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最重要的是人口不成正比,这让华人们很担心,现在想要移民进来看来只能通过黑水的渠道了。
黑水城独立与巴达维亚之外,为了应对荷兰人的刁难。黑水公司已经修建了自己码头,从本土运送来的物资以及大明移民都可不用经巴达维亚码头直航黑水港。
这也是黑水为什么能不受荷兰封锁的原因,他们通过自己的船运来移民,开垦荒地自给自足,完全不需要巴达维亚城的补给,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小城。
从当初只有两千多黑水公司成员的兵镇,到现在拥有三千非战斗人员,家属和移民在内,黑水的总人口已经突破了五千人。
这个数值与已经发展成大城市的巴达维亚相比较自然是不能对比的,但是与其他荷兰人建立的殖民点来比的话,那就属于一个大城镇了。
五千多人口可不是小镇那么简单了,而且就是周边的土著部落,最大人口规模的也就在万人左右,所以一般的土著部落根本不敢进攻黑水城。
对于巴达维亚的华人领袖们来说,现在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大业未成,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为了能够扩张势力,卓家和黄家已经分别派人前往黑水城与唐伟江俊波进行商谈移民之事。
向来负责接待工作的唐伟,热情的接待了两位来者,对于这些巴达维亚的华人黑水向来视为团结目标。
“卓老爷和黄老爷希望通过黑水城运送移民,从理论上来说这是没有问题,不过现在荷兰人查的严,虽然对黑水和澳洲的货船不查,但这么多人你们准备往哪安排。”
唐伟非常好心的看着那位说话的来者问道,毕竟巴达维亚就这么大,全都安排在那里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唐参谋,这一点我们老爷已经想到了,先把人安排到乡下的一些村子里去,那里去的荷兰人少,不易发觉。”
乡村,这个方法的确不错,只是都安排在乡下,对于两家的事情貌似就帮不了什么忙了吧。唐伟是知道这两家要做什么的,无非是受到了澳洲的蛊惑,解救受苦受难的东南亚同胞们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伟大事业。
要说这个事业还真不好做,唐伟也不知道澳洲怎么就会让他们这么干,这对荷兰人来说绝对是一场致命般的打击,可是这些人能做到吗?唐伟是一直持怀疑态度的,不说别的,就他们手里那点人,要是没有澳洲的直接支持恐怕是很难成功的,有句话说的好,叫大业未成,身先死,唐伟看他们的眼神就是如此,不过既然对方提出了帮忙,这个还是要做的。(未完待续。)
第472章多尔衮的野心
9月21日
历史的滚滚车轮并没有因为澳洲人的到来发生原本太多的改变,为后金入关定鼎中原打下基础的皇太极在这一天终于撒手人寰。离开了他统治17年之久的舞台。
原本在前年就已经有些身体不适的皇太极,硬是靠着长白山的老参吊着多活了两年,这两年对他来说简直太短了,他理想中汗位继承人还没定夺,而多尔衮三兄弟的势力又越来越大。
他几乎可以想象的到,自己一旦死去,自己的继承人会是什么样子。虽说长子豪格军功累累是最为继承汗位的人选,可是豪格有勇无谋,并非继承大统的最佳人选。
由于未立下遗旨所以众多宗室皇族展开了汗位之争,按照立长不立幼的规矩,豪格继承大统最为合理,可是关键就出在皇太极没有立下遗旨。
这个破绽可以说给争夺皇位的众人留下了足够的把柄,当时军功和势力都比豪格大的还有多尔衮,在加上近期对山海关的大胜说带来的银两和物资,让多尔衮也再次成为了热门人选之一。
双方为此展开了一系列的争夺,不过最后戏剧性的是,还是顺治继承了皇位,当时各方势力为了尽快平息内部的纷争最后由顺治这个小孩继承大位,但是多尔衮的势力和身份却是发生改变。
他成为了后金历史上第一位摄政王,甚至顺治尊称他为王父,可见其地位尊高,顺治只不过是他手里的一颗棋子罢了。
这次后金历史上的最大变动就是多尔衮成功得势,掌握了后金朝廷的话语权,为此他可以做出更多的决定。
尝试到了火炮所带来甜头的多尔衮,已经确认了未来要发展的方向。火炮将会是后金军队进攻中所不可缺少的最重要武器。
史可法派人回来已经通报过,澳洲人还有更为强大的火炮,可是对方说概不该外售,连同消息送回来的还有一副画工初简的水墨画,从这幅简单的画中可以看到,这门大炮的炮管非常长。甚至可以说给人一看外表就能看出它的威力所在。
这幅图已经深深的打动了多尔衮的内心,就像是一个及其美丽的少女,打动了一个单身已经的男生一样。
他要将这门炮造出来,这是多尔衮心里想的,澳洲人可以不卖炮,但是他们自己可以仿造,澳洲人26磅火炮不就成功了吗,没什么难度,只要工匠够多。就一定呢过完成。
这是多尔衮的想法,要是工匠们看到这幅图一定会认为这是疯了,这个难度系数太大了,炮管越长,所要承受的力道就越大,而且后坐力肯定不小,26磅小炮之所以能仿造出来,完全是因为它的炮身短小。所以相对容易。
如今这岸防加农炮可就没那么简单了,也就是在皇太极死的当天。丧事还没办完,多尔衮就下令营造坊建造火炮。
看到送来的图纸的汉族工匠们都傻眼了,这个东西怎么能造的出来,一个个头摇的跟个拨浪鼓似的,表示造不出来。
多尔衮当时听了就气了,表示这是澳洲人造出来的。人家能造你们就不能。
这话问的让人哑口无言,虽然澳洲人能造可也不见得天下所有的工匠就能造的出啊。
在多尔衮看来,造这些东西没有啥难度,只不过是仿造而已,对着图纸弄就行。可是他哪里知道这里的学问大着呢,别说材料上问题,还有射程上的调整,这都是需要经过一段准确的摸索才能弄的出的。
不是拿着个图来,就能全都弄出,多尔衮也不和这些人多语,直接下了死命令,必须弄出来,弄不出来就全都给大汗殉葬去。
简单粗暴的威胁,对于这些人来说还是有效果的,不在推脱,也不在说什么造不出来,只说试一试,这对于他们来说的确是一件难事。
后金地区发生的重大变故,都在冯自海的掌握之中,因为皇太极的死,后金的军队停止了对外征战,也许是为了争夺皇位的原因,所以各处的部队都在有意收拢。
多尔衮手上的两白旗更是将原本在战场上的几个牛录给强行调回了沈阳城,这种做法已经充分说明多尔衮的野心,他急着想要取得汗位。
不过冯自海作为穿越人士,清楚的知道,这场争夺的最后胜利者是那位身处后宫的女人,可以说那位在后金的历史上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这么一大帮子男人就这么被她玩弄于骨掌之中。
要说多尔衮也够悲哀的,可以说后金入关有一大半的江山都是这位打下来的,可是最后了却落得一个鞭尸的下场。
如今这位睿智的王爷,已经看到了火炮的用处,可以说已经完全陷入到了澳洲人设计的火炮计划里,这个计划将会直接影响到后金未来在战场的战斗力。
所以此时冯自海已经准备好了电文,电文的短语非常简单,乌龟已探头,五个字说明了一切,说明大炮计划已经非常成功。
相信用不了多久,史可法也该回来了,这位无功而返的大使没能买到加农炮才是最为直接导致后金自己研发火炮的最终根源。
不过对于澳洲人卖的26磅火炮如此便宜,多尔衮也好不吝啬大有买买买,剁手也要买的意思,一口气订了五百门,他之所以弄这么多,是因为知道自己制造的东西,根本不能和澳洲的相比较,甚至可以说不在一个档次。
澳洲人那火炮的威力,可不是自己手底下那帮工匠所弄出来能够比的,一次性订了五百门对于澳洲来说也是相当大的一笔订单,而且炮弹也购买静三千枚,几十万两的生意就这么敲定了下来。
也不知道后金会把这些火炮用到扣关中来,还是对付蒙古人那里去,总知用到哪个地方对于谁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但是对于澳洲来说,这是后金陷入到大炮计划中的首先走出的第一步,这一步走好了对于后面的计划也就更容易实施了。(未完待续。)
第473章截胡
多尔衮的大手笔让澳洲大为意外,虽然对方已经完全陷入到自己的计划中,但是要说风险确实非常大的,多尔衮要求在一个月交付货物。
根据冯自海送来的情报分析,围绕着大汗之位的争夺已经越演越烈,皇太极的尸骨未寒,宗室与他的儿子们就开始大大出手。
两百旗是多尔衮的主力的部队,也是后金八旗之中战斗力最为强的一支部队,两白旗的前身是努尔哈赤的两黄旗,作为大汗的近卫部队,里面的士兵自然都是身经百战的士兵。
只是后来皇太极上位,将黄白对换,成功的将原本两百旗的荣誉给摸了,这件事情在一直让两百旗耿耿于怀,可以说他们对皇太极的此举非常恼恨,眼下大汗之位的争夺,一旦多尔衮登上汗位,两百旗的地位和荣誉自然是前所未有的。
所以两百旗的子弟都是非常出力的支持自己的旗主多尔衮争夺,只是身为皇太极长子的豪格势力一点也不弱于两百旗,至于两红旗的旗主代善在整件事情中完全就处于一个打酱油的状态。
因为两红旗的里人才青黄不接,根本没有年轻一代的人物出来扛旗,争夺汗位自然也就没有了那么激烈。
不过代善的话还是很受众人听的,毕竟是大贝勒爷,又是族长,威信还是在的。
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要在一个月将自己两百旗实力大增也就只有一个办法,增强部队的武器装备。
早在攻打朝鲜的时候就有这种意识的多尔衮,部队装备仅次于两黄旗,可见这些火炮武装的肯定是两白旗部队。
至于他要拿这些武器来干什么,现在还真的猜测不到。
不过可以肯定是与大汗之位有关,目前宫里的那位已经会见了代善。至于她是否说服了代善,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还很难说,毕竟这里面蝴蝶效应已经起到了作用,谁都不敢保证。
澳洲现在最为担心的是他们拿着这批武器去攻打大明,一旦用到大明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可想而知。
大明的山海关的防御固然城高墙厚,但是也经不起这么多门火炮的攻击。这么多门火炮攻击,对于攻破山海关可以说不存在任何难度。
最重要的是一旦山海关被攻破,后金的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一路打到京城,眼下大明的北方已经没有可以调动的部队,而且李自成的步步紧逼已经让崇祯都有些喘不过气。
要是这个时候,后金再次攻破山海关,那么对明亡来说就会加速进程,不过以后金的实力和人口数,多尔衮多半不会直接攻城。因为他知道大明内部的内乱程度。
一旦他进了关就必须和农民军进行对抗,这是一件非常消耗自己的人力的事情。
对于多尔衮所需要的火炮,澳洲从库存之中紧急的调配装船发往辽东。
短短的几天时间,多尔衮拿到秘密获得火炮,并且全幅武装起了自己的两百旗。
这让豪格等人大惊,这火炮的威力可不简单,既然对方摆出了上白门的火炮,那么自己这方要是没有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不过还好。豪格也是一位极为精品之人,在知道多尔衮大规模的使用仿造炮之后。他也存了不少下来,这时候他的手里至少也有几百门,虽然威力不能与多尔衮的相比,但抵挡一阵还是可以的。
如果把这个消息透露给豪格会是怎么样,让他提前做好准备,准备应对多尔衮。
冯自海准备将后金的这场大汗争夺搅乱。越乱越好,甚至可以说只要他们内部的矛盾越深也就对未来澳洲更有利于帮助。
于是一条不经意的消息,就这么传到了豪格的耳朵里,多尔衮已经从澳洲订购了五百门火炮准备进行武力逼迫自己退出。
这个消息的真假,豪格自然是要去调查的。很快就得到了答复,多尔衮的确派来史可法去香港,并且还给了营造坊的工匠一副图要他们造出里面的东西,据说那是澳洲的神器,一门的威力就可以抵上十门26磅火炮的威力。
这么大的威力,豪格还是第一次听到,只是这东西恐怕要造出来很难,他最关注的还是那五百门的火炮,他既然知道了消息,就没打算让多尔衮如愿,他准备来个截胡。
在半路上把五百门火炮给截走,用来武装自己的力量。
豪格对于这条消息是谁放出来的猜测还有很多种,目前对争夺大汗之位的人可不是只有多尔衮一个,不过不管怎么这次自己必须把握住机会。
于是豪格成功的陷入到了冯自海的计谋之中,秘密派人调查多尔衮的运输路线,押运的人有多少。
当然这场明面上的截胡还没有开始,多尔衮就已经知道了豪格计划,他并没点破对方而是准备将计就计的让对方按照自己的设好的路子来走,最后一举将他提出争夺汗位的行列之中。
只是他们叔侄俩的这场争夺完全有一半是中了冯自海的计谋,冯自海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他们互相猜测,互相猜疑,然后大打出手,最后争的个你死我活。
你死我活的争夺对于冯自海来说,这是一场极为重要的计划之一,不但可以成功削弱他们各自的实力,又能增强他们对澳洲火炮的依赖程度,一旦豪格没有截胡成功,一定会对澳洲的火炮产生非常大的兴趣,那个时候他就会派人亲自前往交谈。
这对于澳洲出口武器,间接的控制住后金军队的战斗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大炮计划关键一环之中就是对后金的弹药库存进行控制。
一旦全面使用了澳洲生产的武器,他们就会逐渐屏蔽掉自己造出来的那种山寨货。
这就有点像是人一旦过上了好日子,过习惯了,一定不能接受一下子过穷苦的日子,所以那些用习惯了澳洲货的八旗兵也一样会对自己的山寨货感觉到厌恶,甚至他们自己制造的因为材料问题,还会存在不安全因素。(未完待续。)
第474章扶持计划
后金历史上因为皇太极的突然死去,而发生的汗位争夺,并没有发生太多的改变,只是争夺的各方已经在不经意之间掉入了澳洲安排的陷阱之中。
但这一点也不妨碍历史的进程发展,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越战越勇,已经快要打入北京城了,按照澳洲的计划,对于崇祯政权是不采取救援行动的。
因为从实际利益考虑出发,救崇祯等同于救东林党,这些人是什么德行穿越众在知道不过了,为了反对而反对,最后还尽出一些小人和伪君子,即使在澳洲的帮助下,打败了李自成,恐怕这些人最后也会反过来给澳洲一脚。
这种典型的忘恩负义之事,东林党人是最拿手的,澳洲不可能扶持这样的政权。
所以让后金顺利入关,以及李自成入京都是在澳洲的计划之内,当然这样做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反对声音,但最终还是以多数压倒了少数派的胜利性取得了通过。
两广总督沈犹龙已经被内定位将来的南明朝廷内阁首辅,至于未来的皇帝陛下,澳洲也选出了一位,就是封地在湖南衡州一代的桂王朱由榔,也是历史上那个鼎鼎有名的逃跑皇帝。
当然扶持他的理由有很多种,历史上的桂王政权里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可用的,至于为什么不扶持其他的皇帝,因为从历史上的考虑出发,这些人都不符合澳洲的利益。
历史上的桂王政权曾经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