样正好,人都送到门前,只要给这些人一碗饱饭,就不怕他们跟着走,说不定,连月钱都可以省下一大笔。两人商量一下怎么接手工作,安排训练项目等。

    唐强自然是没有意见,连连应下,也不拖延了,率队马上回牛头山练兵。

    当唐强和他那六兄弟走后,现在只有陆皓山和刘金柱二人。

    “山哥,袁三他们还是通辑犯,这次去京城不就是自投罗网吗?再说那么袁督师是十六日死的,那时是三伏天,消息传来再赶去,最快也要大半个月,他们去京城还有什么意义?”

    陆皓山想了想,然后一脸敬佩地说:“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些需要的勇气,他们明知有生命危险还是毅然上京,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们忠于自己的信念和承诺,做到无愧于心,也许很多人觉得他们很傻,但在我眼中,他们很可爱。”

    可爱?

    刘金柱闻言有些发楞,对他来说,这个词有些难理解:那五大三粗的大男人,还叫可爱?

    想想都有些发冷。

    两人翻身上马,慢慢往回走,陆皓山突然问道:“金柱,不沾泥乱党进展如何,查清他们是什么人了没有?”

    陆皓山心明似镜,白莲教那是子虚乌有的,不过“不沾泥”张存孟的确派了亲信在龙安府活动,既是探子也是暗中发展势力的棋子,当然,他们也成了陆皓山眼中的“棋子”。

    “山哥,那些人很狡猾,不轻易信人,派出了很多的兄弟,只是打探这次是不沾泥手下的一个绰号潜地龙的护法潜了进来,他们有多少人?有什么计划?老巢在哪里现在还弄不清楚。”赵金柱有些郁闷地说。

    潜地龙?还真是敢吹。

    陆皓山知道,起义初期很多义军首领怕失败连累家人,一个个改头换面,隐去真实姓名,免利拖累家人,初期比较有名的有八大王、老回回、石塌天、老张飞、邢红狼、闯王、九条龙、满天飞、马鹞子、闯将等等,直到后期成气候了。这才慢慢恢复自信,敢用自己的真名打旗号。

    “做得好”陆皓山鼓励他说:“继续努力。”

    刘金柱小声地说:“山哥,那个计划……。”

    “准备开始。”

    时间不等人,像张献忠、李自成等人,已经在陕西翻得翻天覆地,后金八旗在辽东肆虐,陆皓山还在一个小小的江油小打小闹,的确显得很小家子气。

    “那个,山哥,你不是准备去看未来嫂子的吗?”

    “我可以看她。她也可以来看我”陆皓山笑着说:“我还等着他帮我收床叠被呢。”

    ……

    少了张屠户,还不至于吃不上没毛猪,袁三等六人虽说离开,纠察队的训练并没有落下,在唐强等人带领下,一直呈良性发展、竞争,以前是一个人负责一个小队,在陆皓山的建议下,现在一人负责一个训练项目。这样训练起来就更得心应手,专注程度也更高。

    在军队的大校场,一个将领带上千人甚至几千人,也一样是带。区区二百多人,自然不在话下,再说经过磨练,纠察队员的自觉性、执行性都很高。都是贫苦出身,也没人当刺头,好调教很多。

    在经济方面。作为后来人的陆皓山自然明白有人流就会有财的道理,降低商税、保护商贩的安全和利益,又依靠涪江交通之便利,严整吏治,县衙风气为之一新,禁止县衙上下向商贩伸手,商贩们都很愿意在江油做生意,商人越多,商货就是越健全,而采购的客人也越来越多,很快,江油县城越发兴旺发达。

    碰上赶集日,附近几个县的人都来这里的采购,虽说收税的比例少,但胜在数量多,积少成多,一来二去,衙门的收入更高了。

    江油的赶集日有五天,逢三是(初三、十三、二十三)赶集日,再加上初一和十五,华夏人喜欢热闹,很多人选择在赶集日逛逛,就是口袋没什么钱,不过凑一下热闹也好。

    九月初一这天,又到了江油的赶集日,此时秋粮大多已收起,前面朝廷提前征了一年的粮,虽说田地再次歉收,好在日子还能过,熬过了前段最苦的日子,后面的日子就宽松多了。

    托县令大人的福,在地主乡绅身上筹了一部分的税收,这是往百姓的口袋里送钱啊,这不,缴税供县衙赎回四大机构名下的善田后,缸里多少也有点剩粮,口袋里也有几个余钱叮当作响,于是初一这天江油的集市热闹非凡。

    “丝绸,上好的苏绸,又细又密,滑不溜手。”

    “茶叶,卖茶叶啊,上等的福建茶。”

    “快来看,快来看,自家酿的好酒,又香又醇。”

    “包子,刚出来的肉包子,皮薄馅多,保你吃一个想二个。”

    “胭脂水份,这位小姐,你要不要看点?”

    各种叫卖声、讨价还价的声音不绝于耳,要不是人群中不时出现那些又脏又破、面有饥色的流民,还真有一种这是大平盛世的的感觉。

    “让路,让路,有紧急公务。”

    “让路,找死啊。”

    就在众人开心赶集、快乐购物时,突然听到有人大声开路,紧接着听到急促的马蹄声,赶集的人一边暗骂有人在闹市骑马一边连忙闪开,很快,只见一个穿着穿着公服捕快骑马急奔,人群中,有一个挑着菜的老汉好像听不到,不像其它人一样让开,还在慢腾腾地走着,那马在捕快的催促下飞奔而至,眼看就要撞上了,不少人吓得闭上眼睛,都不敢看了………。(未完待续。。)

    ps:  今天三更,这是第一更!



149 华丽扑街

    “让路,让路”

    “老人家,快让路,有马来了。”

    无论是那捕快叫还是路人喊,那挑着菜的老头就是没听到,等他发觉不妥时回头一看,顿时吓得面无人色:一匹健马都冲到自己面前了。

    “嘶~~”的一声,那马就在碰到人的一瞬间停住,两脚朝天,好像站起来一样,险之又险地避过一次横祸,不知是蹭到还是那老汉自己摔倒,“啊”的一声摔在地上,肩上的担子也掉在地上,菜掉了一地,还有不少鸡蛋的蛋黄流出。

    应是卖菜的时候,想把家里的鸡蛋也卖掉,放了不少在菜篮子里。

    那么捕快下马,一脸急切地问道:“老人家,你没事吧,刚才叫让路你没听到?”

    “咦,不会吧,这个捕快这么好说话的?”

    “就是,都是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这些捕快大爷,今儿怎么转性了?”

    “对啊,还以为他要发飚呢,没想到还主动扶那老人家。”

    在场很多人都以为那捕头会大发雷霆,责骂这老头或把他拉回衙门,要不就是抽二马鞭然后扬长而去,没想到他还主动扶老人家,简直就颠覆不少人对衙门官差的认知。

    一个书生打扮的人笑着说:“你们是外乡人吧,要不就是很少出远门,我们江油的县令大人爱民如子,不准衙门的官差欺负老百姓,而骑马不是捕快,而是刘捕头刘金柱。”

    “对啊,我们江油的青天大老爷,对百姓真的很不错,换作以前,估计这老人家都要扔进牢里吃牢饭了。”

    “你们江油有福气,我们石泉的县官大老爷。唉,不说也罢。”

    一众围观的人在下面窃窃私语,久居江油县城的百姓对这些很了解,一些偏远地方、外地来江油赶集的人则是非常好奇。

    堂堂一个捕头,这样好说知已经很令人惊奇了,可是眼前的一幕,更是令人吃惊:那老头发觉自己没事后,就说刘捕头撞坏了他的菜和鸡蛋,要刘捕头赔偿给他。

    这还有王法吗?

    捡回一条小命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不告你妨碍公务就是菩萨保佑。竟然还敢叫捕头补偿,不少人都已经说这老头脑抽筋了。

    刘金柱也不爽了,一脸不悦地说:“你这老头,这么多人让了,就你不让,要不是本捕头及时勒马你都没命了,不告你妨碍公务都偷笑了,还要我赔偿?再说马根本就没有碰到你,是你自己站不稳摔倒的。与本捕头无关,还要讹上我了不成。”

    “明明是你撞到了,你怎么能不认呢?”那老头梗着脖子说。

    “好,那你把撞伤的地方拿出来给我看看。看看撞到哪里?”

    老头突然坐在地上,大声叫道:“来人啊,快看看啊,捕头大人欺负人了。还要欺负一个老人家,没公理,没良心啊。快来看啊。”

    刘金柱一下子火了,转头问围观的人:“你们谁看到的马碰到他了”

    众人纷纷说没有,还有人指出,当时马那么快,真是撞上了,这老头不伤筋断骨才怪,现在没事,肯定是没撞到,又指责这老头不知好歹,这捕头大人这么好说话,他竟然还赖上了。

    事实上,那马的确没有撞到卖菜的老头,是他吓得站不稳定摔倒的,不少人都看得清楚。

    “好了,本捕头还有公务,就不在这里耽搁了。”刘金柱向围观的人拱拱手,翻身上马就准备离开。

    就在刘金柱正想走的时候,那老头突然大吼一声“别走”,猛地站起来,一个生箭步冲上来一手拉住马头,大声说:“你不赔我,就别想走。”

    刘金柱用马鞭指着卖菜老头说:“本捕头敬老,没有对你动粗,你可不要得寸进尺,再不放手,我可不客气了。”

    “你不赔我菜和鸡蛋,你今天就别想走。”那老老头也是豁出了,拉着那马头就是不肯放。

    “不放,看我抽你。”刘金柱挥起马鞭就打人,可是刚举起来,现场突然有人威严地大喝了一声:“停手。”

    刘金柱刚想看一下是哪个这么大胆,扭头一看原来县令大人来了,吓得连忙下马行礼道:“小人拜见大人。”

    众人扭头一看,不知什么时候,身穿便服的县令大人出现在在人群当中,就在刘捕头要打人时,大声喝止。

    “拜见县官大老爷。”

    一众百姓也连忙跟着行礼,在行礼声中,还夹着几声“见过老父母”的声音,那是读书人叫的,陆皓山还是一贯亲民的作风,面色和蔼让众人免礼。

    那老头一看到县令大人来了,吓得连忙跪下,一把鼻涕一把眼睛泪地:“青天大老爷在上,这位捕头大人害我把菜和鸡蛋者弄烂了,还不肯赔我,我儿子还等着卖菜和卖鸡蛋的钱去看郎中呢,求青天大老爷作主。”

    “大人,那马根本就没有碰到他,这个老汉好生无理,自己摔倒还要小人来赔他的货物,在场的人都可以作证,的确没有撞到他,这老头是倚老卖老罢了。”刘金柱据理力争道。

    “啪”一声,把围观的人都吓了一跳,只见县令大人一巴掌扇在刘捕头的脸上,这可是真打,那张不算白净的脸上一下子就多了五个指痕。

    刘金柱楞了一下,他没想到陆皓山会打他的,有些吃惊地说:“大人……。。”

    陆皓山大声骂道:“混帐,本官多次说过,以人为本,就是再急的公务,也不能光天白日之下在闹市纵马,更不能伤害百姓,实在是急,你可以稍稍改下一路,闹市纵马那是草菅人命,老人家即使不是被你撞倒,那也是因为你才把菜和鸡蛋打烂的,你不能强词夺理。”

    “还有”陆皓山继续说:“古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爱幼这是美德,你堂堂一捕头、五尺多高的男子汉,竟然对一位老人家动手,这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要是传出去,本官的名声也被你拖累,真是混帐,你都无法无天了。”

    一番话说得正气凛然,刘金柱低着头,咬着牙说:“是,大人,小的知道了。”

    “马上给这位老人家赔礼道歉,再赔偿他的损失。”陆皓山厉声喝道。

    “是,大人。”

    官大一级压死人,虽说在场所有人都看到刘金柱心有委屈、面有不忿,不过还是乖乖地给卖菜的老头赔礼道歉,还一起商讨那些菜的价钱,而围观的人早在下面议论纷纷了:

    “真是青天大老爷啊,我们石泉怎么没有这样的好官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