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4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1640- 第2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一定的时间,大明是很难恢复元气的。所以在澳洲的设定里,帮助沈犹龙统一江南就是最大的帮助,,至于北伐那是他自己的事情,澳洲不想参与进去,同时澳洲也不能陷入太深了。

猜测归猜测,这一次多尔衮的军队却是没有做任何停留,直接行军。似乎就算要和澳洲人对着干一场也不惜要打两广,这样的做虽然风险很大。但至少像那些反对他的人表明了态度,他多尔衮还没有老。

对于何语的话没哟任何的顾忌,多尔衮是不可能的,只是他在赌到澳洲人的底线,这条底线一旦触碰过了也就是双方开战的时候,他知道只要还没打两广应该就没有什么问题。

只是何语不会给他这个机会。何语必须保证在今年内两广不受到任何的打击,即便是军事上的威慑也不行。

原本南方有豪格就比较难以应付了,在来几十万人,这对澳洲的压力会非常大,就算是一年后参战。也有可能让澳洲无法承受。

几十万人对几万人的部队,打的就不是对称的战争,澳洲能出兵多少,最多一万人的远征军就是打到顶了,在多就有可能让澳洲的经济陷入到崩溃之中,澳洲还没有到了非要把自己至于死地的境界。

说真的对于大明的救援行动,有很大一份人是不赞成的,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对大明越是付出的多,对澳洲就是越是一个负担,不想这种负担太大最后影响自己一手建立的家园,所以对大明的资助也是有限度的并非无限制的帮助。

何语眼见自己的话不能让多尔衮放慢脚步,反而让他加快了行军步伐,他也不能歇着,虽说不能出兵正面对抗,但是做出一种姿态来还是有必要的,他命令驻港的部队开始了频繁的训练,同时海军舰船进出港口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为了混淆视听,他让海军每天都出去溜几圈,并且开炮射击。

越是做出这种备战的姿态,越是让多尔衮感觉到不安毕竟澳洲军队战斗力可是出了名的,不说别的,就说韶关一战,主要依靠的就是澳洲军支撑。

他也派出使者与澳洲交谈,表示只要打下两广,并不会影响澳洲在这里的利益。

何语只是对来使一笑,问他是否也承担两广所欠澳洲的债务问题,对方立马就不说话了,要想满清帮助还债怎么可能,能让澳洲继续在广州商业就不错了。

所以谈判最后很不愉快,澳洲人说了只要他们承担债务,澳洲可以什么事情都不管,但是多尔衮看了债务清单之后,就表示不能接受,这要是打下两广还接收这么大的债务问题,那不是白打了吗,打两广就是想要挣一笔钱,现在挣不到钱,反而多了一笔债务肯定不能接受。

双方的谈判都很不愉快,何语对满清的出兵多有怨言,说要是终止出口给满清的武器订单,并且对其进行制裁。

多尔衮不以为然,就算终止了自己也能造出火炮,所以并没有放在心上,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多尔衮的超级武器,加农长炮据说已经有了新的进展,近期就将会进行试射,这是从冯自海那得来的消息。

显然加农炮给了多尔衮信心,只是何语对此并没有多大感冒,毕竟吧,后金能弄出加农炮来,恐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不过香港的八艘主力战舰却是在使者回去的同一天消失在了港口,等到它们在出现的时候却是已经到了天津海域,这个举动让多尔衮一时半会不敢轻易而妄动。

澳洲舰船就在海上飘着,火炮可以直接攻击到陆地,于是谈判再次开始。(未完待续。)

ps:这两天手好疼,爆发不了,快来订阅吧o(n_n)o

第604章围魏救赵

天津外海游弋的八艘军舰冒着白色雾气在碧蓝的海面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岸边不明群众对着八艘军舰也是指指点点,不用说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无非是对澳洲的军舰感觉到好奇。

这八艘军舰既不入港,也不对海岸口发动炮击,越是这种不寻常的举动才越是让人感觉到害怕,可以说留守的官员此时已经有些发愣,甚至想回家看看自己是不是流年不利,怎么就碰到了传说中煞星澳洲老。

巨舰大炮,虽然那八艘军舰称不上巨舰,但黑洞洞的炮口却是清晰可见,比之岸防边的火炮要巨大威武的多,这澳洲人在军械制造上的能力的确是不一般,可以说满清和大明都不是他对手。

至于他的威力如何,从两白旗作战使用的火炮就能看出来了,这个自然是不用说的。

攻城掠地,非澳洲利器而不用,这是军营里流传出来的一句话,也是将士们对澳洲火器的评价,从这个评价就能看的出来,他们对澳洲武器的喜爱程度。

澳洲军舰在海面上飘着,也让多尔衮连日来的担忧终于小了不少。敌人出现了并不可拍,可怕的是敌人没有出现,一直隐藏在暗处,你不知道在哪里这种敌人才是最可怕的存在,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才让军队一直停留数日,现在一切都想明白了,自然放心不少。

既然澳洲人没有攻击打算,这就说明他们是想要谈判,果然如多尔衮预料的那样,澳洲人的军舰上放下一条小船,在海面上发出一连串的嘟嘟声之后就靠了岸,那小船的速度简直让岸边的士兵见了鬼一样吃惊。

何语对满清的要求基本上只有一个。就是立即停止对两广发动的军事行动,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否则澳洲不排除会出兵帮助自己的盟友。

军方的代表将何语写的新建亲自送给了满清的官员,并且在他的注视之下重新回到了船上。

双方的交谈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结束了,可以看出,满清若是不答应这项要求。谈判也就自然不可能下去。

信件很快送入了京城,多尔衮看过之后只是感觉到澳洲老在开玩笑,大清兵锋正盛,怎么可能放弃这次一统的机会,能够退让保住澳洲的利益就不错了,等到大炮试射成功,别说澳洲人,连提鞋都不够。

不过眼下还是要拖延为主,澳洲人军舰虽多。可八艘船能运来多少人,最多几千人罢了,他们难道还想一路杀进京城来,这样做恐怕只会两败俱伤。

留守在京城附近的部队至少还有十几万人,就算澳洲人战斗操群也不可能就打败得了这么多人,在多尔衮看来,澳洲人胜在战斗力强和武器强上,这两点其实对于大清的士兵来说都有。

大清的精兵都是百战老兵。唯独就是没有好武器,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武器足够强悍,未必不是澳洲人的对手,所以他想利用拖延战术,打下两广成为既定事实,到时候兵威香港,澳洲自然不敢多说什么。

最主要的是如何将澳洲人拖住。要拖住人就必须将派出谈判代表,所以多尔衮还是派了自己一个亲信前去谈判。

谈判的内容无非是让出多少利益给澳洲人,让其别管两广,但这样可能吗。

知道多尔衮会来这招,所以何语已经命令五艘舰船继续北上。准备突击进入关外,给满清来个搓手不及。

在出兵前何语仔细的思考过,要想让多尔衮按兵不动,直接进军京城是不可能的,因为京城周边的军队部署人数起码在十几万,这么多人怎么可能对的了,所以必须在其他地方寻找突破点。

这个突破点自然就是关外,满清虽然入关,但这时期的大部分贵族家眷还在关外,关外的兵力不多,是最适合发动袭击的地方,澳洲不用打,只要派出几千人登岸,就可以直接将这些家伙给搞定。

到时候多尔衮无论是从哪里抽兵,都必须顾忌关外的安危,一旦关外受到攻击,他可能就在也重返不了他热爱的朝堂。

有了这种作战部署,即使他想用拖延战术将何语的军舰拖延在海上也没用,五艘舰船已经开向了关外。

谈判的代表叫扎哈得,是多尔衮的亲信之一,他代带来了满清最大的让步提议书,其中最大的让步就是保证他们利益。

这个让步等同于没有让,何语作为此次亲自出席的谈判代表,只是对扎哈得笑了笑,表示,澳洲已经有五艘舰船北上,运载了三千多人前往关外。

何语这是故意将消息告诉他,其其目的就是要让他知道,澳洲绝不会允许你们使用拖延战术,要么拿出实际意义,要么就开战。

关外的驻军有多少,其实扎哈得心里清楚,那地方已经没有多少驻军,八旗精锐全都入关,澳洲人三千精兵的确可以把关外杀个片甲不留,若是没有援军。

现在只能将消息交由摄政王定夺,不过也得派人前往关外查探,看看澳洲人是否真的派出了大军。

要是澳洲人使诈,那破坏了统一大计可就不好办了。

为了确定澳洲人是否已经真的派人前往,扎哈得派人骑着快马前往关外查探,自己则也返回京城与多尔衮进行商谈对策,如果澳洲人说的是真的,那么就必须派出几万人前往关外。

关外是满清的龙兴之地,他们不可能放弃,而且天下尚未统一,很多人其实心里还存在着要是不行就马上退出关外去的打算。

要是关外被澳洲人占领了,那就是连个退路也没有了,多尔衮也害怕两面受敌,尤其是后背受敌这样的事情更是让他害怕,当扎哈得来告诉他消息时,他马上做出了决定派五万人出关,不怕万一就怕一万,澳洲人的三千精兵是什么样的战斗力他清楚的的很。

在得知的多尔衮派兵出关后,何语露出了满意微笑。(未完待续。)

第605章奇兵对骑兵

兵法有云兵不厌诈诡道也,何语用的就是围魏救赵之法,并不是真正要和满清展开决战。

在关外作战,那里的地理环境不熟悉,后勤保养难以得到补充不说,就是其他的士兵的人数也没有他说的那么多,三千人,怎个远征军作战司令部的所有人加起来,目前也没有三千人,说这么多人无非吓唬一下扎哈得。

装备精良的澳洲军,如果真的有三千人进入关外,那对于满清的杀伤力绝对是太大了,关外盛京城有多尔衮秘密建立的武器研究作坊,同时还有大部分抢掠而来金银财宝。

这时期的满清就是时刻准备着退出关外,原本就是想要入关来捞一把,只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却让他们不得不做出克改变。

现在看来改变是必须的,关外的驻军不可少,这澳洲人海上犀利,而且船坚利跑的,满清水师根本不是其对手,想要打败他们不容易。

满清在马背上打下了天下,对于骑兵有着天然的爱护甚至一度认为只有骑兵才是最强大的,直到澳洲人出来了,他们用武器完虐了豪格之后,他们才知道骑兵未必有优势。

在平原作战,骑兵就会成为澳洲人的移动活靶子,那机关枪凸凸的扫射可以直接将其打的血肉模糊。

关外作战不是澳洲人的强项,但是机关枪的威力,多尔衮还是知道的,显然澳洲人此举就是要通过围魏救赵的方法,让其停止攻击两广。

军队已经开拔,如果不作战怎么给将士们一个交代,就是朝廷也会有意义,所以不得已只能抽调了五万人出关。

这五万多人里真正能作战的也就那么几千人,实际上满清的八旗军才十几万人,看似很多。但中原太大,要想完全掌控局面就必须有八旗坐镇,这几乎是可以肯定的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满清的军队目前经历过几次大战,损伤严重,人数早就没有了以前那么多,所以需要恢复。

一方面派人出关,一方面派人继续谈判,必须稳住了澳洲人,据说澳洲人可是什么都干的出来。要是澳洲人真的铁定了心干上一票就走,那么自己也没有什么办法,不可能追击到澳洲本土。

别说追击是个难事,就是澳洲本土在哪里他们都不知道,又怎么可能去找澳洲人报复,所以还是不休谈判。

只要澳洲人不进入关外,答应一些条件也是可以的,多尔衮给扎哈得的要求就是这样,但是退兵却是不可能的。

在多尔衮看来。澳洲人要想攻入盛京估计没那么容易,这路上的距离太远了,澳洲人没有那么快的速度,只是他们忘记了澳洲人的神奇之处就在出其不意。速度永远出乎他们的意料。

虽说马匹跑的是快,可是满清出关的精锐也就几千骑兵,其余大多数还是步兵,这些可是靠着两条腿走路的。你总不能叫人家和马一样跑的快吧,所以速度上就比人家落后了不少。

在加上蒸汽船的速度的确不是他们想象的,负责进入盛京的军队此时已经到了营口。这里现在完全还没有后世那么繁华,澳洲军舰靠岸,甚至都没有遇到抵抗的敌人。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满清为了一统中原做出的努力的确不少,光是将关外的兵力抽空一点就能证明他们的兵力的确不够,历史上要是大明多能挺上一会,没有那么多的投降派的话,也许会好上很多。

五艘军舰虽然没有运载三千人,但是一千人还是有的,这一千多人有新兵有老兵,这次来这儿的目的主要不是作战,最重要的是威慑,这里距离盛京有一百多公里,如果光是靠腿走恐怕得走上十天左右,而且还是必须保证不受到攻击的情况下。

距离太远,后勤保障是个很大的问题,这一点很难解决,不过还好,登陆没多久,澳洲军就遇到了巡查的满清的骑兵,在看到一群穿的花花绿绿的澳洲大兵时,他们第一反应是海盗和倭寇。

只是倭寇一般不会来这里,还有海盗也不会经常来,双方甚至都没有对上话,澳洲人就直接动了手,将巡查的一队人给绑了,找出两个人让他们回去送信,不久就要兵发盛京。

为了让这两个人见识一下澳洲人的实力,为首的军官甚至还动用了火炮来掩饰,可把这两个家伙吓得屁股尿流的。

别的不说,就说这火炮的威力就不是他们能够想象的,澳洲人卖的都是26磅火炮,和自己使用额56磅重炮威力相差巨大,射程也更远,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这也是为什么澳洲军舰在海上的优势要明显比荷兰人郑家的区别之处,区别就在于火炮的优势上,这两个优势决定了澳洲人在海上的霸主地位。

澳洲军官对巡防的满轻骑兵说的话,让他们回去原原本本告诉当地的驻军将军,至于他们为什么还没有进军,澳洲人说了等到后续部队一到就是进攻的时候,这个说法虽然有些牵强,但也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澳洲人的确是在关外。

消息很快送达了盛京,盛京将军对此非常重视,原本并没有放在心上,现在却是听到了这样的消息,他也不得不佩服起澳洲的速度的确是够快,这要是打到盛京来还真的很难说。

其实在之前多尔衮已经派人通知了盛京留守将军,只是没有想到对方来的那么快,这个速度有点快,让人不敢相信,不过还好,从关内紧急调集的骑兵就要到了,骑兵一到他就不用害怕了。

现在只能是守住城门,不让澳洲兵攻打进来,否则自己就是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砍的,这澳洲人据说可是凶悍的很,说打就打,几十个巡防的士兵就放了两个回来,这让盛京将军更加肯定了自己需要好好应对,

此时登岸的澳洲大军并没有在岸上安营寨,这样太危险了,所以将俘虏全都带回了船舱,等待何语那边的谈判结果。(未完待续。)

第606章报纸带来的麻烦

电报机的出现的确改变了世界,虽说没有到达后世互联时代那样的通信大爆发,但在相对通信较为封闭的古代的确起到了天然之别。

尤其是电报传递战报上的信息上是最为不可忽视的一个存在,电报机这东西是澳洲高度机密,虽然大家都知道澳洲人有种千里传音的神器,但没有人见过那个东西的真实面目,就更别说想要买了。

想买也是不可能的,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