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4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1640-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周爱国说完,投出自己的选票,也就意味这穿越众里年长那部分老者几乎同意这份方案。

赵世杰拿着手中的胡西静提供的银行建立方案,总感觉有些哪里不对,但却是说不出,但从长远来说,如果穿越众的未来是朝着一个城镇一个国家而去,这份方案的实行就很有必要。

“我也同意银行的建立,虽然目前咱们的人数只有一千多号人,但从规模上来说已经达到了一个乡镇的规模,加上后续源源不断引入的移民,可想而知,咱们的社会环境必然会受到影响,私有经济的出现也是必然。”

有了周爱国和赵世杰的分析和解释,接下来的投票已全票同意的结果结束了会议,这一标志也告示着曼城银行建立,私有经济的开始。

第18章军火买卖

“砰,砰。”

距离曼城基地只有一公里的军工小组场地内,响起了几声枪响。

对于这种响声,基地内的众人已经习以为常,自从军工小组成立以来,各种爆炸响声和枪响就没有停过。

整个军工小组的正式组员有23人,他们的组成及其复杂,有前退伍军人,有军事发烧友,还有cs等射击对战游戏爱好者组成,他们的唯一共同点就是对各种武器及其了解。

甚至有些人曾经在原来的时空还偷偷自己制造过枪械,要想弄出枪来其实对于他们这群人来说,也不难,关键是造武器所需要的的材料和设备这是一个很复杂的事。

经过一个多月来的商讨研究和否定,军工小组的最终决定生产燧发枪,除了它是目前最为先进武器之外,还有从确实的实际出发,因为穿越众目前不可能生产出现代式的后躺填弹枪,即使生产出来了也会因为弹药问题而不得不放弃。

也许在大多数普通人看来,军事武器里枪支弹药的生产应该是最容易的,但其实这里涉及的原理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

别看一颗小小的子弹,要想生产出来可不简单,光是冲压出弹壳的冲压机穿越众目前就没有,而燧发枪的子弹就容易多了,做一个模型将融化的铅液浇筑进去就行,生产快而且成本低,是不二的选择。

军工小组的武器测试场内,刘东水正手握着一杆被定名1640的燧发枪,连续性的几次射击测试之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枪还不错,比你们前几次弄出来的射击准确度都要好,关键是重量比原来的的轻巧了一些,我看这个可以开始规模化生产,我们的内卫队和保安组的队员都急需武器来进行日常的治安维护工作。”

刘东水43岁,穿越前是某部队团级干部,也是目前为止穿越众里当过兵的军衔最高的一位,由他牵头组建的内卫队主要职责就是负责曼城基地内部的安全,人数在20人左右。

而原来陈文青负责的保安队的职责,执委会也做了一次相关的调整,主要负责曼城基地外围巡视工作和扑奴,之所以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建立两只具有军事武装性质的队伍,是为了防止军队掌握在一人手上到时出现独裁统治。

听到刘东水对1640的测试还比较满意,军工组的负责人杨国平可是乐开了花。这位据说穿越前在某军工单位工作过的东北中年汉子,这一月来的压力可谓巨大,除了外部保安队和内卫队的给他的压力之外,还有内部组员的的不平衡。

武器测试不满意,就意味着不能大规模生产,不能大规模生产,军工的成员就只能拿到坑爹的基本生活补助费,除了吃饭,想要奢侈一把去享受一下穿越前海蓝号上仅存不多的可乐啤酒等饮料都成了一种奢望。

组员们可不认为自己弄出来的东西不好,而是归咎到组长杨国平这人太实在,一点也不像人家工业组的林有德,懂得去争取,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一点也不假,人家林有德就知道向执委会提出要技术人才津贴,杨国平就不知道也去要,你说怎么能让组员没有意见。

现在听到刘东水满意,那自己的压力也就小了,等到1640燧发枪开始规模化生产,组员们的工资也就会随之提高,生活水平自然就高了,抱怨也就少了。

“国平啊,这枪我们内卫队定先预定50支,给你半个月的时间能交付使用吗?”

‘50支,你确定,我可说好了,这枪可不是免费的啊,你是知道规矩的,经过我们的成本计算,每支枪的造价大概在6200元人民币,给你一个整数6000块怎么样。‘

杨国平似乎有些狮子大开口,一支燧发枪的成本大概也就几百,这还是加上人力成本在内的价格。

看着一副外表忠厚老实的东北汉子杨国平,刘东水的眼里简直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这么高的价格也敢开出来。

“你确定这枪需要6000,你知道在后世一支ak才售价多少吗,一百只以上的数量售价不到三百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也就一千多,你这抢钱知道吗?”

“老刘,这你可不能怪我,我这属于高科技技术产业,没听人家工业组的常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吗,我这也是,你要是不要我就去找保安队的陈文青,他们一定买的起,我这还是看在咱们俩的交情上先给你看的货。”

刘东水揉了揉脑袋,杨国平说的话还的确是是事实,与保安队不同,内卫队负责的是基地内的治安工作,基本没有什么财路,人家保安队的就不同了,只要哪个小组的缺少人力直接向他们下订单,保安队就直接出动抓土著回来贩卖给各小组。

“好吧,你说六千就六千吧。”刘东水思索了一会最终答应,因为他已经想到了一个挣钱的方法,像各小组征收治安维护费,等回去就像执委会提交报告,相信委员们也会同意的,这可是为执委会节约了一大部分钱,而且执委会还能省出一部分拨款。

等到刘东水下完订单之后,杨国平拿着1640燧发枪又跑去了保安组的驻地,直接找到了陈文青,向他推荐军工组现在目前唯一的一件产品,而且还特别提到刘东水都说好,而且还订购了50支。刘东水都说好的东西还能差,前几次军工小组也弄出了几杆枪出来,测试的都是刘东水,那几次测试陈文青知道,最后的结果都是刘东水不满意。

现在这款燧发枪他都比较满意,那一定是没有问题,随即答应订购100支。

有了陈文青下的订单,杨国平简直笑得嘴都合不拢,心里暗道,这次咱们军工组总算翻身做主人了,以后再也不会为一瓶可乐而囊中羞涩了。

在回军工组驻地的路上,杨国平这位三十多岁的汉子像个孩子一样一蹦一跳,惹得不知情的穿越众感叹,这老杨不会是因为买不起一瓶可乐给弄成精神病了吧,要不自己请他喝一瓶得了。

看着一蹦一跳回到办公地点的杨国平。王铁锤笑着说道,“小杨好雅兴啊,看来遇到啥喜事了吧,不知道我们海军的舰载炮你弄得怎么样了,什么时候能交付啊。”

听到王铁锤的这句话,杨国平一脸灿烂的脸,瞬间变得土灰:“那个,那,我们这段时间都在造枪呢,你在等等吧,我保证一周后给你满意答复。”原本杨国平还想说一月后,可是一想到老王的脾气就直接说一周了。

“那好,一周后我来试炮。”

王铁锤说完朝着门外走去,只留下发愣之中的杨国平看着远去背影,一个劲的骂着自己。

“该死,该死,真是得意忘了形,一周怎么把炮弄出来,这次又要被怨恨上了。”

第19章身份的转变

1640年10月1日

放在穿越众以前那个时空,这一天是国庆节,全国各地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现在穿越了,对于穿越众来说自然也就没有国庆节庆祝一说。

距离穿越到这个时空已经有两月有余,大家伙也渐渐的开始熟悉并且接受了穿越这个事实,开始努力建设自己的新家园。

在执委会的有效规划下,第一期占地面600平方,实际建筑面积1800平米的三层建筑在日夜施工下,基本已经完工,现在就剩下内部粉刷和门窗等装好之后就可入住。

除此之外原来一起穿越过来的船舶维修厂已经被新组建的轮船组给征用,在距离它一千米远的海边,新修建好的码头已经投入使用,码头区按照客货两用式修建,除了装载货物之外,岸边还修建了关口检疫哨所,主要负责以后移民的卫生检疫工作。

一切似乎看起来都走上了正轨,穿越众们已经完全将自己当成了澳洲大陆这片土地的主人,不容许任何国家染指于此。

从修建岸防炮台就能看出,当时全体大会上几乎以全票通过的方式同意修建岸防炮台方案。

除了穿越众慢慢的接受成为澳洲大陆的主人之外,就是那些明朝人的身份也在渐渐的转变。

于山,乔肆,两个以前只是广东内陆一个小村的农民,阴差阳错的上了赵德下南洋的船,在之后又阴差阳错的到了澳洲,可谓一路艰辛无比一错在错。

如果要让他们选择,是回到以前过那种饭都吃不饱的日子还是现在这种一天三餐的日子,他们一定会选择现在。

作为当初薪酬制度改革第一个拿到工资购买食物的明朝移民,于山似乎很是喜欢尝试新鲜的东西,对于曼城基地所有的一切都感到新鲜,比如那艘不需要帆和船桨的大铁船,他就特别好奇它是怎么动的,后来听说是靠一种从树里流出的油制动,那个树油他偷偷去看过,和吃的油没啥两样,怎么就能让船动起来呢。

对船的好奇使得他一心想要成为海蓝号的船员,在得知澳洲招聘海军,所有人都可报名时,他偷偷让所在的农业组负责人帮他填写了一张报名表。原本已经被录取,可是没成想执委会觉得人数过多,给砍了一半,很不幸的是他就在其中。

原本心灰意冷的他干活也没有了劲,后来还是好友乔肆拿着一张保安组招聘报名表找到了他,说去保安组也能见识到很多新鲜玩意。

于是两个明朝移民小伙成为了第一批加入保安组的人,经过一个月的训练,两人被正式录用,无论是待遇还是福利都与其他穿越众小伙一样,而且他们俩发现,自从加入保安组后以前的那些明朝老乡们看自己的眼神变得不一样了,相比于以前的亲近,现在却是多了一份敬畏。

现在只要是明朝移民里有人发生矛盾旁人不能调解时,总是会找他们两人去协调,这种转变也让两人咋舌不已,现在这种感觉就和以前村里的老族长一样。

“乔肆,你知道吗?我很喜欢这,我要留下来,我决定了,明天就去队长那申请成为曼城正式居民,这里不但有吃有住,而且最重要的是能看到很多稀奇的东西。”

坐在一旁手里握着一根警棍的乔肆则略显得有些深沉,望着远方似乎在思索什么。

“我想在等等,等到把我娘一起接来,在加入,每天吃着肉我就能想起俺娘,每次过年总会去集市上买上几两肉做成红烧肉给我吃,每次她都看着我吃,自己却一块也舍不得吃。”

“我也想我娘,”于山听到好友的话,声音有些哽咽的说道:“要是俺爹娘还在就好了,以后就可以也把他们接来曼城居住。对了,老马你是怎么想的,准备留下还是继续回去当你的海盗。”

于山侧过脸,对着一位络腮胡子,身材有些雄伟的欧洲男子问道,作为当初被王铁锤一起救起的海盗,马卡洛夫有些语言天赋,只是用了短短两周时间就基本能简单的说习普通话,并且成功的被陈文青看中挑选进了保安队。

当然在这之前,陈文青也是反复的调查和询问,才最终确定,他不是海盗,是被熊伟轩那伙海盗在海上抓到关押在船舱,正好遇到赵德帆船就带着他一起准备劫掠了之后带回海盗老巢。

“该死的于,我在,说,在说一遍,我不是海盗,我是被该死的海盗抓到的俘虏,正好被关在船上,而且你要称呼我为小队长,我的职位比你高。”马卡洛夫脸部的肌肉因为激动有些抽搐,这已经是他第n次和于山强调他不是海盗,但是于山几乎每次总是喜欢说起他的伤心往事,虽然他的普通话说的还不是很流利,有些结巴,但是基本能听懂。

“是,是,你不是海盗,那么小队长,你是否要回到家乡。”

马克洛夫思索了一会,望着远方即将完工的公寓大楼,按照队长陈文青说,他作为小队长将能获得第一批入住公寓的资格,而且以后随着他的职位变化,享受的待遇也会提高。回到家乡,不,他绝不想回去,那里可不能天天吃肉。

“不,我要留下,我已经定居曼城的正式居民申请表交到了队长手里,队长说这是申请通过的资格只有10个名额,所以我提前交了。”马卡洛夫说完这话脸上还有些得意,似乎在为自己的此举感到明智。

“老马,你太不厚道了,不说好咱们三个一起交吗,你怎么能提前。”于山一脸气愤的看着马卡洛夫质问道。

“对,所以我是来通知你们的,要是再不交申请表,也许你们的名额就会被其他人顶替。

“该死。”于山低声骂了一句,起身拉起好友乔肆。

“乔肆,咱们快去队长那把申请表先交了,晚了就来不及了。”说完之后拉着乔肆就朝着保安队的办公地点跑去,生怕去晚了名额被别人给顶替。

第20章贸易(一)

经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工业组,化工组和其他相关人员的的出谋划策下,曼城基地的玻璃制造厂终于在一周前正式建成投产,虽然生产的方法有些落后,但是放在17世纪,能够生产玻璃的国家并不多。

在这一时期玻璃制品虽然已经商品化,但是真正掌握其制造工艺的也只有渺渺几个,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绝对是高利润产品。

对于穿越众来说,生产玻璃制品所需的材料人力基本都属于免费,早在一个月前,第一批表现良好的土著就被从矿山采挖厂调到了筹备期的玻璃制造厂进行培训,现在土著们已经基本能将玻璃烧制出来。

得益于曼城基地新**的移民法,日后表现良好的土著经过审核都可成为曼城正式居民。移民法中对于土著成为正式居民分两个阶段,第一期是由奴隶成为自由民,第二阶段是通过申请成为正式居民。

看起来这样的规定似乎很可笑,原住民居然成为了外来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能否生存下去却要由一群外来者决定,但这就是现实,弱者注定没有话语权。

也许多年后,土著们的后代在谈起这段历史时,会感到伤感但是今天他们的祖先为了成为正式居民都在不断的努力,努力的学习普通话学习一切穿越众教给他们的技能,只为讨得自己所在小组负责人的推荐。

眼看成堆的玻璃杯,玻璃瓶,镜子等玻璃制品被源源不断的制造出,筹谋已久的贸易计划正式开始,为了这次贸易,工业组的已经将新过滤出来的植物柴油加满了海蓝号的油箱,又将两个备用油桶灌满,应对一次长距离的航行应该没有问题。

之所以选择现在正式开始贸易计划,那是因为各项工作基本都没有到位,比如海蓝号的武装改造,和客舱的区的改造都没有完成。

为了应对可能遇到的危险,海蓝号上必须装上炮。这才能让人感到有安全感,虽然这一时期能伤害到海蓝号的炮还没出现但是总不能在遇到危险时,海蓝号都用撞吧。

经过王铁锤等人的施压,军工组的总算在两周内确定出了仿造的火炮子母炮,也就是该进后的弗兰机炮,相比于弗兰机炮它的射程更准确,杀伤力更大。

在将子母炮铸造出来试射成功之后,军工组的便日夜赶工铸了20门,而后又将这些炮固定在了海蓝号的各个位置。总算是将海蓝号成功改造成了一艘拥有武装的战舰。

对此王铁锤非常满意,他已经有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