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刚从祖母那里离开?”
“是。”碧荷迟疑一下方答道。
灵芝抿嘴浅浅一笑,嘴角两个小小梨涡乍现:“有劳碧荷姐姐,我换身衣裳便去。”
“这。”碧荷踌躇一下,还是直接道:“老夫人说,不要让她等太久。”
灵芝心头冷笑,看来应氏把严氏吵得够烦,这一汪火气,又得转到自己头上。
她扶了扶发髻中的素荷钗,向槿姝看了看,道:“既然如此,那现在就走吧。”
严氏此时心情十分窝火。
秋寒愈深,她的咳疾愈狠,昨夜几乎整宿未睡,天光快明时分,才闭眼歇了一息。
结果刚阖眼,应氏就哭着跑进松雪堂来了。
说毓芝被灵芝害惨了,用了掺了药粉的玫瑰露,浑身起了风疹一般的大红疙瘩,又痛又痒,打着滚在床上呼天喊地,直哭了一夜,叫大夫来看过都说没辙,只能自己硬抗。
说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眼睛下也是黑黑一圈,想来跟着一宿没睡:“……毓姐儿可是马上要说亲的,那腰身胳膊,本来白白嫩嫩,如今都布满红斑,若是留了疤印,可如何是好?……”
一面说,一面又添油加醋地将灵芝这两日的嚣张行径告了一状,如何琐碎要东要西,如何不将她这个主母放在眼里。
严氏又气应氏管家不擅,连个孤女都养不住,又气灵芝多事,生出这许多麻烦来。
加上没睡好觉,又疲累又心中烦躁,恨不得马上将灵芝拎了来好好捶打一番。
安怀素的种,果然跟她一样,不是个省心的!
槿姝被留在外院,碧荷引着灵芝进了松雪堂后院。
还是熟悉的松香夹杂着药香,还有严氏房内长期熏燃的甜香,灵芝低着头,腿刚迈进门槛,迎面便飞过来一团白乎乎的影。
灵芝下意识身子一侧,那东西还是擦着她额角飞了过去,只那么轻轻一触,额角锐疼。
那物哐当摔落地上,变成一地碎瓷,竟是严氏常置于炕头的一盏钧瓷白釉冰裂纹三足兽首香炉!
灵芝跪下去,扶了扶额,一片黏湿,放下手,指尖几许红。
她不动声色,一张脸却愈加白起来,心中的寒意直透眼底,朝身上还半掩着松花锦被的严氏看过去:“祖母是为何事生气?”
严氏看她冷静漠然的模样,仿佛面前是当初那个处处跟她作对的继女,语气更加怨毒起来:“你做的好事!还来问我?”
灵芝眼都不眨一下:“祖母是何意思,灵芝不懂。”
严氏气得几乎咆哮,将身后的迎枕也狠狠掷了出去,可惜过于沉重,只落到灵芝跟前:“还装糊涂?毓芝如今浑身红肿,痛痒一宿,你还说不懂?”
灵芝故作讶异地瞪大眼睛:“难道毓芝姐姐,也用了那有黛粉叶汁液的玫瑰澡豆?”
“承认了吧?你还装傻充楞?昨日就你去过蕙若阁,不是你还能有谁害她?”
灵芝委屈道:“祖母!那您可知孙女去蕙若阁所为何事?”
“前日库房给晚庭送来一份玫瑰澡豆,灵芝沐浴的时候用了,也是浑身红斑,痛痒不已,好在舍不得那般贵重的好物,只用了一点点,今日红斑已经消退了。昨日灵芝去蕙若阁,正是向大姐寻解药去,那玫瑰露中的黛粉叶,只有蕙若阁才有,大姐也承认是她放在澡豆中,想给灵芝一些教训。
灵芝前几日得罪了大姐,知道自己也有错,不想将事情闹大,便自己受了下来。谁知道,大姐她竟然也误用了那澡豆!祖母却巴巴地来责问孙女,孙女冤枉!”
说完,灵芝便以头伏地,呜咽起来。
☆、第二十六章 亲疏有别
严氏知道自己错怪了灵芝,见她身姿纤弱,穿一件月白折枝柳对襟绣蜻蜓立荷的褙子,水青色暗纹棉襦裙,素白小脸,泪眼婆娑,额角一片血红,乌发垂髫,头上只一柄铜簪,寒酸可怜。
又见她字字句句舒心熨贴,比起应氏要翻天的模样不知懂事多少。
心中已将应氏所说灵芝如何闹腾的话打了几分折扣,想来自己不管事已久,灵芝怕是在应氏手底下吃了不少苦头。
于是向伺在一旁的竹清道:“给三姑娘拿盒金创药膏来,再把那镶红珊瑚玉瓣莲花的金簪拿来。”
竹清专管老夫人的银钱妆枢等物,应声是,往里间去,转眼捧了个红木彩漆绘富贵莲的盒子出来。
另一大丫鬟银桂给灵芝上了茶,又将地上的迎枕拾起,细细拍了灰,重新放到炕头。
竹清先将红木盒子上一小盒药膏递给灵芝,又将盒子递给刘嬷嬷。
刘嬷嬷打开盒盖,看看严氏,见严氏点点头,方将盒子凑到灵芝跟前道:“这可是老夫人当年陪嫁的宝贝,如今赏给姑娘,姑娘可收好了。”
那金簪颜色澄亮,通体金身,晃得耀眼,当头挽成一朵盛莲,簇簇密密,层层叠叠,镶嵌其上的莲瓣由白玉细雕而成,脂润莹透,毫无杂色。
花蕊则是一颗娇艳欲滴的红珊瑚,色泽浓艳,比金更夺目,下坠三串以镂空金球半包的红珊瑚珠子,每串珠子下又各一片脉络清晰的镂空金叶子。
灵芝站起身接了盒子叩了谢,一颗心却沉到千尺寒潭之底去。
这就是血亲与外人的区别。
毓芝遭罪,便对自己大发雷霆之威,刚刚那瓷香炉若再正一点,怕自己半条命就丢在这里。
如今知道自己反是受害者,竟对毓芝半分责骂没有,还不惜拿出这般贵重之物,替毓芝安抚自己,以求息事宁人。
她还以为严氏好歹是看顾自己的,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
也罢,所谓亲情,不过是以前糊涂的自己一厢情愿而已。
她紧咬住下唇,静静听着颜氏断断续续的训话。
“…在新安郡时,也在安家私学里跟女夫子读书习字,《女戒》、《内训》想来都是熟读的。长姐为尊,对母亲更应孝顺体贴,你若乖觉忍让,她们也不会对你步步相逼……”
灵芝在心头冷笑,前世自己就是这般百忍成钢,乖乖在晚庭中过着几乎圈禁的日子,等着赏饭吃,赏衣穿,最后再舍身顶罪,入宫和亲,客死他乡。
步步相逼?自己已在角落尽头,再无可退,还能逼到何处去?
她暗叹一口气,没办法了,要为自己争取出路,只能这样了。
趁严氏停歇喝茶的间隙,抬起头道:“祖母说的极是,终归,是让灵芝明白,亲疏有别罢了。”
刘嬷嬷浑身一懔,看向严氏。
严氏一口茶哽在喉咙,险些呛到,堪堪放下茶杯,抬起眼看着灵芝清澈透寒的一双眼,不禁打了个冷颤:“你说什么?”
灵芝缓缓道:“我说,亲,疏,有别。是吗?祖母。”
她在“亲疏”两个字上刻意加重音。
严氏与刘嬷嬷对视一眼,刘嬷嬷招呼刚端了一盏新香炉进来的竹清与立在门口的碧荷退了出去,关上房门。
屋内一片寂静,两人都不出声。
严氏只觉头有些晕,闹腾一晚一早,她已有些支撑不住,斜斜往后靠去,依在迎枕上,看着房上雕花绘彩的横梁,沉声道:“你是越大越糊涂了,回头就呆在晚庭好好养养性子吧。”
灵芝缓缓站起身,来到炕头高几旁:“祖母,既然你们如此讨厌我,为何要养我这么一个与安家非亲非故的孤女?”
严氏胸口一紧,心“咚咚”跳个不停,面上却依旧不看她,口中的话愈加狠辣毒断:“你若是迷了心智,胡言乱语,小心以后都说不出话。”
灵芝对这威胁浅浅一笑,她越威胁自己,说明越怕别人知道这件事。
她将云母隔片放到闪着火星的热炭上,热气醺醺扑面:“我的生身父母是谁?祖母为何会害怕被人知道我不是安家亲生?”
似乎嫌炭不够旺,她拔下头上素荷铜簪,小心翼翼伸到香灰里的红炭中。
严氏转过头来,恶狠狠盯着灵芝,那淡定从容的模样,完全不似一个十岁的女孩。
她想起应氏说过的话,妖异!
话语到嘴边化成一连串猛烈迅疾的咳嗽,只好抚着胸口坐起来。
灵芝的拇指放到了素荷花蕊处。
忽门外响起刘嬷嬷的声音:“二老爷安好!”
灵芝一顿,拇指收了回来。
真可惜,这么好的机会!
可若是安二一来,必能闻出苦艾的味道。
安二推门进来,揪着胡子道:“到底怎么回事?毓芝怎么成那样了?”
见严氏咳嗽,忙上前替她顺气,不满地看着灵芝:“可是你把祖母气得?”
一转头见她额角一片血迹,又是一愣:“这又怎么了?”
灵芝见了礼,道:“父亲言重了,祖母只是有话想说,一时有些急,堵住了气儿,想来把话慢慢说出来就好了。”
严氏示意刘嬷嬷将门关上,握紧安二的手,长吸两口气,眯起双眼看着灵芝道:“不管你听说了些什么,但若敢在外面散布什么风言风语,莫怪我不客气。”
安二讶异的看着母亲,又看了看灵芝:“怎么了?毓芝…”
严氏打断他,眼中闪着刀子一样的光:“毓芝是她自个儿折腾,那事就不用管了。该管的,是你这三丫头。”
灵芝将云母隔片放在泉窑青釉雷纹三足香炉上,再从旁边的瓷盒中挑了一块朱砂色香饼,置于隔片上,带着热气的暖香徐徐扑鼻,由浅至浓。
“父亲是不是也不会告诉我,我的生身父母是谁?在何处?”
她站在炕头边上,淡淡地看向安二老爷。
安二老爷却如遭雷击,唬地从大坑上跳下来,两撇胡子都惊直了:“你怎么知道?谁告诉你的?”
灵芝在心头讪笑,这个父亲果然比祖母好对付,早知道,自己就从他下手了。
严氏憎怪地看了二儿一眼,见纸已捅破,倒镇定下来,反正这件事,她铁了心要带到棺材里去,若惹急了,让灵芝变成哑巴,对她来说并不是难事。
于是道:“你既入了安家的族谱,就是安家的女儿,当知道何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件事,若传出去,大伙儿都逃不了一个死字!你还想问吗?”
灵芝心头惊疑更甚,自己的身世竟牵涉到安家生死。
但她早料从祖母这里问不出什么,要不然,也不用巴巴将自己养做安家嫡女来遮掩真相了。
于是终于提出自己此行的目的:“要我当不知道,很简单,允我入香坊学制香便可。”
严氏冷笑一声,她以前竟看走了眼,以为这灵芝是个安分的:“小小年纪,便学会跟老婆子谈条件了。可惜,你还没那个资格,乖乖回晚庭呆着,没我允许,不得再出院门一步!”
安二倒是动了心,他巴不得灵芝入香坊帮忙,又能让灵芝不再追根究底,又能解决自己很多棘手问题,犹豫地看着母亲到:“娘,我觉得,也不是不行。”
严氏朝他一瞪:“混账!香方岂能外传!”
灵芝挑起嘴角一笑:“祖母终归还是承认了,我只是外人。”
“不过。”她话音一转:“就像您说的,我是入了安家族谱的,不管怎么说,也是安家的人。就算学了香方,也只能在安家香坊中用,父亲是知道灵芝的天分的,这对安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安二不敢再插话,只频频点头,他觉得灵芝说的没错,对安家有好处的事情,为何不做呢?
严氏坚决道:“只要我活着一天,你就趁早断了这念头!来人,送三姑娘回晚庭去,天寒地冻,好好将养着,别出门了!”
说罢,闭上眼,神色冷峻地躺回迎枕上去。
☆、第二十七章 制香奇才
待灵芝走了之后,严氏与安二母子俩自个儿关在屋内,各怀心思,凝神相视。
安二老爷先带着焦虑开口:“她怎么知道的,知道多少?”
严氏早想到那日,应氏那个没把门的敞嘴在屋里说话时,灵芝在外面不知听了多少去,扶了扶额上双蝠捧珠的灰鼠眉勒,恨恨道:“还不是你娶的好媳妇儿!幸好没告诉她,灵芝是谁家的,不然,我们全家都得去见你父亲了!”
安二倒是在琢磨,灵芝的提议正中他下怀,香方不传外人,不过灵芝这不是已经入族谱了吗?生是安家的人,死是安家的鬼,将来嫁人也是安家的女儿,和的香挣的银子自然也是安家的银子。
他搓了搓下巴,试探着道:“娘,不过,这宫里已经变天了。是不是,当初安家托的人也没了?再说,圣上不是为勇戾太子正名了么?连太子遗孤都封为了靖安王,就算被人知道灵芝乃香家之后,也无妨了吧?”
严氏立时直起身来,往前倾过去,凑到安二跟前,一字一顿严厉道:“隔墙有耳,这话再说不得!”
她叹一口气,又稍微往后靠去,语重心长道:“这些事情,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么多年,你大哥一直在查探宫中消息,那年年一份的贺礼究竟从何而来,竟是半点痕迹没有!可见,香家所托之人,若不是权高位重,那便是老谋深算,或二者皆有,不让人有半丝把柄。如今,那宫中到底是何情形?那人护着香家是为何?香家是不是托了不止一人?这些,我们都不分明!如何就敢让这事儿捅出去?
咱们母子二人今日坦诚心迹,娘就说句诛心的话,有时候,有些事情,特别是宫里的事情,不是你看见的模样。”
她说话多了有些气短,靠回迎枕上,合眼深吸两口气,才道:“当今这位。”
她指了指屋顶:“是不是真的想为勇戾太子正名,是不是真的想接回来这个遗孤,天不知,你不知,我不知。这个时候,若翻出来当年太子共犯还有漏网之鱼,什么结果,都不好说。我已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再不敢押上安家几十口人的性命去赌!”
还有些更深的话,她连这个二儿子都没法说。
香家之灭,可不是卷入太子谋逆那么简单!
安二也懒得管那些陈年旧事,只要灵芝这事儿不翻出去,不影响他挣银子耍乐,他都无所谓。
他顺着严氏的话乖觉地点头,待她说毕,方亲自倒了茶,半扶着严氏,将茶递到她嘴边,点点倾斜着伺候她饮了几口,方道:“幸好,灵芝也不知道。娘不用太过忧虑,只要咱们不说,这事儿就漏不出去!不过,这孩子,倒真是有点本事的,娘还记得王氏那事儿吧,其实,就是灵芝提醒我,佛堂内有蜂毒的气味。”
严氏眼神一闪,侧过身子,诧异地看着安二:“她怎么知道?”
“这便是她的本事了,她天生能辨香,且过鼻不忘!儿子已试过她,确实是闻香奇才。不瞒娘说,那《天香谱》的方子真是难配,从选料到炮制,没一个容易的,儿子钻研这么些年,也就成了两味香,隋炀帝曾用过的夜酣香,和洗衣百遍也不消失的百濯香。”
“只凭这两味,圣上便任了儿子为调香院院使,若是能再多制几味出来的话……”
他停了话头,满怀希翼地看着严氏。
严氏当然是信他的,这个儿子,心思虽简单了些,但对香是天生热爱的,她许多次庆幸自己当初的判断。
老大本来也对制香颇有天分,但她看出老二不适合入仕登科,便强硬着逼迫安老太爷选了老二做香坊继承人。
在她心中,安家制香才是君,入仕乃是臣。
制香是铁板钉钉的手艺,只要有手艺在,便不愁没饭吃,入仕则为辅制香而成,有官身相护,不但名声好听,做生意时也能多不少便利。
而对《天香谱》,更是给予了厚望!
她沉吟下来,脑中却想起了一个人,不由喃喃道:“难道这香家,真是受了药香娘娘点拨的?当年香家长女,也是个不世出的和香之才,